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洁/青岛市城阳区天泰城学校
现阶段,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须引导学生进行灵活高效学习,并且启发学生思维,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探究。而教师在该过程中须植入丰富多元的情景活动,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灵活表达、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效率。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其内容、形式、结构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在初期阶段,在一年级到二年级需要帮助学生学习认识基本颜色,如红、黄、蓝、绿,教师可利用彩色图片、卡片以及实物来帮助学生辨识颜色的特征。而在中年级阶段,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层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三原色、次级色期间,学会在调色板上混合颜色,使用彩色粘土或者涂鸦来完成对不同色号的调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需要对色彩进行对比,比如对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中年级阶段能够通过绘画、拼接、贴纸或色彩轮盘来探索色彩融合、混合的概念。而在高年级阶段,小学生的情感素质、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教师在色彩教学过程中可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引导,包含对不同色彩的象征意义、文化背景进行讲解,使学生的情感思维得到发展。在该环节,学生需要将所学习的色彩理论知识用于艺术创新活动,包含绘画、手工艺制作、雕塑等;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必然会经历从观察、模仿、创新等整个学习循环,通过观赏艺术作品以及大师作品,学会使用色彩,并且在自己创作中对色彩进行创新利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色彩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故事[1]。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各个领域进行创新思考,对问题进行创新探索,表达自身观点和看法。创造力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动力源泉,教师可引入多元化的情景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外在事物的探索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可将学生暴露于多样经验和学习机会中,学生在艺术、科学、人文、历史、社会等不同领域能够拓宽视野,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而学生的创造力也体现在创造性思维、技巧层面,如学会关联思想、侧面思考,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可帮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制定出全新的决策和方法,对问题进行有效管控。学生的创造力也体现在自信层面,教师在学生提出创业想法和观点之后,可给予鼓励支持,使其获取心理思想情感上的满足,在后续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最佳的状态。
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可通过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进行观点、想法的表述,会尝试利用不同色彩组合,思考色彩对情感情绪的影响。而教师可在整个情境空间环境中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想法和观点,用色彩来展示自己的想法。在创意思维培训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表达的环境,学生在相关创业环境中能够进行随意探索,不用担心犯错。在激励鼓舞的环境下,学生可进行创意组合、创意构思[2]。
比如在绘画春天的嫩绿场景时,学生所接触的绿色色号过大,还无法找到嫩绿色、淡绿色来描绘春天色彩。此时教师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将黄色和蓝色颜料的比例进行灵活调配,还原出嫩绿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灵活高效表达。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调配出四季的色彩,将初春、阳春、暮春、立夏、立秋、初冬、大雪等不同节气的色彩用调色板进行还原,将每个季节的色差通过创意表达形式进行展现,从而使学生的创意学习水平得到提升。而在该环节教师也可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例如“如果你是一种颜色,那么会是怎样的颜色”,通过此类问题来引发学生对色彩的思考,让学生谈论自身对色彩的感觉,以此来激发学生创造力,比如有的学生会说到“如果我是一种颜色,我会是绿色,散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有的学生会回答到“如果我是颜色,我将是黄色,表达出秋天收获的喜悦”。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所给出的答案,在开放的情景空间环境中,将情感教育、色彩教育关联在一起,让色彩与情感、情绪建立起有机关联,从而使学生的色彩学习水平得到提升,借此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要回归到课程教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层面,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在该环节,教师可适当引入创造性培养元素以及创意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3]。
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观察与描述。进行色彩感知练习的核心是鼓励学生对周边事物环境进行观察学习,并且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色彩,进行艺术美学表达。此时,教师可让学生描述周边物体的颜色组合形式,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色彩表达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引进一个动物卡通形象,让学生尝试拆分卡通人物的色彩,如服饰的颜色、头发的颜色、眼睛、鼻子、四肢的颜色,让学生将其中的颜色细节进行一一罗列整理。或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自然环境,观察自然色彩,做到返璞归真式教育,让学生对花朵、树叶、天空、季节变化进行感知学习,与大自然互动,了解色彩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形式,将其与自然紧密关联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将色彩的自然形态以及自然环境中的语言符号紧密关联在一起,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而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在色彩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可组织相应的游戏活动,比如结合色彩板游戏,让学生尝试辨认和匹配颜色,进行色彩对比练习,观察不同色彩之间的差异。而为了在该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索学习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教师也可让学生在色彩板游戏中尝试进行创造学习,比如让学生将色彩版中的模块拼接为一朵鲜花,或者拼接成不同的艺术创作,让学生将色彩知识在实践环境中进行灵活、高效应用,进行创意表达。因此教师也需要加强对学生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色彩知识基础。
