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群众观点的新闻文化

2023-11-19 22:50陆洪磊胡钰
编辑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扎根理论

陆洪磊 胡钰

【摘要】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需要更好地发挥文化的动员力和影响力。文章以改革开放之初(1978—1984)范敬宜在《辽宁日报》的农村报道和相关记者的访谈文本为主要分析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建构了以文化动员为核心的扎根理论,提出新闻文化动员的核心在于情感、态度和行为动员三者的联动,以文化置位构建文化动员的基础逻辑,以文化加持调节文化动员效果。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新闻文化作为群众观点,可以成为理解党媒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新闻文化 文化动员 范敬宜 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3)11-090-09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3.11.012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清楚地意识到,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乃至构建党的政治正当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3]

如何运用大众传媒开展好新闻舆论工作,以文化团结和凝聚人心,是贯穿我党发展的重要命题。这不仅是党在过去革命胜利的经验所在,也是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点所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更好地彰显文化引导力和影响力,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党和政府更好地应對多变的新闻舆论形势。

一、如何理解新闻文化?

长时间以来,新闻文化往往被默认为等同于新闻文学或新闻文艺,对其研究和实践的关注点都在于“形”,而较少提及其“义”。要解读新闻文化的具体含义,首先要明确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与新闻长久以来互相交融的关系。

何为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非常复杂且数目繁多,常常被理解为与自然相对的概念。根据吉登斯在《社会学基本概念》中的定义,文化是“一个社会或群体的特定生活方式,包括知识、习俗、规范、法律及信仰等”。[4](19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文化定位于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反映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形态。[5]在社会学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常把文化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放在一起,如核心价值观、政治信仰、主导思想、社会规范等。[4](191)杨保军也指出,新闻文化的内核就是新闻观念,新闻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新闻观念的形成。[6]微观层面,哈尼奇曾对新闻文化进行解构,他认为,既然文化是观念(价值观、态度和信仰)、实践(文化生产)和人工制品(文化产品、文本),那么新闻文化就可以被定义为“一组特定的思想和实践”。[7]通过这些思想和实践,记者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使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合法化,并使他们的工作对自己和他人都有意义。

简单来讲,新闻文化就是新闻媒体或记者所秉持的一套价值和观念,并以此指导新闻实践。但也有几个需要注意的概念误区。首先,需要甄别的是,新闻中的文化不等于新闻中的文学,而是以价值为核心的一系列观念的集合。我国著名新闻人穆青在讨论新闻文化时曾提出,要“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8]本质上是强调新闻的文学属性对于新闻价值的增益效果,新闻的文学属性并不等于新闻的文化属性。有学者在讨论新闻文化的时候,指出新闻观和叙述惯例是描述新闻文化的重要内容。[9]也有学者指出,新闻文化作为一种群众性应用文化,其中更为重要的内容是价值观,它意味着媒介作为一种主体,对于媒介自身与其受众产生的意志的区别。[10]而传者和受者作为新闻文化的主体,对于某些新闻价值的追求和强调,构成了新闻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11]因此,对于新闻文化内涵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新闻文学,而应认识到文化作为一个宏大的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意义。

其次,新闻中的文化,包含而不限于意识形态的概念范畴,应该置于国家、社会、历史的大环境中讨论。有学者曾警示,一些西方国家常常通过新闻传播的形式向其他国家输出自身的价值观、伦理观、政治观等文化理念,构成了一种实质上的“新闻文化殖民”现象。[12]在西方用于价值输出的新闻报道中,文化成为新闻在传递信息这一帷幕下的核心传播内容。同样,对于一则新闻中的文化要素的分析,也不能脱离社会和历史的大环境。有学者指出,新闻文化具备国家属性、政党属性、公众属性三大属性,对于新闻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对这三者意义的理解。[13]因此,讨论新闻文化,并不是单纯讨论新闻的文化,而是在一个政治、历史和社会的大框架里理解和讨论新闻的文化属性。

最后,新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属性是新闻的重要属性之一。新闻作为一种文本,更作为一种文化,扎根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土壤中,其历史纪事功能构成了文化属性中的一项重要功能。[14]有学者分析,新闻文化属于文化系统中的一个亚系统,是新闻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新闻表现形式、体制形态、价值观念总和”。[15]也有学者认为,新闻文化是媒体通过新闻报道“捕捉和传播社会上的人和事并影响其他人和事所产生的现象”。[16]总而言之,新闻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组成,历史意义和价值取向是新闻文化的核心内容。

综上所述,新闻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新闻文化是一个较为宏大且复杂的概念,可以泛指在新闻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与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相勾连的特定的现象、价值和观念。但如果过于泛化地理解新闻文化,又会导致其走向虚无,变得什么都可以解释,又什么都无法解释。因此,对于新闻文化的理解,需要寻找一种具体的实践路径,而范敬宜对于新闻文化和新闻写作的阐释,正可以提供这样一种路径。

二、为何是范敬宜?

