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结成,黎 宇,梁圣江,陈建华,谭 敏*
(1.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2.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科;3.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美容中心,广东 中山 528400)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 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长期疼痛不仅会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药物治疗仍是PHN 主要治疗方法,A 型肉毒毒素(BTX-A)属嗜神经性细胞外毒素,可直接作用于伤害性感受器,抑制神经冲动传入,达到镇痛目的[2]。复方倍他米松为复方制剂,起效快、药物有效作用时间长,长期以来被用于PHN 治疗[3]。有研究显示,利多卡因可抑制神经疼痛感受器的异常冲动,这对于缓解PHN 具有重要作用[4]。但目前临床对上述各药的用药方案仍未达成一致,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不同用药方案用于PHN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 年3 月至2022 年11 月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 例PHN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B 组和C 组,各50例。A 组患者中男性24 例,女性26 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62.76±10.61)岁;病程1~9 个月,平均病程(4.06±1.12)个月。B 组患者中男性23 例,女性27 例;年龄35~76 岁,平均年龄(63.78±9.85)岁;病程1~8 个月,平均病程(3.85±1.04)个月。C 组患者中男性21 例,女性29 例;年龄34~72 岁,平均年龄(60.02±12.37)岁;病程1~9 个月,平均病程(4.32±1.56)个月。3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5]中PHN 的诊断标准;②年龄>30 岁;③病灶分布在躯干部及四肢;④无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⑤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糖、血压控制稳定;⑥能按要求复诊及随访。排除标准:①1 周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或加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药物;②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者;③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律失常者、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消化系统溃疡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在治疗区域有活动性感染或皮肤病(湿疹、银屑病等)者;⑥合并神经-肌肉性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A 组患者行BTX-A 局部注射进行治疗。以0.9%氯化钠溶液10 mL 配100 U BTX-A(兰州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037,规格:100 U/瓶)在痛感显著区域每隔2~3 cm 进行多点皮内注射,每个注射点注射1~2 U BTX-A,总量50~100 U,注射1 次。B 组患者行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利多卡因进行治疗。每10 d 注射1 次,共3 次。以0.9%氯化钠溶液4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Schering-Plough Labo N.V.,国药准字J20140160,规格:1 mL/支)1 mL+2%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2,规格:5 mL∶0.1 g)5 mL,配伍成10 mL 药液后,用1 mL注射器分装,进行皮内注射,深度0.5~1.0 mm,注射部位同BTX-A 注射部位一致。C 组患者行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联合BTX-A 进行治疗。先行复方倍他米松及利多卡因治疗,方法同B 组,完成后立即在原部位再局部注射BTX-A,方法同A 组,均注射1 次。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3 组患者治疗效果。在治疗前、治疗后4 周及治疗后12 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疼痛程度,总分0~10 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6]。在治疗后4 周以疗效指数评估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VAS 疼痛评分-治疗后VAS 疼痛评分)/治疗前VAS 疼痛评分×100%。痊愈:疗效指数≥ 90%;显效:60%≤疗效指数<90%;有效:20%≤疗效指数<60%;无效:疗效指数<20%[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3 组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采用DLQI 评估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总分0~30 分,分数越高说明疾病对患者影响越大,生活质量越差[7]。③比较3 组患者β-内啡肽(β-EP)及P 物质(SP)水平。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 周及治疗后12 周的空腹肘静脉血3 mL,采用离心机(武汉维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鄂汉械备20211040 号,型号:LT 50)以2 000 r/min 离心15 min,取上清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β-EP 和SP 水平。β-EP 测定试剂盒由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SP 测定试剂盒由天津科维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④比较3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及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之和/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不同时间点结果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行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3 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C 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A组、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B 组整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3 组患者DLQI 评分比较3 组患者治疗后4 周和治疗后12 周的DLQI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C 组患者治疗后4 周和治疗后12 周的DLQI 评分低于A 组、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 组患者DLQI 评分比较(分,)
表2 3 组患者DLQI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C 组比较,#P<0.05。DLQ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
2.3 3 组患者β-EP、SP 水平比较3 组患者治疗后4 周和治疗后12 周的β-EP 水平高于治疗前,SP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C 组患者治疗后4 周和治疗后12 周的β-EP 水平高于A 组、B 组,SP 水平低于A 组、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 组患者β-EP、SP 水平比较()
表3 3 组患者β-EP、SP 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C 组比较,#P<0.05。β-EP:β-内啡肽;SP:P 物质。
?
2.4 3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3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目前,临床对PHN 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尚缺乏治疗PHN 的特效药,随着病情进展,PHN 可引起焦躁、抑郁及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BTX-A 属神经性外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的突触前膜,阻遏神经-肌肉递质的传入,抑制乙酰胆碱释放[8]。复方倍他米松由倍他米松磷酸钠与二丙酸倍他米松组成,可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水肿,控制白细胞浸润和吞噬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9],达到止痛作用。利多卡因在PHN 治疗中应用广泛,报道还显示患者对利多卡因耐受性好,无系统性不良反应[10]。本研究结果显示,C 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A、B 两组,且未增加不良反应,提示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联合BTX-A 方案在PHN 中具有可行性。
β-EP 可抑制疼痛冲动传导,作用机制为抑制脊髓初级感觉神经元痛觉传导,提高疼痛阈值[11]。SP 也是PHN 重要神经递质,SP 异常高表达可引起和加重炎症反应,降低SP 水平对于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C 组患者治疗后4 周和治疗后12 周的β-EP 水平高于A 组、B 组,SP 水平低于A 组、B 组,提示BTX-A 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方案可能通过调节β-EP 和SP 水平,发挥镇痛作用。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C 组患者治疗后4 周和治疗后12周的DLQI 评分低于A 组、B 组,提示BTX-A 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方案有助于改善PHN 患者生活质量,通过皮下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可抑制局部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13],这对于控制病情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BTX-A 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PHN,利用复方倍他米松迅速起效的特点,不仅可迅速缓解疼痛症状,还可达到长期维持目的,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3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治疗并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说明BTX-A 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方案在PHN 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理想。
综上所述,BTX-A 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PHN 能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