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点秋
2023年9月19日,天津华为旗舰店开业,Mate 60系列手机吸引了眾多消费者
日前,华为未经发布便开售的Mate 60系列手机,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媒体的热切关注。其配备的新一代昆仑玻璃、卫星通话以及XMAGE超光变主摄,都处于手机行业的翘楚水平,“遥遥领先”。
但无论是以上诸多先进配置,还是5999元起的高昂售价,都不是这台手机如此引人注目的原因。让Mate 60火出天际,甚至在9月25日正式发布前,就成为现象级爆款的,是它所搭载的那颗“中国芯”—麒麟9000S处理器。
这是华为自2020年5月15日被美国全面封锁、无法使用先进制程代工生产高性能手机芯片以来,交出的第一份“答卷”。这也标志着,中国大陆的光刻工艺水平里程碑式的突破。接下来,让我们来深入了解这款芯片的特点与优势,以及它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意义。
首先谈一谈这颗芯片所采用的制程工艺。虽然官方并未公布麒麟9000S芯片实际的代工厂商,但业界普遍猜测,其来源于中芯国际旗下最先进的N+2工艺。
据国内外众多科技媒体的拆解评测,麒麟9000S芯片的晶体管密度,大概在86~100MTr/mm2(百万晶体管/平方毫米)之间,与国际主流水平—台积电N4P的165.9 MTr/mm2,和三星4LPE的146.5 MTr/mm2,还存在很大差距,但基本达到了早年台积电初代7nm的工艺水准。
这无疑是对美国技术封锁的一次强有力的回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同时也是中芯国际所采用的DUV光刻技术,在合理成本范围内,能做到的近乎极限。
要知道,强如“技术狂魔”的英特尔,旗下经过多年打磨,被网友戏称为“10nm++++”的10ESF DUV工艺,即便采用了良品率极低的SAQP四重自对准曝光技术,达到的晶体管密度也仅为100.8 MTr/mm2;而自此之后,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目前均已转向EUV极紫外光刻领域—最新发布的iPhone 15 pro搭载的A17 Pro处理器,所采用的台积电初代3nm工艺,晶体管密度已突破200 MTr/mm2大关。由此可见,国内光刻领域若想获得新突破,EUV仍是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虽然距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5年到6年的技术代差,但经过华为自主研发的鲲鹏系统深度优化调教后,Mate 60系列运行各类主流应用软件的速度,仍然做到了比较流畅的水平。
国内光刻领域若想获得新突破,EUV仍是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取自Mate 60Pro的麒麟9000S芯片
Mate 60系列广告
同时,麒麟9000S还配备了首次在手机端ARM架构处理器中出现的超线程技术。作为一款8核心12线程处理器,麒麟9000S与华为数据中心级ARM处理器鲲鹏系列一脉相承地,采用了自研泰山架构。它所继承的,在服务器级处理器中比较常见、但在手机上非常罕见的“超线程”技术,将“1+3+4”中的1超大核与3大核虚拟为8个逻辑核心,与4小核一起共同构成12线程,有效提升多任务处理效能。
然而,在服务器以及家用电脑领域已经十分普及的超线程技术,迟迟没有下放至手机市场的原因,便是其相比手机芯片厂商普遍采用的“大小核”多任务处理方案,需要消耗更多的功耗,以及需要应用的专门适配。
早年,英特尔曾为移动终端推出过配备超线程技术的Atom凌动处理器,搭载在联想、中兴等厂商的一系列手机产品上,但x86复杂指令集天然高功耗的特性,与超线程技术结合的后果,就是让Atom处理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火炉”,实在难以驾驭。
华为此次同样为Mate 60系列配备了十分豪华的散热规格,大概是期望其性能释放,能够弥补一部分制程代差所造成的性能损失吧。
那么,中芯国际是如何在短短数年内,将芯片代工工艺水平从14nm提升至7nm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中芯国际的灵魂人物,堪称“芯片吕布”的技术狂人梁孟松。
