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
(湖南文理学院机电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思想不成熟的高校学生极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其学习成长,因此,大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受到社会重视。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但是伴随而来的也是机遇。高校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性,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优化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线上教育平台,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在具体实践中,需整合优势资源,由辅导员、专业教师等共同协作,结合线上和线下活动,形成立体化格局,打造协作平台、监管平台等。总结“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的相关要点,旨在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促使互联网发展趋于成熟,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需求也逐渐增高。从整体来看,高校大学生是比较活跃的传播主体,每天使用手机等终端的时间较长,对网络平台的依赖性强。“互联网+”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信息传播效率和质量,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和眼界,方便、快捷获取所需知识。从某种程度来说,目前大学生如果要查找资料,会将上网搜索作为首选,这表明网络环境对学生认知造成重要影响。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虽然能够丰富知识,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扩展人际交往范围,及时宣泄内心情绪、释放压力,对人格养成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信息,学生拓宽视野和知识面时,也会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导致认知出现问题,或者为了逃避现实世界的压力而沉迷于网络。在传统观念中,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从广义角度上来讲,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主要是指网络时代背景下学生行为、心理等状况,具体包括,引导方法、治疗途径等。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快、覆盖范围广等基本特点,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发生心理紊乱或者困惑,需要心理咨询和引导服务[1]。高校学生处于重要成长阶段,本身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容易被网络上各种信息影响,甚至出现沉迷无度的情况,因此,需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学习、购物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极大减少了与他人的交往机会。学生在现实、虚拟世界中游离,容易出现冷漠、孤僻等现象,对人际交往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目前,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涉及意志转移、成瘾、情绪反应等,在心理层面存在情感宣泄、从众的需要,同时也会出现逃避、猎奇等情况。
目前微信等社交平台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能够快速、便捷发送和接收信息。基于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可以进行匿名发言,在倾诉内心问题时不需要暴露真实身份,也不需要面对面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2]。与此同时,如果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者有心理咨询的需求,可以匿名注册账号,寻求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指导,使他们真正表露自己内心想法,从而获取更具针对性且有效的干预,充分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收集、分析问题数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倾向,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便于双方及时形成良好连接。
通过互联网平台,信息能够及时、快速传播,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传播相关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提高教育效果。学生通常更乐于接受这种普及方式。通过“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引导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一旦出现心理问题,也会及时寻求帮助,从而有效提升心理健康工作的效率,避免偏激事件发生。这种模式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有效拓展教育工作范围,突破传统载体的有限性。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教育资源的途径更加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如果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能够选择自己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比如,可以结合自身了解,选择喜欢的教师授课,有利于快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接受相关知识也更快速。同时,能够自主选择讨论话题,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可以实现自我服务和管理,最终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2]。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能够有效减少单纯说教,避免引起学生反感和抵触,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相关教育。
在传统工作模式中,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一对一询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学生在填写或者回答问题时,存在一定顾虑,可能会揣测选项内容,影响实际结果。由于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教师并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难度。而互联网本身具有隐匿性,学生倾诉内心想法、发表言论时,可以减轻心理负担,也能够有效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为教师进行心理状况分析等提供可靠支持。通过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向,针对性调整和优化工作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
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本身生活阅历浅,容易受到错误舆论误导。而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因此,高校要重视新时代下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予以积极正面引导。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互联网基本覆盖全球,且社会个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高校大学生面临各个方面的压力,包括,人际交往、学业、经济和就业等。高校学习竞争激烈,而网络学习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获取相关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机会成本[3]。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发展,高校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难以获得理想职位,普遍存在就业困难的情况。从某种程度来看,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也存在人情世故,学生之间的交往可能不再单纯。与此同时,部分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还会受到经济困扰,从而出现一定心理问题,影响其正常人际交往。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突然失去了中学时代的束缚,容易出现上网成瘾、交往障碍、认知不清、自律不足或者人格障碍等问题,而学生群体本身认知不足,可能无法对事物进行正确、有效的判断,甚至出现错误或者偏激的思想。其中,自律不足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学生容易沉迷网络世界,忽略实际生活,甚至出现触碰社会底线的情况[4]。交往障碍与长期接触网络虚拟环境有关,学生在现实世界中的交往能力偏低,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此外,网络环境比较复杂,网络暴力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各自身份隐蔽,极易发生语言攻击或者冲突,这可能会影响学生现实生活的沟通,出现情感交流背离,无法真正表达自身内心想法。