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浩, 陆 伟
1.吉林省榆树市畜牧业管理局,吉林榆树 130400;2.长春市朝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长春 130012
仔猪腹泻病在养猪场(户)多发,25 kg 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约45%左右,死亡率一般在10%。仔猪发病后导致饲料报酬降低,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甚至发育停滞、死亡,给广大养猪场(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和临床经验对该病做以论述,供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猪场(户)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母猪从配种到产仔过程消耗体能很大,因此要及时强化母猪饲养管理,补充体能,才能顺利完成生产任务。避免所生仔猪发生各种疾病,尤其仔猪腹泻病的发生。
后备母猪健康标准,体况适中,生殖器官发育正常,不能过肥,背瞟用手按压不要超过手指为宜,乳头保持在12 ~13 个为宜,生殖器官无畸形。母猪50 kg 后采取限饲喂养,并在饲料中添加母猪宝,保证母猪生殖器官的发育。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促进卵泡的发育与排卵,提高母猪抵抗力。减少发病,为日后配种打下基础。母猪饮水中要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饲料中添加优质脱霉剂,防止霉菌对母猪造成的危害。配种前50 天注射蓝耳病灭活苗,料中拌抗蓝耳病中药材净化蓝耳病毒,7 d 一疗程。配种前40 天注射灭活口蹄疫苗,配种前30 天注射猪瘟苗,配种前20 天注射细小病毒苗,配种前10天注射伪狂犬苗,剂量按疫苗说明书。
此阶段母猪常发便秘流产,不食综合征,高热综合征等疾病。因此要做好母猪保胎,防病原菌侵入母猪体内的各项工作。妊娠母猪要常态化饮用加入氨基维他的清洁水,饲喂料中拌优质麸皮,并添加优质脱霉剂,同时做好圈舍消毒工作。同时在产前22 ~28 天做好伪狂犬疫苗接种,产前35 天做好链球菌疫苗接种工作,为保证所产仔猪不发生腹泻病,在产前45 天、15 天做仔猪大肠杆菌苗,产前40 天做好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冠状病毒疫苗。
这个阶段,母猪易发生缺乳、产后子宫内膜乳房炎、产后不发情等疾病。母猪产仔过程中要做好产房消毒工作,产后母猪要注射土霉素针剂,饲料中添加地美硝唑和阿莫西林粉,饮水中加氨基维他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产后母猪断乳后要及时免疫接种猪瘟等疫苗,防止传染病发生。
实践表明,只要掌握母猪的生理特性,并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树立母猪强仔壮理念就能大大降低仔猪腹泻病的发生。
初生关,仔猪初生时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不发达,因此需做好保温工作,温度在30 ℃左右,冬季产房要有红外线的保温灯。同时做好补铁、猪瘟及伪狂犬疫苗接种工作。仔猪出生3、7、21 d 做好药物保健预防工作;断乳关,仔猪28 d 断乳后,一般5 d 完成此过程,让仔猪哺乳到补饲有个适应过程;仔猪开食及外饲关,仔猪断乳后开食及补饲时,要合理限制饲喂次数,饲料中添加抗腹泻药物,饮水添加抗应激的电解质药物。饲料要饲喂营养全面、易消化吸收的饲料,采食量控制在体重3%以内,同时要按免疫程序做好猪只疫苗接种工作。注意环境消毒和温湿度控制问题。
腹泻是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是多种致病因子引起的,或是同时伴随其它疾病过程的一个症状。因此在做好母猪和仔猪饲养管理和防控工作基础上,对发病仔猪还要因症状及发病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诊治手段,来降低发病和死亡率。
2.2.1 霉菌毒素引起的仔猪腹泻及应对措施
由于仔猪饲料保存方法不当,及饲喂人员粗心,将发霉变质饲料喂给仔猪,造成仔猪出现水样腹泻,甚至脱水死亡。
应对措施:停止饲喂发霉饲料,平时饲料要摆放在干燥通风处保存。发病猪只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 粉,电解质多维葡萄糖粉,连用5 d,个别猪只注射维C 和止泻针剂,比如大蒜苦参针剂。
2.2.2 营养性腹泻及防治措施
仔猪消化道及肠道系统未发育健全,胃液分泌少,消化酶种类少,酶的活性低,加上胃酸含量不足,易造成植物性高蛋白消化不完全,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饲料中某些抗营养因子不但影响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同时还破坏肠组织的完整性,造成消化道和肠道吸收障碍,造成腹泻。仔猪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补充不足,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另外母猪奶质过浓,营养过高影响仔猪营养的吸收,引起营养腹泻。
