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超越:中等师范学校教育经验之于新时代“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启示

2023-11-17 21:42:50罗小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卓越师范生

罗小芳

(绵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为提升小学教师培养质量,加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政策。2014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计划》)明确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1]。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在阐述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中指出,“到2035年,培养造就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2]。同年9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计划2.0》)进一步提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举措,强调“继承我国养成教育传统的培养模式”[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开放,办学层次不断提升,中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中师)教育逐渐走向消亡。然而,近年来一些赞扬、惋惜中师教育的文章不断涌现,人们开始追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体系最为完善的中师教育:“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4]。他们非常怀念以前的中师毕业生,师德好,技能好,有上进心,还非常稳定。如何继承我国养成教育的优良传统,培养新时代“卓越小学教师”,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潘健[5]指出,卓越教师培养的前提是优选生源,须着眼师范生潜质、后劲。蒋容等[6]认为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宜采用“分向发展、综合培养”的培养模式。马云鹏[7]提出要在全科基本模式基础上结合地域和学校特点来培养卓越小学教师。不难发现,这些培养策略其实在中师教育上已经初见成效。

的确,回眸中师百年历史,当时虽没提出“卓越小学教师”的口号,但中师生经受住了社会考验,中师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赞赏,为当时社会培养了堪称“卓越”的小学教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总结中师优秀办学经验,发掘其在培养小学教师过程中的“卓越”追求,以期对当下“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

一、“卓越小学教师”的内涵及素养要求

《现代汉语词典》对“卓越”的解释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计划》提出“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1],首次界定了卓越小学教师的内涵。《计划2.0》进一步指出,“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3]。可见,国家政策对2012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教师的要求进行了全方位提升,深厚的教育情怀、广博的知识系统、全面的能力结构是“卓越小学教师”的重要内涵。

不少学者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毕景刚[8]从高尚的师德师风、坚定的教育信念、敦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育思想、娴熟的教学技能、敏锐的实践与反思、自主的专业发展、过强的创新能力九个方面对卓越教师的素养进行了概括。施雨丹等[9]指出,职业道德、教学能力、科研素养、专业引领和传承是教师心中卓越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构成。陈川等[10]从文化涵养、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几方面对卓越教师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分析。

结合政策要求并融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卓越小学教师”在达到《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至少还需具备以下素养: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上秉持终生学习、学科整合的理念,具备深厚的教育情怀、良好的师德风尚、坚定的教育信念、高度的职业认同;在专业知识上拥有广博的知识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在专业能力上具有学科整合、创新教学、信息化教学、教育研究、终身学习以及反思总结的能力。

二、中师培养中“卓越性”的彰显

中师消亡的事实不可逆转,但不能忽视的是,中师养成教育有着辉煌历史,其展现出对小学教师“卓越性”的追求,培养质量更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其优秀的培养经验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稳定优质的生源质量

生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可能性,优质生源是中师教育成功的前提。一是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国家政策支持、家长观念等都促成了大批农村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考中师,保障了中师源源不断的优质生源。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11],然而此时师资短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主要障碍。为此,国家出台了各种优惠、保障政策来大力发展中师教育,培养小学师资。在当时我国市场经济刚起步、农村贫困人口相对较多的社会背景下,免费入学、毕业包分配、尽早就业、无高考升学风险等对广大学子尤其是农村学生具有巨大吸引力,这无疑吸引了一大批农村优秀学子报考。

二是严格的招生考试制度成为中师鉴别、择取优秀生源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师招生不仅要求笔试成绩优秀,还需要严格面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国家教委、卫生部一直从发音、五官、身高等方面严格中师报考要求[12]。各中师院校也实行了严格筛选,如上海中师从1982年开始实行单独提前、定向招生、学校选送、面试,面试内容不仅包括个别谈话、语言口试、朗读和课文概括,还包含对外语、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的考察,全方位考察了新生[13]。