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原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曾在诸多场合表达过自己有关新闻文化的观点和理解,并十分强调新闻文化的重要性,对新闻文化的普及和应用十分推崇。有别于前人对于新闻文化理论的贡献,范敬宜不仅有着丰富的新闻文化实践经验,更对新闻文化有着独到的洞见,将对新闻文化的理解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范敬宜是坚定的新闻文化倡导者。在他众多的头衔中,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这一头衔鲜为人知。[17]纵观中国新闻思想史,自身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功底,同时又对新闻文化有着较为深切的体会,且在新闻报道中灵活熟练地运用文化要素和相关技巧的,恐怕无人可出范敬宜之右。这也造就了范敬宜对于新闻文化独树一帜的理解和认知,其后的学者或实践者,但凡论及新闻文化,多对范敬宜的观点进行回溯和参考。

范敬宜对于新闻中的文化十分重视,在多个公开场合和多篇论述中均有提及,尤其在其晚年任教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时期,对新闻文化极其重视且反复强调。[18]在范敬宜一生的新闻实践中,他不单单是新闻文化的倡导者,更是新闻文化的直接受益者。他对新闻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也就是他的新闻文化思想,构成了范敬宜新闻思想的主要关切之一。范敬宜一直提倡:“新闻要有文化含量,记者要有人文情怀。”多年来的新闻实践表明,这句话至今仍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由于范敬宜在新闻文化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独特贡献,研究者以范敬宜1978年至1984年在《辽宁日报》时期的农村新闻实践为例,以扎根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其发表的新闻报道、评论、散文、杂文等共130篇,外加有关史料和相关人员的访谈等文本,深入探讨范敬宜是如何以新闻报道为载体,驾轻就熟地运用村民们所熟悉的文化体系,以优化新闻报道策略,并试图在本土化经验之上,建构一种关于如何在新闻写作中实践新闻文化的原创扎根理论。

三、新闻的文化动员策略:以范敬宜的新闻实践为例

1978年9月,范敬宜回到《辽宁日报》,重新开展农村新闻报道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各类思潮暗流涌动,此时,范敬宜以新闻报道为武器,有力地反击了各类不利于改革开放的言论,达到了正本清源的效果。

1. 改革开放初期辽宁农村的新闻舆论环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农村开启了改革的新进程,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大有蔓延之势,党媒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受到了质疑。[19]一股否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冷风”骤起,不少地方干部思想出现动荡,改革的阻力重重。那段时间,《辽宁日报》收到的群众来稿几乎都是反映基层党组织和人民向农村的资本主义势力进行反击之类的内容,仍旧留有浓浓的阶级斗争的余味。对此,党中央明确指示,要坚决开展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使党的报刊成为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20]同时,党的新闻工作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战斗风格。[21]

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的时代主题日益凸显,注重国内的改革和发展,成了大多数国家的首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决定坚定不移、全心全意地推行改革开放,将破除思想上的僵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2. 扎根分析:新闻写作中的文化动员策略

当时刚恢复新闻工作不久的范敬宜,在《辽宁日报》从事农村新闻报道。由于长期在农村生活,与农民相处,范敬宜十分清楚这次改革是能够解放生产力的政策,可以实实在在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并为之感到兴奋。因此,他以高涨的热情从事着农村的新闻报道,大力宣传改革开放政策。

研究者重点对范敬宜新闻作品中的写作策略进行归纳分析,经由开放编码、聚焦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抽样,确定初步得到的扎根理论模型达到理论饱和。经过对开放编码所得的初级编码的整合,得到更高层级的类属概念,即次级编码12个(见表1)。扎根分析的素材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研究者基于已有的出版物,并对辽宁日报社实地走访,筛选了130篇范敬宜在改革开放初期撰写的农村新闻报道;另一方面,对当初和范敬宜合作过的资深记者们进行访谈,整理访谈记录十万余字。

