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作为纪录片的新生形态,网生纪录片以轻体量、年轻化备受青年观众的喜爱。《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以下简称《不止考古》)是首部由哔哩哔哩全自制出品的纪录片,是唯一获得“三星堆”授权许可拍摄的互联网平台自制出品纪录片。①自2016 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成功破圈为纪录片的创作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后,人文类纪录片层出不穷,如《我在故宫六百年》《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此类节目收获了不俗的口碑,同时也证实着存在一批对人文类纪录片具有较强兴趣的电视受众。据统计,纪录片是一种较小众的艺术形式,其用户以一线城市的18~30 岁人群为主,普遍受过高等教育②,故而以考古为代表的文化历史题材与纪录片这一节目形态具有高匹配性。此外,三星堆遗址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也是《不止考古》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天然温床。此前虽不乏以三星堆为主题创作的纪录片,如《又见三星堆》等,但富有网感的叙事节奏、娱乐化的视听语言、以“考古人”为线索的创作特色是《不止考古》的独到之处。
于文物中窥见历史。考古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人类的文明溯源,也为不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献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中曾指出,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③考古工作必须是严谨的,考古人的态度必须是严肃的。从遗址出土的古器物是考古过程中极具价值的工作成果,通常设计巧妙、玲珑精巧,考验着考古工作者的严谨、恒心、耐力。例如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面具,其每一寸面具表面的泥土、丝帛都要小心清理,以免破坏器物的原本结构。对于考古工作者而言,一旦失误便不再有重来的机会,工作中的一丝疏忽可能导致错失人类的一段文明。如此,严肃诚然是考古工作的主旋律,而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不止考古》将趣味性的表达方式和考古的严肃格调相融合,冲淡了人文类纪录片“千篇一律”的记录模式,迎合了青年一代的审美需求和话语样态。
一是交叉蒙太奇辅助人物形象塑造。《不止考古》首次以考古人为拍摄视角,从文物的发掘、修复、保护、研究等多个维度,记录着一群考古工作者的事迹。该片对于考古人的形象刻画极其生动,展现出他们工作时严谨负责、生活中灵动活泼的一面。镜头对他们的全方位真实记录使得观众看到了“有血有肉”的立体形象,也为纪录片注入更高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更易使观者产生情感共振。在后期创作这一环节中,制作者采用多样的剪辑方式来刻画看似古板的考古学者不为人知的可爱性情。例如在第1集《微痕之下》中,主人公乔钢与赵昊是隔着一堵墙的、分别负责室外与室内考古工作的同事。乔钢有一次对着镜头倾诉:“里面(指室内的祭祀坑)挖到的比较多,但里面的话,相对来讲工作比较简单。”紧接着,画面切到了赵昊在室内弯着腰辛苦搬古物的场景。随后,画面中的赵昊则反击:“乔钢那边没有什么大建筑,都是靠想象的。”此时,镜头再次切回室外。这段画面中,处于不同时空的两位主人公似乎在隔空对话,使节目产生了戏剧化的效果。交叉蒙太奇原在剧情片和综艺节目中较为常见,在纪录片中并不多见。这段交叉蒙太奇的巧妙运用在增加纪录片戏剧性冲突的同时,也使画面诙谐幽默,迎合年轻人的信息接受习惯,不少弹幕表示“两人太可爱了”。这样的剪辑手法在刻画考古人性格等多维度特质的同时,也体现着考古工作的艰辛以及考古工作者的恒心和毅力,打破了常规的后期制作思路,也为人文纪录片提供了创新表达的案例参考。
二是巧妙融合动画元素。哔哩哔哩最早是漫画平台,集结了众多对动漫狂热的“二次元”粉丝群体。在内容生产中,受众内容接收的偏向性是影响创作的重要元素之一。将动画元素融入非动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是近年来的创作潮流,哔哩哔哩出品的纪录片中便有不少利用动画技术制作片头的例子。美食类纪录片《奇食记》在片头利用动画描绘各类小动物的可爱形象。《人生第一次》的片头将动画和纪录片的主题结合,包括出生、参军、结婚等。片头通常承载着一部影视作品“门面”的重任,凝结着全片的创作特色。《不止考古》的片头以动画为形式,以考古人为动漫主角,以浪漫化后的三星堆特色文物和黄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幅梦幻画面。例如,一位考古人在一片“面具树林”里小憩,被树上的黄金鸟衔来的古器挂件砸醒;另一位考古人坐在象牙上吹泡泡,泡泡里是象牙和陶盉。片头将三星堆的地域特色和动画独有的夸张浪漫结合得恰到好处,迎合了哔哩哔哩平台用户的审美习惯,创作者的“脑洞大开”更是让网友直呼“片头太有趣了”。