(二)全科综合的培养模式

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认知行为具有整体化的特点,为实现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小学更需要具有广博而非专深知识的教师。综合培养强调取消专业班和分科教学,实行“语数外音体美”全面提高的综合教学形式,旨在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通才型教师[14],这符合人全面发展的理念,利于提升师范生的整体素养。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中师的课程设置打破了学科专业壁垒,强调师范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努力践行全科综合培养。1989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指出,要科学地安排文化课、教育专业课、艺体课和教育实践,其课程体系设置涵盖了除英语外的语文、数学、音体美、理化生、政史地等,体现了“全科性”的特点,同时包含了小学教育学教程、小学心理学教程等体现“师范性”的教育理论课程[15]。

(三)严格的行为规范养成

好的习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通州民立师范学校成立之初,张骞就以“言有坛宇,行有坊表,学成师范;正其瞻视,堂修礼容”为目标,对学生的言行举止提出了严格要求[16]。自此,行为世范成为中师教育一直秉持的原则。

一方面,国家从制度上强调中师生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中等师范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等师范学校学生行为规范(试行)》明确指出要把中师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及管理的全过程[17]。另一方面,中师学校积极制定细则以落实政策。中师学校制定《中师生一日常规》《文明班级评比条例》《文明宿舍评比条例》等规章制度来落实国家政策,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不断规范中师生行为习惯[18]。中师成立了专门的学生管理队伍以检查、监督和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并进行严格的量化评分,使学校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具体化、系统化、制度化。据调查,中师毕业生一致认为学校严明的制度、纪律对于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这些措施保证了学习、生活的规律性,锻炼了意志,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互助协作精神[19]。

(四)全面的教学技能训练

教学技能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实现教学创新的重要保障。中师教育非常重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有明确的制度要求、训练程序,中师校园也呈现出浓郁的大练教学基本功的文化氛围,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多才多艺、功底深厚、技能全面的优秀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内容一般是“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和“两表达”(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也有院校提出要进行“十项或十二项的基本功”(读、写、听、算、书、弹、唱、画、舞等)训练。中师教育课程方案常设有专门的写字课、说话课,各类课程都十分重视技能的训练,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写字、说话、弹奏、视唱﹑绘画、体育等方面的技能[20]。走进中师校园,一排排学生练粉笔字、简笔画的小黑板,展示学生毛笔字、钢笔字、绘画、剪纸作品的安静画廊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仅如此,中师还会“以赛促学”,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如教学技能大赛、书法大赛、朗诵大赛、演讲大赛、歌舞比赛等,来不断促进师范生提高教学技能,。

(五)深厚的专业情意培养

专业情意是教师从教的动力与激情之源,是成为一名教师的首要条件。“教师的专业情意可理解为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倾注情感的浓度与深度,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灵魂”。[21]师范生毕业之后是否愿意扎根、坚守乡村教育是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的主要难点之一。因此,中师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德育,重视师范生专业情谊的培养,促成了一名未来乡村小学教师所需要的价值观、职业理想与道德以及各种情感的形成,为中师生能长期坚守岗位埋下了伏笔。

《中等师范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从目标、内容、原则、实施途径、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工作领导和队伍建设六大方面对中师生德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和师德教育[17]。同时,中师主要通过直接教育、实践感知、环境影响三种形式来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意。一是通过专业课程、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等系统讲授师德规范、教师德育、思想政治等知识,让中师生接受系统、全面的德育教育,进而端正思想认识。二是通过现场观摩、教育调查研究、教育见习和实习等实践活动来接触小学实际,加深中师生对乡村小学的认识与理解,进而逐步提升师范生的专业情意。三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间接影响中师生专业情意。如校园随处可见的“明日之师,今日做起”“请写规范字,请说普通话”等横幅标语,贴满宣传橱窗、走廊的教育格言和教育家的肖像,贯穿学期始末的各种师范生技能大赛等都促进了中师生专业情意的养成。

三、中师经验的传承与超越

中师优秀培养经验对我国“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这种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与超越。因此,下文结合中师优良传统,联系当下在创新教学、信息化教学、教育研究、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新要求,提出新时代“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建议。

(一)优化师范生源质量

具备相应资质的人,更有可能在专业领域做到极致。优质生源不仅避免了教育资源浪费,还使培养“卓越小学教师”成为可能。中师之所以能汇集优质生源,得益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国家政策、招生制度和人们对稳定职业的追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多种新型职业络绎出现,一些具备专业性强、社会地位高、待遇福利好等特点的职业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果单纯复现中师吸引人才的政策,也再无当时的吸引力。这就需要进一步结合时代特征,分析人们职业选择的心理,来吸引和选择适宜人才。

