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是一片丘陵地带,有一条河长年流淌着汩汩清水,名叫梅江。这个称作梅江的故乡,地理位置也特别些,古时是商贾通渠,四通八达。故乡被金华市、浦江县、兰溪市紧紧围绕,离义乌也很近。1960年前属于浦江县,称作梅江区。但1961年合并县市,将浦江县一分为二,原浦江一块划归义乌,梅江区(也称作通化县)划归兰溪。后来浦江独立成县,我们这个通化乡再也回不到浦江,永远成了兰溪市的属地。
在梅江共有三个有名的小镇,横溪镇、墩头镇、白沙镇。农民劳作之余,要进行物资交流,于是常常隔三岔五去赶这三个集市,以物换物,热闹得很。譬如说横溪镇就有个农历九月十六的固定物资交流大会,三天里戏台人声鼎沸,街两旁小贩如林,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晚上灯火如炽,龙灯、台阁齐出动,那三天真比过年还热闹。
我们整个梅江区过去是以水稻而闻名,种水稻为生的地方生活总是清苦的。但幸好祖先传下“耕读传家”的祖训,对读书也极为重视,有一点条件便尽力让子女上学。这就造就了梅江区出现了一些顶级人物。
当年最闻名的要算曹氏三兄弟了。曹家老大叫曹聚德,他在其父的大力支持下,办起了一座育才学校。穷人家孩子也可去读书,不收学费。当时在这个学校教书的一位老师是人人皆知的浦江县人氏“神笔马良”童话作者洪汛涛,大家当然对他的语文授课百听不厌。这所学校培养了不少人才,譬如曾是南京电影电视报创办人兼主编的汪烈。还有许多人后来陆续到国外成就了一番事业。所以育才学校在当地为大家乐道、夸赞,至今还留有育才校址供后人参观。
曹家老二更是顶级人物,叫曹聚仁。他是世界级的自由报人,有几件事值得一书。第一件事是他在上海时与鲁迅先生交往。鲁迅先生不仅常在曹聚仁办的杂志上刊登文章,还常常去曹聚仁家聚首。曹先生原配夫人王春翠有一手家乡小吃“小麦铃”的手艺,深得鲁迅喜欢。于是几乎每周六两家都在曹家聚会,品尝梅江区的小吃“小麦铃”,成为通家之好。第二件事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曹聚仁是战地记者,他第一个报道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他写的报道不仅轰动世界,且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从而奠定了他战地记者的名声。后来他去了香港,成了一名在东南亚闻名的记者。也就是值得一书的第三件事,他曾是毛泽东、周恩来、蒋经国的座上客,为祖国统一事业两岸奔走。他为祖国统一大业所做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曹家最小的弟弟叫曹聚艺,后来称为曹艺,是我党最早的地下党员。他凭借自己管理汽车队的身份,为解放区悄悄送紧缺物资如盐、药品,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他工作于南京政协,为家乡做了许多好事。这些,就堪称梅江这个地方的卓绝不同之处。
第二位值得一书的是我的表哥,梅江区西塘下村的顶级国画大师方增先教授。我曾在湖北《速读》杂志发表过对他的回忆文章,抄录最后一段读者便知他的一生功绩。
方增先是“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名震全国画坛的国画大师。浙派人物画的真正巨擘!陈传席教授主编的《现代中国画史》中,方增先、刘文西、黄胄、杨之光被列为现代人物画四大家,他的成名作《粒粒皆辛苦》,成熟作《说红书》堪称国画艺术典范并已永久珍藏在北京中央書画博物馆。他创作的《母亲》荣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质奖,齐白石艺术基金金奖。他的《怎样画水墨人物画》一书一版再版,是美术界的教材佳作。
第三位值得一书的是中国美院雕塑学教授叶庆文。艺术雕塑界无人不知他的鼎鼎大名。他的早期作品《中国人民志愿军雕像》现在还屹立在杭州西湖湖滨一公园,供全国及世界周游西湖的人们欣赏。他在杭州岳王庙里岳飞的全身雕塑作品名震全国,艺术造诣直指顶峰。他为家乡兰溪雕塑的兰花姑娘亭亭玉立在兰溪的公园之中。他雕塑的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的毛泽东全身塑像现在仍伫立在大门口。他家里形形色色的人物雕塑如鲁迅、周恩来等等无不栩栩如生,妙不可言。
第四位值得表述的是家乡横溪镇人,号称“天下第一琵琶”的我的表叔,名画家柳村。他师从画坛大师潘天寿、吴茀之先生。他是省文联委员、浙江省美术协会副主席、浙江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杭州市文联副主席、吴茀之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最近省美术馆特展他一生画作。难能可贵的是柳村家属将珍藏的240幅作品无偿捐赠给浙江美术馆,获得好评。