如果长时间沉迷网络,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无法离开网络世界,否则会产生不适感,这对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高校大学生展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这与网络上的虚假或者错误信息有关。尤其是社会娱乐、经济、政治等,各种错误言论经过包装、美化,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而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分辨信息真伪具有一定难度,容易在是非认知方面出现偏差,甚至动摇政治信仰[5]。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工作者并未充分认识到这点,故步自封,仍然采用陈旧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效果并不理想。面对大学生复杂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更新观念和思维,不仅无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而且可能导致反效果,造成恶性循环。高校调控能力不足主要与网络时代背景有关,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更容易受到影响,而教育工作者自我学习的意识淡薄,未能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导致业务水平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这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复杂、多元,但是信息技术也给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他们需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
基于“互联网+”构建协调合作平台,聘用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同时注意平衡各部门和院系之间的关系,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确保心理健康工作顺利开展。为了更好地建设教育平台,高校要根据互联网特点,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知识,也要能够灵活应用网络平台的优势[6]。针对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及时制定针对性且有效解决方案,确保能够实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定期发布心理测验试卷,规定相应的完成时间期限,结合测验结果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存在问题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并不能完全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其存在一定偶然性,但是成本比较低,也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心理问题,可以广泛推广应用。为确保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性,高校还要设立相应的工作小组,专门负责网络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心理辅导服务,需注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结合线上和线下活动,尽可能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高校可以开展有奖问答等活动,引导学生重视心理健康。此外,辅导员需注意学生心理状态变化,及时予以引导和排解,通过生日祝福、谈心等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并设立相应的监督部门,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尽可能净化网络环境,避免不良信息影响学生认知。同时实时监测学生的网络行为,如果出现异常需及时上报,配合辅导员做好心理教育。比如,学校论坛,工作人员需每天进行管理,及时清除不良信息,并找到发帖人进行辅导教育。此外,还要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构建提供政策支持,根据各院系的具体情况,优化和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工作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7]。为确保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完成,高校需注重心理教师的培养,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便于满足“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高校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适当引入网络技术专业、心理教育专家,共同参与工作机制的构建。
为更好地适应当前时代发展,高校需注意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准确抓住互联网特点,创新评估反馈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应组建专家团队,为评估机制创新奠定良好基础,结合互联网发展,深入挖掘网络时代对学生造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向。同时,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创新教育途径和平台,优化相关工作流程,可以利用多元化媒体传播渠道,比如,论坛、校报、广播等,进行全面的心理教育,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心理问题的危害,树立正确认知,从而广泛普及健康教育知识[8]。根据学生自身需求、接受度,高校要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明确教育目标,并优化相应的评价过程,确保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包括,制度建设、工作设施等,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清晰。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大学生能够获取的信息资源逐渐增加,自身价值理念也会受到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更为复杂,尤其是自律性差、自控能力不足的学生。对此,高校需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移动端设备,应用实际案例,不断提升其甄别能力,合理分配网络使用时间,避免过度沉迷,或者投入过多时间,影响现实生活[8]。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需引导学生积极树立人生目标,抵抗网络不良信息。针对沉迷网络的群体,要及时进行干预,严格控制其使用网络的时间,减少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创建校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学生通过软件终端,可以快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在软件创建方面,要整合辅导员、专业教师、心理委员等各方资源,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网络。如果学生有心理咨询的需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选择信任的教师或者学生寻求帮助,做好互动式、情景式教育[9]。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普及,网络课程逐渐成为主流模式,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可以尝试“互联网+”模式,打造线上教育课程,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在客户端完成学习任务,并组建相应的社交群组,完成作业提交、交流讨论等工作。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有隐私问题需要沟通,也可以进行线上交流,从而避免当面谈话的尴尬和顾虑。为进一步拓展教育渠道,高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变化,从而主动开展相应的辅导和干预工作[10]。此外,可以充分利用QQ、微信等社交平台,组织、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常见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积极正面引导,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互联网发展趋于成熟,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逐渐被改变,能够更为快捷、便利地获取相关信息,但是也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高校大学生处于重要发展阶段,本身思想尚不成熟,容易被错误思想误导,因此,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问题比较复杂、多样,包括,沉迷网络、情感障碍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实际需求,应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针对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优化和改进工作机制,以“互联网+”为中心,建立合作平台、监管平台和评估平台,逐渐完善工作流程,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帮助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优势全面健全自身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