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金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全国两会党员负责同志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推动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见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在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省委书记信长星向全体代表和全省人民发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号召,在主持召开的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党组会议、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上分别提出“五个表率”“五个贯穿始终”的实践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根本政治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革命斗争的同时,对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8 年9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概括为“十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坚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1 年10 月,党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用“六个必须坚持”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大原则,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重点工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是一个全面系统、科学开放的理论体系。从这一重要思想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三个层面:一是道路和方向层面,包括政治发展道路、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要求,这是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前提和题中应有之义。二是人大制度层面,包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特点、优势、功效、原则的概括和阐述。三是人大工作层面,包括对人大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加强自身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视野宏阔、内涵丰富、统领全局,科学阐述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历史必然、特点优势、实践要求,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原则、思路举措、重点任务,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始终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中国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如何理解和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首先,从政治体系看,我国有五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其次,从政治过程看,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再次,从政治效果看,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有力推动了全体人民以主人翁地位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这一重要论述赋予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落脚点,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转化为依法履职的生动实践。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强调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发挥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立法工作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一是抓好法规立项环节。既紧扣江苏发展实际,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加快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又注重急用先行,积极运用“小切口”“小快灵”立法,抓住解决问题的“牛鼻子”,在提高精细化、精准度、实效性上下功夫,提高立法的针对性、时效性。二是积极推动开门立法。在草拟法规草案时注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大基层群众对立法工作的参与,听取人民群众对重要制度、核心条款内容的意见建议。三是加强法规论证评估。对法规草案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条款,采取论证会、委托研究等形式开展论证咨询,对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权利义务影响较大、社会普遍关注的立法事项,根据需要开展立法听证,听取利益相关方、行政相对人和基层人民群众的意见。四是加强区域协同立法。落实长三角地区人大年度协作计划,扎实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法律援助、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等协同立法项目,以高质量协同立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在监督工作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一是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完善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的机制,通过人大代表座谈会、基层群众座谈会、问卷调查、网络调研等形式“开门监督”,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人大监督。二是改进监督方式。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评议等监督过程中优化组织流程,更多采取“四不两直”、随机现场检查、个别访谈、接受举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全面查找问题,推动问题解决。三是提高审议质量。引导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会前围绕审议议题深入开展调研,在会上积极踊跃发言。在常委会会议上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制作专题片或者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增强审议活动的针对性、直观性、实效性。四是强化跟踪督办。改进审议意见交办方式,对于听取执法检查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形成的审议意见,由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向“一府一委两院”负责同志当面交办,其他审议意见由相关副秘书长、专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当面交办,推动政府有关部门抓好问题整改。
坚持党管干部、依法监督、稳妥有序,加强对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的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对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的监督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落实中央要求,对于省级层面,制定省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有关人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办法,对省人大常委会任命的省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法院检察院副职的监督,由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对部分省人大常委会任命法官、检察官履职情况的监督,委托省人大监察司法委组织开展。对于市县乡人大层面,研究制定市县乡人大加强对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监督的指导意见,指导市县乡人大力争本届任期内实现对任命人员监督全覆盖,对市县人大选举人员监督工作的试点探索实现设区市全覆盖。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在代表工作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一是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常态化机制,发挥全省近1.3 万个家站点平台载体作用,就近接待人民群众,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建立完善代表收集群众意见的分级分类办理机制,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和方式。二是扩大代表对人大工作的参与。本届任期内实现主任会议成员走访联系419 名基层一线省人大代表、主任会议成员走访调研95 个县级人大、基层一线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三个全覆盖”目标。精心组织代表调研、视察活动,注重邀请代表参加立法、监督等履职活动,切实提高代表参与度和活动成效。三是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成效。在源头上,健全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前的沟通协调机制,对于质量不高的代表建议商请代表撤回或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重新提出。在办理中,完善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专工委专项督办、代表工作机构协调督办的多层次督办工作机制,加强与代表的沟通对接。在办结后,建立代表建议答复承诺解决事项台账,届中、届末时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回头看”,缩小办成率与满意率之间的差距。
在新时代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好,不仅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也是所有在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体系下运行的党和国家机关的共同政治责任。
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好,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在这方面,我们针对上半年组织开展的中央《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及省委实施意见专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省委提出相关建议。主要是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习宣传,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充分宣传党领导人民建立、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充分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推动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更加深入人心。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教学计划,作为社会主义学院和干部学院的必修课。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等职权,进一步加强开发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支持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人大工作更好推动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工作安排有效落实,更好地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重视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建设,推动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加强同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沟通,按照地方组织法规定和省人大常委会决定要求,配齐配足市、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等,进一步充实各级人大工作力量。
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好,关键在于提高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履职能力。常委会组成人员是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主体,人大机关干部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力量。围绕提升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能力,我们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若干补充规定,提出12 条具体改进措施,引导常委会组成人员会前深入调研、认真准备,会上踊跃发言、有的放矢,特别是在分组审议时要求承办议题的各专工委负责同志带头作重点发言,不驻会的组成人员至少认领一项议题作重点发言,使提出的审议意见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围绕立法项目、执法检查、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各专工委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调研报告提出文字结构“四三三”原则,即40%讲成绩,30%讲问题,30%讲建议。围绕提升机关干部服务能力,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创新建立“半月谈”学习制度,把主题教育学习之风制度化;依托人大代表探索建立经济运行观察点,把大兴调查研究制度化。重点推动解决“一线机关”和“二线思维”、常委会领导流动性和机关干部相对固化、监督者与被监督者能力不相适三个方面突出问题,以队伍建设高质量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
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好,重点在于“一府一委两院”积极支持配合。“一府一委两院”要健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按规定时间提交议案和报告,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认真研究处理人大及其常委会交办的审议意见,积极配合参与人大组织的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活动,明确负责代表联络的机构和人员,为代表知情知政做好服务,充分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高质高效办理代表建议,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
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好,基础在于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基础。在实践中要解决好代表荣誉与法定职责的关系、大会期间与闭会期间履职的关系、集体履职与个人活动的关系、群众意愿与个人意见的关系问题,在全省近10 万名人大代表中持续深入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贯穿本届五年始终,紧扣“学思践行”,引导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实践指引,优先执行代表职务,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光荣使命。我们将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这一重大政治资源优势,以推动中央《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及省委实施意见专项督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为总抓手,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以及中央对人大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提升江苏地方人大工作整体水平,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根本政治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