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融合“三个助手”与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2023-11-16 08:49:48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助手植物素养

王 杰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上海 201620

一、引言

英语课程要培育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1]。核心素养的培育要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才能得以落实。教师在其过程中需要合理、恰当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促进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引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对学生给予指导,主动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活动中[2]。不难发现,活动观凸显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多样、多层次的学习活动,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进而解决新问题。可以说,学习活动观是培育核心素养的一种高效且具体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标还提出教师要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个性化的优质课程资源,深化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融合,提高英语学习效率[3]。由此,活动观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既呼应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向,也符合新时代新课堂的新需求。

这意味着当今的小学英语课堂在学习方式与信息化技术上都迎来了转型,且两者不应是孤立的,而是应寻求共融,以便更高效地培育学生的各种能力。转型的重点就是转向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各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而信息化工具在营造真实场景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并能帮助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离不开真实情境的构建与真实任务的驱动。让学生能用英语做真事,解决真问题,这是践行学习活动观的优势。而如何构建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显然,传统的教学媒介与过去使用的多媒体有其局限性,小学英语课堂需要更智能、多元的信息化手段来搭建学习场景,实现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备课、学生的学习和作业的评价中融合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适切的信息化手段是必须且重要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市教委依托上海微校,建设中小学数字教学系统,研发“三个助手”数字化应用场景,融入数字教材、“空中课堂”视频课等优质资源,以完善教学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图1)。“三个助手”即备课助手、教学助手、作业辅导助手,是一体化的教学评信息化工具,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构建学习活动、精准评价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利用“三个助手”来践行活动观,对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简化了操作路径。

图1 上海微校“三个助手”

二、融合“三个助手”与学习活动观的教学优势

(一)能为语言学习创建真实情境

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说,语言学习不是孤立的纸上谈兵,而是真实世界中的重要沟通工具。因此,新时代的语言学习应当由真实的问题或任务驱动,运用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或技能开展综合学习,做到新课标提出的“用英语做事情”。这说明教师要在课堂中构建一个真实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明确要解决的问题[4]。活动观能增强语言与其他知识,以及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提升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解决真实世界的真问题有积极的作用[5]。而如何在课堂中构建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接轨,一直是广大教师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板书、屏幕显然无法全然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借助教学助手与作业辅导助手等,这样能让学生直接参与,置身情境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工具,能做到培育核心素养与语言学习的“双向奔赴”,即真实情境下利用活动串联语言学习,培育素养。“三个助手”与学习活动观的智慧融合就能提供这种优势。

以上海版3A M4U3 Plants 为例,诠释两者共融的优势。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各个部位的英文表达,能利用核心句型介绍植物的基础信息。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填鸭式”地让学生背几个核心词汇,再给出范文让学生练习“说”。学生看似掌握了知识,但在真实场景中运用却会碰壁。这样的缺少“情境”与“学生能参与的活动”的学习方式存在不足。而在设计本单元教学时,笔者结合学校的真实条件,利用“三个助手”中的备课助手构建了这样的真实场景:学校的新花园马上要开放了,但是植物不多,请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植物栽种,并选取其中的一种作为学校的“校花”,制作植物挂牌,进行推广。

此情境不但能提供“真任务”,让学生发现“真问题”,而且能让学生解决身边真实存在的问题。获得这样的备课灵感,并非单靠个人的智慧。备课助手的素材库有大量优质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任务场景,可以为执教教师提供参考,教师也可直接使用。这些素材大多是一线教师根据新课标的活动观理念设计,并放在素材库中,供教师选择使用。笔者根据学情对其进行微调并创建上述情境。有了活动的导引性,学生对于单词、句型便有了真实的体验感。

在上课过程中搭建真实的情境更为重要。“三个助手”中的教学助手能有效赋能情境搭建。在课堂中,教师利用教学助手和作业辅导助手,可以实时在教师端屏幕和学生端平板电脑上搭建学校花园的效果图,并通过各种听说读看写的交互屏活动与作业进行实时互动。随后,每名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花园中选择所要种植的植物和养护方式。这些植物的名称都是本课的核心语言点,学生描述规划时也都使用本单元的核心句型。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场景下,每名学生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是真实立体的,且能实时分享到教师和同学的终端,以供完成即时的师生评价与生生评价。在规划花园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地通过活动用英语做具体的事。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活动分为三类,即学习理解、实践应用与迁移创新。例如,学生利用作业辅导助手,听录音选择适宜的植物,看短文选择正确的照料方式,连线选择每种植物代表的意义,等等。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需要用到若干教具,经过烦琐流程才能讲透的知识点,在基于活动观的活动组织下,利用“三个助手”,即可加快体验的流程,实现对语言的高密度学习。以往需要一整个课时才能完成的语用任务,甚至仅利用两三个任务就能即时解决与评价。在实践中,笔者发现班级学生真的成了用英语来规划学校花园的“工程师”。他们不仅加深了场景感,还在活动中沉浸式地学习语言,获得了积极的体验。

