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视角下社区隔代互动健身设施设计研究

2023-11-19 13:32杜菲刘立园
设计 2023年19期
关键词:社区儿童

杜菲 刘立园

摘要:探索“隔代照料”背景下,我国社区健身设施实现隔代互动的设计要点,引导隔代照料者转变被动角色,与儿童共同参与锻炼,实现代际互动与协作,满足两者共同的锻炼、娱乐需求,促进社区隔代互动良好发展。基于隔代照料者与儿童的共性需求分析,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亲子互动式儿童游乐设施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如何通过社区健身设施的设计促进老年人与儿童之间的隔代互动。得出参与视角下社区健身设施隔代互动的设计要点。参与视角下隔代互动社区健身设施设计需要关注隔代照料者与儿童的共性需求,从营造空间叙事感、引导角色转变、设施组合协作、多维互动等方面进行设计探索,从而促进社区健身设施隔代互动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参与视角 社区 健身设施 隔代互动 儿童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9-0022-03

Abstract:Explore the key design points for achieving 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in community fitness facilitie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enerational care",guide generational caregivers to change their passive roles,participate in exercise together with children,achieve 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meet their common exercise and entertainment needs,and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generational interac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mmon needs of intergenerational caregivers and children,a case study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and study parent-child interactive childrens amusement facilities,exploring how to promote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lderly and children through the design of community fitness facilities.Get the design points of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of community fitness facil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ticip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ticipation,the design of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ve community fitness facilities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mon needs of intergenerational caregivers and children raised by intergenerational parents,and explore the design from the aspects of creating a sense of space narrative,guiding role transformation,facility combination cooperation,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on,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of community fitness facilities.

Keywords:Participation perspective Community Fitness facilities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Children

引言

在當代中国,年轻父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老年人为分担其育儿压力,则承担起了照料孙辈的家庭责任,这种“隔代照料”作为一种育幼方式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的普遍选择[1]。社区是老年人及儿童日常生活和进行娱乐活动的中心,社区健身设施是老年人与儿童互动的媒介。在“隔代照料”的情况下,社区健身设施使用主体多为老年人和儿童,且老年人在其中仅充当旁观者或监管角色,或与其他看护儿童的同辈人进行交谈,并未实质参与到儿童娱乐活动中与孩子产生互动。

国内外学者对健身设施进行了广泛探讨,主要从包容性、适老化视角研究社区健身设施设计,对老年人群体较为关注;也有研究从老幼复合共享、代际融合设计角度探究了社区公共设施设计,但侧重于空间与设施的整体规划。研究表明,隔代照料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可能性,照料孙辈并不会挤压老年人的社会参与[2]。其次,老年人退休后社会角色发生转变,他们的社交需求也会因此愈加强烈[2],社会参与需求增加,而城市社区中少有针对老年人与儿童的共同需求进行设计的公共设施。因此,关注社区健身设施中隔代照料者参与角色缺失问题,隔代互动问题以及设施与隔代照料者和儿童的共性需求不匹配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将以儿童和老年人为主要用户群体探讨社区隔代互动式健身设施的设计原则,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亲子互动式儿童娱乐设施进行论证,并总结归纳出隔代互动式社区健身设施的设计原则。

一、社区健身设施设计现有问题分析

社区作为隔代照料者与儿童生活的主要活动中心,承载了其身体锻炼、社交娱乐等功能。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重,以及逐渐普遍的“隔代照料”现象,社区健身设施的隔代互动问题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社区健身设施设计已不能较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基于此背景,下文将对社区健身设施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

(一)社区健身设施隔代照料者参与角色缺失问题

已有关于社区健身设施的研究主要从儿童为主、家长为辅的角度解决亲子沟通问题,包含产品的感官要素及交互方式、亲子游戏活动中的互动内容和设计要素等方面。也有学者从亲子互动、情感化设计的角度研究了亲子互动产品设计应遵循安全性、互动性、教育性、趣味性、引导性、创新性等原则。当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基本为设计应用研究,基础理论研究较少。应用研究多从社区健身设施现状调查出发,提出现有设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儿童特征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研究基本从儿童角度出发,较少关注家长视角,忽略了亲子互动关系中家长与孩子同等重要的角色。吕元等通过老幼活动共享模块及老幼共享行为关系研究,解析出适宜老幼共同生活的社区公共空间共享模式,即看护型共享模式和参与型共享模式。参与型共享模式是构建可以参与互动的场景,设置老幼共同爱好的、操作性、体验性强的活动功能,强调老幼对空间的体验感、参与感,促发老幼间情感交流[3]。

因此,基于我国“隔代照料”的基本国情,关注社区空间中参与型共享模式下的隔代互动健身设施设计,有利于促进隔代照料者与儿童共同参与,建设相互陪伴、共同参与、多元共融的社区空间。

