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要新颖 主旨要突出

2023-11-15 05:58:09吴应海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9期
关键词:点题升格主旨

吴应海

导  语

考场写作,角度新颖的作文,总能让人耳目一新;主旨突出的作文,才能让阅卷者迅速读懂文章。反之,如果作文写作角度老套,就很难使读者“一见倾心”;主旨不明,则会让读者一头雾水,肯定得不到高分。

病文入院

我生活中的一棵树

高文洁

这是一棵非常特别的树,它虽然还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个子还不算高,但看上去很壮实,而且精神抖擞,浑身透出一种非凡的东西。(开篇没有点出这是“我生活中的一棵树”;树特别在什么地方,“非凡的东西”又具体指什么,也没有交代清楚。)

它和许多树一起,静静地站在新修的道路旁,沐浴在阳光下,脚下,是供养它的土地。我想,土地肯定也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那是个闷热的下午,天空突然起了乌云,随后便是一场狂风暴雨。风雨摧残着能摧残的一切。等到风停雨歇,不少树木东倒西歪,甚至还有好几棵树被连根拔起,躺在地上了。而这棵树,却依然坚挺,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这一段内容有点突然,应进行必要的铺垫或过渡。)

它为什么能不畏风吹雨打,坚强挺立呢?

就在我苦苦寻找答案时,恍惚中,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我知道,那肯定是泥土在说话。泥土说,这棵树我太喜欢了,它从被栽进来开始,就拼命吸收水分和养料,拼命向下扎根生长,一刻也不停息。它长啊长,日积月累,终于把根扎牢了,同时,身体也变粗了,叶子也茂盛起来了。你想想,它如此努力,做好了应对一切灾难的准备,在这点风雨面前,自然不会退却。即使风再狂,雨再猛,它也会屹立不倒。(本段借土地之口回答“我”的疑惑,解释这棵树为什么经历风雨却屹立不倒的原因。但土地毕竟不是人,不能真的开口说话。这里突然写“我”恍惚中听到土地的声音,给人一种牵强附会之感。)

一声鸟鸣把我从沉思中惊醒。我抬起头,只见一只小鸟站在树枝上,看着我,好像在和我说话,告诉我刚才泥土说的话是真的。望着眼前的鸟儿,望着眼前的小树,我连连点头。

是啊,不是有个成语叫根深蒂固吗?树根扎得越深,树就越牢固。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根基牢固,不易动摇。这棵小树用它的努力,告诉了我这个道理。谢谢它!(这棵树告诉我什么道理,应该明确指出来,因为与文章的主旨直接相关,不能忽略。)

做一棵树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面对这棵树,我的心中油然而生敬意。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向它学习,也做一棵与众不同、不怕风吹雨打的树。

当然,我也要感谢泥土,是它告诉了我这棵树的秘密。(结尾不够精彩。)

点评

文章对所见到的一棵树进行了描写,写它壮实且精神抖擞的外貌,写它无惧风吹雨打、依然坚挺的样子,并交代了这棵树之所以能坚强挺立的原因,抒发了内心的敬佩之情。立意高,描写生动,结构完整。

此文明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点题不到位。作文题目是“我生活中的一棵树”,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都没有突出这一点,给人以题、文结合不紧密的感觉。二是主题不明确。文章在描写赞赏树后,并没有明确点出它身上所表现出的品质,也没有交代清楚所获得的启示,主旨模糊不清。三是写作角度不新颖。从自己的视角对树进行描写,中规中矩,读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四是部分内容缺少铺垫和过渡。

升格时,可以将土地拟人化,以土地的口吻介绍这棵树,借土地之口点出树的品性,号召人们向树学习,从而突出主题,升华主旨。另外,行文过程中,要巧妙点题,注意过渡,确保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升格文

我生活中的一棵树

高文洁

嗨!大家好,猜猜我是谁?(先打招呼再发问,这样的开头与众不同,能充分激发读者的兴趣。)

我是新修的道路旁的一片泥土。很久以前,一棵树被栽进了我的身体里,闯进了我的生活。(点题。以泥土的口吻叙述,令人耳目一新。)

这是一棵非常特别的树,别看它个子矮,与参天大树相去甚远,但它壮实,精神抖擞,浑身透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总写树的特点,突出它的特别之处。)

它站在道路旁,沐浴在阳光下,不时轻轻摆动一下叶子,这时候的它,似乎与其他树没有两样。可是如果你看到它在暴风雨中奋力拼搏的样子,一定会对它刮目相看。(巧妙引发下文的描写。)

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天空突然起了乌云,随后便是一场狂风暴雨。风像發了疯似的揪着东西乱摇,雨像愤怒的拳头乱砸。(一“摇”一“砸”,生动形象,突出了风雨的凶残。)这棵树却毫不畏惧,勇敢抗争,最终立于不败之地。等到风停雨歇,路边的很多树都东倒西歪了,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此情此景,让人不得不佩服那棵树的坚强。

这棵树为何能不畏风吹雨打,坚强挺立呢?(设疑激趣。)

我来告诉你答案吧。自从它被栽进土里,我就发现,它不像别的小树总是贪玩,而是拼命吸收水分和养料,拼命向下扎根生长,一刻也不停息。日积月累,它终于把根扎得很牢,身体也越长越粗,做好了应对一切灾难的准备。你想想看,面对这点风雨,它会害怕吗?它会被打倒吗?我看,即使风再狂,雨再猛,它也会屹立不倒!(交代这棵树如此坚强的原因,为下文的抒发情感做铺垫。)

这棵树用它的经历,生动诠释了成语“根深蒂固”的含义,那就是树根扎得越深,树身就站得越稳。

树如此,你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努力打好基础,筑牢根基,就不会轻易被外在的力量所撼动,就能行稳致远,最终实现目标。(由树及人,升华主旨。)

我是新修的道路旁的一片泥土,现在,我要郑重地把我生活中的这棵树推荐给你。相信它的心无旁骛,未雨绸缪,相信它的执着坚韧,勇敢无惧,一定会给你启示,给你力量。(再次点题,突出树的品质。)

陌生人,但愿你也能成为这样的一棵树,把根深深扎进知识的土壤,然后枝繁叶茂,长成最美的风景。(表达美好的祝愿和希望。)

点评

1.角度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升格后的作文用泥土的口吻介绍一棵树,树还是那棵树,写作视角一变,别有一番情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首尾点题,前后呼应。开篇点题,引出赞美对象,最后再次用“我是新修的道路旁的一片泥土,现在,我要郑重地把我生活中的这棵树推荐给你”点题,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3.主旨突出,引人深思。升格文在叙写后,借泥土之口抒发感慨,表达心愿,点明主旨,给了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猜你喜欢
点题升格主旨
沉浸助获得,获得促沉浸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主旨演讲
海峡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26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平淡真实显主旨
画“龙”还须巧点“睛”
咬定青山不放松——谈高中议论文点题策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
党员文摘(2009年8期)2009-10-07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