(二)能优化学习活动内容

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指引了路径,即在什么活动中落实?如何落实?如何知道落实到位?这需要教师在具体的环节设计中选择适切、优质的活动资源去精准设计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内容。传统的课堂活动多以教师讲述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度。教学助手的使用,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上述3A M4U3 Plants 单元为例,笔者根据活动观的三个层次——学习理解、实践运用、迁移创新,使用备课助手设计目标与对应的活动(图2)。新课标理念下,活动应全程以素养为导向,与生活联结。教师应当帮助学生通过活动就所学内容形成观念、建立联系,使学习真实发生[6]。真实的学习应当建立在真实的体验上,这要求活动内容是学生可接触、可操作的,且具备综合性和延展性的特点;教师还能基于这些内容展开多元、全面、全程的活动评价。教学助手中的学习任务与活动就具备了多元、全面、全程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学生可以通过终端进行口语表达、听说训练、读写测试等涵盖各类语言技能的活动,教师也能根据实时的数据追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频率、进度等。这些活动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其体验感和评价效率都得到了优化。原先需要教师耗费大量时间制作板贴、教具、多媒体等素材才能解释的内容,现在可以直接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电子终端上,并且往往同一个任务就能融合语言、文化、思维和跨学科能力的发展。

图2 利用备课助手优化英语活动观下的目标设定

(三)能提升活动实施的效能

如图3 所示,学习活动包含学习理解、实践运用和迁移创新三种活动类型。它们相互关联、循环递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图3 英语学习活动观下活动类型及实施路径

在学习活动观指引下,笔者针对上述目标,使用教学助手设计了Plants 的学习活动。教学助手中有大量的活动资源,这些活动的设计基于课时的递进,以及每一节课中层次的递进延展。这就确保了活动的推进是有梯度、有逻辑的。传统课堂中的活动有时是教师“拍脑袋”的结果,而在活动观的指引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梳理活动,教学助手的使用也让这种梳理和递进更高效。由于节省了实施与评价的时间,每节课的效率得到提高,每名学生的活动成果也能及时被看见、被评价,学习活动观与“三个助手”的结合真正助推了实施的效能提升。

三、融合“三个助手”与学习活动观的实施路径

(一)利用备课助手,设计多层次学习活动

教师需要把大量资源变现为具体、真实的活动内容,以真实问题解决为导引,贯穿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中。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参照以下路径: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情,确定任务与活动类型,确定活动层次逻辑链,设计活动内容。

以上内容设计都可以利用备课助手高效地实现。以Plants 一课为例,如图4 所示,根据教学目标中“了解植物特征与英文表达”这一项,笔者利用备课助手素材库中的Know about the plant name 这一练习,根据学校的真实场景,确定任务类型为知晓常见植物和各部位的名称,把内容设计为“为学校花园挑选合适的植物”的活动。又比如,目标中有“了解植物的表达及常见用途”,笔者把活动类型定义为学习所选取植物的花语与特性,设计成“结合学校理念,选一种植物作为校花”的活动。还比如,学生介绍植物的特点,组织成“为学校植物制作植物挂牌”的活动。这三个活动任务遵循逻辑链,层层递进。学生经由学习理解到实践运用,再到迁移创新,一步步完成,才能实现目标。借助数字化资源,使得教学设计中的语言学习成为主线,素养培育成为暗线,用信息赋能的活动串联起来。

图4 利用备课助手设计基于活动观的学习内容

在上述的活动内容中,学生通过梳理、整合、分析、评价等实现对单元主题和语篇的深入理解。当今的素养课堂不只关注表象的语言知识(如植物部位的英文表达),还应由浅入深,让学生体会主题的深层次含义——植物之于生活和人类的意义(图5)。

