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的效率测度研究

2023-11-16 14:46黄仲跃张文龙
医学与社会 2023年11期
关键词:高地粤港澳大湾

黄仲跃,张文龙,舒 燕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20;2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140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0年10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将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打造中医药“医疗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国际化高地”,该方案指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是以粤港澳中医药院校和科研机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等机构为载体,围绕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中药作用机制研究和方法研究,并打造中医药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平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完善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创新模式,强调实现中医药事业产学研共同发展,因此中医药创新、人才、产业高地建设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2月18日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发展中医药列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工作,同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针对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开展了相应的效率评价研究,为中医药事业的建设提供了参考[1-3]。然而,现有的研究忽视了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的重要性,仅聚焦于中医药医疗领域、科技创新领域等单一领域的建设效率评价[4],亦或是中医药卫生资源投入与支出效率评价等方面[5-6],未能综合考虑中医药创新、人才发展和产业建设的发展现状及不足。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特点也会对产学研建设效率产生影响,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需要关注地区间的协同,而目前的研究仍缺乏对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难以为中医药事业的产学研建设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优化建议。因此,为全面评估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现状,本研究旨在测算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水平,分析产学研建设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建设效率的提升提供建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均来源于2018-2020年《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广东省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年鉴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共11个城市的政府网站和卫生行政部门官方网站所公布的统计年鉴数据。

1.2 研究方法

1.2.1 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uper-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SDEA)模型。Andersen提出SDEA的概念,目的是对有效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 DMU)的效率进行区分和排序,并开发基于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CRS)条件下的超效率模型[7]。有效决策单元的超效率值通常大于1,超效率值越高则表示效率水平越高。超效率模型可以表示为:

通过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11个城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和产业建设的效率水平分别进行测算。

1.2.2 Malmquist指数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广泛用于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的测算,常用于测量决策单元的动态全要素生产率水平[8]。全要素生产率可分解为技术变动指数(technical change, Techch)和技术效率指数(efficiency change, Effch)的乘积,而技术效率指数可进一步分解为规模效率变动指数(scale efficiency change, Sech)与纯技术效率指数(pure efficiency change, Pech)的乘积。因此Malmquist指数可表示为:

TFP=Techch×Effch=Techch×Pech×Sech

若Malmquist指数大于1,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呈增长趋势;Malmquist指数小于1,则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呈下降趋势。Malmquist指数在SDEA效率测算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的时序变化趋势,并通过技术变动指数等指标反映中医药产学研建设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1.2.3 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是运用空间计量方法,通过空间自相关系数判断空间样本观测值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研究整个空间和内部各个单元间的相关关系,描述研究区域的空间聚集性特征[9]。选取莫兰指数(Moran's I)作为指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其中,Wij为空间权重矩阵,Xi表示空间对象在空间单元i上的属性值,Xj则表示空间对象在空间单元j上的属性值。莫兰指数(Moran's I)的取值范围在[-1,1],若莫兰指数大于0,表示存在空间正相关;若莫兰指数小于0,则表示存在空间负相关[10]。

1.3 指标选取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所提出的发展目标,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的效率分析中分别选择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旨在从创新、产业、人才3个方面评价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的情况。见表1。

表1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评价指标

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方面,中医药教育投入是反映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直观指标,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毕业学生数、专职教师数量检验中医药人才培养成果;中医药创新高地建设方面,选取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为中医药创新发展提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总经费为投入指标,以中医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作为产出评价指标;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方面,选取中医药企业数量作为投入指标,中医药产业的总收入为产出指标。

一般来说,决策单元的数量不应少于投入和产出指标数量的乘积,且不少于投入和产出指标数量之和的2倍,即n≥max{m*q,2*(m+q)}[11]。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 2019进行指标数据的录入和分类;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和Malmquist指数分析则通过Max DEA Ultra实现。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量化测算完成后,通过ArcGIS 10.7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的量化测度情况

2.1.1 效率水平的静态测度-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结果。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效率均值稳定在1.5,达到有效状态。广州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的效率均保持较高水平,远高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其次,珠海和中山的效率值亦达到有效水平。肇庆、江门和东莞等8个城市的超效率均值<1,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属于低效率水平。见表2。