一是解说词独具匠心。如何将考古学的专用名词、学术用语以通俗的方式展现从而确保受众无障碍接收是此类纪录片创作的难题之一,过浅则无法确切展现考古工作的精密复杂,过深则易使观者觉之枯燥、味同嚼蜡。《不止考古》的解说词创作是此类纪录片的范本。首先,创作者巧用比喻。在第4集展示象牙的储存环境时,旁白把储存象牙的恒温恒湿的房间生动地形容为“如果说文保中心是医院的门诊,那这里就是住院部的病房”,把归档的象牙外部包裹的材料比喻成“病号服”,把对结构不稳定的象牙的保护措施比喻成“为骨质疏松的患者打上了石膏”,把出土的神坛的上半部分比作“一只不可一世的小狗”,这不仅为纪录片增添了趣味性,也借喻体生动体现了本体的形态、功能等,承担了节目文化传承的功能。其次,解说词韵律工整、句式整齐、朗朗上口也是《不止考古》的创作特色之一,极富文字的韵律美。例如,“今天又是寻常的一天,寻常的上工,寻常的挖土,寻常的一无所获”;再如,“一片考古工地,有人会觉得它平淡,有人会觉得它无趣,但是仍有一些人因为执念、因为梦想,甚至仅仅是因为好奇,便扎根在这里,探索未知的浪漫和神秘”。诙谐的解说风格、押韵的解说词为受众带来听觉盛宴,甚至有网友在弹幕里表示“配音老师以前是rapper(说唱歌手)吧”。兼具功能性与美学韵味的解说词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纪录片解说词的艺术表现力。
二是音乐与音响设计精巧。节目中的音乐分类庞杂,这里则主要讨论节目配乐。节目声音语言的背景或配乐,一般用作渲染、烘托情绪和气氛,刻画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④《不止考古》中音响的效果也类似。以轻松打破严肃的创作思路决定了音乐的选取要符合节目活泼愉悦的氛围。因此,《不止考古》主要选用节奏感强、活脱跳动的音乐,同时也选择以中国传统乐器为主的纯音乐。音效作为调节节目气氛的“利器”常出现在综艺节目中,而《不止考古》中音效的制作选取则为情节增添了调侃的意味,更加契合纪录片整体的格调。在“坑长”辛苦挖掘却发现一无所获时,片子辅以乌鸦叫的声音来烘托尴尬的气氛。音乐与音效在迎合传统意蕴表达的同时,也符合青年人的对话体系,这是节目制作团队主动打破传统人文纪录片创作思维的重要体现。
人文历史类学科的文化意义非常庞杂晦涩,就内容的接收者而言,不同于主动选取此类图书资料的读者,纪录片的受众对于相关知识的储备及理解力参差不齐。假若不能为观众提供一个理解、拓展相关文化的窗口,《不止考古》中涉及的考古理论、地理知识等则可能成为影响受众接收效果的因素之一,故而制作人利用二维动画技术及字幕提示达到了讲解科普的效果。《不止考古》涉及多个祭祀坑的开采与发掘,不同的祭祀坑有不同的形状、土质分层等状况,考古人会在土层或地面上标出线路。后期制作中,创作者便使用二维线条加以描绘,加深这些线路,以使观众更清晰地观察。制作人也会利用动画技术制成模仿古器用法的二维动图以展示它们的用途,如第2集出土的温酒器——陶盉。此外,“懂了可能有用的考古小知识”板块也至关重要,以字幕的形式传达地理知识、考古用具的功能、古器的属性等关键信息,有助于观众进一步解读纪录片内容。
三星堆遗址是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从20 世纪中期三星堆遗址被发现以来,相关的新闻报道、影像资料不在少数,但大多以客观记录为方式。以考古人的视角观察三星堆遗址、记录考古人的工作日常是《不止考古》一次融入人文情怀的创新性尝试,也为观众了解3000 年前古蜀人的生活提供了全新视角。
不同于大众印象中考古人严肃古板的形象,他们在镜头中是“接地气”的,打破了传统纪录片完美的主人公形象。这种人物的“不完美”对于拉近受众和主人公的心理距离起着重要作用。据悉,节目组用了一年的时间对考古人的工作进行记录拍摄,多维度地记录他们在“祭祀坑”、学校、实验室等空间的工作、生活日常。在工作中,考古工作者一丝不苟、艰苦耐劳;在生活中,他们恣意洒脱、真诚可爱。在《不止考古》中,考古人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他们有的因为长期需要使用跪姿而落下病根,有的投入很多精力却一无所获,也有的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不得不推翻已有成果。相比于剧情片,纪录片距离生活、观众更近一些。这种不刻意营造的真实形象无形中再次拉近了人物与观众的距离。王瑞是从事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的一位新人。在提到自己的感情生活时,王瑞直言,“1314 不如4834”,而4834正是王瑞负责的祭祀坑坑号。坦率的发言让观众感受到这位考古新人直爽的性格。“有血有肉”的考古人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IP,如修复专家“曾院士”(本名曾卷炳)、“1314 不如4834(坑号)”的王瑞等。如此,创作者对考古人立体形象的描绘使之易与观众建立情感链接,给观众以考古人就像自己朋友的沉浸式感受。
跟随考古人的视角探索三星堆遗址有助于观众沉浸式体验考古环节,设置悬念,激发观众的求知欲。考古工作中出现的情况都需要学者们严谨对待、认真考察。然而,对于考古而言,结果常常是未知的。第1集中,K8祭祀坑“坑长”赵昊发现出土的一些古器物上有不明红斑,他先用排除法排除了红斑是朱砂的可能,猜想可能是古人泼洒的鲜血造成的,于是又进行了红外光谱实验。然而实验结果并不理想,最终使用化学试剂“鲁米诺”才证实了他的猜想。一个红斑的细节便需要繁多的步骤来验证猜想,可见每一个步骤的结果都是未知的,对考古人及观众皆是如此。《不止考古》将观众的视角和考古人的视角合二为一,使观众沉浸式体验考古人的心境及考古工作的艰辛,拓展他们对于该行业的认知。