1.提升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认可,且拥有一定社会地位。根据人们职业选择心理,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工作更吸引人才。然而,专业地位的提升是社会地位提升的基础,再辅以经济地位、劳动环境的改善,这种地位提升才能进一步得到巩固。

一是应强调教师专业性,突出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第一,在全社会呼吁尊师重教的同时强调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严格小学教师的培养、认证和聘任,从根本上强调该职业要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规范的资格认证、严格的评聘才能获取,强调其与医生、律师一样是专业人员,具有不可替代性,增强专业地位,加深人们的职业认同感。第二,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保障小学教师的经济地位。教师肩负着为整个国家未来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虽然职业价值不能靠钱来衡量,但当一个老师每天为养家糊口发愁,便很难静下心来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高薪是一种价值导向,只有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提高,小学教师的岗位才能在各行各业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

二是改善小学教师的劳动环境,增强职业幸福感。一方面,减少小学教师因应付各种形式化检查而增加的工作负担,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研究教学。另一方面,目前的三孩政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等都对小学教师编制扩增提出了要求,而我国城乡学校普遍面临教师总量性缺编和结构性缺编难题[22]。编制短缺迫使一些地区开始聘用编外教师,虽然编制内外基本工资相当,但在津补贴、退休金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这使同等优秀的编外教师缺乏稳定感、归属感,教学积极性差,离职率较高。为此,应进一步完善编外教师管理体制,盘活现有编制体制,努力实现编内外教师“同待遇、同发展”,增强编外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高教学积极性,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完善招生选拔制度

较高的职业吸引力是保障优质生源的前提,严格的筛选则是保障优质生源关键举措。筛选“乐教、适教”的师范生,才能确保其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教师岗位。

第1,扩大院校的招生自主权,增加严格的面试环节。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语言表达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有较高要求,而我国师范生的报考只需要达到录取分数线并符合《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两个政策中的要求。据悉,当下我国仅上海、江苏、河北和四川等省市高师院校在免费师范生招生中增加了面试环节,其余高校基本上都唯高考分数而论[23]。为此,还需进一步扩大院校的招生自主权,在师范生入校前增加严格的面试环节,主要通过谈心谈话、主题演讲等形式考查学生,对不适合从教的学生进行劝导,并提供转专业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笔试的不足,挑选出适宜培养人才。第二,增加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潜能、预测职业成功度,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情况以便更好的选择适宜专业。为此,建议在报考师范专业前增加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环节,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报考。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中师通过全科培养模式提升师范生综合素养,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中师培养的要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对“卓越小学教师”广博的知识系统、全面的能力结构的要求。因此,在总结中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效措施的基础上,增加现今社会对“卓越小学教师”在创新、科研、教育信息技术运用等能力的培养。

1.重视课程体系的整合创新

中师生能扎根农村,适应多学科教学的情况,与其全科综合的课程设置密不可分。在追求小班化教学、教师卓越发展的当下,社会对小学教师多科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突出课程设置整合性、师范性、创新性、地方性等特点。

一是着眼义务教育新课标要求,提升课程设置的整合性。当前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要“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24]。这无疑对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规划教师教育课程时打破学科界限,凸显综合性的特点,使课程内容融合多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让师范生树立学科整合的理念,掌握多学科教学知识。二是系统安排小学教育学和小学心理学课程,并将教师德育、班主任工作、教师职业道德等内容融入其中,凸显师范性的特点。三是结合时代特点,持续改进、更新课程设置,突出创新性的特点。不仅要开设教育科学研究相关课程,引导师范生积极关注、反思小学教育热点问题,提升教育科学科研能力,还要将课程内容扩展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众多方面,增加关于项目式教学、情境教学、信息化教学、协同教学等新型课程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小学前沿的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四是鼓励院校结合当地特色和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教师教育校本课程,突出地方性的特点。首先课程的设置要考虑生源以及当地小学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减国家课程中相应学科课时,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其次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地方特色,在课程中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以增强师范生的岗位适应性。

