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斌
目前,大学生公益性社团在高校实践育人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系统、科学地评价实践育人成效,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公益社团在实践育人方面的成效并切实提升实践育人的效益,应制定方法科学有效、指标合理、内容全面的成效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定位以及现状,落实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实践路径,促使其稳步健康发展。而将CIPP 模型引入该评价体系中,构建基于CIPP 模型的大学生公益社团实践育人评价体系,可以实现以评价促认识,以评价促改革,以评价促发展,从而有效推动高校实践育人的落实与发展[1]。
CIPP 模型是一种超越目标模式的新的评价模式,是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该理论认为评价就是为管理者做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构成了CIPP 评价模式。这种模式能提供整体的、全面的信息,以帮助目标的确立、修订、实施以及对实施结果的考核。该模型由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这四个步骤构成。如果我们将这四个步骤贯穿于公益社团活动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探究原因,从而进一步实现改进,促进公益社团在实践育人方面不断发展。
1.CIPP 评价模式的全程性、过程性、反馈性特点。全程性。真正将评估活动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它与活动中的任何一个步骤都相连接。背景评价对应的是确定活动的客观需求和确定活动目标;输入评价对应的是活动战略、设计与计划进行活动所需要的步骤;过程评价对应的是进行活动时的步骤;结果评价对应的是活动结束后所带来的收获和效益等。四个评价贯穿于活动的整个环节,使整个活动都能有序、有效、有收获地进行。
过程性,即整个项目实施过程都受到密切监控。因此,可能导致活动项目执行失败的潜在原因、不利因素以及与活动目标之间的距离等变得清晰,也能根据活动过程中的上述情况及时、适当地对方法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改进,让活动更流畅。
反馈性。CIPP 模式明确规定,对结果的评估可以在活动之后或活动期间进行,以便反馈能够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发挥作用。实践表明,一方面,评价将为改进和促进活动过程提供有用的依据和动力;另一方面,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2.大学公益社团育人的功能定位。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公益社团是高校社团的一项分支,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它是学校中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追求自发组织建立的组织,其覆盖面广,组成学生多样,数量众多,是传递思想价值的不可或缺的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场所。除了思想教育之外,高校公益社团还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场所。公益社团顾名思义是以公益性质的活动为主,面向学校、面向社会等,提供公益性帮助,如献血车进校园、爱心进社区等义诊、义务性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和发挥自我价值的平台。在一系列活动中,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价值观、社会情感认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3.两者的契合性。作为一种管理导向的教育评价模型,CIPP 模型强调决策导向、过程导向和改进功能,模型贯穿实践活动全程进行评价,把实践育人开展时间作为轴线,从评定环境、分析资源、监督过程和判断成就四个阶段了解实践育人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决策者[2]。将CIPP评价模型运用于高校公益社团实践育人活动中,贯穿活动全程,具有指导作用,能及时反映活动进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决策者相应的反馈,并据此及时进行调整。
CIPP 评价模式除了全程性、过程性和反馈性的特点外,其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强也是一大突出特点。CIPP 评价模式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在于,使用者可根据具体需要自己设定评价指标,对于不同的项目有着不同的评价指标,其目的都是实现以评促改,不断对所指导的项目活动有更加完善的认知,不断对项目活动进行改善,使之最终达到理想结果[3]。高校公益类社团活动众多,每个活动都有不同的进行流程和方式。基于这一特点,CIPP 模式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刚好与之契合,能根据不同的活动需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使各种活动能收获适当的反馈并进行适当调整。
“以基于背景评价的社会实践育人环境基础能力为前提,以基于输入评价的社会实践育人资源配置能力为保障,以基于过程评价的社会实践育人过程行动能力为核心,以基于成果评价的社会实践育人成果绩效能力为关键。”构建高校公益社团育人成效评价体系,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公益社团实践育人成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和框架。
1.公益社团实践育人环境基础能力(背景评价)。在开展公益社团实践活动前要对高校内外社会实践环境进行考察,公益社团实践育人环境基础能力基于学校对于社团的相关政策和管理规定、校外相关政策和环境等,充分体现了环境对于实践活动开展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公益社团开展实践活动、达到实践育人目的的前提条件。
2.公益社团实践育人资源配置能力(输入评价)。资源的配置是开展活动的必要保障,其中包括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部分活动的开展需要资金的支持、相关教师指导、相关学生参与等。要想扩大社团影响力要运用好社会资源,构建高校公益类社团与校外的联系,如与相关社区、敬老院等联系进行某些公益活动(义诊等)。因此资源配置能力是公益类社团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3.公益社团实践育人过程行动能力(过程评价)。实践育人的过程行动能力是指公益类社团开展相关培训、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促使参与其中的社员能不断学习、锻炼和思考,进而对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有较强感知和理解,在不断实践中具备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积极参加或主动投身于各种活动中,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由此可知,过程行动能力是公益类社团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与核心。
