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丁丁
古吴轩观前书店开张,门口摆了12盆苏派盆景。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无趣,看着非常欢喜,吵着嚷着要再到万景山庄去看看。
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能工巧匠的数量是不在话下,手工艺门类更是灿如繁星,苏绣、缂丝、牙雕、金砖、制扇、盆景、剧装、制琴、红木、砖雕、铸造、裱画、制砚、漆艺……全国工艺美术11大类,苏州有全部大类共3000余个品种,且都能做到手艺名满天下。问题是咱也不会,咱也不懂。生活里有这么有趣的东西,竟然连赞助性参与都没有过,能“沾花惹草”“班门弄斧”的水平都没有呢,非常可惜。
我们的生活比以前好很多,但,我们忙碌而荒芜无趣,连意志也懒惰起来,追逐的目标最终变成一轮又一轮的清零,或者连完全清零都做不到。
一味的追赶、向前冲只会挤占触碰很多美好事物的时间和心情。就连采访的工作中,也逐渐变得功利而目标过于直截了当,那些有点儿絮叨、有点儿始料未及却又很有意思的内容却常常忽略,那些沿途的风景与快乐,人生该体味的、该学习的、该承受的,也常常被略过、忘记。互联网时代嘛,唾手可得的物质似乎很容易满足、抚平心中的荒芜缺憾,但这样的快乐延续得不够持久,甚至很短暂,性价比不断边际递减。
想起多年前跟着朋友逛北京十里河花鸟鱼虫市场,宗旨就是绝对不能花费超过10块钱。那就逛呗,跟市场里的人东拉西扯侃大山呗,贵了就甭买呗。难能可贵的是,市场里的小玩意儿是真便宜,都是5毛、1块的,好玩的东西是真多。太阳快下山时,2块钱能买到整整一兜子的鱼苗。旁边有人嘀咕,说是北京的水养不活这些在天津捞上来的鱼。但在那个下午,“10块钱的快乐”是真的快乐。
无论什么年纪,工作多少年,人的机能总是在遵循着某种规律而变化,时不时地会有些微不足道的小岔子。世界总在变化,我们总得柔软地、动态地与世界共舞。或许,回头可以从传统生活、从根文化中寻找到精神的自由。这一生时间有限,好在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