由于扎根分析建立的核心动因在于分析范敬宜进行新闻写作的具体策略,而策略的归宿是让读者的状态发生改变,包括观念、态度和行动层面上的改变,进而达成最终报道目标。因此,研究者认为,在次级编码的基础之上,再进行主轴编码(理论编码),将“动员”这一概念定位核心类属是最为合适的,并且可将分散的次级编码整合为一个连贯系统的整体,使其维度具体化,整合结果陈列如表2。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选择性编码,对已有的概念进行系统性分析,构建核心概念——“文化动员”,并围绕核心类属建立起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建构起“情感—态度—行为”的文化动员理论模型(见图1),可以较好地解释范敬宜在开展农村报道时所使用的新闻写作策略。

首先在“情感动员”环节,范敬宜采用人民群众普遍能接受的文化符号和文本素材,刻画具备文化接近性的话语言说,进而建构起一个桥接读者群体与报道对象的具体语境,方便人民群众更快地进入新闻报道内部叙事,以引發人民群众情感上的共鸣。这一步骤达到了“使老百姓看得懂、乐意看”的目的,为后续环节奠定了情感基础。

其次,在“态度动员”环节,范敬宜往往会通过实际调查和讲述事实来解释事件发展的状况,并使读者明确新闻报道的确切目的为何,分析事件中有关问题的原因为何,由此达到引导人民群众的目标。这一步骤达到了“让老百姓懂得”的目的,为行为动员做好了思想铺垫。

再次,在“行为动员”环节,范敬宜一般会旗帜鲜明地对事件进行定性,对事件背后所传达的价值观进行分析,并运用事实和文化要素主动产出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促使与读者达成共识,进而催生行动层面的变化发生。这一步骤达到了“让老百姓拥护”的目的。至此,以“情感—态度—行为”为基础机制层层递进的文化动员过程基本完成。

3. 理论对话:理论向度的模型完善

本研究所生成的文化动员概念并非一个凭空产生的概念,学界现有不少研究与之相关。作为扎根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现有的理论进行对话,对深度理解扎根理论的核心逻辑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在既有的研究中,文化动员一般被认为是政党、政府等主體以文化资源为主要载体和内容开展社会动员的形式。在功能维度上,文化动员具有促进知识传播、凝聚社会资源、促进决策落实、提升国家文化实力等作用。[22-23]相较于略带强硬的政治动员,文化动员更多体现了引导、说服和激励的作用。[24]文化动员的概念范畴是基于文化这一宏大的理论基点存在的,将其简单地等同于文艺动员或宣传动员都是不准确的。

文化动员发挥着创造文化、灌输文化的作用。[25]文化动员必须更加贴近受众所表达的期望和要求,同时不断创新其文化生产过程。[26]文化动员的核心在于发挥信仰和价值体系的作用,以媒体为渠道,让人们理解并接受某种特定的文化,从而达到动员效果。[27-28]文化动员理论在教育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也有应用,其内涵大致相同。[29-30]

有学者将文化动员的联结范式归纳为“知识—意向—决策”,激发了主体的能动性以及与客体间的互动性,最终形成了社会动员效应。[24]结合上述“以文化资源为主要载体”“文化动员的核心在于信仰和价值体系”等相关论述,可以对既有的文化动员扎根理论进行理论向度的丰富和完善(见下页图2)。

如图2所示,在理论向度,文化动员理论以被动员者所处文化环境所具备的文化资源为出发点,以“知识—意向—决策”为主要联结范式。在此范式下,延伸出“情感动员—态度动员—行为动员”这一实践链条,构成了实现文化动员的重要理论环节和过程。“知识—情感”动员旨在转化受众习惯于接受的文化要素,以达到接近受众、理解受众,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和目的;“意向—态度”动员旨在阐释行为方向,是说服受众的核心步骤,引导受众对目标的判断与态度;“决策—行为”动员旨在使受众理解和定位动员行为的价值,使受众对行为产生认可和共识,促使受众产生行动的动力,达到动员目的。

综上,文化动员理论的核心范式在于情感、态度与行为三者的联动,以文化资源为切入口,引导受众接受新的文化并与之发生价值层面的联动,以达到动员效应。

四、群众观点:新闻文化动员理论的核心理念

虽然得到了初步的理论模型,但研究者发现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在文化动员的扎根理论模型中,如何理解新闻文化的内涵?文化资源是如何进入“知识—意向—决策”这一联结范式中,进而启动动员机制的?基于现有理论,如何评估和扩大文化动员的效果?这一模型是否还有可以补充完善的空间?