2.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不可否认,严格的行为规范养成训练使中师生的意志得以锻炼、能力得以提升,为今后能够适应和坚守岗位打下了良好基础,这无疑也是培养具备良好行为习惯和终身学习意识及能力的小学卓越教师的重要途径。

然而习惯的养成需要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各院校将师范生习惯的养成贯穿于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全过程,注重制度化、系统化的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第一,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体现在教学上。教师要时刻督促学生做好认真书写、阅读积累、反思总结等,强化师范生终身学习和反思总结的意识。第二,从管理上对师范生的行为习惯进行严格要求。培养院校要制定各种规范和制度,通过健全的监督和奖惩机制来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表现,并进行严格的量化评比,以此来约束、规范师范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养成终生适用的好习惯。

3.落实贯穿全程的技能训练

中师生之所以被称赞“上手快、技能好”,与其贯穿整个师范教育严格且多样的教学技能训练密不可分。教学技能的训练和考核是“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不可忽视的因素。

如今,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学技能的广度更高、更新速度更快,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更加扎实全面的教学技能,而且需要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引领下做好技能结构的及时更新。为培养学生全面的教学技能,国家首先需从制度层面加以调控,出台相应政策,明确贯穿教师教育全程的技能训练课程,在职前培养的每学期都要合理设置既包含传统教学基本功又涉及现代信息化教学的技能训练课程,而不是集中在某个和某几个学期。其次,各培养院校要积极制定细则,从课程设置、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等方面落实严格的教学技能训练,让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创新教学的能力在良好的氛围中得以提升。

(三)养成深厚专业情意

无论是知识学习、教育实践还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师都突出了对“师范性”的追求,这种浓郁的“师范”氛围使学生身心受到浸染与感化,坚定了学生的从教信念。如果培养院校不能系统且卓有成效地对师范生的专业思想、专业伦理等进行教育,学生很可能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缺乏正确认识,并严重影响其专业情意的养成。如今屡次被公众推向热搜第一的教师失范、教师离职转岗等行为与教师专业情意的缺失不无关系。为此,应传承中师经验,加强对小学教育师范生专业情意的培养。

1.加强直接教育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学生只有系统学习了有关教师德育、教师职业道德等相关理论,形成对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专业情意的基本认识,才可能对未来工作产生浓厚兴趣,更加坚定从教信心。首先,通过开设系统的教师专业伦理课程,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对什么是师德以及如何践行师德有更加系统的认识。其次,将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渗透到各科教学,让学生时刻感知专业情意的重要性。最后,可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演讲,以观看优秀教师纪录片、电影以及案例分析等形式来传播优秀教师事迹,让师范生充分感受榜样的力量,以学习借鉴。

2.重视实践感知

专业情感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弥漫性的过程,不仅需要理论先知,更需要用实践的方式去唤醒。这就需要培养院校加强与当地小学的联系,小学教育师范生深入到当地小学,与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亲自感知小学教育、小学生以及小学教师的特点,在实践中产生对小学教育的热爱,培养专业情意。另一方面,把课堂上学习到的师德相关内容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对专业情意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3.突出环境影响

有学者指出:“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是师范院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学风、教风、校园文化活动、规章制度、设施环境等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25]但如今在师范学校“综合化”、师范教育开放化的背景下,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师范性”越来越不突出。为此,应传承中师优良传统,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进一步突出“师范性”,以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专业情意。如,通过宣传栏、走廊、宿舍里的教育家肖像和教育格言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的师范特色;通过朗读、书法、演讲、教学技能等师范生技能竞赛加强学校精神文化的师范性;通过在制度上保障和规范教师的职责和权利,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维护教师的利益,将尊师重教融入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

四、结语

二十世纪末,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已基本满足。伴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高等教育的扩张,中师的消逝成为历史必然。中师的成功不仅归功于其优秀的办学经验,也得益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时代的“卓越小学教师”还需要拥有中师时期尚未涉及的创新教学、信息化教学、全科综合以及教育研究等能力,这是对中师的超越。所以,当代小学教师的培养不能简单地移植与复现中师教育办学传统,而是需要反思中师教育的传统,挖掘中师教育传统的当代价值,总结其办学经验,在反思中学习,在继承中创新,从而进步一提升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才能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卓越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卓越师范生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14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小学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4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26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3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