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部
1936年,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历经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陕甘宁地区胜利会师,把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引向坦途。岁月峥嵘,历史常青。今天,我们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缅怀所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贡献的先烈先辈,立志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奋勇前进。(点明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重大意义。)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伟大远征。(用“无与伦比”四个字强调长征的伟大胜利)从湘江血战的九死一生到遵义会议的峰回路转,从飞夺泸定桥的奋不顾身到六盘山下的红旗漫卷,(连用两个“从……到……”的句式,简洁概括了长征路上的重大事件,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长征犹如一条萦绕于山河间的红飘带,锻造了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书写下中华民族的不朽传奇。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与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英雄气概,这次远征所铸就的伟大精神,照亮了共产党人的信仰殿堂,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原点。(高度概括了长征的伟大精神的内涵:坚定信念、坚强意志、英雄气概。)
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砥砺忠于信仰、献身理想的高尚品格。(段首句表明本段中心)长征是漫漫长夜中的一次艰难跋涉,更是中国精神的一次光明书写。(“漫漫长夜”与“光明书写”形成鲜明对照)尽管不知最后落脚点在哪里、到何时才能结束,但红军将士坚信“只要跟着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今天,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那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昂扬斗志,那种坚守信仰信念的政治定力,任何时候都需要葆守在心、恪守以行。全党在理想信念上坚定不移,党的领导就会更加坚强有力,中华民族就必将一往无前。
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秉承为人民求解放、为万众谋幸福的为民情怀。(段首句表明本段中心)长征是一条战略转移之路,也是一条救国为民之路。“十送红军”的军民情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秋毫无犯,“北上抗日”的坚定战略方针,“歃血为盟”的民族团结佳话,为长征烙印下深厚的为民底色。(“烙印”一词用得很准确,彰显了长征路上的军民情)实现民族复兴、增进人民福祉,先辈矢志不渝的目标,正是我们必须肩负的使命。新长征路上,牢记宗旨、植根人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旨归。常怀为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将激发同心共济、开创未来的磅礴力量。
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坚守顾全大局、团结一心的政治本色。(中心句置于段首,鲜明醒目)长征是我们党走向成熟,党内政治生活走向正常有序、严肃规范的历史见证。长征中的艰苦世所罕见,牺牲难以想象,然而党员干部和红军将士展现出讲政治、顾大局,讲规矩、守纪律,讲统一、促团结的革命风范,将被迫實行的战略转移,变成了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胜利进军。新长征路上,赓续长征精神,传承革命风范,锤炼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政治品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我们党必将永葆生机活力。(最后明确指出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哪一项任务面临的挑战都堪比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共产党人的“赶考”远未结束,长征永远在路上。迎着民族复兴的恢宏愿景,让我们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长征路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5日,有删改)
◆赏析
这篇文章主题鲜明,从多个层面满怀深情地回顾、赞扬了工农红军无与伦比的长征精神,凸显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主题。文章激情四射、严谨朴实、有着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无论是对长征的历程的回顾、对长征精神的赞美,还是对走好新长征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作者字里行间始终充满着豪迈的情感、无比的自信。
【黄永红、彭依/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