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竹影承古今

2023-11-17 23:16叶国胜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竹雕竹刻徽派

叶国胜

竹雕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我国有记载的竹雕艺术已有五六百年历史,但清嘉庆以后,竹雕行业逐渐没落,最能体现竹雕功力和技艺的深浮雕更是无人能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洪建华攻克了深浮雕难关,将竹雕艺术创作推向又一个高潮,多年来获奖无数。他的爱人张红云,同样作为竹雕艺术的传承人,与他相濡以沫,共同致力于“使徽州竹雕绽放光彩”。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东部的洪坑是一个徽文化底蕴浓厚的古村落,村中有4座古祠堂、4座古牌坊和1座状元厅,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更是鳞次栉比。洪建华生于斯,长于斯,牌坊上精美的石雕、祠堂里精巧的木雕以及民居里的各式雕刻,让他渐渐迷上了雕刻。

初中毕业后,洪建华经常照着村中的牌坊刻狮子、雕绣球。下田干活时,他也找些怪异的木桩竹脑雕走兽、刻飞禽,甚至专门跑到潜口民宅、棠樾牌坊、屯溪老街,用眼看,用脑子想,用心感悟徽派雕刻的神韵。一次,他在屯溪老街的一家书店买下了改变他命运的“宝书”——文物鉴赏大家王世襄的著作《竹刻》。通过学习,他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技艺。从此,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使洪建华下定决心让徽州竹雕得到传承和发展。

因为竹雕,洪建华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遇到了一生挚爱——张红云。20世纪90年代初,洪建华在一家木雕家具厂打工,在那里,他认识了同样做竹雕的张红云。就在两人因为雕刻而结缘的时候,家具厂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当时,洪建华对竹雕的市场前景有些失望,是张红云的支持让他重拾信心。他们租了一个工作室,开始了创业之旅。

提起创业初期,洪建华夫妇至今记忆犹新:他们租的房子共十几平方米,只有一间卧室和一个厨房,工作室就设在卧室里面。夏季炎热,他们就直接在地上睡觉;下雨时,整个屋子都漏雨。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不断练习,提高技艺,起初只是临摹古人的作品,后来渐渐尝试在传统技法上创新。洪建华说,自己的灵感来源于小时候生活的环境。雕刻时间久了,自己和竹子像是可以对话了:“你在雕刻的时候,必须去和竹子对话,必须融入自己的构思。在刻画每一个人物的表情时,要学着去琢磨,比如古人怎么下棋啊,写字怎么写啊,先去临摹,再去刻它,感觉自己是在画中游。在雕人物时,仿佛我就是他,他就是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洪建华的创作终于得到了认可,他的第一件作品——《八仙过海》笔筒卖了300元。这极大地鼓舞了他。从此,他抛开旁人的质疑,全身心投入竹雕创作中。此后,他的精品力作如《竹林七贤》《商旅图》《西厢记》《圣人泛舟》《游春图》《农家乐》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收获了广泛的赞誉。

经过20多年的苦心研习和潜心创作,洪建华登上了竹雕艺术的高峰,先后被评为“收藏家最喜爰的竹雕工艺大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雕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很多雕刻作品被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收藏家收藏。

洪建华的妻子张红云也是一名竹雕大师。除了与丈夫合作完成鸿篇巨制外,张红云自己也在徽州竹雕原有的浮雕、圆雕和浅刻基础上融会贯通,创造了镂空雕、透光浮雕、多层次镂空雕等雕刻技法。其作品具有淡淡的书卷气息和女性特有的温婉细腻,艺术内容之丰富、文化内涵之深厚、造型语言之纯熟、雕刻工艺之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2006年6月,张红云创作的竹刻笔筒《访友》获2006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金奖;2009年9月,作品《和谐》被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收藏;2015年,竹刻香筒《兰亭雅集》获得国家四部委联合举办的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2017年,作品《梅花》荣获“九华杯”国际禅艺设计大赛“专业组”金奖。2018年,她与洪建华共同创作的作品黄杨木笔筒《寻秋图》获2018“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张红云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雕传承人”。

洪建华同样载誉颇丰:竹刻作品《踏歌图》在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竹刻四条屏《徽商行》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中荣获金奖;竹刻作品《十八羅汉》获第十一届民间文艺“山花奖”;竹刻作品《竹溪堂》被评为“国外使节最喜爱的中国优秀民间文化品牌”;2018年,竹刻作品《圣人泛舟》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20年,竹刻作品《皖南村居图》被世界技能博物馆收藏。