1. 作为群众观点的新闻文化

范敬宜在建昌县的故友李元宝之子李万东,受范敬宜的影响也从事了新闻工作,现为辽宁日报社驻葫芦岛站记者,曾写过大量的农村报道。他结合自身经验,对范敬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方式进行了总结:

首先,(发现选题的)角度要好,要为老百姓的利益着想,从老百姓的角度去想问题。找准了角度之后,报道就能够起到一种指导和示范的意义。

其次,要用百姓的语言跟百姓交流,且跟老百姓交往还得有交情,这个是最难的。一定得跟老百姓贴近了,他才能把他心里头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提供给你。

再次,要融入他们的生活,入乡随俗。比如去东北的农民家里,有一些老人会自然而然地拿起挂杆上一条脏兮兮的毛巾给你擦杯子,然后倒上水给你,你喝不喝?再用这毛巾给你擦个苹果,你吃不吃?这是人家对你的尊敬,他们已经把对待客人最好的态度给你了。你如果拒绝了,距离就会产生。①

语言和习俗,是定位文化的重要路径。李万东总结了三点,即找准群众的利益点、语言上贴近百姓和生活上贴近百姓,尤其是后两点,可以很好地体现范敬宜是如何通过文化的途径贴近人民群众的。也只有当真正与人民群众在文化上消除距离之后,才能获得最为鲜活的故事和素材,写出最能打动人的文字。

正如范敬宜所说的:“现在提出很多口号,包括新闻要贴近群众等,这些口号都是对的,但是你没有文化,前面这些都是空的。你贴近了群众,也不知道怎样是能打动人的,怎样是无法打动人的。”[31]增加可读性,绝不仅仅是活跃版面的问题,而是群众观点的问题。[32]

在范敬宜的新闻文化思想中,新闻文化是联结作为主流意志喉舌的媒体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是新闻工作中群众观点的直接体现。在新闻文化中融入对家国和人民的文化情怀,可以令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走出“听起来鼓舞人心,写起来平淡无奇”的怪圈,[33]进而加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更好地服务于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

这一点,在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论是早期的新闻宣传通俗化、群众化思想,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思想,还是后来的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思想,[34]以及近年来提倡的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无不彰显着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本研究探讨的重点,正是以一种中观的理论视角,理解群众观点是如何通过文化要素这一载体在新闻报道中得以实践的。

2. 文化置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编码逻辑

著名汉学家裴宜理曾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的文化动员进行过研究,并将党早期开展群众动员的核心文化理念归纳为文化置位和文化加持。其中文化置位是指运用当地人所能接受的文化来宣传一种新的文化理念;文化加持(cultural patronage)①则是指革命领袖与各个阶层主体开展合作,通过对文化符号的再解读,对新的文化理念进行巩固和强化。[35]裴宜理认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群众工作时,党内部分开明的领袖就已经树立起了明确的文化动员战略方针,他们清楚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能量。这一点在苏俄共产主义进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她指出:“从革命的最开始,党的领导人就采用文化动员的方式,让普通民众参与到革命中来,并以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实践使他们理解革命的目的……党的领导人有意识地利用文化资源,使一种全然外来的政治制度变得不那么陌生。”[36]

可以说,文化置位正是实现文化动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理解被动员者所处的文化环境,这也是新闻记者通过新闻写作开展文化动员时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如果说新闻记者解读、利用文化资源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是一种编码的话,那么文化置位正是新闻记者开展文化动员的基础编码逻辑。这种编码逻辑,正印证了党报理论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

综上,文化置位的概念可以作为既有扎根理论模型的有机补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资源是如何进入文化动员机制的过程。

3. 文化加持:更高权力的解读与赋权

文化加持指的是权威组织或个人对文化符号进行重新阐释和控制,并加以赋权的过程,最终达到巩固和强化新的文化观念的目的。虽然在对范敬宜新闻报道的扎根分析过程中没有直接对应的编码,却能从当时政府和社会对他新闻报道的反馈中找到文化加持的范例。

