沈益君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随着人们身心负担的加重、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其发生率与检出率处于明显的上升趋势,给许多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大部分患者在发现自己长了甲状腺结节后,最为担心的是结节的性质(良性或恶性),其次考虑的就是如何治疗。对于甲状腺结节,中医研究开展得很早,并且从古至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就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中医将甲状腺结节归入“瘿瘤”的范畴,认为其发生与情志失养、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失衡、禀赋遗传、外感六淫等原因所致的气机郁结、淤血阻滞、痰浊凝滞及气、痰、血交阻于颈前有关,在治疗中讲究辨证论治、分型用药。
气郁痰阻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颈前能够摸到柔軟、无痛的肿块,同时经常有闷胀感,还易出现精神不佳、情绪低落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中医主要采用理气解郁法、化痰消瘿法进行治疗,代表方为柴贝二陈汤。方中的浙贝母有化痰散结之功,法半夏行痰气并治之效,柴胡能疏肝解郁,茯苓可健脾祛痰,白芥子温肺化痰、理气散结,诸药协同作用可获得良好疗效。
痰淤互结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可在喉结两旁摸到质地较硬的肿块,伴胸闷、纳差,同时多见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涩或弦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中医主要采用化痰消瘿法、理气活血法进行治疗,代表方为海藻玉壶汤。方中海藻、海带、昆布化痰软坚,消瘿消结,为君药;配以半夏、贝母化痰散结;陈皮、青皮疏肝理气;川芎、当归辛散活血;独活通经活络;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化痰行气、消瘿散结之功。
肝火旺盛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颈前中度肿大,质地柔软光滑,伴烦热、出汗、口苦、舌红等现象,同时还易躁易怒。针对这一情况,中医主要采用清肝泻火法、化痰散结法进行治疗,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方中的柴胡、芍药有疏肝解郁之效;香附、枳壳能畅通气机;白芍可柔肝和血;牡蛎化痰散结;甘草理气化痰。诸药配伍,共奏清肝降火、养心安神、消瘿化痰散结之功。
心肝阴虚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颈前结块大小不一,较柔软,伴心烦、少寐、眼干、出汗、乏力、目眩、舌红、脉弦细数。针对这一情况,中医主要采用宁心柔肝法、滋阴泻火法进行治疗,代表方为当归六黄汤。方中的当归养血益营,生地黄滋阴壮水,熟地黄滋阴补血,黄连清火燥湿,黄芩柔和肝肺。诸药配伍,共奏滋阴清热、固表止汗、宁心柔肝之效。
除以上中药内服疗法,也有许多中医外治法可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当中。
中药外敷 通过将中药直接敷于体表,不仅能使有效成分渗透至皮下,到达病所,还能避免药效引发的消化道反应。具体用药需根据病证进行合理选择。
器械透药 与中药外敷相比,这种疗法具有见效快、药效强等优势,主要是因为利用医疗器械能够促进药物经皮吸收,增加血药浓度,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结节患者。
普通针刺 针刺疗法也是中医在治疗甲状腺结节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取不同的穴位进行单纯针刺、围刺、火针,能达到理气化痰、活血化淤、疏肝解郁、滋阴泻火等效果。
其他 如采用艾条温灸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神阙等,均可缩小结节直径,改善症状。
总之,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用。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存在严重压迫、恶变倾向、合并甲亢等特殊情况,最好结合临床医生的建议进行系统治疗,以快速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