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更广泛地谈到从十九世纪中到我们这个时代所流行的一股自然主义风潮。所谓‘自然主义指的是一种认为除了大自然和感官世界之外,别无其他真实事物的态度。因此,自然主义者也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个自然主义的科学家只相信自然现象,而不相信任何理性假设或圣灵的启示。”
“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都是这样的人吗?”
“一點也没错。从上一世纪中期开始,最流行的几个字眼就是自然、环境、历史、进化与成长。当时马克思已经指出人类的意识形态是社会基础的产物,达尔文则证明人类是生物逐渐演化的结果,而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研究则发现人们的行动多半是受到‘动物本能驱策的结果。”
“我想我多少了解你所说的‘自然主义的意思。可是我们是不是最好一次只谈一个人呢?”
“我们要先谈达尔文。苏菲,你可能还记得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曾试图为大自然的变化寻找合乎自然的解释,因为他们不接受那些古老神话中的说法。同样地,达尔文也不接受教会对人与动物如何创造出来的说法。”
“不过他算是哲学家吗?”
“达尔文是一个生物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不过他也是近代唯一一个公开质疑《圣经》中对人在万物中的地位的说法的科学家。”
读《苏菲的世界》
文/王旭烽
现在想来,其实《苏菲的世界》是相当不易读的,也是不容易懂的。小说的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哲学命题。从那一头一尾搭建起的作品框架,便会发现小说就像一个俄罗斯套娃,打开一个又有一个,打开一个又有一个。比如,著者如果只是想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哲学简史,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哲学老师和学生苏菲的世界之外,又设计一个正在打仗的军人父亲和另一个小姑娘女儿席德之间的通信呢?为什么要把“苏菲的世界”建构成军人父亲给女儿席德信件中的虚构故事呢?诡谲的还有,在那个虚构的苏菲的世界里,苏菲和她的导师竟然发现他们两人原来都是虚构的,是并不存在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苏菲从导师那里接受到的哲学历史,不也是虚妄的吗?
接下来的命题竟然可以和我们中国数千年前的哲学观念重叠起来了。就如庄周思考的那样:究竟我本是一只蝴蝶,梦到自己成了庄周;还是我本乃庄周,却梦到自己成了一只蝴蝶。到头来庄周梦蝶,人生如梦,无解无终。(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