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 陈雅璇
摘 要:海内外建筑与规划团队合作对三亚抱坡文化体育中心片区设计进行探索,是三亚发展重心从滨海向内陆迈进的一次全新探索。通过对抱坡新城“三亚新湾”设计理念、设计策略以及规划布局的介绍,探讨了生态设计思想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应用,希望为同类型城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示范。
关键词:三亚;生态廊道;城市设计;生态设计
根据紧紧围绕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战略定位,为提升三亚中心城区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塑造片区城市形象,三亚抱坡文化体育中心片区规划定位为融合文化中心、体育中心、行政中心的城市综合服务核心区和活力中心。打造金融服务、花园办公、文化体育创意产业、特色旅游消费、高端酒店、服务公寓等功能全面,公共设施及市政设施完善,实现城市纵深发展的高水平城市生活服务新城。
三亚市于2019年年底正式启动“三亚抱坡文化体育中心片区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重点围绕该片区产业研究、城市设计和重点建筑概念设计进行方案征集。经过资格审查和资质比选,从50多家报名的设计单位中择优确定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美国Ai+Architecture联合体在内的四家国际顶尖设计公司方案进入最终评审会。本案以此次竞赛方案“山水环城,重塑景观内岛”展开对于生态城市的设计探索。
一、基地现状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东临陵水县,西接乐东县,北毗五指山市,南邻南海,有着“东方夏威夷”的称号。基地位于三亚市中心城区,毗邻三亚高铁站,距离凤凰机场约9千米,半小时车程覆盖主城区以及凤凰机场、凤凰岛邮轮母港、亚龙湾高铁站等重要交通设施。抱坡片区是三亚中心城区南北山海相连、东西整合拓展的核心区域,区位条件优越。
项目规划范围东至职业学院、南至环岛高铁、西至育新路、北至环岛高速,总体规划面积945.9公顷。地形北高东低,中部农田为洼地,北侧为抱坡岭(海拔217米),现状内用地多为村庄建设用地、基本农田、林地等。除北侧抱坡岭与西侧三亚河以外,基地坡度变化均较为平缓,具备适宜的开发利用条件。生态景观风貌以农田为主,整体呈现热带田园风光。其中抱坡岭原为矿山,经过生态修复后已有改观,但仍比较脆弱。山体因房地产开发及水泥厂开采,局部破坏亟需保护。
依据三亚的城市性质,将抱坡新城设计定位为融合文化中心、体育中心、行政中心的城市综合服务核心区,充分保护并积极利用原有自然生态环境。本项目改变了以往城市中心高楼林立的布局模式,将更多的空间归还自然,归还城市,归还人类。设计愿景是要打造“最有诗意、最浪漫的南中国门户中心城区”,看得到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展望得到未来。
二、生态城市设计理念
传统城市规划思想旨在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需求,是“功能主义导向”的城市规划。但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空间急剧扩张的过程中,也引发了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交通拥挤、绿地减少、公共设施缺乏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美国著名生态学家、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教授提出“设计结合自然”的生态设计观已成为当今城市规划的理论指导。“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不局限于满足现有需求,而是以城市未来发展,周围区域环境平衡以及城市中各个系统的和谐作为出发点,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对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环境进行规划,形成和谐的生产消费关系、社会结构关系,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整体生态。
在生态城市设计观念指导下,设计从项目的城市总体层面、片区功能组团层面和节点层面三个层次出发,在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下,不同层次的生态城市设计技术策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结合抱坡新城的设计定位,充分保护生态本底。
三、城市设计
(一)城市总体层面——整体构思与规划布局
1.串联抱坡山、金鸡岭,临春岭森林公园,直达三亚湾的整个中央绿廊,贯通农业用地、自然景观区和湖泊打造开放空间走廊。
2.确定方案的设计重点是“水”。借助地势条件,汇集雨水径流并将水引入绿廊,创造一个新的中心水景特色。水系蜿蜒塑造出景观“内岛”,从而打造一系列由自然特征延展的线性景观节点。西部和中部保留利用大量农田,发展都市农业,结合水系,打造田园绿岛。
