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学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学习古诗是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渠道之一,尤其是学习那些蕴含着强烈爱国情感的边塞诗。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诗歌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让学生与边关将士产生情感共鸣,让诗歌表达的家国情怀植入学生的心中。笔者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思考。
王昌龄的《从军行》是边塞诗中的典范作品,诗中有许多边塞景物构成的意象,也是边塞诗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对边塞诗不熟悉,相应的边塞意象就更感到陌生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唐朝的边塞风光中。教学伊始,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读诗歌,从诗中圈画出具有鲜明边塞特征的景物,如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黄沙、楼兰等,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大意。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唐朝在当时很繁荣,但在远离都城的边塞,将士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们为什么要戍守边塞呢?让我们走进那个时代的边塞,去体验一下吧。接着,教师展示古代玉门关的遗址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辛;展示唐代在边塞发生战争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战乱中最苦的就是戍边将士,他们为了保家卫国,长期戍守在边塞;最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假如你就是一名唐代的戍边将士,置身边塞,那些雪山、孤城在你眼里是什么?发生战斗的时候,你會怎样呢?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反复诵读诗句,深入体会诗句中的意象。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学生逐渐认识到:那些构成边塞意象的景物,就是将士守卫的目标,也是国家疆土的代表,与家园尽管距离遥远,但联系紧密,不守住这些目标,再美好的家园都难免有遭到外族入侵的一天;正因为如此,将士们才会不顾远在边塞的孤独、艰苦和重重困难,以血肉之躯戍守国家的边关。
教师创设恰当的情境,学生穿越到唐朝边塞,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在遥远的边塞,经常做的是哪些事情?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你经常会想到什么?这些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研读诗句,解读诗句表达的独特情感。首先,学生抓住“遥望”进行解读。诗句中的“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望,体现的是戍边将士在边关看着玉门关,心里不断回响起这样的声音:必须牢牢守住玉门关,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其次,学生抓住“穿”解读。戍边将士生活在漫漫黄沙中,也战斗在无边无际的黄沙中,所以身上的盔甲竟然被黄沙磨穿了。一个普通的“穿”字,蕴含了丰富的意蕴:一是突出了戍边将士艰苦的生活环境,他们经年累月与黄沙打交道,平时就在黄沙中苦练杀敌本领;二是经历的战斗多,一次次在黄沙中征战,盔甲尽管破了,但他们依然坚守在边关;三是不管环境多苦,战斗多累,他们守边的意志坚定,坚信自己戍守边关一定能取得胜利。有了这样的解读,学生再理解“黄沙”“穿金甲”“楼兰”的象征意义,就水到渠成了,并能够从中体悟诗人的壮志豪情。
完成了上述意境的把握和意蕴的体悟,学生再读诗歌,就能体会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的家国情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诗歌应有的韵律美感:前两句需要用低沉的语气、舒缓的语调,读出边关的荒凉与肃杀之气;后两句则用较快的语速与高昂的语调,读出戍边将士的气势与豪情。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拓展阅读其他边塞诗:如阅读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无那金闺万里愁”,从中感受戍边将士的怀乡思亲之情;又如阅读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春风不度玉门关”,从中感受边塞风光的雄阔与戍边将士的慷慨之情。通过拓展阅读系列边塞诗,学生对唐代边塞诗的整体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进而对王昌龄《从军行》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就有了更深的体会。
总之,在边塞诗教学中,教师要站在边塞诗的角度,引导学生领悟诗人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