(二)社区健身设施对隔代互动缺乏关注问题

为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儿童友好型社区,国家对老年人及儿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于社区健身设施的研究以老年人或儿童的单一视角为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适老化设计策略,或针对儿童的设计原则。但将老年人与儿童两个视角结合探讨的研究较少,对社区健身设施的隔代互动问题关注度不高。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代际互动有助于减少老年人的年龄歧视、孤独感和社会孤立感,并促进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和健康[4]。社区公共空间对支持代际互动十分重要,健身设施作为隔代互动的载体,研究社区健身设施设计有助于促进代际融合。同时,对于老年人而言,与儿童进行社区隔代互动能够结识更多的同辈人群,建立更广泛的社交网络,可以降低其身体素质对认知功能的负面影响[5]。

人们在各年龄阶段都有较强的情感归属需求,尤其是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与儿童。他们渴望与他人进行社交、互动来建立社会关系,寻找归属感,隔代照料者与儿童则可以互为彼此的情感寄托,满足情感陪伴需求。因此,应该增加对社区健身设施隔代互动问题的关注,引导隔代互动,满足双方的情感归属需求,这也有利于积极健康老龄化社区建设。

(三)社区健身设施与隔代用户需求不匹配问题

隔代照料者需要照顾孙辈日常生活,较多时间与孩子捆绑在一起,与普通老年群体存在显著差异,他们在监管孩子的同时,很难同步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此外,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老年群体开始注重健康养老,社区老年人健身需求也随之逐渐增长。社区健身设施设计需要挖掘祖孙两辈的共同需求,在延缓老人身体机能和认知退化的情况下,又能增加与儿童的互动,促进其身心成长。

在儿童和老年人不同的用户特征和需求基础上,已有研究结合祖孙两代人的生理和认知特点,总结出两者的共有需求,即身体锻炼需求、认知训练需求、情感交流需求、社交需求[6]。目前老年运动产品普遍缺乏多样性、特殊性、关怀性和指导性[7],与老年人的健身需求不匹配。另外,社区健身设施多为单独使用或老年人辅助儿童使用(如图1),较少有亲子组合共同使用的设施,难以满足两者共同锻炼的需求。

因此,研究隔代互动,除儿童群体以外,隔代照料者的需求也值得关注,应考虑如何通过健身设施设计,同时满足祖孙两辈在身体锻炼、认知训练、情感交流以及社交层面的共同需求。

二、隔代照料者与儿童的共同需求及活动特征分析

调查显示,在社区健身设施的使用中,老年人和儿童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用户。老幼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具有高度重合性,应考虑满足老幼陪伴、各自及共同活动的需求[3]。参与视角下的社区隔代互动健身设施设计需要充分了解隔代照料者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状态及行为特征,分析两者在生理、心理上的共同需求,以此为基础探讨参与视角下的社区隔代互动健身设施设计策略。

基于上文的问题分析,身体锻炼需求作为健身设施设计应满足的基本需求,本文将不再赘述。因此,下文将对隔代照料者与儿童的认知训练需求、社交互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展开分析。

(一)认知训练需求

积极性体力活动会对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功能产生良好影响。学龄前期是儿童认知功能发育的重要阶段[8]。参加社区体育锻炼有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训练,社会参与可延缓老年人的认知衰退[9]。因此,陪伴儿童参与适度的社区设施体育锻炼,通过社区健身设施设计满足隔代照料者与儿童的认知训练需求非常重要。

(二)社交互动需求

社區作为老幼日常活动的重要载体,需要满足隔代照料者与儿童的社交互动需求。隔代照料者社会角色的转变,他们渴望社交,期望得到社会、家庭的认同,同时他们又是社区活动的活跃元素[10]。其次,儿童在此阶段的集体性意识增强,期待与长辈或同龄儿童共同参与活动,并构建自己的社交关系。因此,通过社区健身设施设计引导隔代照料者与儿童进行社交互动,能够将被动陪伴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角色。

(三)情感归属需求

隔代照料者与儿童在心理上有较强的归属需求。老年人与儿童均为社会弱势群体,同样需要社会及家庭的包容与关注[11]。隔代照料者需要更多的家庭陪伴以及通过新的社会参与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研究表明,儿童在老年人的陪伴看护下更容易感到被关注,能够满足其情感需求。由此可见,隔代照料者与儿童互为彼此的情感寄托,通过社区健身设施的设计能够引导老幼增强互动交流,对两者身心健康发展也十分重要。

三、亲子互动式娱乐设施案例分析

研究社区隔代互动式健身设施设计,不仅要满足以上隔代照料者和儿童的共有需求,还应考虑两者在生理、认知、情感上的差异性。下文将针对满足老幼认知训练需求、社交互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的亲子互动式娱乐设施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案例中的特色设计,以指导社区隔代互动式健身设施设计。

