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乐
生活中,我们时常因大大小小的琐事思前想后,左右摇摆,畏手畏脚,期间,不仅消耗自身能量,而且空耗时间,为自己套上一把精神枷锁,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内耗”。“精神内耗”是无意义的。如何消弭“精神内耗”,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先来追根溯源,探讨困住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针对一件事、一个人来说,也许,困住我们的是高度的敏感,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不够令家人骄傲的成绩,是不够出众的外表,是不够突出的能力,是忽然出现的焦虑,是一次次的失败,是努力和收获不成正比,是糟糕的性格,是他人的偏見,是对未来的迷茫,凡此种种。
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的、个别的原因。情绪理论认为,人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对事情的看法困扰。也就是说,困住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根植于我们自己内心的固有观念。固有观念才是精神枷锁的源头,有人永远困在其中,也有人穷其一生都在冲破枷锁。
只有跳出自己的固有思维、冲破固有观念,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辩证地看待问题,才是解决精神内耗的唯一办法。儒家思想为什么能生生不息,成为一个又一个朝代的治国理念,究其原因在于不断有敢于冲破固有观念、创立新思想的“先生”存在。孟子、荀子、朱熹、王阳明……无一例外都在前人的基础上冲破了固有观念,实现了继承和发展,使儒家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改变固有观念,拒绝精神内耗,与人的记忆、经验、认知和社会角色等有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深入思考。孔子曾提出过“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为:不要主观臆断,做事不要太绝对,观念不能一成不变,不要以自我为主张,要跳出固有观念。如果人囿于自身的固有观念,便会太过于看重他人的眼光、他人的看法,最后不仅无济于事,而且耗损了精神,百害而无一利。
陶潜曾言:“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然是自己愿意让心灵为身体所左右,为什么还惆怅而独自悲伤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冲破固有观念的枷锁,减少精神内耗,迎来海阔天空。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韩城高级中学】
◆点评
本文论证的严密性表现在采用了递进式结构。首段指出什么是精神内耗,然后指出精神内耗的根源和解决的办法。最后总结上文,强化中心论点。论证严密,层层递进。同时,作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其中孟子、荀子等敢于冲破观念是正面事例,社会上受困于他人眼光的是反面事例,正反结合,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