4.公益社团实践育人成果绩效能力(结果评价)。成果绩效能力是指公益类社团开展相关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包括社团方面的收获和参与活动的学生的收获,即项目成效和育人成效。它是社团对当前活动不足和收获的反思与总结的重要依据,对今后的活动有借鉴指导意义,是公益类社团实践育人构成的关键因素。
将CIPP 评价模式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细化为实践育人的基础、实践育人的资源、实践育人的过程和实践育人的成效这四个主指标,在四个主指标的基础上延伸出各项分指标,从各方面全程对公益社团实践育人成效体系进行评价,及时反馈相关信息给社团领导者并据此进行及时调整和后续活动的改良,有利于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和实践育人成效的实现。
表1 大学生公益社团实践育人评价体系
1.背景评价的分析。背景评价是活动举办所需要的特定的需求和环境,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基础,也是实践育人评估的基础,能更好地了解发展需求和活动目标。对于公益社团开展公益活动而言,环境基础和自身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基本条件,所以选择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政策支持以及发展需要作为背景评价的指标。
“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社会实践氛围”和“学校公益社团活动活跃程度”两个子指标。学校社会实践的氛围可以反映学校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学校公益社团活动活跃程度可以反映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数量,学校社会实践环境氛围决定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举办频率和学校支持度。学校环境是决定实践育人活动的重要保障。
“社会环境”包括“高校所在地社会实践活动活跃程度”和“高校公益社团与社会的联系程度”两个子指标。所在地社会实践活跃程度反映了当地社会实践活动的举办数量和频率,以及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程度。高校公益社团与社会的联系程度则是决定了公益社团是否能开展例如社区义诊等一系列的校外实践活动,如果与社会的联系不够密切,这些实践活动将无法进行下去,则不能如期有效地达到实践育人目标,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对高校社会实践的推动作用。
“政策支持”包括“学校政策”和“社会政策”两个子指标。政策是公益社团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只有学校和社会能够出台针对社团、社会实践的相关政策,公益社团才能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有序地举办社会实践活动。它是用来考量政策对实践育人的积极作用的。
“发展需要”包括“社团自身建设”和“学生自我发展需求”两个子指标。公益类社团立足于公益,它不仅仅是单纯学习、培养兴趣的社团,更多的是偏向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的社团。唯有公益类社团立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不断建设社团,才能更好地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不少学生选择加入公益类社团,是因为他们有一颗热爱公益的心,想学习一些相关知识,也想为公益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学生自我发展需求也是重要衡量指标。
2.输入评价的分析。输入评价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探寻其所需要的资源和现有资源,并对资源对实践活动等的必要性和支持性,为实践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保障。资源的配置情况则是输入评价的主体,其中包括经费配置和师资配置等,所以对公益社团开展实践育人评价的输入评价包括平台建设、经费保障和师资保障三个指标。
“平台建设”是公益社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要想进行实践活动就必须有相应的平台,其中包括“公益社团自身发展社会实践平台”“学校发展社会实践平台”和“社会提供的平台”这三个子指标。学校成立社会实践部,各公益类社团等都为社会实践创造平台。这不仅是学校的平台建设,更是公益社团内部和社会的平台建设。社会要为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更多机会,努力支持开展实践活动。公益社团要立足自身特色,积极与社会提供的广大平台联系,筹办更多的社会实践或公益活动,让学生能有更多的平台可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
“经费保障”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条件,大多数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才能正常举办。目前,公益类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阻碍之一就是资金缺乏,而公益类社团社会实践的资金主要来自社团本身所拥有的资金和学校下发到各公益社团的资金。“国家对于社会实践的专项经费”“高校下发公益社团的经费”和“公益社团自身所拥有的经费”是衡量社团经费的关键。
高校公益社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少不了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故“师资保障”是公益社团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包括“整个社团部门老师数量”和“公益社团指导老师数量”,是实践育人重要的队伍保障。学校的学生社团联合会设有专门的指导老师,他们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部门,保障相应社团活动的顺利进行,为社团活动、社团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指导和监管作用。
3.过程评价的分析。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过程评价及时收集和反馈有关信息,并对后续活动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选择活动运行情况、参与实践的学生和实践活动反馈与监管这三个指标作为公益社团开展实践育人评价的过程评价。
从“实践活动项目的策划”和“实践活动的规范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实践活动项目的策划”是进行一项活动前的必要程序,只有对实践活动充分进行策划,才能保证活动有目的地进行,是衡量一项活动是否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举办的重要指标。“实践活动的规范性”是衡量一项实践活动是否规范、是否按要求进行的指标,通过完善实践活动的规范性,使活动能更好地实现实践育人的最终目的。