(一)营造设施空间叙事感,引导儿童主动探索——认知训练需求

哈特磨坊亲子游乐园是由澳大利亚ASPECT工作室设计的一个公共活动区域。根据面粉磨坊的生产程序,儿童游乐场设计了一系列小麦粉生产各个阶段的单词字母结构设施(如图2),给儿童及家长叙述小麦粉生产的整个过程,儿童游乐设施也表达了翻滚、筛选和传送的叙述理念,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认知训练和社交互动需求。字母结构设施作为哈特磨坊儿童游乐场的特色,既可以满足幼儿、少年对新事物的的探索欲望,又可以满足爱冒险的成年人群的游乐需求。

通过设施设计,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儿童了解到面粉生产的整个程序;家长则可以带领儿童学习设施中相关的字母单词,提升其认知,同时也参与到活动中与儿童互动。此外,黄色线条结构元素还运用在了游乐场的其他设施中,如座位等,使得整个儿童游乐场空间叙事感较强。

(二)转变隔代照料者被动角色,与儿童多维互动——社交互动需求

老幼结伴式代际互动有助于老年人和幼儿在规律、平等的互动中建立稳定、亲密的人际关系,这使得老年人的积极信念和主观幸福感显著提升,消极情绪显著减少[12]。两者的代际互动也有助于幼儿的社会化能力发展。因此,隔代照料者与儿童在社区健身娱乐活动中,积极参与多维互动能够促进两者互惠发展。社区隔代互动的健身设施设计可以提升空间的开放式融合体验。

MELIS STARK儿童游乐场设施整体形成一个闭合的环(如图3),内部带有弯曲的滑梯、起伏的斜坡和沙坑,垂直的外墙带有圆孔,具备攀爬功能,中间凿空区域可作为通道或休息区,实现了开放式空间的设施多功能融合设计,为儿童以不同方式参与游戏创造了可能性,更为隔代照料者与儿童以多种方式互动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社区隔代互动设施可以通过不同部分的功能设计调动用户的不同感官功能,增强隔代照料者与儿童的互动,营造多重感官体验。

(三)协调用户多元需求,实现设施代际共融——情感归属需求

通过共融设计促进隔代照料者与儿童互动,是实现社区隔代互动健身设施设计的关键。在设计时,应以“二元用户”的共性需求为基础,最大程度为两类不同群体提供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纽约州斯塔滕岛SCHMUL Park儿童景观的攀爬区域采用了功能结合设计(如图4),吊杆与攀爬项目通过组合方式使隔代照料者和儿童可以共同参与项目。隔代照料者可以使用其中的吊杆功能,锻炼身体上肢;儿童可使用两侧的攀爬功能进行锻炼,同时与照料者产生互动,又能够满足老幼对彼此的情感陪伴需求。

上述案例在空间及功能设计上在满足用户的身体锻炼、社交互动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了老幼的情感归属陪伴需求,为隔代照料者和儿童提供了互动共融条件,通过设施组合方式实现融合设计,引导隔代照料者转变被动参与角色,主动参与到儿童娱乐项目中,有利于培养、锻炼孩子的协作能力。

四、参与视角下社区隔代互动健身设施设计原则

基于上文对隔代照料者与儿童的共同需求、两者活动同一性分析,结合亲子互动式娱乐设施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案例中满足两者共同需求的游乐设施特色设计,以此为社区隔代互动健身设施设计提供指导。因此,参与视角下社区隔代互动健身设施的设计原则总结如下:

(一)加强创意化内容,营造空间叙事感

通过社区健身设施及空间的创意化设计,引导老年人及儿童在使用设施时相互帮助、协作进行,有利于隔代照料者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研究表明,从设计角度来看,公共设施的创意包含了环境艺术、产品设計、视觉传达三个方向[13],儿童的想象空间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着手设计。通过设施结构、功能设计,与整体社区娱乐空间相呼应,以空间和设施为背景叙述故事。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将故事情景等融入到设施的设计中,使设施与整体空间形成完整的故事,营造出空间叙事感,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共同打造创意化内容,实现寓教于乐。

其次,创意化设计也可融入智能设计,从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营造社区健身设施的空间叙事感。一方面,在儿童主动探索过程中,老年人协助儿童共同探索;另一方面,儿童在接受智能化设施等新事物上的能力相较于老年人更强,可以帮助老年人智能设施的操作。这种互助方式有利于两者之间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能更好地促进隔代照料者与儿童的互助交流,提升双方认知能力。