家乡的第五人物要写一写我的堂兄汪烈。他本名汪华英,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改名汪烈。他在家乡育才学校读书时,国文教员就是大名鼎鼎的童话大师洪汛涛(创作的《神笔马良》堪称童话巅峰之作)。从部队转业后辗转调往南京电视台并创办了《南京电视报》,当时百废待兴,他的广播报如一声春雷轰动全城。他写的文章因清新、耐看、敢说、敢写而受南京广大观众喜爱。每到周六出版日,街头巷尾排长队抢购他主编的广播报。笔者去南京看他,也故意排长队购得一份广播报,他就在旁边看我排队购报。我对他说:“体验一下排队生活,体验一下您的成功。”我们两人哈哈大笑。我一直佩服兄长汪烈的笔头,可以说是妙笔生花,确实是大作家、大编辑、大人才!可惜他劳累过度,英年早逝。
在我的案头有一本书,名叫《时光深处,岁月向暖》,作者是梅江晴月。她的真实姓名叫倪慧娟。她是我的一位老乡,著名散文作家,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她也是家乡一位奇才,她描写家乡的细腻笔法让我涌起思乡之情。她是学理工的,但业余爱好散文创作,故文理兼备。她的散文《六个馒头》先后被《青年文摘》《作家文摘》等多家媒体转载,后被收录于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她的成功确实不易,值得书上一笔。
本人在穷乡僻壤的故乡生活了二十余载,于1961年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五年制就读,当时全国平均一千余人中选择一人上大学,算得上高中了,也是幸运。更为幸运的是我的大学老师全是全国顶级教授,如一代词宗夏承焘,一代史记、敦煌史专家姜亮夫,及一批全国知名学者。教我们写作的是老革命者,从延安走出来的全国《文艺报》主编陈企霞先生,我还是他的课代表,去他家交全班学生作业时,常常能聆听到他的教诲。我们全都学完了五年,是一代幸运的大学生,这对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毕业后我在中学、中专、大学一路任教并坚持业余创作。在专业上,我担任多年浙江省中专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职务,后被国家教委聘任为中专语文课程组人员,全国聘6人,任期3年,主要是中专语文教材的审定与写作,并担任省物资学校教务长18年。在创作上,我的7篇散文收入《浙江风情》系列散文中,获冰心文学特等奖。其中我写作的散文《百家饭》被广西、浙江和江苏收入语文辅助教材。多篇作文荣获全国一等奖。
以上这些人和事,皆因我家乡梅江地盘不大,总牵扯上亲戚关系,故大家平时互通信息,互相扶持,每人的成功都有家庭亲朋好友的互为榜样、互相鼓励。
恋故乡,还是因为从小受到故乡前辈文化的熏陶。在我们梅江地区是十分重视文化交流的。家乡有三大镇,横溪镇、墩头镇、白沙镇,每逢佳节日镇上有戏班演出,还有物资交流,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如横溪镇白枣岗,每年关公生日,就连台由八个戏班演戏七天,四乡亲友赶来看戏,一代代相传。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家乡人都十分重视,或包粽,或祭祖,或吃月饼,把这些时节气氛做得十分到位,影响了一代代人。
特别是春节,更是隆重而又热闹,记得家乡年轻人要守岁,一夜不睡。老人睡在烧饭的灶后放柴火的地方,把洗得干干净净的床让给请回家的太太、太公们(灵魂)睡。元宵一过开始热闹,搭台演戏,台阁,龙灯,每天晚上都是节日,大人孩子都十分兴奋。看戏看灯看人,图个热烈气氛。
每家如碰到红白喜事,又是另一番情景。记得有钱人家做白事,道场十分宏大,并且演戏三天三夜。其中晚上演出有无常鬼魂出现(人扮演的),弄得我们这些小鬼头几天晚上说梦话,不敢走出家门。当然内容还是劝人向善。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婚事,可以去讨糖吃。
年节我家十分重视走亲访友,半个月内不得空闲。互相走动也是一种感情的传递。这期间少不了一些考究的吃的东西。家乡有梅江烧(一种白酒)堪称第二茅台。家乡蜜枣出口国外,各种点心不计其数,给我的童年留下极为深刻印象。如此这般怎么会不思念家乡,不思念亲人,不思念文化哩!
当然,我的故乡因为党的扶贫政策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家家户户造新房,小洋房林立,进村的马路加宽了,到处停满小汽车。新房的装修比城里还考究。夏天有空调,春天绿树成荫。更让人欣慰的是在老家建了一个游览区,耗资101亿元,亭台楼阁,高、中、低档旅馆饭店,花园草坪,流水潺潺,笔者无法形容花园式旅游区的美丽,来客络绎不绝,欢迎大家来我家乡玩。
我永远爱我那与时俱进的故乡!为耕读传家出人才的故乡骄傲与自豪!
汪长发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征文优秀作品奖、《七冰心文学评选特等奖,著有《汪涛文集》《春暖梅坞》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