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萍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胃癌是普外科多发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当前主要以胃癌根治术治疗为主[1]。研究发现,多数胃癌患者术后均会产生机体应激反应,加之分解代谢率提高、自身营养摄入不足,极易引发营养不良,十分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改善[2]。因此,对胃癌根除术患者实施科学的营养支持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就个体化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营养状态的影响展开如下报告。
研究对象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于2021年1 月~2022 年1 月收治的42 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191428),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 例。对照组:男10 例,女11 例,年龄范围38~69岁,平均(54.28±4.95)岁;病程6 个月~3 年,平均(1.75±0.78)年。观察组:男9 例,女12 例,年龄范围39~70 岁,平均(55.01±4.79)岁;病程7 个月~3 年,平均(1.68±0.68)年。两组一般资料同质化(P>0.05),有比较价值。
常规营养支持:术后24h,经鼻肠管缓慢泵入500mL5%葡萄糖氯化钠(华仁药业(日照)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4125),50mL/h。若患者耐受良好,则在术后第2d,给予500mL百普力(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85;500mL),泵入速度50mL/h。术后第3d,经鼻肠管泵入1000mL能全力(纽迪希亚制药(无锡) 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11;500mL(1.5Kcal/mL)),泵入速度由30mL/h 逐步调整至100mL/h,直至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即可停止肠内营养灌注,指导患者半流质饮食。
个体化营养支持:a)对患者进行NRS-2002 营养风险筛查,展开个体化营养评估,全面掌握患者真实的营养状况。b)由管床医师、责任护士、营养师组建专门的个体化营养支持小组,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并共同参与查房。c)测量患者体重,参照恶性肿瘤患者推荐热量进行估算,生成针对性饮食指导方案,由护理人员参照食物模型,与患者一一核对与确认饮食日志中食物与水的摄入量,一旦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纠正。d)密切关注患者负面情绪,为其讲解个体化营养支持对于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作用,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对营养支持的配合。e)针对营养支持第1d 耐受较差,且伴随腹胀与腹泻症状的患者,可泵入百普力,逐日评估耐受程度,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即可完全过渡至全量能全力肠内营养。f)管床医师、责任护士以及营养师之间要密切沟通,由责任护士详细记录患者每日的营养支持状况,并及时反馈给营养师,营养师则应与管床医师进行及时的沟通,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合理调整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如肠内营养配方、浓度与热量等,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酌情使用谷氨酰胺等营养素,以进一步强化患者的个体化营养支持。
术后恢复时间。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经口进食时间、拔除胃管时间。血清营养学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分别对两组干预前、干预4 周后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红细胞(RBC)进行检测。免疫球蛋白指标。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对两组干预前、干预4 周后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进行检测。
采用SPSS20.0 软件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 表示,t 检验,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s) d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s) d
组别 n 首次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对照组 21 4.26±1.08 4.98±1.68 5.62±1.75观察组 21 3.76±0.75 3.86±1.82 4.57±1.38 χ2 值P 2.05<0.05 2.07<0.05 2.15<0.05
表2 两组血清营养学指标、免疫球蛋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营养学指标、免疫球蛋白指标比较(±s)
注:1)与干预前比较,P<0.05;2)与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PA(mg/L)对照组 干预前 154.27±13.25干预后 172.25±16.231)观察组 干预前 154.23±12.28干预后 195.36±25.261)2)ALB(g/L)25.37±2.16 30.84±3.041)25.39±2.07 33.46±3.131)2)RBC(×1012/L)3.35±1.04 3.46±0.971)3.38±1.05 4.32±1.031)2)IgM 1.06±0.38 1.21±0.781)1.08±0.31 1.67±0.621)2)IgA 2.13±0.78 2.44±0.951)2.15±0.71 3.18±1.031)2)IgG 8.81±1.15 9.93±1.041)8.85±1.06 11.35±1.751)2)
研究发现,多数胃癌术后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且大部分属于蛋白质- 能量缺乏型,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康复效果[3]。当前,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针对胃癌根除术患者术后个体化营养支持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个体化营养支持基于常规营养支持,结合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对临床护理服务展开系统优化与改进的一种先进护理模式,该模式更加强调护理的个体化与差异化,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营养支持,并且在专业营养师的参与下,可有效弥补常规营养支持的不足,为患者制定出具有差异性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方案[4]。在本研究中,采用个体化营养支持的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经口进食、拔除胃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应用常规营养支持的对照组,且观察组血清Alb、PA、RBC 及免疫IgG、IgA、IgM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此结果提示,个体化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其免疫力。一方面,个体化营养支持根据NRS-2002 营养风险筛查结果,结合患者病情状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方案,并灵活调整营养成分与浓度,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营养支持服务,创造有力的术后康复条件,缩短康复时间。另一方面,个体化营养支持通过成立专门的营养支持小组,可为患者制定系统化的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有助于营养师与护理人员参照患者体重科学计算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并根据患者胃肠功能合理选择配方营养液,顺利实现向全浓度全量营养供给的过渡[5]。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实际缺乏的营养元素,在营养支持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以进一步满足患者对营养支持的个体化需求,改善营养状态,优化免疫系统,促进机体恢复。
综上所述,个体化营养支持可明显提升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与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