图5 信息化融入有助学生深入理解主题意义

(二)善用教学助手,搭建活动脚手架

活动设计需要有序组织与实施。教学助手的融入使用,并不是“发布任务到学生的平板电脑”这么简单,而是要参照活动观的原则,搭建脚手架,充分利用不同种类的活动,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合发展。善用教学助手,可以让脚手架更快速地搭建。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之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与解决方式。教师提供范例,筛选关联信息并丰富话题语言。学生个人完成任务或以小组的形式尝试完成,教师观察指导,完成展示与评价等一系列步骤。

以本课的“写作活动”为例,这个层面的活动超越了语篇本身。学生在完成实践运用类活动的基础上,可以针对“撰写植物挂牌文案”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是活动观提倡的能力向素养的迁移,如图6 所示,教学助手在其中发挥了助推作用。学生先通过板书、PPT明确写作任务,在平板电脑上学习教师提供的范文。各组学生拿到的范文是不一样的,这也体现了教学助手的优势。学生用平板电脑提炼写作框架,教师即时给出修改意见。随后,学生尝试撰文。这一过程看似与使用纸笔写作差异不大,但实际上学生的体验感加强,语境中的挂牌背景、小词典等功能让学生敢写敢用,顺利完成任务。最后,学生即时进行分享和小组内的再创造。此次读写活动中,这个任务使得活动推进更直观,学生在创作、评价、分享的过程中体验更真实,解决了现实的真问题。

图6 教学助手助推读写活动高效开展,落实活动观要素

由于有了“三个助手”的融入,本单元的学习升级成了数字化的课堂。整个学习过程中,平板电脑体验式的交互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语篇意义并获取语言知识。他们利用语言技能和思维训练加工信息,内化新认知,结合静态与动态的信息化资源,彻底盘活语言知识,理解语言传递的价值。本课中,为了达到“运用核心词汇了解植物特征”的目标,笔者设计了一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在平板电脑上自由规划。同时,不设标准答案,学生的答案合理即可。这里的“脚手架”不是写作任务中的提供范文,而是由学生利用前几个活动中自己的学习成果作为此次活动的脚手架,以及通过小组活动、小组分享将其他小组的成果作为自己的脚手架。这样的活动遵循活动观的探究理念,但若离开了信息化工具,成果呈现就会不即时,不能让教师和学生“即看即用即学”,也让成果显得呆板。因此,在活动中智慧地使用教学助手,能让脚手架的作用更显著。利用教学助手搭建活动脚手架的过程如图7 所示。

图7 利用教学助手搭建活动脚手架

(三)巧用作业辅导助手,智能评价活动成果

素养时代的作业除了传统的纸笔作业,也包括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不只是做题,也进行实践与探究。作业辅导助手让作业的种类更多,范围更广,还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无论是何种作业,都应符合以下要求:评而有效,具备针对性;评而有判,具有诊断性;评而有价,具有即时性。作业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照这三点要求,有时也会暴露短板。有了作业辅导助手的支持,使得课堂与作业的评价方式得以优化。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除了上述的课中练习,笔者还借助作业辅导助手设置了如表1 所示的课后作业。

表1 巧用作业辅导助手落实课后作业与评价

本单元作业逻辑线可以遵循以下学习路径展开,即“花园规划—按实际情况选择植物种植—选取一种确认为校花—为校花制作挂牌”。这些作业呈现为序列化的活动,是典型的遵循活动观的项目化、任务型、活动式的作业。教师要把这些大任务分解到各个作业活动中去,让学生逐一完成,并给出科学评价。面对大班额的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作业辅导助手中的AI 助手赋能学习活动的开展,尤其表现为在收集学习数据并解决问题上具有优势。通过作业系统地进行复习、整理,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作业数据的自动统计极大地节约了教师、学生的时间,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情。后台的数据可以随时调用、分析,也能作为后续教学改进的依据。作业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也应以素养为导向。

借助作业辅导助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元评价便于教师关注学生能否灵活地完成真实任务。通过作业检测学生是否具有应对真实情境的综合能力,聚焦学生在真实复杂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与传统作业评价不同,它拓宽了教师的评价视域,让数据真实即时地呈现。这样的评价更精确,范围更广,使每个学生得益,能实现素养时代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评价期望。

四、结语

素养时代的学习方式与育人目标都迎来了转型与变革。当英语学习活动观遇见“三个助手”,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评中能够真正落地。两者融合的活动设计与实施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互动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

猜你喜欢
助手植物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小助手
植物罢工啦?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二)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