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贵
话题导入
层进式论证结构中,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体现了逻辑的严密和说理的深入。那么,如何安排层进式论证结构呢?
范本呈现
日前,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真是不算不知道,这个数字大得吓人。今后,您在请客吃饭、联络感情的时候,请多留份心,尽量少让“舌尖上的浪费”发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博大精深、美不胜收,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这是对食物的亵渎。老祖宗说得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虽然逐渐富起来了,但没有理由浪费,更何况不少人经历过饥馑年代,对饥饿有过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更应该敬畏粮食,杜绝浪费。
“舌尖上的浪费”一般发生在哪些群体身上?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还包括一些大学生——一项调查显示,每年大学生倒掉的食物,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不同的群体,浪费食物的原因不尽相同,一些普通百姓认为,大操大办才有面子,菜点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不少大学生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粮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不事稼穑不知辛苦。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需要动真格。《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中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飯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浪费食物绝不是小事,也不是个人私事。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我花我自己的钱,我浪费关你什么事?”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你虽然花的是自己的钱,但浪费的是社会资源。对这种浪费食物现象,就不能止于道德批评,还应该引入惩罚机制。
(选自王石川《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不能止于道德批评》)
何为使命?使命就是应尽的责任。人只要活着,就有使命在身。使命有大小,可以是对国家的义务,可以是对人民的付出,可以是对事业的尽职,也可以是对父母的回报……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我们都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使命。许向东医生的高尚,就在于其勇担使命,以治病救人、引导教授年轻医生为己任。父亲病危,但他因治病救人的使命,只来得及匆匆见父亲一面,便投入到手术中去,他的行为诠释了“使命”的内涵。
勇担使命,让脚步更加坚定,生命更有力量。没有使命的船只只能在海上随波逐流、飘来荡去,而承担着使命的船只才有前进的方向,行稳致远。生活中有很多像许向东医生一样勇担使命的人。君不见,钟扬舍弃功名,投向西北戈壁,为世界收集了数千万颗种子;君不见,武文斌不畏生死,奔赴灾区,拯救了无数生命;君不见,黄旭华隐姓埋名,潜心研究,让中国核潜艇问世……这些人皆眼里有光、脚下有力,因勇担使命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勇担使命,需要有义无反顾的决心与勇气。许向东医生匆匆返回手术台,有一些人对这个行为感到不认同,觉得应该放下手术,陪在父亲身边。但许向东选择去救一个还有生的希望的病人,这正是他的使命担当。那些戍守边疆的战士们、逆人流而行的白衣天使们、与不法分子搏斗的警察们,哪一个会抛弃使命、落荒而逃呢?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毅与勇敢,才铸就了我们和平美好的生活。我们也应担负起时代的使命,不怕艰难险阻,义无反顾,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选自陈东贤《勇担使命向未来》,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众说纷纭
裴世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不能止于道德批评》首先写“央视报道的餐饮浪费现象”,接着分析浪费食物的危害,然后分析餐饮浪费的原因“普通民众爱面子”“大学生不知稼穑苦”,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动真格”。逻辑清晰,逐层铺开,井然有序。
王嫣然:陈东贤同学的《勇担使命向未来》,三个段落即三个层次,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写的,同样是层进式论证结构。首先写“何为使命?使命就是应尽的责任”;接着写“勇担使命,让脚步更加坚定,生命更有力量”;最后写“勇担使命,需要有义无反顾的决心与勇气”。围绕“使命”落笔,让人知晓“使命”的内涵,明白勇担“使命”的意义,懂得如何担当“使命”,每一个问题都阐释得很清楚。
陈佳佳:《勇担使命向未来》的三个层次,都是先写出观点句,再进行论述,让读者能快速地把握作文的结构和层次内容,凸显了论证结构的清晰和巧妙。
李宇春:《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不能止于道德批评》和《勇担使命向未来》两篇文章,虽然论题不同,论证的角度不同,但都体现出不断深入的逻辑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得出,凡是论证时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结构形式一般都属于层进式论证结构。
技法点睛
写好层进式论证结构作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常见类型
层进式论证结构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按议论步骤推进,如“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提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前提——途径——方法”等。另一种是按论点内涵推进,如写“青少年需要自己的成长空间”时,先写“狭小的空间”,接着写“广阔的空间”,最后写“自己主宰的大空间”。也可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由次要到主要、由简单到复杂。
2.开掘不同向度
层进式论证结构中的层次,不是同一平面的几个角度,而是不同层面的几个向度。层进式论证结构的每一种模式,都要求有几个不同的向度,如“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提方法”这一模式中,“现象”“危害”“根源”“方法”是四个不同的向度。写作时,要纵横联想,拓展同类摆现象;就事论事,不断深入谈危害;缘情析理,内外挖掘找原因;联系现实,齐心协力想方法。
3.理清逻辑层次
层进式结构在安排层次时,不同向度之间要注意内在的逻辑顺序,体现出由浅入深、逐层推进的关系。思考哪个向度在前,哪个向度在后才符合事理,让论证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延伸。向度转换时,注意衔接。层间可用“不仅……而且……”等关联词语来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有的同学喜欢使用分论点直接点出层次关系,因此分论点中最好出现话题或中心论点的关键词,且分论点之间应是不断深入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