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编者乃至学生之间进行多元对话。这里的对话,不是指简单的朗读,而是细读,通过逐字逐句进行揣摩,在准确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习的效果最终还要在学生身上体现。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本细读活动,最根本的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学情,紧扣“细”字,通过创设情境、搭建平台等方式,创设细读话题,引导学生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思考。本文结合实际,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为例,浅析创新话题教学策略。
统编教材所选文本都有鲜明的特点,或者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大多通俗易懂,与童年生活高度吻合,适合学生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本选材入手,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创新相应的细读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激活阅读思维。
比如,《乡下人家》选材是以农家为主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农家为话题,提出问题“农家一般可以饲养什么家禽?有什么独特的环境?周边田野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如有可能,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农村生活视频,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有的学生不熟悉农村生活,教师可以在上这篇课文之前,建议家长利用周末带孩子到农村、到田野里看一看,帮助他们了解农村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在课堂交流环节,学生情绪激动,好像有说不完的事情。有的学生认为,姥爷家种的黄瓜,不仅点缀农家环境,而且还是绿色无污染的,吃起来清脆可口;也有的学生认为,农家散养的鸡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时不时地叫着,给农家增添了无限乐趣;还有的学生认为,农家附近的池塘,小鱼在自由地游泳,到了晚上,不仅有无数的萤火虫飞来飞去,而且还能听到蛙声一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学生一起讨论,对学生的发言积极回应,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他们交流。
统编教材围绕语文要素与单元主题进行双线编排,目的是充分践行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情感目标,围绕单元主题,结合作者情感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主题的话题,引导学生与编者、作者进行深度互动,继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形成新的学习生长点。
比如,《小英雄雨来(节选)》主要记录雨来的成长足迹,隐含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熟悉文本内容之后,可以结合文本主题,围绕雨来这个文本人物提出相应的问题“你认为雨来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对付鬼子的?作者重点刻画了雨来什么优秀品质?你认为这篇课文中写得最精彩的内容是什么”,等等。如有可能,教师可以将问题进行分类,鼓励学生按照小组合作模式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引导他们的讨论方向。
在全班交流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投影仪将学生讨论的结果依次呈现,也可以鼓励他们推荐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尤其是针对学生的个性解读更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比如,学生大多从雨来勇敢、智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文本主题,乃至单元主题进行提示,像爱国、胆大、机灵,等等,引导他们进行评价,形成共识。
句子是文本的基础,构段谋篇则是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关键。教材是最好的例子,文本的构段布局也是课堂探究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结构进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继而帮助他们建立文本布局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一些突出的布局技巧进行点拨;如有可能,教师也可以结合文本的重点语句、关键段落、承上启下的句子,指导学生进行交流。
比如,教学《绿》一课,在学生梳理文本,形成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结构进行分析,设计讨论的话题。比如,这篇课文的景色描写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景色描写的线索是什么?课文中的第一小节、第四小节是按照什么结构描写的?如有可能,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或者借助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讲究策略,可以先示范,或者先讲解;接着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其他内容的学习。最后,教师布置随文练笔的作业,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提高习作表达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通过讨论,认为作者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有的学生认为文本的线索,就是课题“绿”;也有的学生认为这一课的写作重点就是在“梅雨亭”观看瀑布这一片段,并通过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进行展示,对这种特殊的“绿”进行了富有个性的描写。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
总而言之,同一篇文本中,由于学习目标不同,切入点不同,导致学生探究话题的角度也不同。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语文要素,结合学生的学情,尽可能创新话题,在触动他们心灵的同时,有效激活他们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