(二)引导老年人转变被动角色,与孩子多维互动

设施可以有效加深亲子之间的交互性,使两者在共同使用或者操作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通过社区健身设施的多维互动设计,隔代照料者不再仅充当监管角色或旁观者角色,应该与孩子共同参与到娱乐中实现多维互动,老年人由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角色。增加设施的趣味性,在设计时可着重考虑设施的色彩、造型、材质等,强烈的色彩对比、多样的造型组合以及不同材质的碰撞,老年人和儿童可进行模块组合等方式共用设施,这样更容易引起儿童的探索欲望,同时也能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其中。

从多感官层次对设施进行融合设计,包括视觉、听觉、触觉,使老年人与儿童能够进行多维度互动,增加两者使用设施的时间,以此产生更多的互动行为。多感官融合设计,也能让老年人和儿童在共用设施中有更多的多感官体验,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参与度,实现角色转变。

(三)加强设施融合设计,促进老人与儿童交流陪伴

老年人与儿童的安全感都较低,在情感上需要更多的陪伴与关注。在多元需求的导向下,需重点关注社区公共设施的融合设计,促进隔代照料者与儿童的交流陪伴。在布局上,考虑社区健身区域各个活动空间的融合互动设计,如健身设施区、游乐区、休憩区可自由合理规划,模糊各区域间的边界,使各区域融为一体,整体空间更为协调;还可将活动区域与休息区域结合设计,为老年人、儿童及其他群体提供便利及更多交流互动机会。

在功能上,可以考虑健身设施的组合设计,即同一器械的部分功能给儿童使用,另一部分功能给老年人使用,通过老年人的使用带动儿童部分的运转,为两者创造交流陪伴条件,满足情感归属需求。在保证设施安全性能的基础上,应考虑到老年群体家长与儿童的身体机能差异,在设施设计中,老年人使用部分降低器械灵活程度,使其更稳固,儿童使用部分增加器械灵活性,以此来兼顾两者使用设施的安全性与灵活性。这样既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又方便老年人看护儿童,最大程度地发挥设施的价值,有利于打造出多元融合的社区健身设施。

结语

本研究从隔代照料者、儿童双视角探讨两者在娱乐设施中的角色以及互动方式,对两者共有需求及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儿童游乐设施案例的分析,提出社区健身设施设计应遵循以下三点设计原则:(1)营造设施叙事感,加强认知训练;(2)转变被动角色,实现多维互动;(3)加强设施融合设计,促进交流陪伴。从设施空间、角色转变、功能组合、多感官体验四方面加强社区健身设施的隔代互动设计,进一步明确隔代照料者的需求,帮助其适应社会新角色,获得家庭及社会关注与认可。

面对我国普遍的“隔代抚养”现象,适合隔代照料者及儿童的社区健身设施改造是一个值得重视且亟待解决的课题。社区健身设施空间是老年人及儿童的主要活动中心,健身设施时两者日常生活锻炼与交流互动的主要载体。积极开展社区健身设施隔代互动融合设计研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代际互动关系,共建和谐活力的社区氛围,也有利于社区隔代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优化我国当前的育幼和养老模式,促进积极老龄化社会建设。▃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助(23YJAZH083);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资助(2023QN030)

参考文献

[1]王海漪.被照料的照料者:隔代照料与子代行孝互动研究[J].人口学刊,2021,43(04):74-88.

[2]齐宗敏.社区公共健身设施适老化设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9.

[3]吕元,曹小芳,李婧等.社区公共空间老幼共享模式研究[J].建筑学报,2021(S01):80-85.

[4]Gualano,M. R.,Voglino,G.,Bert,F.,Thomas,R.,Camussi,E.,& Siliquini,R.(2018).The impact of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on children and older adults:A review.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30(4),451–468.

[5]Foong,H.F.,Ibrahim,R.,Hamid,T.A. et al. Social networks moder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fitnes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a population-based study. BMC Geriatr 21,679(2021).

[6]閆雯,余隋怀,叶心茹.社区健身产品的代际融合设计[J].设计,2022,35(05):142-145.

[7]林昱希,曹佳雯,陈晨.社区环境下老龄健康健身产品研究及设计[J].设计,2022,35(09):116-119.

[8]冯磊.不同运动持续时间对小学生执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4.

[9]王琼,刘晨,侯晓春等.社会参与类型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3,24(07):632-636.

[10]刘雅静,公伟.基于老年人需求的社区互动空间更新设计研究——以上地东里社区为例[J].设计,2021,34(19):61-63.

[11]张璐,叶竹.基于老幼复合共享特征的既有住区全龄化改造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10):109-115+133.

[12]王海玉,王彦蓉.老幼结伴式代际互动对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社会建设,2022,9(04):45-59+71.

[13]周韧.城市公共设施创意设计[J].艺术评论,2013,115(06):117-121.

猜你喜欢
社区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
酷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