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佳欣 胡雅梅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中提到教育要促进学生适宜发展,将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其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旨在促进特殊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1]。生活适应课程作为我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如何提高生活适应教学效果至关重要。2017年我国出版并发行使用的《生活适应》教材作为当前生活适应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知晓教材特点成为其开展生活适应教学的关键,通过分析生活适应教材特点,为开展生活适应课程教学提供针对性建议。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教版低年级《生活适应》教材进行客观分析,内容包括单元主题、教学内容、练习形式以及评价方法。
(一)单元主题。教材有明确的主题划分,分别是学校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其他(其他类中主要涵盖自然、国际和社会等内容)。教材各个单元主题占比不同,总体以个人生活类内容为主,注重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生活和其他类内容占比较少。如,低年级段主要教授学生熟知亲朋好友、了解身体部位、认识食物类型、学会穿衣服等,涉及的内容都与儿童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此外,随年级不断增长,教材各主题占比不断变化。一年级个人生活类内容占比最多,二年级其他类内容占比增加,学习从个人领域向社会领域拓展,三年级以其他类内容为主,着重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2]39。
(二)内容编排。教材以横向延伸的形式编排教学内容,紧密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并随年级增长,知识广度不断向外部生活扩展。如,一年级主要包括“我”、“我的家人”、“我的老师同学”和“六一儿童节”等涉及自我生活的领域,二年级内容范围扩大到“我是少先队员”“我是中国人”等涉及儿童社会生活的领域,三年级中“我是社区一份子”和“分担家务活”等内容更加强调个人与社会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教材以纵向深化的形式编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增加知识深度。以个人生活内容为例,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常见的衣物”等内容向学生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裙子、毛衣、裤子等衣物,让学生详细了解各种类别的衣物之后,在一年级下册中引入“学穿衣服”这一课题,将之前所学的毛衣、裤子和帽子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特点,逐步增加了知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形成对衣物的整体认知。
(三)练习形式。教材练习涉及学校和家庭两个情景,包含“我来做一做”和“我再学一学”两种形式,主要以情景模拟方式巩固课堂教学,并增加新内容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在学校情景中,练习强调巩固新知与尊重差异相结合。如,一年级上册“洗手”一课,在“我来做一做”部分提供了“苹果脏了”“准备吃饭前”和“上完厕所后”等多种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应用知识;在“我再学一学”部分呈现“按洗手液”“挤洗手液”“自动感应洗手机”等新知识,旨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在家庭情境中,练习强调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如,一年级“洗手”一课,“我来做一做”部分运用“让爸爸妈妈记录自己洗手次数”的方式来监督学生养成每天洗手的好习惯,注重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我再学一学”部分呈现“没水洗手怎么办”等新情景,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其他类型的洗手方式,拓展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评价方式。教材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两部分。“评价内容”的表述使用明确词汇,强调评价标准的具体和可操作化。如,二年级上册“学穿鞋”一课的评价内容为“会穿脱塔扣鞋”“能把脱下的鞋子整齐放好”;“团圆过中秋”一课的评价内容为“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等。其中“穿、脱、放好、赏月、吃月饼、表达问候”等动词细化了评价要求,明确了评价的具体标准,使评价更容易落实;“评价主体”部分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强调多方共同参与。
通过对生活适应教材内容的分析,可见培智学校低年级《生活适应》教材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一)主题贴近生活,注重知识拓展。生活适应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生活适应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紧密围绕学生当前和未来生活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3]61。该教材的主题设置强调“以人为本”“以特殊学生生活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人物、节日等分类整合到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单元主题,密切关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其适应生活的能力,切合了课标中教材内容要体现“生活性”的特点。生活适应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材主题的设置不仅涵盖学生个人生活,还涉及家庭和社会生活等部分,主题内容不断由内向外拓展,将学生掌握的与个人生活有关的知识技能迁移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生活中,主题内容的拓展性特点,有助于学生从“个体我”向“社会我”不断发展,促进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提升。
(二)内容由浅入深,呈现直观具体。教材单元内容围绕学生需求和身心特点,以家庭生活、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为分类依据,选择生活中必备的知识与核心技能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和整合,满足了学生日常生活需求。单元内容按照知识和学生心理逻辑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从处理“我与我自己”之间的关系到“我与他人”再到“我与世界”,课程安排以个人生活为核心,从自我向外部世界逐步认知,整个过程体现了循序渐进、逐渐提升的特点[4]。同时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符合智力障碍儿童直观性思维特点,统一采用绘画图片的方式呈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利于智力障碍儿童理解和掌握。以一年级上册《洗手》一课为例,教材将具体的洗手步骤“淋湿、挤洗手液、揉搓、冲洗、擦干”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化抽象为具体,方便学生模仿学习和自我反馈。
(三)练习兼顾差异,主张家校共育。教材练习部分涉及家庭和学校两个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教育训练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家长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在课下引导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巩固所学知识,体现了家校共育理念。练习形式包括“我再学一学”和“我来做一做”两部分。“我来做一做”是对教材核心内容的巩固练习,面向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我再学一学”属于课外补充部分,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智力损伤程度较少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这体现了练习内容和形式兼顾学生间的个别差异。