1979年5月13日,《辽宁日报》头版发表了范敬宜的新闻报道《莫把“开头”当“过头”——关于农村形势的述评》。这篇报道详细地讲述了范敬宜作为记者如何在基层开展调研,聆听群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发自真心的拥护,有力地驳斥了社会上反对责任制的思潮。文章发表后,时任辽寧省委书记的任仲夷在省三级干部会议上公开表示支持范敬宜的观点。1979年5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转载了这篇文章,高度肯定了范敬宜的调查评述,并在编者按中指出:“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像《辽宁日报》记者范敬宜同志那样,多搞一些扎扎实实的调查,用事实来回答那些对三中全会精神有怀疑、有抵触的同志。”同时,新华社向全国发了该文的通稿,中央广播电视台也一并播送。

辽宁省委、《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等政府机构和媒体的肯定和解读,使得范敬宜的这篇报道短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许多地方政府拿这篇文章做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起到了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驳斥了社会上部分人群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非议,增强了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政策的理论和事实力量。

从这个事例中可以明确看出,更高层级权威机构的文化加持,对于原有层级发起的文化动员有着明显的增益效果,确实达到了巩固和强化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来自主流权威媒体的解读、转发和肯定可以发挥更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其促进文化动员的效果将更加明显。反过来,如果文化动员存在问题,权威机构还可以进行负向的文化加持,或称“文化减持”,对既有的文化动员效果进行限制,防止负面影响扩散,进而达到调节和控制文化动员效果的目的。

综上,引入文化加持可以更好地辅助理解文化动员在效果层面的变化,也可以解答如何控制文化动员效果的问题。

4. 理解群众观点:从文化置位到文化动员

由此,研究者对原有的扎根理论模型进行了改良,加入文化置位和文化加持两个环节,并重新对理论进行阐释。

在改良过程中,研究者将文化置位与文化加持两大概念纳入了文化动员的实践操作步骤中。其中,记者通过文化置位调动文化资源,形成一套文化动员的编码标准,以此为基础在新闻报道中对知识、意向和决策进行编码,分别完成情感动员、态度动员和行为动员。通过这三个步骤,基本完成对既有(当地的或传统的)文化资源的转化,在信仰和价值体系层面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并达到使受众接受该新文化理念的目的。文化加持指更高层级的动员主体对主要文化要素进行重新解读,扩大其动员范围和影响力,推动新文化理念的传播进程,进而达到巩固新文化理念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反向操作,抑制其动员效果。然而文化加持这一环节在文化动员过程中并不是必需的,若无文化加持这一环节,文化动员的过程依然成立。

可以说,从文化置位到文化动员的过程,体现的正是党媒记者实践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过程。文化置位要求记者以党性的原则理解和阐释人民性,文化加持则要求记者以人民性的原则在新闻工作中贯彻党性。

不过需要鉴别的是,文化置位和文化加持是宏观层面的概念论述,在本扎根研究中需化归至中观层面加以理解,化归前后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关键在于强调主体的区别。文化置位的主体是记者个体或媒体组织,而文化加持的主体往往是更高层级的动员主体,记者个体或媒体组织本身很难从更高的层级对原有的文化置位进行再解读和赋权。

五、新闻的文化动员理论:理解党性与人民性的一种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党媒姓党”和“人民至上”,“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也是习近平新闻思想的精髓。[37]范敬宜新闻文化思想的一大贡献,就是将新闻文化从艺术、宣传的形式外壳中抽离出来,上升到文化动员的层面,使之不再仅仅是在新闻写作中应用的文采和修辞,而是党媒用以建立群众基础、深入群众、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路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直接体现。

通过对范敬宜农村报道的文化动员策略分析发现,其动员策略最本质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既有对现实情况实事求是的调查、批判与反思,又有对主要矛盾的分析和处理,坚持党性以获得文化加持,坚持人民性以正确做好文化置位,联结人民群众。其中最重要的步骤是文化置位和文化加持。文化置位是记者开展新闻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是理解访谈对象及其文化语境的出发点。文化加持是指记者通过争取权威的支持而获得权力,进而增强其新闻报道的动员能力。

做好文化置位,意味着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真实的状况和想法,理解他们的文化,包括语言、话语、惯习和风俗等,倾听他们的诉求,感受他们的情感,基于此完成情感动员、态度动员和行为动员的三者联动,使新闻更具可读性、感染力和文化接近性,达到文化动员的初步效果。毛泽东曾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38]其独树一帜的新闻写作风格,包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和人民群众语言的灵活调用。在谈到新闻写作时,毛泽东曾明确表示:“文章写得通俗、亲切,由小到大,由近到远,引人入胜,这就很好。板起面孔办报不好。”[39]

