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启元 卢立菊
2020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3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时强调,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南京作为江苏省会,依江而生,跨江而踞,拥江而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长江沿岸唯一的古都城市。近年来,南京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系统开展长江经济带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在长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
什么是“长江文化”?“长江文化”有哪些构成因素?这是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长江文化实质上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维度、多层次文化复合体,其构成内容非常丰富。从区域板块看,长江文化的主体包括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地域文化;从文化类型看,长江文化包括科技文化、文学艺术、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内容。一般来说,长江文化是指文化地理学意义上的长江流域文化,是长江流域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个开放包容并不断创新的文化系统。其主体由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和下游的吴越文化构成。长江文化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和黄河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两大来源。
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形成了一些普遍性的文化特质。长江文化具有组成的复合性、分布的广泛性和影响的深远性等特点,它所展现出的多元共生、开放包容、创新创造特质,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源泉。一是多元性。长江流域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数量丰富、种类多样、结构多元,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长江沿线共有全国不可移动文物约30.6 万处,占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39.8%。长江上中下游区域形成的不同文明,与黄河流域各文明融合交汇,共同塑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二是开放性。从长江文化的整体功能来看,它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系统,既有兼收并蓄、容纳百家的恢宏气度,同时通过输出自身的文化能量对异质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兼容性极强的开放性文化。三是创新性。长江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开创性文化,并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文化创新活力。如水稻的栽培和推广,是长江流域为人类作出的开创性贡献。长江流域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稻作文明正是从长江流域向世界播迁的。在中华民族实现文化自觉的历史进程中,长江文化有创榛辟莽之功。长江流域也是许多重大革命活动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的领导人、根据地等,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在中华民族进行伟大社会变革、迈向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长江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可以说,长江文化是锐意进取、矢志开拓的文化形态,有着自强不息的创新伟力。要从长江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把长江文化作为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南京的历史与长江密切相关。长江南京段多元文化集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类型多元,汇集了古都文化、红色文化、工商文化、生态文化等不同文化形态。南京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也是长江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华文明中心南移后中原文化的承接地和复兴地,也是促进长江文化与外来文化深度交融的重要中心节点。南京长江沿岸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文旅资源总数达831 处,其中有9 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约800 处文化资源点。近年来,南京积极推动长江文化传承发展,加大长江沿岸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开展滨江岸线整治工程,打造世界级城市滨江文体旅休闲带,长江岸线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取得一定成效,11 处文旅资源点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数量位居江苏省长江沿江城市中第一。但与此同时,南京在长江文化传承与弘扬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对长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不足。一是保护不够。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保护难度,南京长江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尚未形成系统性、整体性保护。有学者指出,南京“从中山码头到长江大桥3.2 公里区域仅保存了文物点,缺乏点与点的整体关系,房地产开发过度。”二是长江文化资源缺乏系统的文物监测体系。对遗产存在状态的监测与保护不足,常态长效保护机制亟待健全。三是对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充分。对出土文物、遗址、遗迹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缺乏深度挖掘,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形式和途径较为单一,创新力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长江文化资源价值的挖掘。
对长江文化的研究阐释力度不够。一是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对与长江南京段相关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实物、口述史等缺乏系统搜集与整理,对长江文化的研究多以描述为主,研究深度与系统性不够。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编纂完成了“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系”丛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编撰了《长江学》,与其相比,南京缺少类似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二是相关研究机构数量较少。武汉较早成立了长江文化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等机构,重庆专门成立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与上述长江文化研究机构相比,南京长江文化研究相关智库成立时间较晚,数量较少,缺少专职研究人员。三是对长江文化研究、挖掘和保护的投入不足。从事长江文化研究的社会科学人才相对缺乏,长江文化研究项目经费较少,相应物质条件和科研基础相对薄弱。
对长江文化价值的精准传播不够。一是差异化传播不足。缺乏针对重点人群差异传播、对象传播、精准传播的有效举措,长江文化价值的影响力需要强化。二是传播方式较为单一。文本机械重复多,体现精神内涵、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较少;内容上口号式标语多、用故事视频等艺术呈现少;形式上以静态图文居多而动态呈现不足,特别是运用新媒体让青少年群体感兴趣的手段和载体较少。三是引导公众自觉参与传播不够。长江文化传播更多依靠党委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各类社会主体、普通民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