表2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效率水平情况

在中医药创新高地建设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高地建设的效率均值在研究期内均>1,达到有效水平。从各个城市的效率来看,2018-2020年超效率均值>1的城市占比将近75%,可见中医药创新高地建设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仅珠海和香港两个城市的超效率均值<1,处于低效率状态。见表3。

表3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高地建设效率水平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的效率处于低效率水平,2018-2020年的超效率均值<1。仅深圳、珠海和江门的效率值处于较高水平,其余8个城市虽然未达到有效水平,但是惠州、肇庆的效率值稳步上升,在2020年达到效率有效水平。见表4。

表4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效率水平情况

2.1.2 效率水平的动态测度-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结果。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的TFP年均增长幅度为3%,主要得益于纯技术效率的提高以及规模效率的提升。其中,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值为1.01,年均提升1%;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均值为1.06,年均提升6%。技术进步变化虽在研究期内未能对TFP指数上升发挥正向作用,但2019-2020年技术进步变化较2018-2019年上升较为明显,年均上升幅度达17%。

中医药创新高地建设的效率呈上升趋势,TFP年均增长幅度高达28%。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对TFP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其中,规模效率提升较显著,2019-2020年较2018-2019年上升了70%。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幅度则由18%锐减至-23%,制约了中医药创新高地建设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的效率上升趋势最为显著,其TFP年均增长幅度为28%。从TFP指数的分解情况来看,纯技术效率变化值和规模效率变化值分别提升了6%、22%,对TFP的提升贡献较大。然而,2019-2020年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及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年均下降幅度分别为1%和4%。技术进步变化虽尚未对TFP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但2019-2020年较2018-2019年提升10%。见表5。

表5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

2.2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

2.2.1 人才高地建设效率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2018-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的效率值在空间上呈负相关(斜率为负)。通过Moran's I散点图可知,点位落在第2象限和第3象限的城市较多,即属于L-H类型和L-L类型的城市占多数,说明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的效率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见图1。

图1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效率值的分布情况

2018-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效率的全局自相关性呈负相关(Moran's I=-0.196; Moran's I=-0.208; Moran's I=-0.225),在10%置信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P=0.074,P=0.060,P=0.043)。在研究期内效率值的空间负相关性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见表6。

表6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效率的全局Moran's I指数与检验结果

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多数城市的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效率在空间上同样呈现出非显著性相关的特征。其中,肇庆、珠海和深圳在2018-2020年均为L-H区域,表明上述3个城市的效率相比于周边城市处于低效率水平。见表7。

表7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效率的空间聚集情况

2.2.2 创新高地建设效率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高地建设的超效率值为正相关(斜率为正)。在2018年Moran's I散点图中,点位分散分布在不同象限,表明在空间上呈现较弱的自相关性。2019年与2018年相比,Moran's I散点图的点位则相对密集的分布于第3象限(L-L),空间自相关性具有增强的趋势。而2020年的Moran's I散点图中,总体点位分布更为分散但第3象限(L-L)内的点位仍存在一定聚集现象,空间自相关性再次减弱。见图2。

在全局自相关性方面,2018年和2020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性(Moran's I=0.062; Moran's I=0.021),但无统计学意义(P=0.217;P=0.244)。2019年的全局自相关性则呈现负向趋势(Moran's I=-0.241;P=0.043)。见表8。

局部自相关性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大多数城市在中医药创新高地建设效率方面具有非显著空间自相关性的特点。中山在研究期内均属于H-H区域,即中山及相邻的城市效率值较高。江门在2019-2020年属于L-H区域,说明江门的效率相较于中山和佛山仍处于较低水平。此外,佛山在2020年属于L-L类型城市,即佛山和相邻的江门都存在效率低的现象。见表9。

表9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建设效率的空间聚集情况

2.2.3 产业高地建设效率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研究期内,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效率均为负相关(斜率为负)。通过Moran's I散点图观察可知,点位分布较为分散,仅在第2象限(L-H)出现一定程度的聚集。见图3。

图3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效率值的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可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效率的全局自相关性呈负向趋势(Moran's I=-0.498; Moran's I=-0.552;Moran's I=-0.599),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其负向趋势在2018-2020年逐渐增强,效率值在空间上存在负相关性。见表10。