争取文化加持,意味着新闻工作者需要秉持党性原则,了解党的意志、决心和历史,理解具体政策、决策的出发点,正确分析形势,有所判断。此外,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基于调查和分析,创造更高层级动员主体愿意进行再解释的文化符号。例如范敬宜巧妙使用了“主流”和“支流”的符号,对社会上存在的两种思潮进行了定性和定位,旗帜鲜明地站在“主流”一侧,反映了人民群众真实的呼声,因而得到了中央媒体的文化加持。

从党报理论的发展轨迹看,人民性概念由群众性概念生发而来,在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新闻事业实践中与党性联系在了一起,[40]而新闻文化正是联系人民性与党性的重要纽带之一。

可以说,范敬宜所提倡的新闻文化骨子里就是人民的文化,这与中国共产党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新闻理论是一致的,也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个角度讲,新闻文化动员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发,体现的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和立场。

总而言之,作为群众观点的新闻文化来源于人民,回归于人民。新闻的文化动员拉近了媒体与人民之间的距离,是理解党媒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有效路径,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体现。新闻变得让老百姓爱看,也是对新闻传播规律的尊重和运用。

六、结语:新时代新闻的文化动员理论

本文以中观的视野,以著名新闻人范敬宜的农村新闻实践为分析对象,采用扎根分析的研究方法,初步建构了新闻的文化动员理论。这一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可提醒人们重新审视新闻文化这一要素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之置于新时代的政治经济环境与媒介技术条件下,重新理解何为带有文化感的新闻。

要发挥好新闻文化动员效果,必须把握好文化置位和文化加持这两个重要环节。诚如前文所探讨的,有文化感的新闻一定是基于人民群众所能接受和习惯的文化要素之上的,其核心是持有新闻的群众观点,这也是做好文化置位这一环节的关键所在。而争取文化加持,一方面需要坚持党性原则,贯彻党的意志;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通过调查和实践获取事实和真相,使文化加持拥有坚实的着力点。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新闻舆论形势,在新时代强调新闻文化及其动员作用,愈能凸显其意义和价值。

首先,在新时代强调新闻文化及其动员作用,有助于党的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更好地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深对党性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解,并指导新闻实践。一百多年的党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成功得益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此,要从深厚的中华文化积淀中理解党性原则,理解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丰富文化内涵。

其次,在新时代强调新闻文化及其动员作用,有助于新闻从业者重新审视新闻文化,增强媒体文化感。当代媒体格局的复杂化、技术化导致媒体文化感的流失日益严重,在市场的激烈挤压和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特别是元宇宙等新技术的驱动下,媒体呈现浮躁的态势,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新闻本体,忽视了人民群众,新闻审美也将面临如何引导和适用的问题。强调新闻的文化感,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新闻日益增长的需求,避免掉入商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和技术主义新闻的极端。

最后,在新时代强调新闻文化及其动员作用,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对外新闻舆论和国际传播工作。尤其是在如今跨文化传播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对外宣传需要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全球传播和文化变迁的过程与动力机制,进而避免在国际话语权和文化领导权方面被西方国家掣肘。[41]新闻的文化动员不仅可以作用于本国人民群众,更重要的是,在国际舆论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坚持以中华人文精神开展文化传播和有文化感的新闻传播,可以让中国的声音更有效地传出去,树立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好形象。

总之,在新时代强调新闻文化及其动员作用,是夯实新闻从业者基本功的需要,是增强党的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需要,也是改善中国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的需要。要从更具战略性的高度来看待新闻文化工作,挖掘近代中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优秀新闻文化人物经验,认真总结、传承并弘扬,让中国的新闻文化之花全面盛开。

参考文献:

[1] 李万祥,刘蓉.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EB/OL].[2021-03-11].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0/2021-03/11/content_ 77296783.shtml.

[2] 潘岳. 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5-32.

[3] 潘維. 大型政治共同体的逻辑——读潘岳《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33-37.

[4] 安东尼·吉登斯,菲得普·萨顿. 社会学基本概念[M]. 王修晓,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5] 钟哲明.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当代意义[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28-35.

[6] 杨保军. 新闻观念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56.

[7] Hanitzsch T. Deconstructing journalism culture: Toward a universal theory[J]. Communication theory, 2007, 17(4): 367-385.

[8] 刘保全. 新闻要有文化含量[J]. 当代传播,2016(4):1.