3.“定轴线”,南北向是生态轴,串联了山林、农田、天然植物园和自然水景和湿地生态区。东西向是活力轴,整个片区的文体商务沿轨道线均衡布置。
4.綠廊将场地分为东西两个主要片区,分别以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为增长点,向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水系自然形成三个岛屿式组团。结合规划道路将组团划分,东西分别形成一个中心组团。
最终整体形成“一脉、双心、五岛、多组团”的规划结构。中央生态绿脉作为主体开放空间,缝合东西两侧的文化与体育核心。五个岛屿与绿脉空间穿插融合,塑造中心区“绿湾城岛”的“三亚新湾”风貌。
(二)片区功能组团层面——多样性
一个城市健康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生物”多样性。在“一脉、双心、五岛、多组团”的规划结构下,对各组团的功能进行细分,划分出文化门户区、花园商务区、行政核心区、体育中心区、运动社区、安置区等功能不同的片区,提倡用地混合使用,以满足职住平衡和生活圈服务的需要。
城市交通体系的规划也体现了出行方式的多样性。遵循“小街区、密路网”的原则,增加活跃的城市街道界面,保证各组团的可达性。在原先有轨电车线路的基础上,将文化中心与体育中心连通,同时与高铁站相接,提高换乘效率;公交全覆盖,并将公交车线路细分为普通线路和微巴环线;将有轨电车、公交巴士站、自行车租赁点、公共停车场等场站设施集中布置,形成多模式换乘枢纽;自行车租赁点充分考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衔接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人行流线分为休闲步行、田间小径、绿色街道和人行道四种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道路系统和断面设计。
(三)城市节点层面
片区生态系统结构以中央绿廊为主体生态廊道,结合保留农田和引入水系,形成贯穿东西两侧的二级生态廊道,再通过绿楔将绿地景观渗透至组团内部。场地主要的六种生态要素,分别是农田、缓冲空间、绿廊、河道走廊、河道、慢行系统。重要的生态节点分别是农田节点、湿地公园和缓冲景观区。
农田肌理以保留记忆为初衷,保留现存农田肌理,营造熟悉的空间结构,找回自然农田的记忆。在现有的农田网格的基础上增加架空人行通道来增强各区块之间的联系。分析选取不同的农田节点,重塑田园。田中设置滞留池,将场地上的滞留池、农田以及河流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降落的雨水通过生物滞留池收集,流经灌溉农田,并经过农田植物和微生物净化,最终流入河流。河水上涨时,上涨的河水被农田吸收,经过净化最终存蓄在滞留池,最终又可用于灌溉农田。
湿地净化水体公园节点,设置有高差的三种不同的净化层级。弯曲的河道设计能够充分增加水流经过的面积。在净化层级的第一阶段,水流通过沉淀池和地下含氧砾石层的初级杂质沉淀后流入下一层级。水流经第二层级时得到净水植物的深层净化,水生杂质被进一步去除。游客可沿河慢行步道以及河中走廊散步观察净水过程。水在第三层级的出口处曝气,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水质得到充分净化可用以下游灌溉及湿地生态修复。不同层级的高差设计改变水流速度,落差增加水氧含量,为动植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提高观赏性。湿地公园中香蒲,芦苇等植物的选用能有效提取水中的氨、硝酸盐和其他杂质,起到净水作用,每一净化层级中都包含水生净化类植物物种。
缓冲景观区主要体现滨水建筑与自然的结合,以会议中心地块为例,会议中心建筑与缓冲绿色空间形成一个生态系统。雨水落入建筑的屋顶花园,收集并第一步净化雨水,通过建筑内部管道收集并最终排入生物蓄水池。蓄水池能够有效进行雨洪调节及水量分配管理。丰水期池塘拥有较大水量的汇集和承载能力;常水位期则提供丰富的水岸活动及景观游览场所。
四、设计过程中的挑战与策略
(一)城区整合——如何整合抱坡文体中心区与其他城市片区
1.策略一:功能互补,错位发展
对基地周边各片区功能进行提取和划分,总结出两条主要发展轴:一条是滨海旅游发展轴,串联了滨海旅游景点;一条是中部商务发展轴,集中布置了自贸服务、总部经济、国际交流、综合服务等功能。在确定抱坡片区功能体系时,统筹考虑上位规划的要求,基地发展定位,周边区域功能布局的同时,又要功能错位打造片区特色。设计团队针对片区产业进行研判,找到四个经济增长点: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夜间经济和都市农业。
2.策略二:轻轨环线,活力串城
针对抱坡片区存在与周边主要片区联系不足,又有东西向的主干道和高铁线对城市造成割裂的问题。在基地周边各主要片区之间,依托现状基础设施,打造一条轻轨环线,进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创建出一条城市活力环,实现新城片区与城市其他主要片区的相互整合,联动发展。
(二)结构生长——如何满足开发强度的同时保持场地生态特性,避免蔓延诱发城市病
1.策略一:组团发展,生活圈层,城市与自然有机共生