(四)评价多元综合,重视实践操作。教材对学生的评价符合课程标准中“多元、开放、整体性的评价观”[3]77。在评价主体上,教材采用教师、家长他评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了评价多元开放的特点。在评价内容上,教材使用具体的动作词汇,有利于教师客观、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体现了评价实践性和操作性特点。在评价方法上,“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采用“画笑脸”的方式进行评价,巧妙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家长评价”采用“家长寄语”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运用质性评价的方式来收集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和建议,体现了评价方法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特点。
依据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低年级《生活适应》教材内容特点,为培智学校一线教师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把握实际生活需要,提升适应水平。培智学校面对的教育对象一般为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他们在认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着重培养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该教材内容涵盖了生活中基本的生活技能知识,对提高智力障碍儿童适应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但教材是基于受教育者的共性特点编写,由于我国各地区文化多样性、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以及智力障碍儿童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同时,也要适当调整课程计划,增设潜能开发、缺陷补偿等特色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灵活性和适切性[5]。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结合自身和实际需求,开展创生型课堂,将教材中尚未涉及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加入教学计划中,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以一年级下册《我的家人》一课为例,其涉及的主题为“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家人的爱”,显然家庭不止这几位成员,如,有的家庭有“叔叔、姑姑”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家长沟通取得支持,在课堂上呈现出每位学生真实家庭成员的图片,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采用直观式教学法,增强知识理解。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和核心内容[6]。针对智力障碍儿童感受性差、概括性思维水平低等认知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实物、视频、音频”等直观性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视、听、嗅、味、触”等多种感官体验,增加课堂内容的可操作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以一年级下册《常见的水果》一课为例,教材呈现了大量图片,但针对智力损失程度高、感知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理解图片仍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呈现不同水果,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这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水果的特性。在采用直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实物直观与适度抽象的巧妙结合,提供多元的呈现方式[2]40。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精选直观材料。如针对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能力差的特点,在选用实物材料时要尽可能选择色彩明亮的物品,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进行直观教学时要注重配合言语教学。如针对智力损失程度较高的学生,以实物直观为主;针对智力损伤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运用摸象直观和言语直观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三)运用多种练习方式,强化技能掌握。生活适应课程以实践为特质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必须立足实践,让学生在体验、操作、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提高适应能力[3]76。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缺乏感知和实践经验且个体间差异大,故既要考虑练习形式的生活化和实践性,也要注重练习内容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练习形式上,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景让学生在游戏等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做到知识与生活相融合。在练习内容上,对于智力损伤程度较高的学生,练习以基础知识为主,重在要求其掌握基本技能;对于有能力的学生,在其对基础技能形成熟练完整的操作体验后,教师可依据教材上“我再学一学”板块,适当拓展其他知识技能。在练习方式上,教师可采用“示范-模仿”和“小步子”原则,运用任务分析法为不同程度学生设置一对一练习计划,帮助他们回顾课堂教学内容,并依据其练习结果提供一对一答疑指导。以二年级上册《学穿鞋》一课为例,除教材中“找一找谁的鞋没有穿好、把鞋配成双”等书面练习形式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比一比谁的鞋穿的准和快”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穿鞋的过程,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运用的准确度和熟练度。对于智力损伤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分解任务难度,让其按照“穿脚蹬鞋、穿拉链鞋、穿系绳鞋”的顺序进行逐步练习,运用代币制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技能的掌握。
(四)合理实施分层教学,关注个别差异。当前特殊教育仍以集体教学为主,在此过程中应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学要加强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满足不同特殊儿童在学习深度、广度、速度等方面的不同需要,并给予必要的个别支持辅导[7]。在课前,教师要注重诊断性评估,根据学生能力分层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规划;在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合理分配教学任务,既要立足基础性内容的传授,又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扩充拓展性内容,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要实施过程性评价,优化评价指标,强调评价内容的具体性和方式选用的差异性[8];在课后,教师要注重分层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将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为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辅导。
(五)倡导家校共建共育,提升教学效果。特殊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全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社会、家庭等不同人群、部门和组织多层次多维度的参与[9]。课程实施以及学生成长仅仅靠学校教育是远不足够的,家庭生活在学习过程中起潜移默化影响,家长的参与与反馈也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多种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如,按时与家长沟通,利用电子信息平台或家访的形式反馈学生学习情况,邀请家长参与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对家长进行相关教育培训,鼓励家长进行经验交流分享;恰当设置家庭亲子作业,激励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效果,以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