2008年,洪建华筹资700多万元在徽州区的文峰塔下建起了竹溪堂洪建华竹木雕刻精品艺术馆,这是安徽省首家民间竹木雕刻艺术馆,里面珍藏着洪建华夫妇20多年来创作的竹雕精品约12000件。开馆以来,吸引了许多雕刻专家和收藏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为了让更多的人直观地了解徽州雕刻,也为了古老的徽雕技艺在新时期大放异彩,从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2012年,洪建华夫妇又投资6000万元兴建了徽派雕刻博物馆。博物馆通过开展徽州雕刻展览和培训,向国内外游客展示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慕名前来学习竹刻的人越来越多,洪建华夫妇的竹雕队伍不断壮大,如今已有60多人专门从事竹雕工作,其中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8人。让他们欣慰的是,在各类大赛中,徒弟们的作品屡屡获奖。

洪建华说,这一切都缘于一件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的作品。

对洪建华来说,2006年9月29日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北京百工坊,故宫博物院为时年35岁的洪建华颁发了收藏证书。他的竹刻笔筒《竹林七贤》,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据了解,该笔筒高16.5厘米,直径14.5厘米,雕刻手法为深浮雕,有4到5层刻工,最深处离竹簧只有3毫米,整个画面布局巧妙,疏密相间、虚实相生。这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第一件现代竹刻艺术品。随后,他的竹刻笔筒《农家乐》《松鹤延年》先后被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儿时的志趣、坚定的信念加上夫妻俩多年的创业和坚守,终使昔日的山村苦少年成为徽文化的守护者。他们投资兴建的徽派雕刻博物馆陆续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雕项目保护单位”荣誉称号。洪建华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90多岁高龄的王世襄老先生得知他的《竹刻》一书改变了一个徽州年轻人的命运时,破例接见了洪建华,并嘱咐他“艺无止境”。洪建华深为感动,并牢记先生的教诲,努力做一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在成就面前,洪建华夫妇永不止步,他们都是喜欢挑战自我的人。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有一件名贵器物蝈蝈罐,其弧形盖子上的玳瑁雕花配饰损坏严重,如何将这平面2厘米的玳瑁造型弯曲下来处理成直径4厘米、高2厘米的弧形,洪建华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到处查资料,咨询专家,反复研究,用了许多材料,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将这件器物修复,进而复活了一门特殊的雕刻技艺。黄山风景区张宁海烈士搜救18名迷途大学生的感人事迹,激发了洪建华夫妇的创作灵感,让他们有了大胆的创新:利用不同雕刻材质的自然形态,挑战高浮雕镶嵌技艺,以此表现大美黄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现黄山人的美德和精神。他们将这件作品命名为《大美黄山》。该作品采用黄山毛竹、小叶紫檀、金丝楠木、白牛骨等多种材质,运用多种雕刻手法,镶嵌拼接,创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高超的雕刻技艺。洪建华夫妇亲自主刀,与3个得力助手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才雕刻完成。用特殊的雕刻语言来记载并追忆让人怀念的事件和典故,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挑战。

作为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雕传承人,洪建华非常关心非物质文化遺产的保护,他说:“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在于传承人,而现在最大的困难在于传承人的青黄不接。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面临两个挑战,一是技艺和现实脱节,市场需求量降低;二是手工技艺面临现代化科技包括机械化的冲击。”洪建华夫妇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生产性保护比较可行,具体措施是: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规律进行生产,一方面保持手工技艺的特点和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根据社会需求做适当的创新和发展。洪建华夫妇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弘扬徽文化,展示徽雕技艺,洪建华不仅应央视《金土地》栏目组的邀请,登坛讲授徽派竹雕的刀具制作、选材、处理、雕刻技法及竹雕收藏和保养等相关内容,还先后被黄山学院和上海同济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走进校园,传播技艺,并多次应邀参加文化部的公益性非遗展。

洪建华就这样忙碌着,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成为非遗传承人。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几乎每一步都和竹子有关。他说,是一本书,让自己爱上了竹雕,这是“书缘”;而竹雕,又让自己遇到了美丽的妻子,这就是“竹缘”;婚后,夫妻俩一同为传承和弘扬徽雕技艺坚守一片净土,这叫“夫妻缘”。洪建华夫妇说,让古老的徽雕技艺大放异彩,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猜你喜欢
竹雕竹刻徽派
周桂新竹雕作品《蜻蜓之音》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竹里乾坤,形色无边
——袁牧竹雕作品欣赏
百年不朽的竹——竹刻宗师周芷岩的竹刻
天水竹雕的艺术工艺
竹雕的收藏攻略
洪建华竹刻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