作为芯片界的传奇人物,梁孟松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3D晶体管之父、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发明者胡正明。FinFET于1999年被发明,但直到16/14nm节点研发阶段,才作为MosFET的下一代技术被大规模投入使用,并成为14nm、7nm与5nm节点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
梁孟松博士毕业后,于1997年入职台积电,并在2003年帮助台积电研发出130nm“铜制程”,击败彼时如日中天的美国IBM,一战成名,成为了早年“台积电六骑士”之一。
后因与台积电另一员大将蒋尚义关系不和,他出走台积电,来到三星,将导师胡正明的FinFET从理论变为现实,一举帮助三星在2014年攻克14nm制程工艺,让彼时仍停留在16nm工艺的台积电损失了苹果、高通70%的订单,成为台积电知名的“头号叛将”。
中芯国际用3年的时间,走完了台积电10年的路,股价也翻了7倍。
蘋果最新发布的i Phone 15Pro 搭载A17Pro处理器
2015年,台积电状告梁孟松违反竞业限制胜诉后,梁被当时的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游说,于2017年加入中芯国际,又在3年的时间内,接连帮助中芯国际攻克了28nm、14nm、12nm、7nm、N+1的技术难题,将中芯国际从一个半导体三线小厂,直接提升到国际一线代工厂水准,用3年的时间,走完了台积电10年的路,股价也翻了7倍。
值得注意的是,梁孟松在三星时期的年薪,最高达到了4000万美金,而在中芯国际的年薪,最高时也“仅为”150万美金,且他将其中绝大部分捐出,奖励给国内微电子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的优秀学生和贫困生。
在之后公开的辞职信中,他也表示,来到中国大陆,“只是单纯地想为大陆的高端集成电路尽一份心力”。其个性与气节,可谓国士无双。
目前,实现量产的最先进制程,是台积电3nm,被iPhone 15 Pro搭载的A17 Pro处理器所采用。而万众期待的台积电3nm工艺被揭开第一层面纱后,它的提升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与上一代iPhone处理器A16相比,单核性能提升仅有10%,多核仅有3%,即便对近年来一直被人诟病“挤牙膏”的苹果来说,提升幅度也未免太小了一些。
但细究个中缘由,虽然存在着初代工艺良品率低、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客观因素,难辞其咎,但也许问题并不全出在台积电身上—自2019年苹果芯片工程师团队部分核心成员出走,创建芯片公司Nuvia后,苹果的芯片提升便一直不温不火,亮点乏善可陈,唯一的亮点大概仅有受到广泛好评的A15处理器,它被连续搭载在iPhone 13与iPhone14两代机型上。
2023年9月12日,美国加州,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与会者在观看全新的iPhone 15
而Nuvia不仅在2020年发布的Phoenix架构原型芯片上低调“秀肌肉”,单核跑分远超当时的高通骁龙865、苹果A13处理器,它还在2021年被高通收购,帮助高通开发自研架构,解决了高通多年采用的ARM公版架构,与苹果A系列差距过大的问题。
搭载Nuvia架构的高通骁龙8 Gen4处理器,即将于2024年上市,其即将于2023年底发布的骁龙8 Gen3多核性能也有望超越苹果。A系列处理器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可见研发人才对于一家芯片公司的重要性。
有趣的是,iPhone所遇到的芯片研发瓶颈,与英特尔当年卡在14nm工艺的困境几乎正好相反。与苹果不同,英特尔的芯片并未经台积电代工,而是由自家光刻厂自主生产。
英特尔在14nm至10nm工艺的代际演进过程,因为步子迈得太大,要求过高,采用的技术过于复杂,打乱了技术演进的正常节奏,导致其在2014年至2020年间,被AMD迎头赶上。
但英特尔在意识到问题后,简化了10nm的生产工艺,终于在2021年发布能耗与性能均极为优秀的12代处理器,一扫消费级处理器多年不及AMD的颓势。
它的下一代采用GAA全环绕栅极晶体管的20A制程,也在稳步推进中,与三星、台积电并驾齐驱。由此可见,英特尔并不缺乏技术人才,而苹果很可能正面临人才匮乏的窘境。
随着ARM近日高调上市,促成年内最大IPO,其与高通多年的专利纠纷,和高通采用自研架构、努力摆脱ARM的争端,也即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芯片产业依旧暗流涌动,风云诡谲。华为能否从麒麟9000S开始王者归来,从中杀出一条血路?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