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国智慧教育的研究热点、趋势及发展建议*

2023-11-16 08:49:50杨宏超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领域转型

祁 芸 杨宏超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

一、引言

在当前教育领域研究中,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等的研究成为热点主题。在2023 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中国教育科学院正式发布了《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2022)》,其中明确指出“智慧教育是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1]。智慧教育能够发展,自然离不开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新一代智能技术[2]与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融合,而推动这类深度融合的工作就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如祝智庭、胡姣[3]提出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将数字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推动教育组织转变教学范式、组织架构、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因此,智慧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是以教育的数字化为基础的。正如唐斯斯、杨现民[4]等学者在他们的著作《智慧教育与大数据》中阐述的那样,智慧教育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化,最终目的是实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与创新发展。

综上,为了解国内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智慧教育领域十余年来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动向,为今后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从而推动该领域的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利用文献计量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预测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样本选取

互联网即是数字技术的产物,因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智慧教育可追溯到“互联网+”的概念。我国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是2015 年3 月5 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5]。因此,本文将“数字化”开始的背景定位在2015 年。基于此,确定本文选取研究对象的样本条件如表1 所示,最终共筛选出627 条符合条件的样本。

(二)研究工具及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CiteSpace 6.1.6,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关键词共现、主题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对国内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教育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进行分析,之后通过BICOMB 生成关键词共现矩阵,将共现矩阵导入UCINET 6.0 进行关键词中心度分析,预测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三)数据分析过程与解释

1.核心期刊年度发文量趋势分析

在某一研究领域内,分析期刊发文数量的趋势能够直观呈现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发展状况,同时能够有效地揭示在特定阶段中研究的动态变化特征[6]。根据筛选出的研究样本,体现出发文趋势如图1 所示。

图1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教育”核心期刊发文趋势

根据2015—2023 年度发文趋势,整体呈现出先缓后快的特征。2015—2020 年可称之为发展平稳期,平均发文量为70 篇。2021—2022 年发文量开始显著增长,说明此阶段智慧教育研究取得一定的突破。通过对此阶段文章的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教育政策方面的拉动。《教育部2022 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数字化成为一项国家战略[7]。二是智能技术方面的促进。2021 年是元宇宙元年,教育和元宇宙技术的融合成为智慧教育的研究点。《2022 年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的发布,也推动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领域的研究。三是支撑平台方面的应用。2022 年3 月,教育部上线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创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化、终身化学习环境,给智慧教育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依托。

2.研究热点分析

在文献计量中,利用词频分析法,通过提取关键词进行关键词共现可用来分析出某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在CiteSpace 6.1.6 软件中,以可视化方式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图2)。

图2 关键词共现网络

图中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布,节点大小与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正相关。根据关键词共现网络(图2)得出关键词频次TOP10,如表2 所示。

由此可知,目前有关智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数字化转型时期研究最为广泛的主题,即研究热点。其次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支撑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再次是智慧教育生态体系中的某些领域,例如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学习。还有一些是智慧教育的应用领域,例如智慧教育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智慧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变革方面的研究。

在CiteSpace 6.1.6 软件中,以可视化方式生成关键词聚类图谱(图3)。关键词聚类反映了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图3 显示出关键词聚类之后整个网络图谱的结构,聚类网络密度为0.0064,聚类模块(Modularity)Q 值和平均轮廓(Silhouette)S 值分别为0.6312 和0.9153。Q 值大于0.3,S 值大于0.7,说明此聚类合理且效果显著。

图3 关键词聚类图谱

根据聚类图谱并观察其中包含的文献可以发现,智慧教育处在核心地位,起到宏观定位的作用,例如王济军[8]等学者从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视角阐述智慧教育将引领教育理念、学习理念、教育制度、教学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创新与变革。此外,在学习环境方面,主要集中在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的研究,例如刘金扬[9]等学者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构建智慧校园的“四横两纵”框架,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参考。在智能技术支持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能技术+智慧教育”,例如杨俊锋[10]等学者以5G 时代为视角,探索教育智能技术的应用。另外,体现在数字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例如郝祥军、顾小清[11]从数字化、个性化、跨学科与弹性课程等课程创新的角度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可以大致归纳为四个研究方向:智慧教育宏观研究、智慧学习环境研究、智能技术研究、数字化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3.研究前沿分析

在CiteSpace 软件中,通过关键词突现算法可以呈现突现图谱。利用此种检测算法可以分析出研究领域内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发展走向和研究前沿。利用Citespace 关键词突现分析,得出如表3 所示的关键词TOP10 突现图谱信息。

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的结果,可以很明显地得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教育领域研究的前沿变化。根据突现时间的呈现,可将研究前沿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5—2016)的研究前沿主要落在“互联网+”背景下,反映了智慧教育的研究紧跟国家政策的发展;第二阶段(2016—2020)的研究前沿开始向智慧教育生态体系发展,可称之为萌芽期,主要是关于智慧教室、智慧课堂等内容的研究;第三阶段(2020—2023)的研究前沿大多聚焦在智慧教育的应用领域,反映为智慧教育的理念与技术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以及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运用。

4.研究趋势分析

关键词中心度反映某一关键词在整个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且可以通过中心度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具体步骤为:将NoteFirst 格式的研究样本导入BICOMB 2.0 中生成共现矩阵,将共现矩阵导入UCINET 6.0 中,经过“变换—对分”操作后转换为二值关系矩阵,计算关键词节点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生成的社会网络分析图谱如图4 所示,测量关键词中心度如表4 所示。