在创造力培养活动中,教师组织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活动也可结合故事和表演项目,带领学生对色彩进行创意表达,或者在表演情景中引导学生对色彩进行深层次理解、领悟学习。教师在该环节可将色彩与情感连接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容易记住、理解特定色彩的应用效果和展现形式。教师可将色彩与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情感关联起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色彩所表达的含义,比如教师可将葫芦娃的色彩与其所对应的人物形象关联在一起,如大娃力大无穷代表红色;六娃机灵古怪则代表靛蓝色;五娃气吞山河可代表蓝色。让学生通过扮演葫芦娃七兄弟,尝试将情感与色彩关联在一起进行创意表达(图1)。
图1 葫芦娃七兄弟
同时教师也可让学生参与到故事创作活动中进行角色改编,让学生参与角色服饰设计或者背景布局,考虑如何将色彩进行灵活应用来反映角色的特性和故事情节的特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编写剧本,对故事线索、情节进行掌控;之后让学生穿上特定的服饰,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将色彩与人物情感关联在一起,促进学生参与情感表达。例如,当学生表现出喜悦时可使用暖色调来烘托环境氛围;表现出忧郁时可利用冷色调来释放情感,指导学生在舞台情景表演活动中,根据外部环境变化以及人物情感的波动来传递情感思想。因此,教师可引进故事和表演活动,让学生自主创作剧本,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以及情感分析能力[4]。
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活动中,教师引进色彩材料以及新技术是提高学生创意学习水平的关键策略。在初始阶段,小学美术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对不同色彩的绘画以及手工艺材料进行学习,比如让学生对水彩笔、油笔、粉笔、彩色铅笔、纸张、布料等进行探索,教会学生认识每种材料对颜色表现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创意思维。而在进阶教学活动中,教师则需要引进技术研究项目,比如让学生学会混合颜色,对渐变等色彩技术进行学习,掌握色彩的运用原理,并且将其灵活、高效运用在创作中。当学生完成对材料技术的学习之后,教师便需要为学生提供灵活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鼓励学生随意选取颜料和技术进行创意表达,发现色彩组合的表达形式以及美学规律,并且比较其存在的差异。学生在完成创意表达之后,教师可组织相应的艺术展览活动,让学生将所绘制的作品进行展示,之后用语言来描绘其中的色彩特色和内涵,将其中的思想含义以及人物的情感进行描述。教师可让学生收集评语,对作品进行不断改进优化,进行创作革新,从而提高艺术表现水平。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环节须尝试引进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材料、技术、方法进行实践探究,在“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活动中帮助学生巩固自身的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水平[5]。
主题化项目的开发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在美术色彩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引进特定的主题,激发学生进行创意表达的思维。在主题项目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思想情绪连接到故事情节以及主题活动中,使其在整个学习环节能够深入理解色彩含义,在深度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探寻其中的色彩关系、符号艺术元素,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色彩的多样性和表现形式。在主题研学环节,教师可将色彩理论和技巧进行讲解,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应用,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主题化项目也需要延伸出多个领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主题情景,融入到艺术创作环节。在主题项目结束之后,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参与作品分享,从中获取感受。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学习能力需要引进多元化的学科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领域赏析色彩情感的特征以及色彩实体形态的内涵。教师可组织跨学科教学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例如教师可将绘画与历史融合互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事件以及时代变迁、时代背景,理解色彩艺术的变迁,同时学习其中的历史人文特征。比如教师可将敦煌壁画的绘画创作色彩演变历史与各朝各代的生产生活紧密关联在一起,使学生建立起历史与色彩之间的有机关联;其次,教师也可让学生从其他学科中学习到美术作品独特的艺术内涵,从其他学科领域来领略色彩的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水平。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尝试将美术与数学关联在一起,让学生结合立体几何等相关知识概念,探寻色彩在立体空间中所呈现出的艺术特征以及艺术表达规律,让学生将雕塑中的数学与色彩紧密结合,探寻其中的色彩几何原理。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组织综合性研学项目,将美术色彩与语文紧密关联在一起。在该环节,语文教师可向学生讲解不同色彩的语言表达形式,丰富学生语言词汇,使学生在色彩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语言知识,准确、高效表达出色彩的特征。如秋天的树叶是金黄色的,春天的花朵是五彩缤纷的。通过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使学生对色彩的认知以及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在小学美术教学环节,美术教师须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表达、思考、探究,充分遵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避免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出现揠苗助长的情况。例如,在低年级阶段让学生学习颜色基本规律和技巧时,须避免使用较为复杂难懂的词汇,须兼顾学生在该学年段的语言学习需求,以及语言知识储备状况,带领学生进行色彩感知学习。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环节,教师也需要植入开放前景,而不是限制学生思维发展,但是教师也需要把控好相应的尺度,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方向,明确立场,找到学习主题,提高学习品质。小学美术教师在整体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做到对时间、资源的合理调配。同时在色彩教学环节需要密切关注安全问题,由于色彩教学会涉及大量综合实践项目,教师须保证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授课活动。另外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美术教师开展色彩教学,也可通过打造虚拟模型、虚拟系统,带领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在虚拟空间环境中节约材料,让学生自由自主地调配颜色,提高色彩教学的灵活性。
总体来说,在现阶段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灵活高效探究,并且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领学生在色彩学习环节进行实践创新,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色彩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