[9] 王强.“标出性”理论与当代新闻文化[J]. 新闻界,2015(23):24-29.

[10] 方延明. 解读新闻文化的价值观意义[J]. 南开学报,2004(6):30-35.

[11] 高金萍.“硬化”与“软化”——中美新闻文化表现形态的差异性比较[J]. 国际新闻界,2002(4):36-39.

[12] 朱清河. 文化殖民反思与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话语构建[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09-119.

[13] 方延明. 新闻文化的学科观检讨[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5-73.

[14] 方晨,李金泳,蔡博方. 忽略的维度:詹姆斯·凯瑞的新闻历史观及其批判[J]. 国际新闻界,2016(2):131-149.

[15] 郑岩. 用人文精神引领新闻文化发展的思考[J]. 新闻界,2007(4):60-61.

[16] 周凯,张慧娟. 论新闻文化在城市形象构建中的传播价值[J]. 新疆社会科学,2012(5):113-116.

[17] 王君超. 范敬宜的新闻思想及对我国新闻事业的贡献[J]. 中国出版,2010(24):25-28.

[18] 陆洪磊,胡钰.“主流”与“一流”:范敬宜与清华新闻教育传统[J]. 全球传媒学刊,2021,8(2):59-77.

[19] 邓绍根,丁丽琼. 中国共产党百年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J]. 新闻大学,2021(6):48-70,123.

[20] 朱清河,谢昕忻. 中国共产党党管媒体一百年:理念、历程与经验[J]. 新闻爱好者,2021(9):30-36.

[21] 武楠. 历史辩证与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初期新闻观念革新的话语考察[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3):49-55.

[22] 王志峰,刘娟娟. 抗战时期的文化动员及其启示——以戏剧动员为例[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9,42(6):45-48.

[23] 胡刚. 新时期我国文化动员的困境及路径探析[J]. 学术论坛,2012,35(5):98-101,207.

[24] 詹小美,揭锡捷. 重大疫情应对中的文化动员及实践向度[J]. 青海社会科学,2020(2):64-70.

[25] Horne J, Van Schaik D. Demobilising the Mind: France and the Legacy of the Great War 1919-1939[M]. Adelaide: Radio Adelaide, 2006: 101-119.

[26] Bjerstr?m C.-H. A Respectable Revolution: Republican Cultural Mobilisation during the Spanish Civil War[J].Cultural and Social History, 2021, 18(1): 97-121.

[27] Keelan G. Canada's Cultural Mobilization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a Case for Canadian War Culture[J]. The Canadian Historical Review, 2016, 97(3): 377-403.

[28] Piller E. American War Relief, Cultural Mobilization, and the Myth of Impartial Humanitarianism[J]. The Journal of the Gilded Age and Progressive Era, 2018, 17(4): 619-635.

[29] Stolk V, Los W, Karsten S. Education as cultural mobilisation: The Great War and its effects on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therlands[J]. Paedagogica Historica, 2014, 50(5): 685-706.

[30] Leerssen J. The Nation and the City: Urban Festivals and Cultural Mobilisation[J].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2015, 21(1): 2-20.

[31] 范敬宜. 范敬宜文集:新闻教育文选[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67.

[32] 范敬宜. 总编辑手记[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179.

[33] 范敬宜. 从文化视角写经济现象[J]. 新闻战线,2007(11):22-23.

[34] 徐新平,许静.“三贴近”传统的历史演进[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7-141.

[35] Perry·E. J, Anyuan: mining China'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 124-152.

[36] Perry·E. J, Lu H. Narrating the past to interpret the present: A conversation with Elizabeth J. Perry[J]. 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2016, 22(2): 160-173.

[37] 郑保卫. 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J]. 新闻爱好者,2021(9):17-25.

[38]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90.

[39] 毛泽东.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190.

[40] 王润泽. 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人民性原则的实践路径[J]. 编辑之友,2021(6):51-59.

[41] 赵月枝. 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中的“跨文化”涵义[J]. 全球传媒学刊,2019,6(1):115-13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际新闻流动失衡的话语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23CXW013)

作者信息:陸洪磊(1994—),男,浙江杭州人,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传播与国际新闻;胡钰(1972— ),男,浙江建德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扎根理论
菜鸟网络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行为执行意向理论下网购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互联网+”视角下公众参与公益众筹项目的影响因素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零售百货企业商业模式要素组合创新
地方政府公务员改革意愿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