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翥,周红海,何心愉,徐涛,吴周统
(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瘀肿疼痛是伤科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快速缓解肿胀、疼痛症状,有利于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改善其生活质量。《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由清代吴谦所撰,对清代以前中医正骨理论与治疗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1-2]。其记载的治伤方剂、手法具有鲜明的特色,对伤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给临床治伤用药提供参考,我们对《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治疗伤科瘀肿疼痛方剂的用药规律进行了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1 方剂来源方剂来源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3]。
1.2 纳入标准①治疗伤科瘀肿疼痛的内服或外用方剂;②药物组成、剂量、用法记载完整。
1.3 排除标准①药物组成、功效相同的方剂;②功效无法确定的方剂。
1.4 药物规范化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全国“十三五”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5]、《中华本草》[6]对纳入方剂组成药物的名称、性味、归经、功效进行规范化处理,如“片子姜黄”规范为“片姜黄”,“生地”规范为“生地黄”,药性“大热”“微热”统一为“热”,“大寒”“微寒”统一为“寒”等。以上参考书籍中未记载的药物保留原名,无明确药性、药味、归经、功效的药物不计入统计数据。
1.5 数据收集与处理由2位研究者分别独立收集方剂,将纳入方剂的组方药物的名称、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录入Excel表,并对录入数据进行交叉核对。2位研究者数据不一致时,对照原始资料核实后修正。对纳入方剂组方药物出现的频次及药性、药味、归经、功效进行统计,采用SPSS26.0软件分析纳入方剂组方药物的关联规则、系统聚类。
2.1 组方药物的出现频次共收集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治疗瘀肿疼痛的内服、外用方剂57首(包括组成药物不同的同名方剂8首),涉及中药179味。出现频次≥5的药物有35味,当归出现频次最高。见表1。
表1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57首治疗瘀肿疼痛方剂中出现频次≥5的中药
2.2 组方药物的药性、药味、归经57首方剂的组方药物中,药性出现频次较高的为温、寒、平(表2),药味出现频次较高的为辛、苦、甘(表3),归经主要归肝经、脾经、心经(表4)。见图1。
图1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57首治疗瘀肿疼痛的方剂中组方药物的性味归经雷达图
表2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57首治疗瘀肿疼痛的方剂中组方药物的药性
表3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57首治疗瘀肿疼痛的方剂中组方药物的药味
表4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57首治疗瘀肿疼痛的方剂中组方药物的归经
2.3 组方药物的功效57首方剂的组方药物中,药物功效出现频次较高的为补虚、活血、清热。见表5。
表5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57首治疗瘀肿疼痛的方剂中组方药物的功效
2.4 组方药物的关联规则采用Apriori算法分析药物关联规则,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为15%,最小规则置信度为85%,最大关联数分别为2和5。最大关联数为2时,获得7组药对(表6)。最大关联数为5时,获得12组药物组合(表7)。关联药物最多的药物是当归,规则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川芎-当归,增益最高的药物组合为生姜-人参、甘草。复杂网络关联图见图2。
图2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57首治疗瘀肿疼痛的
表6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57首治疗瘀肿疼痛的方剂中组方药物的关联规则(最大关联数为2)
表7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57首治疗瘀肿疼痛的方剂中组方药物的关联规则(最大关联数为5)
2.5 高频药物的聚类分析结果以组间分类法对出现频次较高的35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产生有效聚类结果的29味药物在相对距离为12时,有4组可辨别聚类特征的核心药物组合。见表8、图3。
图3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57首治疗瘀肿疼痛的方剂中高频药物的聚类分析树状图
表8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57首治疗瘀肿疼痛的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
伤科疾病多由外力所致,病因病机较为明确,可分为伤及气血、损及经络与内伤脏腑3大类,但无论是外损还是内伤均首责于气血。《黄帝内经》所载“气伤痛,形伤肿”,说明的正是肿痛与气血的关系。《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治疗伤科瘀肿疼痛的方剂中当归出现频次最高,是其治伤“专从血论”思想的体现。《景岳全书》言:“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当归在改善凝血功能、消炎止痛、保护骨组织方面有显著功效[7-10]。当归-川芎的药对,则切合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治疗瘀肿疼痛专从血论、气血并重的思想。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二者动静结合、调和营血、补中有通。研究发现,当归-川芎药对中的多个成分可通过多个靶点和通路,在缓解疼痛和炎症方面起到作用[11-12]。
《医林改错》所载“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说明补气可推动血行,且气血之间互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治疗伤科瘀肿疼痛的方剂中补虚类药物出现的频次最高,其中主要为补血、补气药。气血充足、血行通畅则瘀肿疼痛自消。这些方剂的组方药物主要归于肝、脾、心经,三脏功能调和,则血的生成、贮藏、运行正常。《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治疗伤科瘀肿疼痛常消补并用,对“瘀血者”“亡血者”采用“攻利之”“补而行之”的方法进行治疗,以达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目的。除补虚药的“补而行之”外,治疗伤科瘀肿疼痛的方剂中应用活血药即是“攻利之”。辛味药能散能行,可行气活血、发散头面四末、通畅血脉;苦味药能泄能燥,可入血分清泄火热,使瘀血不能产生郁热乃至腐肉化脓,又燥湿清轻气血以防气血壅滞;甘味补益气血,可充盈脉道以利血行,并可调和诸药。组方药物的药味也体现了消补并用的思想。《素问·调经论》言:“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治疗伤科瘀肿疼痛的方剂中,组方药物以温性为主,是用温性药扶助阳气,推动气机运行,达到行气通络活血的目的。
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治疗伤科瘀肿疼痛的方剂中的组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得出4组核心药物组合,按功效可分为健脾益气、疏肝清火、补血活血、活血止痛4类。健脾益气对应的药物组合是人参-生姜-大枣-茯苓-白术,5药皆入脾经,有健脾益气利湿的作用,兼顾养血,以达益气而治血的目的。生姜味辛,轻宣发散、走而不守,大枣味甘,长于补中益气、扶脾安胃,生姜、大枣配伍可温振脾胃之阳而宣发气机、水液,有助运化、温经络的作用[13-14]。人参-生姜-大枣-茯苓-白术药组与健脾益气代表方四君子汤[15]组方药物的差别就在于用生姜、大枣替代甘草,在治疗脾气虚损之瘀肿疼痛方面更具优势。疏肝清火对应的药物组合为柴胡-栀子-半夏-黄芩。小柴胡汤可对血液流变产生影响,有抗凝、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16-17]。此药物组合与小柴胡汤的主要组方药物重合,可起到清肝养血以防瘀血凝滞,进而缓解肿痛的作用。活血止痛对应的药物组合是血竭-木香-酒。木香散滞气、调诸气,《本草从新》言其“治一切气痛”。《海药本草》载血竭“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此药物组合以治气、血之痛的要药相配,并以酒增强药效、引导药力,专效止痛。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治疗伤科瘀肿疼痛的方剂中常用生姜、大枣、酒,甚至童便为引。引经药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指能把药力引导到疾病所在的经络和脏腑,直达病所的一类药物[18-19]。用酒浸泡、同煎或送服药物能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20-21],或使其有效成分更快进入血液循环。生姜-人参、甘草增益度高也是因生姜可引药入脾经。
本研究结果表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治疗伤科瘀肿疼痛的方剂多采用性温、味辛、归肝经的药物,核心药物组合以健脾益气、疏肝清火、补血活血、活血止痛药物为主,用药规律符合其专从血论、气血并重、消补并用的治伤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