积极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南京资源禀赋优势,在保护与传承中挖掘长江文化内涵,在生态修复中彰显长江文化魅力,在文旅融合中提升长江文化价值,推进长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实现保护长江生态、传承城市文脉与改善人居环境、壮大文旅产业的统一。通过保护式开发、主题化策划、活态化利用、品牌化营销、差异化发展等,开拓长江沿线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多角度、多层次展现长江主题文化,建成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打造文化长江、绿色长江、智慧长江、幸福长江,实现南京长江文化的高质量保护、传承与弘扬。
加强系统性保护与展示,彰显长江文化魅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全面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作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首要任务,为传承中华文化、赓续历史文脉提供了政策遵循和实践指导。一是要全面保护长江文化资源。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提高对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认识,进一步加大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力度,将文物古迹、地下文物、红色资源、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中华文化标识等类型文化遗产列为保护对象。强化南京沿江文物本体及其历史环境风貌整体性保护,将长江文物古迹、红色资源、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中华文化标识等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范围。推进中国明城墙、海上丝绸之路等项目申遗,加强长江相关可移动文物抢救性征集、保护、修复工作。二是推进长江两岸重要遗址考古工作。重点对南京薛城遗址、湖熟文化等开展考古研究,打造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代表性的长江文明“大遗址”和长江文化风貌群。建立南京长江文化文物资源和保护成果信息数据库,细化完善并动态调整物质文化遗产分级分类名录和档案,实现长江文化资源全社会共享。三是建设一批展现长江文化的公共文化空间。精准把握南京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总体格局中的功能定位和独特内涵,把保护作为首要前提,把传承作为重要途径,把弘扬作为根本目的,着力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核心示范区和长江流域的璀璨明珠。建设长江文明探源大遗址暨博物馆群,展现长江南京段地域文明的内涵、特点和价值,彰显南京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性成就与重要地位。
推动全方位研究,挖掘长江文化内涵。组织专家学者持续跟进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加大对南京长江流域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力度,建立长江文化资源数据库。一是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深化长江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在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增设长江文化相关专业与研究方向,培育长江文化研究专门人才。高质量建设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争创省级长江文化研究高端智库,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原创性研究,推出《长江文化发展蓝皮书》《中国·长江文化发展指数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二是拓展研究领域。聚焦南京在中华文明时空坐标上的独特地位,深度挖掘长江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内涵。讲好渡江战役、南京长江大桥背后的历史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弘扬时代价值。进一步加强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内涵、外延的理论研究,解决理论滞后于实践的问题。加强长江文化比较研究,从内涵特征、遗产保护、资源利用、流域管理等角度,把长江文化带与欧洲莱茵河流域文化、多瑙河流域文化,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文化等进行比较研究。三是创新研究方法。注重将定量定性方法、“互联网+”模式、大数据等应用于长江文化研究。开展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创新研究,整合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多学科力量,开展长江文化的综合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提升长江文化价值。实施高品质文化旅游项目塑造行动,加快地标性文化旅游集聚地建设,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旅游演艺项目、入境旅游品牌,积极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富有文化内涵的世界级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旅游廊道。一是加强融合发展示范引领。通过水陆联动、江城互动、跨江融合,打造江、山、人、城融合共生的“人文景观轴”和扬子江城市休闲旅游带。打造一批具有长江文化特色的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示范小剧场、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以及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推出一批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旅游演艺、旅游民宿文旅融合产品,培育一批富有文化内涵、具有深度体验的长江主题旅游精品线路。二是塑造与彰显长江沿线特色风貌。推动长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有机融合,加强整体特色风貌和重点地段建设活动管控,保护传统文化基因,鼓励继承创新,彰显地域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注重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做好长江沿线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三是加强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挖掘和重组夜间文旅消费资源,打造夜游、夜娱、夜读等多元化夜间文旅消费主题场景,更好地满足游客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夜间消费需求,持续拓展产业链和产业边界,推动商旅文深度融合。建设南京长江之畔夜公园,构造特色滨江文化体系,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长江文化带。
丰富多维传播手段,增强长江文化国际影响力。用好用活城市资源禀赋,构建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对话、国际文学对话、和平与发展对话、河流与可持续未来对话,促进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一是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代表性文化符号。提炼长江文化标识性概念,挖掘具有时代价值的长江文化代表性符号,开发易于被海外受众理解和接受的文化IP 和产品。二是构建长江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平台。加强长江文化传播自媒体平台建设,利用社交平台增强长江文化在社会公众中的认知度、认同感;建立主流新媒体“轻传播”模式,向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展示深厚的长江文化底蕴,塑造南京辨识度高的城市形象。创新融合传播方式,创建长江文化数字化体验馆、长江文化网上虚拟展览馆等,结合人工智能技术、VR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等科技手段,以视、听、触多维体验传播历史与现实中的长江文化。三是加强长江文化交流互鉴。坚持国家站位、全球视野,开展国际城市营销,促进国际文明交流。构建世界大河城市对话合作网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文化交流载体。举办长江文化节、长江城市面孔推介、长江系列体育赛事等活动,高质量办好长江文化南京论坛,借助名城会、“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南京和平论坛、中国南京周等文化交流品牌活动,精准生动地讲好新时代长江故事。面向海外策划采访寻访、驻地创作、人文交流等活动,推动长江文化题材的舞台艺术、文创产品、影视作品、文学作品“走出去”,用南京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用南京文化展示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