从“参与实践的学生数量”和“参与实践的学生的活跃程度”中分析。从参与实践的学生数量可以反映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和普及性,同时也可以反映学生自身对于社会实践或公益活动的感兴趣程度和参与性。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活跃程度也是不可或缺的指标,可以衡量活动是否有效、有吸引力,同时也可以衡量参与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活动反馈与监管”是实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中包括“社团部门的监督管理”“学生反馈”“实践相关单位反馈”。学生社团联合会对实践活动进行全程监管:活动前,社团提交策划案和申请表;活动中派相关人员进行考察;活动后,社团提交反馈表。社团部门在实践活动中是监督管理必不可少的角色。参与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反馈,提出相应的建议,公益社团据此及时对实践活动进行调整,也对后续的实践活动积累了经验。社区、敬老院等社会实践相关单位对实践活动进行相应的反馈,使社团不断革故鼎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促进社团建设[4]。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对社团监管和提出反馈意见,社团才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育人活动,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
4.结果评价的分析。结果评价是对社会实践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从不同的方面对实践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估,是评判一项活动是否成功、是否有指导借鉴意义的重要评价依据。根据实践活动进行过程中的不同参与主体,选取社会效益、社团效益和育人成效这三个指标作为公益社团实践育人成效的结果评价。
公益社团实践育人成效在社会层面上的体现则是“社会效益”,其中包括“社会影响力”和“新闻媒体的报道”。新闻媒体的报道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公益社团、该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同时,社会影响力还体现在参与实践的相关单位对该实践活动的反响。如果本次实践活动举办得不错,也达到了社团自身和社区等单位想达到的预期目标,那么这些相关单位便还会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公益社团,甚至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
公益社团实践育人成效在社团自身层面上的体现则是“社团效益”,其中包括“社团影响力”“社团满意程度”和“后续发展”三个子指标。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能打出社团的名号,增强社团自身影响力和知名度。从参与学生、指导老师、社团部门、参与单位、同行等各方面的满意度来反映公益社团实践育人的成效。不同公益社团有自身不同的特色(如实践特色、育人特色、创新特色等)。在一次次实践中把握后续发展方向,沿袭公益社团自身特点,故后续发展也是公益社团实践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育人成效”是公益社团实践育人成效在学生自身层面上的体现,其中包括“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实践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三个子指标。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是否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身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是评价该实践活动是否有成效的重要评价依据。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到的相关实践知识,如团队合作、如何进行该项实践活动、实践方法等是否能掌握,是否在今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是否能将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这也是评价实践育人成效的另一重要依据。从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团队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道德素养提升等多个方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能力[5]。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升,是衡量公益社团实践育人成效最重要的指标。
随着实践育人在大学生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公益社团在实践育人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构建CIPP 评价模型,初步探索了学生公益社团在实践育人方面的成效以及如何切实增强实践育人的效果,也初步认定该模型和相关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实践活动不同方面的评价要细化相关指标,尽量做到全面细致的评价,使相关指标更加契合所评价的体系。通过该评价体系的反映,进一步改进公益社团的实践活动和优化发展方向,改正相对不足的方面,从而提升公益社团实践育人的能力。
公益类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是一个持续性过程,不仅要面向校内,更要面向校外,加强与社区、敬老院、社会公益组织等的联系,在提高社团影响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素养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学校公益类社团多年建设发展的经验,公益社团开展社会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实践育人成效。
一是加强社团自身建设和学校支持建设,优化各项资源配置。要始终围绕社团活动的使命和目标,做好每项活动的流程规划,使活动有序进行[6]。根据成效及时调整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为后续社团更好地发展积累经验。
二是要立足不同社团各自不同的特点,偏向医学类的公益社团,主要发展方向应是学习医学相关知识(如CPR、急救知识、血压仪的使用、艾灸等),通过社区医疗服务站或者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这样使不同的社团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点,使之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三是各公益社团之间可以加强联系和合作,共同开展活动,不仅能使几个社团间相互合作,加强合作能力,同时能筹办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更好地实现实践育人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