图4 关键词社会网络可视化图谱

表4 高频关键词中心度分析(部分)

由图4 和表4 得知,智慧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信息化等处于网络的中心地区,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教育该如何发展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围绕智慧教育关键词产生了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热点主题,且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说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教育的发展和智能技术以及智能技术赋能的学习环境发展紧密相关。而教育公平、教育变革、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词处于网络的边缘地区,是相关领域研究的薄弱之处。随着理论研究的继续深入、终身教育等政策的推动和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有望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教育领域的核心期刊发文量、关键词聚类、突现与中心度的分析发现,当前国内该领域的前沿研究主要聚焦在智慧教育的应用研究,研究趋势主要为智慧教育将在推动教育公平、教育变革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教育的发展建议

根据关键词突现以及社会网络分析图谱和高频关键词中心度分析,对于今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智慧教育,应在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变革和实现教育领域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深入研究,对此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一)加快推动智慧教育融合发展

智慧教育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兴起与不断发展,其衍生出的新领域也层出不穷。按教育活动主体分类,可以把教育活动分为两个方面——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拓展到智慧教育层面,即智慧教学与智慧学习。而教育活动同时也包含其他许多方面,例如教育管理活动、教育评价活动等。基于此,由智慧教育可以衍生出包括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评价、智慧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子领域。这些子领域之间彼此交织、相互支持,形成交互循环的整体体系。

当然,也有专家、学者把这几个领域归属为智慧教育体系中的智慧业务部分,例如杨现民等[12]教授提出的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中包括的六种智慧业务。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出如图5 所示的智慧教育融合体系,突出各个子领域之间是有彼此连接与相互支持的关系的。

图5 智慧教育融合体系

第一是由智慧学习活动推动智慧教学。智慧学习与智慧教学,是智慧教育领域中研究较为深入的两个子领域,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扩展,例如智慧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空间、智慧教学模式等。学习者身处智慧学习环境,进行学习活动;智慧学习环境通过物联网、学习分析等技术对学习者进行精准画像,识别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也就推动教学工作向差异化、精准化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变革,产生新的教学模式并推动新的智慧型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第二是智慧教学带动智慧管理。学习活动的管理是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对相关文献内容的梳理可知,智慧管理就是利用大数据、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对管理和评价活动的支持,通过搭建云平台可实现对人员、设备、资料等的管理智慧化。在智慧环境下由跟踪教学活动产生的数据可以很方便地对接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控、管理教育教学资源。

第三是智慧管理支持智慧评价。智慧教育系统或云平台可以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教学资源、学习数据。一方面,这些资源和数据可成为智慧教学评价的依据,例如教学资源库可以成为考试题库的来源;另一方面,在技术上,智慧管理平台可为智慧评价提供支持。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内容得知,智慧评价就是通过利用大数据、数据挖掘等技术开展的教学评价。智慧评价的优点是可以有效避免传统纸笔测验评价法的片面性与不精确性。

第四是智慧评价促进智慧学习。智慧教学评价的数据反馈可以让学习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从而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是薄弱的,使得学习者能够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的技术支撑为自身薄弱环节学习的提升提供方法支持。

(二)积极推动数字化在教育多领域应用

数字化转型是一种过程,体现出动态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因为数字化转型不是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简单应用,而是以数字技术作为推动力,推动教育领域的全方位创新与变革[13]。根据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指导,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得知,国内外在数字化转型实践领域也都在各自不同的应用方面作出了探索,目前主要是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领域中的研究较多。本研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在高等教育领域,黄孝章[14]等学者从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两者之间关系的视角,提出具体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王雪娇[15]等学者研究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对于我国的教育数字化工作有观念上的启示。

在职业教育领域,霍丽娟[16]教授提出了数字时代职业教育学习空间设计的理念、框架与策略,突出了以职业教育的职业训练为中心设计学习空间。伍慧萍[17]教授研究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探索了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中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数字媒体的使用、数字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也为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通过对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进行梳理,可以明悉当前教育数字化的研究内涵和特点,有助于为在数字化这个背景下更准确地探索智慧教育的目标提供方向。通过对国内外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的梳理,发现国内外数字化转型实践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这与前文关键词共现网络和社会网络分析图谱的呈现结果基本上一致。因此,要实现全面构建智慧教育生态体系,应积极推动数字化在成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多方面领域的应用。

(三)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培养智慧型人才

要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变革和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育好智慧型人才是重中之重。同时,这也是国家人才培养政策的体现。《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指出,将扩大人工智能方面研究生的招生规模[18],从重视智能技术创新角度培养智慧型人才。此外,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充分利用优质资源,积极创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在当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抢得先机,提高创新型、智慧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结论

目前,国内的研究热点主要在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关键技术、智慧学习环境,以及智慧教育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而根据分析结果发现,对于智慧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变革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随着理论研究的继续深入、终身教育等政策的推动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其有望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梳理国内外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发现数字化和智慧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还较少。今后应加强对教育多方面领域的应用研究,同时加强对智慧型人才的培养,推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领域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领域·对峙
青年生活(2019年23期)2019-09-10 12:55:43
3D显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沣芝转型记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功运行的三大机制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初步认识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