表10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效率的全局Moran's I指数与检验结果

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大部分城市的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效率在空间上表现为非显著性相关。其中,香港和澳门在2018-2020年均为L-H类型城市,即香港、澳门的效率相较于其邻近的深圳、珠海处于较低水平。见表11。

表11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高地建设效率的空间聚集情况

3 讨论

3.1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整体达到有效水平

从静态效率的结果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人才高地、创新高地的建设效率达到有效水平,仅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效率未能达到理想状态。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方面,不同城市的效率水平差异较为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效率与高校布局情况、地区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12]。以广州市为例,其作为华南地区医疗资源高度发达的城市,积累着雄厚的中医医疗资源,对中医药人才更具吸引力。同时广州拥有多所医学院校,丰富的医学院校资源可为中医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撑,因此广州市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效率方面表现出独有的优势[13]。而对于深圳这类新兴城市而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尚处于上升期并且缺乏相应的医学院校资源为支撑,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和产出还未能达到匹配状态,建设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处于低效率水平并且地区间差异较大[14]。其中,城市产业布局情况、产业政策倾斜与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效率息息相关[15-17]。例如,深圳市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较大并且中医药产业的产出可观,中医药产业的建设效率整体达到有效水平。与此同时,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为珠海市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与机遇,因此珠海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效率达到较高水平。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高地建设效率相对均衡,整体效率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是关键的影响因素[18-19]。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达12.6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2的湾区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创新以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获得了充分的资源支持从而拥有较好的发展基础,推动中医药创新高地的建设效率实现均衡有效状态[20-21]。

3.2 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水平的关键

从效率的动态分析结果来看,2018-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在人才、创新和产业方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规模效率变化和纯技术效率变化对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规模效率变化反映现有规模与最佳生产规模之间的差距。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中医药高地建设的规模效率亦随之提高,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的规模效率亦随之提高。纯技术效率是受制度因素和管理因素等影响下的生产效率,其变化反映管理水平的变化程度[8]。各级政府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中医药专项资金扶持政策,例如2018年国务院发布《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将“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列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对中医药高地建设的财政支持管理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带动了中医药高地建设的纯技术效率的提升。2023年8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中医药事业发展以及维护中医药发展安全的重要性,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的深化建设提供更多资源倾斜。技术进步指数则在研究期内呈下降趋势,即技术进步变化制约中医药高地建设效率的提升[2]。因此,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创立中医药创新发展基金,加大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技投入,通过中医药科学平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22]。另一方面,2023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要统筹推进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等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粤港澳大湾区可出台相应的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产学研建设,例如对中医药企业进行政策倾斜,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快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一体化[23]。

3.3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区域差异显著

从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看,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才、创新和产业高地建设的效率未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效率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较为分散。由于全局自相关只对同质空间有效,而不同评价指标下的地理空间条件是不一致的,故需要对局部空间自相关进行进一步分析。进而通过局部自相关分析可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产学研建设效率存在空间异质性。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效率方面,肇庆、珠海和深圳是空间异质区域。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与教育投入力度和高校支撑密切相关,肇庆和深圳均是“高校洼地”,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存在劣势。此外,深圳的中医药教育投入水平较高,进一步加剧了中医药人才培养效率的不均衡。而珠海在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方面存在投入产出不均衡,与邻接的中山相比,珠海的投入水平高于中山,两市的产出水平却差距不大;中医药创新高地建设效率方面,中山在研究期内的中医药创新财税支持效率水平较高,在空间上始终是高值区。而其周边的江门和佛山则是空间异质区域(L-H区域)和低值区,说明中医药创新高地建设效率较高的地区在中医药创新事业发展中的效益更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创新资源并呈现集聚的现象;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效率方面,香港和澳门均在空间上成为异质区域(L-H区域),与其邻接的深圳、珠海相比,两个城市的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从香港和澳门的产业结构分析发现,金融、物流、旅游和工商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占香港GDP的50%左右,中医药产业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同时澳门的产业结构则是以博彩业为主的第3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可见中医药产业在上述两个城市中均属于边缘产业,政策支持力度较小[24-25]。因此,在促进中医药事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可探索推动中医药企业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数字化转型,降低人员、产品、标准、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大湾区的流动壁垒,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26]。

猜你喜欢
高地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燕晗高地
高地
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苏格兰高地求生记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