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娅 郑州人民医院
业财融合视角下公立医院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不仅能提升公立医院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能力,还能够有效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使医院能够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强化对运营成本的控制能力[1]。但是从目前公立医院的发展现状来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公立医院预算管理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目前,许多公立医院都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开展了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但是相关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实质并没有充分理解,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管理组织模式失效,预算编制相对粗糙,无法满足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需求。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选择的预算管理组织模式还处于传统的预算管理形式,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采用的还是增量预算,工作人员对医院的经营情况和业务情况没有进行全面了解,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没有对药品的有效期和药品的使用进行详细考虑,导致药品的周转时间和库存持续上升,进而导致医院大量的资金被占用,使医院无法健康地运行,这些问题的本质还是因为预算管理组织模式失效导致的[2]。
目前,许多公立医院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都过度重视预算管理的资源投入,对相应的绩效评价制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将公立医院收入增加值、床位规模、医疗设备数量等方面作为公立医院成长的重要标志,在运营过程中重视公立医院内部医疗资源的拥有数量,忽略了预算管理中绩效评价工作的全面开展,这就导致公立医院的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而且医院运营成本也无法有效控制,对设备运行的收益和工作效率也无法进行准确计算,进而导致医院内部的资源分配不均匀。此外,由于当前公立医院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过度重视实质资源的拥有数量,导致医院在进行预算工作时经常出现资金使用情况不明、设备闲置的情况,进而导致公立医院资金浪费和资金闲置情况严重,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可能还会导致医院预算管理工作触碰到我国的法律底线[3]。
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预算管理工作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将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口径统一,进而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但是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预算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刚性,相关管理人员在执行预算管理制度时没有足够的执行力度,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无法开展,这是因为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使得预算管理工作量持续增加,工作难度也相应提升,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现有的预算管理人员已经无法满足预算管理要求,进而造成预算管理执行管控刚性不足,使得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当前,公立医院内部从事专业预算管理的人才较少,大多数财务人员进行预算工作时缺少独立判断能力,对其实际运行情况不够了解,进而导致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管控刚性。
业财融合的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将预算、业务和财务进行有效融合,所以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需要有全面的沟通渠道来避免各个业务版块之间的信息差,进而开展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目前,公立医院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往往不重视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投入得很少,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通常会认为预算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相关管理人员更为重视医院的经济收益。这也就导致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只能处理简单的财务报表,而且业务系统方面的数据和财务数据之间无法有效连接,导致业务和财务系统无法有效融合,进而使预算管理工作缺乏全面的信息数据支撑,只能停留在表面工作的处理中,无法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
在传统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公立医院只能依托医院的历史数据对财务资源进行管理,无法对非财务资源进行全面管理,导致整体预算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但是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公立医院业务情况和未来发展计划进行合理预算,对医院内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使预算管理工作贯穿到公立医院的全部工作流程,进而使预算结果更加有前瞻性。医院管理人员能够结合预算结果对医院实际运用情况进行全面掌握,进而把控医院发展全局,让医院资源能够合理分配、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做出正确决策,保证公立医院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健康持续发展。
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往往会将业务和财务进行分割,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有效联系,使得医院整体运营效率低下,而且各个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差,影响医院内部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在这种预算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得出的预算结果往往不能符合医院实际发展需求,而且当预算结果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对预算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使得公立医院运营风险较大,不利于医院的正常发展。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公立医院可以利用全面的预算管理将财务和业务的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整合,将预算管理工作范围扩大到全部工作层面,让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能够及时共享,进而让医院内部员工能够对医院的发展规划和成本控制计划更加了解,解决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滞后的问题,而且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开展全面的预算管理能够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医院的业务短板,使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地对风险进行规避,从而提升公立医院整体运营效率,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3]。
医疗行业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在公立医院服务过程中会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在医院进行医疗设备采购和提供医疗服务时都需要为其提供大量的资金。所以,在业财融合视角下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如果医院在进行预算时没有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使得医疗设备采购和医疗服务方面的资金不足,就会导致医院整体服务效果不理想,影响公立医院声誉的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最为重要的是,如果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严重下滑,还会阻碍我国社会稳定发展。因此,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让医院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使用资金,进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目前,公立医院在业财融合视角下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还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管理人员缺乏全面管理意识、对业财融合的本质理解不够清楚、预算管理信息技术能力不足、预算管理组织模式失效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无法发挥实际作用,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策略,助推公立医院的业财融合。
公立医院想要业财融合视角下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就需要对自身的组织框架进行优化,以此来奠定预算管理业务基础,具体要求如下:第一,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将医院内部的预算收支活动进行统筹管理,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将公立医院运行的全流程、全金额进行总体规划和统筹安全,进而保证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将医院业务进行有效融合。第二,医院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中需要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在制定年度运营目标后需要进行业务预算、收入费用预算、筹资投资预算等,具体如图1 所示。第三,在优化自身组织框架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业务层面管理需求,将预算管理维度进行有效拓展,进而保证预算管理组织模式的有效性。第四,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将财务控制由传统的财务环节前移至业务处理环节,进而让公立医院的资金流、信息流能够同步并行,为预算管理后续工作奠定业务基础。
图1 预算管理组织架构
公立医院想要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开展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就需要打破业财壁垒,促进预算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具体要求如下:第一,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在预算开始之前对本次预算编制方式进行研究,对医院财务情况和业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选择快速准确计算方式,将最准确的结果及时呈现出来。第二,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流程应该遵循一事一议的原则,在业务部门提出申请后,由上级领导批准后交给医院的党委会进行严格审查,全部通过后方可进行预算。第三,预算管理工作开始前,管理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确立预算目标,在符合整体规划的同时也要将业务部门的规划进行搜集并且进行分析,保证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充分融合医院业务情况。第四,公立医院预算项目在建立时需要遵循严格论证、优化整合、科学合理、注重绩效等原则,利用医院内部信息化建设委员会等力量促进预算与业务深度融合[4]。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公立医院需要将业务管理流程融入预算管控,对医院整体业务流程再造,进而保证预算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具体要求如下:第一,相关管理者需要建立多层级预算模式,将预算范围扩大到业务流程方面。第二,业务部门层面的预算体现形式需要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通过经济事项进行体现,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利用各业务系统和经费报销系统对业务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使各业务部门之间职责明确,进而保证预算管理的刚性控制。第三,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将预算管理系统和医院业务系统进行有效对接,进而实现业务部门的流程再造。第四,在业务部门的物资使用环节,管理人员需要针对每个业务部门不同物资消耗水平进行合理计算,当预算指标接近极限值时,需要通过预算管控对业务部门发出预警,以便业务部门能够及时对物资领用进行控制。
想要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则需要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价值,利用共享预算和业务活动信息实现业财融合,具体要求如下:第一,公立医院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结合医院实际发展情况实现财务转型,利用信息化建设将财务系统和医院HIS 系统进行合理对接,进而使大数据技术和在线服务系统能够被充分利用起来,将预算管理工作流程进行有效优化,进而有效解决传统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对账问题。第二,管理人员需要利用信息化建设构建公立医院线上运营模式,进而让医院预算管理更加精细化,提升医院预算管理水平。第三,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将预算数据、业务数据进行有效整理,最大化消除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信息差,提前预测财务风险,提升公立医院解决财务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将医院内部资源进行合理控制,进而让医院预算组织模式更加有效,而且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将业务与预算进行有效融合,保证预算管理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提升公立医院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促进医疗行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