防治措施:一是选择仔猪适口性好,营养均衡的饲料,另一个是强化妊娠母猪后期管理。、
2.2.3 应激性腹泻及应对措施
仔猪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还没发育完善机体自身调节能力差,应激因素的制激会导致仔猪的抵抗力下降和机能紊乱。
应对措施:减少仔猪断乳后母仔分离、饲养密度、饮食变化等一系列应激刺激。降低由此因素引起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而导致腹泻现象发生,同时在发生上述应激反应时,饮水中加氨基维他,减轻应激反应。
2.2.4 细菌性腹泻及应对措施
仔猪细菌性腹泻种类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猪痢疾。仔猪黄痢多发生3 日龄以内初生仔猪,排黄色或黄白水样粪便,迅速死亡;仔猪白痢多发于10 日龄至3 周龄仔猪,排灰白色、浆糊状有腥臭味的稀粪,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大,常常表现非败血性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红痢多发于1 周以内仔猪,排红色稀便。由乙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死亡率高;仔猪副伤寒多发生于20 日龄至4 月龄仔猪,急性病例表现败血症,亚急性和慢性病例表现为大肠坏死性肠炎,粪便恶臭带血;猪痢疾(血痢),各年龄猪均可感染,正在生长发育的仔猪为多,表现黏液性或出血性下痢。
防治办法:口服补液加恩诺沙星粉,腹腔注射葡萄糖40 mL,生理盐水50 mL,阿莫西林5 g,庆大霉素5 mL,地米5 mL,混合后加温至30 ~40 ℃,仔猪腹腔注射20 mL/10 kg,每日4 ~5 次。仔猪黄白痢一般注射药物选择粘杆菌素(恩诺沙星)水针,用法用量按药物说明书。仔猪红痢选择乙酰甲喹注射水针。猪痢疾选择头孢喹肟和乙酰甲喹磺胺间甲氧嘧啶水针,用法用量按药物说明书。仔猪未发生疾病前需做好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2.2.5 仔猪病毒性腹泻及应对措施
病毒性腹泻种类包括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猪冠状病毒感染、博卡病毒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以厌食,呕吐、腹泻为特征。寒冷季节多发,发病率100%,7 日龄仔猪死亡率高;猪流行性腹泻冬春季节多发,各年龄段猪场均可感染,排水样便,呕吐,脱水为特征。哺乳仔猪死亡率达50%;猪轮状病毒腹泻主要发生在哺乳仔猪,四季均可发病,表现厌食,精神委顿,感染仔猪死亡率可达50%;博卡病毒性腹泻表现下痢呕吐,剧烈排水样稀便。发热,精神不振采食下降,主要发生在哺乳和断奶仔猪。
防治方法:限饲和减少哺乳次数,同时结合猪只补充葡萄糖粉和电解多维,严重猪只可采取腹腔注射药物办法控制,用法用量按说明书。发病猪只肌注核苷肽和粘杆菌素,恩诺沙星水针,用法用量按药物说明书。可在猪料中拌芪板青粒料,新霉素粉和多种维生素,用法用量按此药物说明书。
2.2.6 寄生虫性腹泻及应对措施
引起寄生虫性腹泻的寄生虫一般有猪球虫、蛔虫、类圆线虫、猪小袋纤毛虫等。猪球虫病临床表现,仔猪排黄褐色或灰白色稀便,混有血液,常与仔猪黄白痢和积状病毒腹泻混感,病情变得复杂,病猪腹泻脱水。猪小袋纤毛虫病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或排黏液性血痢,急性病程2 ~3 d 可见死亡。类圆线虫病,常见于仔猪,表现下痢,消瘦,死亡率高。
寄生虫性腹泻应对办法:一是猪场(户)制定科学合理驱虫程序。一般在断乳后、育肥前、出栏前都要用广谱驱虫药驱虫,选择防苯达唑和伊维菌素片(粉)剂驱虫即可;二是已感染猪只在驱虫同时用抗生素止痢止泻,控制继发感染,减少死亡率。
2.2.7 饲养管理和气候环境因素引起的腹泻
饲料发霉变质或突然更换饲料,冬季猪舍保温不好,消毒不严格,饲料中蛋白质过高,某些传染病后继发感染等因素,均可导致仔猪感染引起腹泻。
应对办法:猪群要建立合理疫苗免疫程序,强化饲养管理,给仔猪创造一个温湿度适宜且通风良好的生长环境,定期对圈舍用两种不同剂型消毒药进行清洗消毒。比如2%稀戊二醛和过硫酸氢钾。充分保障饲喂的饲料优质无霉变,饲料长期添加脱霉剂。饮用清洁无污染的水要消除诱发仔猪腹泻病因,仔猪断奶前后饲料中添加腹泻保健药物,减少应激,促进仔猪生长并迅速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控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和腹泻病发生。消除诱发腹泻病,同时要对症控制腹泻和修复保护肠道,并防止细菌毒素的继发感染。
生产实践得知,只要掌握母猪和仔猪的生理特性,树立母强仔壮理念,加强猪只饲养管理,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免疫接种程序,平时注重母猪和仔猪保健工作,对发病仔猪及时采取有效诊治的办法,就能大大减少仔猪腹泻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增加养猪场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