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缺铁性贫血

2023-11-11 14:12田颖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健康博览 2023年10期
关键词:缺铁血红素补铁

□文/田颖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常见却又很容易被人忽视的疾病。在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因严重贫血前来就诊的患者,病史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体检报告中都有类似提示,但大多数患者却总认为贫血是小毛病,并不在意。殊不知,日积月累,疾病就会越发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事实上,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是广泛影响世界各国的重要健康问题,约累及20 亿人。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等作用,此外,人体所有功能细胞均含铁,铁广泛参与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酶的合成,参与氧气的运输,影响微量元素吸收等。

若人体中铁摄入不足,或出现由疾病或手术导致的吸收障碍、急性或慢性失血、慢性肾衰竭等情况时,则有可能造成铁缺乏症或缺铁性贫血。该病的高发人群为铁需求量大的孕期妇女,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以及65 岁以上的老年人。

缺铁性贫血是铁缺乏症的最终阶段。当机体对铁的需求大于供给时,会导致机体缺铁。缺铁可分为渐进的三个阶段: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缺铁性贫血。当出现头晕、耳鸣、乏力、心慌、气短、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指甲外翻呈勺状、皮肤毛发干燥、舌炎、口角皴裂等症状时,患者应警惕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会造成哪些危害

●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智力发育、行为发育迟缓和免疫力下降等。

●缺铁性贫血会使儿童或青少年免疫力下降,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导致儿童体格发育迟缓,影响其他微量元素的功能。此外,缺铁性贫血会影响神经系统,对处于生长发育的儿童或青少年在认知、自理、行为发展上产生不可逆的影响与伤害。

●孕产妇缺铁性贫血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早产、增加产后抑郁和疲乏的风险。

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膳食补铁

保证健康饮食搭配,日常预防铁缺乏:血红素铁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人体对其的吸收利用率可达22%~25%;非血红素铁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一般为3%~5%。所以,膳食补铁最好多吃含血红素铁较多的动物性食物,如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牛肝、鸡肝等肝脏类食物,鸡肉、鸭肉等家禽。

补充维生素,协同铁吸收:维生素B12、叶酸能促进铁的利用与吸收,促进红细胞的合成;维生素A可以保护铁离子在肠道内不被其他氧化物质破坏,保证更多的铁被肠道吸收;维生素C 可以帮助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促进铁吸收。

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影响铁吸收的因素:服用钙制剂/牛奶前后1 小时内不可补铁,否则两者易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混合物,导致对铁的吸收率降低;饮用茶和咖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对非血红素类食品中铁的吸收;富含可可的食物也会抑制铁吸收,如巧克力、可可奶等;避免同时吃含植酸/草酸/鞣酸的食物,如菠菜、苋菜等,食用此类含草酸高的食物前进行焯水,可去除大量草酸。

●定期体检筛查

血红蛋白是筛查缺铁性贫血的最为简单易行的指标。铁缺乏或轻度缺铁性贫血症状不明显,但此时身体已经受到该病的影响,进行早期筛查可以发现身体处于铁缺乏状态。

建议早产儿在出生3~6 个月进行血常规检查;足月儿可在出生6~9 个月进行血常规检查。

一般缺铁高危儿童或青少年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血红蛋白检查;对青春期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应该定期进行血红蛋白的常规检查。

有条件的成年人及老年人,应每年进行常规体检;有妇科疾病的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定期进行血常规、铁代谢相关指标监测。

如何治疗缺铁性贫血

患有缺铁性贫血,无论是否有症状,都要及时补铁,避免造成不良健康后果。轻度的缺铁性贫血症状不明显,一些人只有困倦乏力、头晕,常常被患者忽视,以为只是过于疲劳,休息片刻便好,导致没能及时发现缺铁性贫血,错过早期治疗。一旦怀疑自己患有缺铁性贫血应该尽早前往专业医院血液科或者内科治疗,膳食补铁仅能作为辅助治疗,患者还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规范治疗,不可自行停药,否则会有“吃药见好,停药复发,经久不愈”的治疗感受。

猜你喜欢
缺铁血红素补铁
菠菜:我是假冒的补铁高手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on postoperative weight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3种铁肥对‘深州蜜桃’缺铁黄叶病的防治效果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与补铁方法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血红素氧合酶-1与急性肾损伤研究新进展
血红素加氧酶-1对TNF-α引起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富血红素多肽研究进展
外源NO对缺铁胁迫下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