采用组团化的发展策略,避免摊大饼式的向外扩张,通过绿廊和水系对各组团进行拆分,保持场地的生态特性。同时以行政、文化、体育三大中心为核心向外辐射,带动周边各组团发展。在各组团内部,采用5min社区级生活圈与10min组团级生活圈发展策略,分级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保证组团直径不超过1公里。
2.策略二:立体开发,紧凑城市
基于高铁站点对周边地块进行高强度综合开发,形成集交通、商业、办公、文化等功能与景观空间、公共活动于一体的立体化建筑与城市空间形态。统筹空中、地面与地下空间,塑造多层次的垂直公共空间。
(三)交通宜人——如何化解交通干线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割裂,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打造人性化交通系统
1.策略一:多样化交通体系,满足多种交通需求
总体交通网络规划“快交通”与“慢生活”两个层级。规划有轨电车线路与外部联系,实现内外畅“快”。内部街区打造小街密网,享受“快速”通畅。“慢生活”包括特色旅游巴士环线、特色摩托车道和慢行网络的打造。
2.策略二:利用地形高差,创建连续安全的慢行体验
利用地势高差,城市主干道架设于滨水慢行栈道上方,从而获得完整连续的人行网络。
(四)生态适应——如何应对暴雨、台风等复杂气候条件,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1.策略一:串联现状生态资源,形成区域大海绵体
片区现状气候条件复杂,经常受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侵扰,威胁城市安全。基地周边有良好的生态资源,通过串联周边生态本底,将抱坡岭、东岸湿地公园、金鸡岭、临春岭生态公园進行联通,打造一条生态廊道,在区域里承担大海绵体的作用,保障城市雨洪安全。
2.策略二:设置多样化雨洪设施,贯彻低影响开发理念
多样化雨洪设施以及整体水文系统设计,包括带状海绵骨架(生态组成:由线性沟渠、滨水缓冲带、城市道路防护绿带和生态草沟等)和点状海绵节点(生态组成:绿色屋顶、街区绿地、渗透铺装)
(五)景观重塑——如何增强景观资源的吸引力与联系性,重塑独特生动的“山、水、田、岛”景观环境
1.策略一:保留农田与现状水塘,拒绝高能耗、布景式城市景观
场地蓝绿肌理保留,串联不同生态要素,将抱坡片区打造为绿色新区。尊重农田肌理,融入三亚城市肌理,塑造出独特的“田园绿岛”新城市发展模式。利用自然景观构筑城市的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实现多栖韧境。
2.策略二:塑造视线通廊,串联“山、水、田、岛”景观元素
以北侧抱坡岭为天际线控制的重要标准,在片区选取多个重要节点打造视线通廊,制定建筑控高数据,美化城市天际线。通过视廊分析,控制通山视廊,在优化天际线效率的同时挖掘开发潜力。
五、结语
生态导向的城市设计,与其说是一种规划设计和实践类型,不如说是一种理念的转变,从“功能主义导向”转向以生态引导城市发展与空间布局的生态导向的城市设计已成为大势所趋。通过对三亚抱坡新城实践和案例的梳理,本文提出了城市总体层面、城市片区层面和节点层面生态城市设计的思路和技术策略,总结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对策,对未来“三亚新湾”城市设计发展趋势提出展望,希望能对同类型城市设计和建设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希望对抱坡文化体育中心片区后续工作有所助益。
本案参与三亚抱坡文化体育中心片区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竞赛并获奖,为美国Ai+建筑设计公司与中国华南理工设计院联合体作品。作者为原Ai+建筑设计团队成员,现入职九江学院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吴良镛,徐莹光,尹稚,等.对三亚市城市中心地区城市设计的探索[J].城市规划,1993(2):53-58,43.
[3]叶玉瑶,张虹鸥,周春山,许学强.“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8(5):69-74,82.
[4]杨保军,董珂.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8(8):10-14,97.
[5]田宝江.生态导向的城市设计实践与反思[J].中国园林,2018(12):13-16.
[6]王福玉.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定位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6):245-246.
[7]李晓晖,黄海雄,范嗣斌,缪杨兵.“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思辨与三亚实践[J].规划师,2017(3):11-18.
作者简介:
张兰,硕士,九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生态城市、城市规划。
陈雅璇,硕士,九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博物馆观众、高校博物馆、中外博物馆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