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7日和18日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共有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共聚北京,规模盛大,举世瞩目。目前联合国有193个成员国,这意味着全世界超过3/4的国家正在积极参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共享和平发展红利。
此时,距离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刚好10周年。这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之后的10年。这意味着,“一带一路”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与之相应的中国的文化精神在全球范围內被看见、被理解、被共情,是在新时代新思想的指引下达致的。
国家行为的内在逻辑,就是国家的文化思想。一个大国的行为,自私还是博大,以力服人还是以理服人,“独窃其利”还是共同繁荣,或者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来说,霸道还是王道,归根到底是国家文化思想外化的表现。
王道来自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文明中对于政治道德的根本信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政治的理想状态,从历史上看,真正在现实中兑现的程度时高时低,但这不影响它成为一种普遍内化、深入基因、流淌于血液的政治道德标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中国人熟悉的千古名篇,其中阐发的其实就是政治王道思想,忧乐二字,是全篇的灵魂。这一组看似相反实则相同的概念关系,来自孟子。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的王,读第四声,是一个动词。在中国古代的政体实践和想象经验之下,指的是领导者施行仁政、德政去实现万邦咸服、天下归心的状态。而我们知道,儒家政治道德的发源,是基于对人性、人心和人的处境的最底层的推心置腹的代入式研究,“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政治王道的实现,其实是一种共情的结果,相互关怀与认同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权力实施的结果。具体一点看,孟子还说了一句:“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处于弱势的人们得到良好的照顾,政治就一定会被认同,这就是中国文化精神在政治方面最核心又最简洁的逻辑。
熟悉中国社会史的人们就会知道,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其意义怎么褒扬都不为过。这不是简单的政治合法性问题,而是一个文明体内有共识的文化思想被实践的表现,是政治何谓有效,政府如何生效,政治究竟是不是基于人心的共情、关怀与认同的问题。
放到国际关系层面,道理也是相同的。新时代里,文化自信成为“四个自信”之一,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建构。何以文化自信?我们又可以和“第二个结合”联系起来思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者在政治理念上的核心共振,其实就在于“王道”一词。只不过在今天,我们更加强调的是在现代民主政治背景下进行实践。王道是基于人性、人心的,所以不分国界、不论肤色、不管文明特性,只要是人,都有对尊严、尊重和发展的共同需求,都一样厌恶霸权、压迫、以邻为壑和剥夺发展机会的行为。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这就意味着尊重、和平与共同发展。道理虽然清晰,但在现实世界里实践起来就很困难,建立在近代殖民扩张基础上的国际政治文化,往往呈现的是大国的强权霸道与横行无忌,弱小国家忍气吞声,承受苦果。中国作为一个在反殖民基础上独立和崛起的文明大国,表现出了对人性、人心普遍需求的坚定信念,以及世界各国自由选择发展道路的坚定支持,这是近代以来世界国际关系中难得一见的风度。因此,西哈努克亲王才会对记者发出那由衷一叹:“中国不输出坦克和士兵,只输出尊严和对别人的尊重。”
“一带一路”倡议虽然由中国提出和引领,但加入合作的国家之间依然是平等关系。各国在合作中得到发展,中国也在合作中持续提升。合作发展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主动外化,而合作发展的成果又会加强文化自信的实力和能力,两者相得益彰,具有无垠想象力,必将持续增益世界人民的福祉,潜移默化地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