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与卡马西平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23-11-17 11:15
大医生 2023年19期
关键词:左乙拉西神经细胞

鞠 伶

(海阳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山东 烟台 265100)

癫痫是一种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短暂性脑功能障碍的疾病,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1]。临床统计显示,我国癫痫发病率约为0.7%,若经2 年以上规范化抗癫痫药物治疗后仍无法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可发展为难治性癫痫[2]。这类癫痫频繁发作,每月发作≥4 次,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意识丧失、抽搐及短暂精神障碍等症状,病情反复发作,对脑神经功能损害逐渐加重,临床治疗难度大。大部分患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一般抗癫痫药物即使维持在合理的血药浓度范围内也无法从根本上控制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癫痫症状,更无法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3]。难治性癫痫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临床治疗应选择可调节免疫功能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卡马西平为一线抗癫痫药物,可作用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钙、钠离子通道,阻止钙离子和钠离子内流,发挥抑制神经细胞兴奋的作用,提高细胞膜稳定性,达到减少痫样放电、抑制癫痫发作的目的。但该药单用效果不理想,口服吸收速度较慢,且容易发生不良反应[4]。左乙拉西坦为新型抗癫痫药物,可作用于突触囊泡蛋白2A(SV2A),阻断神经元生物电活动同步化传导,阻滞N 型钙通道,具有独特的药理优势,生物利用度高,且不影响其他药物代谢[5]。本研究进一步对比左乙拉西坦与卡马西平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0 月海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8 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2 例,女性17 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7.86±10.27)岁;病程1~8 年,平均病程(5.90±1.64)年;癫痫发作类型:强直性阵挛性发作21 例,单纯部分性发作8 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 例,女性18 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8.21±10.54)岁;病程1~9 年,平均病程(6.18±1.73)年;癫痫发作类型:强直性阵挛性发作22例,单纯部分性发作8 例,复杂部分性发作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海阳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神经病学:癫痫与发作性疾病》[6]中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标准;②经脑电图、CT 等检查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后确诊;③接受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超过2 年仍无法控制病情,癫痫发作频率>5 次/月;④日常精神状态正常。排除标准:①由颅脑外伤所致癫痫者;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合并精神疾病者;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卡马西平片(上海新黄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306,规格:0.1 g/片)治疗,初始剂量5 mg/(kg·d),之后每周增加10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g/(kg·d)。观察组患者使用左乙拉西坦片(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257,规格:0.5 g/片)治疗,初始剂量10 mg/(kg·d),2 次/d,1 周后增加至20 mg/(kg·d),4 周后增加至40 mg/(kg·d)。若治疗期间癫痫急性发作,可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类镇静药物加以控制。两组患者均治疗6 个月后评价疗效,治疗期间每月来院复查1 次,共复查6 次。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完全控制:癫痫症状完全控制,未再发作,复查脑电图为正常;显效:癫痫发作频率减少>75%,复查脑电图基本正常;有效:癫痫发作频率减少50%~75%,复查脑电图痫样放电明显减少;无效:癫痫发作次数减少<50%,复查脑电图仍无改善,痫样放电仍较多[7]。总有效率=(完全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癫痫评价指标。记录癫痫发作频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8]评价癫痫发作严重程度,分值为0~10 分,得分与癫痫严重程度成正比;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9]评估认知功能,总分30 分,≥27 分为认知正常。③比较两组患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速率3 000 r/min,时间10 min,半径15 cm,获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癫痫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癫痫发作频率、VAS 疼痛评分及Mo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少于治疗前,VAS 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MoCA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癫痫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VAS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癫痫评价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癫痫评价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VAS:视觉模拟量表;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2.3 两组患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NSE、MBP、S-100β、GFAP、IGF-1 及BDN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SE、MBP、S-100β 及GFAP 水平低于治疗前,IGF-1、BDNF 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SE、MBP、S-100β 及GFAP 水平低于对照组,IGF-1、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比较(μg/L,)

表3 两组患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比较(μg/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MBP:髓鞘碱性蛋白;S-100β:中枢神经特异蛋白;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3 讨论

癫痫的发病机制复杂,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及重复性等特点,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难度较大。若规范化治疗2 年以上仍无法有效控制症状的癫痫,称之为难治性癫痫。病理研究显示,多药耐药基因及其产物的过度表达是重要的发病机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引发阵发性脑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出现突然发作的抽搐、意识障碍等,长期发展可损伤认知功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0]。

卡马西平经口服后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膜,增强细胞膜稳定性,还可抑制儿茶酚胺在脑组织内聚集,拮抗谷氨酸释放,阻滞钙、钠离子通道,抑制神经细胞兴奋性,阻断神经突触传递痫性放电,进而抑制癫痫发作,达到治疗目的[11]。但该药单用起效较慢,个体代谢存在一定差异,长期服用不良反应明显,甚至可能加重癫痫发作[12]。

左乙拉西坦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离子通道,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抗神经元异常放电,达到抑制癫痫发作的目的[13]。其通过与突触泡蛋白2A 抗体(SV2A)结合,抑制囊泡内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既可减少神经元异常放电,又可保护神经元结构及功能,从而不断降低神经元兴奋性,减少癫痫发作[14]。药理研究显示,该药可抑制甘氨酸能神经元及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维持γ-氨基丁酸受体在大脑皮质下的水平,增强γ-氨基丁酸对神经元回路的抑制作用[15];同时,可选择性抑制N 型钙离子通道,作用于中枢神经的SV2A,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癫痫发作。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癫痫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VAS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这证实使用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更好,对癫痫症状的控制力更强,口服后起效迅速,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达到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并可保护神经细胞功能,改善认知功能。

病理生理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可直接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生理、病理活动,其活化后可促进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提高对神经元保护力,稳定细胞外钾离子浓度,维持神经元正常生理功能,避免异常放电;若星形胶质细胞受损,对细胞外钾离子浓度调节作用丧失,则可造成神经元异常兴奋及放电,促进癫痫发作[16-17]。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SE、MBP、S-100β 及GFAP 水平低于对照组,IGF-1、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这证实左乙拉西坦在难治性癫痫的治疗中,可保护神经元功能,降低NSE、MBP 等神经损伤因子水平,升高IGF-1、BDNF 等神经保护因子水平,从而修复受损神经细胞[18-19]。

综上所述,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抑制癫痫病情,改善认知状态,提高脑保护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左乙拉西神经细胞
勘误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熊果酸减轻Aβ25-35诱导的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冰糖葫芦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迹基因3(MEG3)通过p53促进缺血缺氧神经细胞损伤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操控神经细胞“零件”可抹去记忆
NF-κB介导线粒体依赖的神经细胞凋亡途径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孕妇胎儿致畸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