深掘历史的意义不止于探索古人留下的生活痕迹,更观照着当代文明的发展。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停留在从前或当前。换言之,你我所处的21 世纪也终将成为后人为之探索的“历史”。从前、当下、未来在这一维度上产生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奇幻作用。纪录片受众普遍受过高等教育,人文类纪录片受众更甚。传播学家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受众为中心,将受众看作拥有特定“需求”的个体,并将其媒介接触活动看作基于特定需求动机“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获得“满足”的过程。⑤电视观众的收视动机一般包括娱乐体验、信息获取、社会交往等,纪录片的受众主动选择接收考古类节目内容是基于对此类文化意义的认知需求,也就是信息获取这一动机,并期望满足其知识获取、接受教育的需求。《不止考古》的最后几集便用了不短的篇幅展现三星堆的古蜀文明如何与当代甚至未来产生交织,延伸该纪录片的传播意义与价值。如片名所言,创作者不止于对考古行业的浅薄描绘,更着力于文化价值与人文关怀的传播与打造,赋予三星堆遗址以时间的内涵,使观众更觉这部轻体量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之厚重,满足受众对于考古行业、社会与文化价值的认知需求。
三星堆遗址的黄土之下埋藏的不只是各式各样的古器物,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而这些古物得以重见光明之时也正是古今文明碰撞之日。在真实记录下,观众与考古人共同惊叹于青铜大面具之壮观、镂空青铜器之精美、陶盉容量设计之精密。古人所处的时代科技较为落后,缺少精密的设备和科学的公式,客观条件的不足更凸显出古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正是许多古器物被赞不绝口的缘由。与此同时,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正在古蜀人和考古人中慢慢搭建。第3集中负责文物修补的曾大爷陶醉于古蜀人的浪漫,“浪漫哦,做得好,他算好了这三个脚装三斤酒。”古人在没有精密仪器的辅助下制作出容量固定的容器令人赞叹。而镜头之下的曾大爷凭借着几十年的经验和感知,靠着一双手、一些泥巴、石膏便能精确捏出陶盉残缺部分的形状,把一只陶盉的“残足”修复如初,同样令观众赞赏不已。此刻,一只陶盉为现代人与古蜀人架起桥梁。几千年来,黄土之下人类生活痕迹的性状也许早已改变,但抱着对美的共同向往,古人精湛的手作技艺和曾大爷的工匠精神得以融合,炎黄子孙的智慧也得以隔空碰撞。
守护文明的记忆不只是一代人的职责,也非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任务。尽管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之久,但已发掘的面积之于整个遗址面积也只是冰山一角。多年来,无数的考古人投身于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他们中大多数都已做好终生与三星堆为伴的决定,因为考古永无止境。自然,考古工作也需要代代相传,一代代的考古人合力才能守护一段段文明。第4集中,考古人将在三星堆遗址收集的土样保存完好,收入一间库房,称之为“未来空间”。由于现存的技术、仪器精敏度不够,无法对土样进行预期的分析测验,他们决定将过去交到未来的手中,留给后人研究。“可能未来我们都不在了”,谢振斌这样的感慨令观众动容。时间流转,考古人回望着过去,也展望着未来,传递着探索文明的接力棒。正是因为一代代的考古人为人类文明的进步鞠躬尽瘁、薪火相传,才得以赓续书写华夏文明的新篇章,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止考古》对于考古意义的展现与表达在文化维度得到升华,使观众对兢兢业业的考古人肃然起敬。
《不止考古》以独特的聚焦视角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考古人的工作日常,了解考古工作者的艰辛不易及敬业、乐业的品德,重塑观众对于考古工作者的认知。他们的故事不止于考古,更富有坚韧、浪漫、细腻、向往美等美好品质。《不止考古》在叙事视角上的大胆突破及富有网感的视听语言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若谈美中不足,该片仅于哔哩哔哩这一平台播放,传播路径相对较窄,在短视频及其他社交平台的宣传也不够突出。如何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寻找纪录片的“爆点”以求破圈传播,是其创作团队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方向。
注释:
①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定档10 月20 日首播[EB/OL].人民网,2022-10-14.http://sc.people.com.cn/BIG5/n2/2022/1014/c345458-40160162.html.
②B 站哔哩哔哩2020 年营销报告[EB/OL].并购家,2020-05-27.http://ipoipo.cn/post/8919.html.
③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J].求是,2020(23):1.
④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53.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