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秀玲
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财政资金收支管理,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益和优化财政资源的分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旨在探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以期为更好地开展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一、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现状
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分析面临的问题。首先,评价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传统的财务指标如预算执行率、资产负债率等,未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绩效和资源利用效果。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社会效益是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缺乏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数据支持。其次,评价方法不够科学和实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偏重数量化衡量,难以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绩效水平和财政资金利用效果。此外,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相对滞后,限制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由于机构改革顶层设计不清晰,使得行使着同一领域的监督执法管理职责的单位,却有着具有明确执法权的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和没有执法主体资格的事业单位的差别,导致同行业的事业单位存在预算资金来源、预算科目设置、落实标准不一致等问题,使得收集数据出现困境,难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问题
(一)评价指标设置不科学
评價指标设置不科学是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绩效水平和资源利用效果。一方面,许多事业单位仍然依赖传统的财务指标,如预算执行率、资产负债率等来评估绩效。然而,这些指标仅关注财务层面,无法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绩效表现。另一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也限制了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除了指标的问题,评价方法的不科学和不实用也影响了绩效评价的质量。当前的评价方法大多偏重数量化评价,忽视了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和非财务因素的影响。而对于涉及公共服务领域的事业单位来说,社会效益是衡量其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目前缺乏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数据支持。这导致评价结果偏颇,无法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整体绩效水平。
(二)社会效益评价不足
社会效益评价不足也是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事业单位承担着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而社会效益作为其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有科学完善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来衡量,但目前仍存在着一系列挑战和局限,限制了对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的准确评估,对社会效益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导致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和不准确性。事业单位涉及的社会效益项目通常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各个事业单位从事的公共服务领域也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数据采集和统计方法,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工作相对困难。此外,由于社会效益的多样性和长期性,数据的收集周期较长,且难以量化的社会效益更加难以捕捉和评估。
(三)评价工作缺乏专业化支持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涉及知识领域广泛,包括财务、经济、管理、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和专业。然而,目前评价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质还存在不足。优秀的评价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评价专业知识和工具。但由于相关专业的培养与发展相对滞后,评价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需要依靠专业化机构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导意见和技术支持。然而,目前在评价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机构的数量、规模和能力都有限,无法满足评价工作的需求。
(四)信息不对称
在社会效益评价中,需要获取大量的数据来支撑评价过程,包括项目的实施情况、成果产出、受益群体等。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关数据可能无法全面收集到,或者存在填报不准确、隐瞒真实情况等问题;此外,评价对象也可能通过选择性披露信息或模糊文案等方式,来获得评价结果的有利反馈,这样就会导致评价过程所依赖的数据存在偏差,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当评价对象了解到评价标准和指标后,可能会有意识地控制、调整自身行为或提供信息,以谋求评价结果的有利偏向,这种行为可能包括数据造假、虚报成果、优化资金使用等,导致评价工作受到人为的干扰和影响。
(五)分析方法有限
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估目标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衡量。然而,由于社会效益评价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复杂的因果关系,可能存在某些特定领域或情境下缺乏适用的分析方法,这导致评价过程中的分析方法选择受到限制,可能不能很好地满足评价要求。在社会效益评价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然而,评价人员可能面临分析技术和工具方面的限制,无法充分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和模型来支持评价工作,这可能导致评价过程中的分析结果有限或不够准确,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分析方法的有限性会影响评价人员对数据的选择、解读和权重的判断。由于可选的方法有限,评价人员可能在选择时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可能无法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或评价对象的复杂性,这样就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偏颇或局限,无法真实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
三、优化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目标应该与事业单位的使命和战略目标相一致,并能够反映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核心要素。例如,目标可以包括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经济效益、强化社会责任等。根据评价目标,确定涵盖的评价维度,典型的维度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财务效益等;这些维度可以细分为几个具体方面,以便更好地衡量绩效;在每个评价维度中,选择能够客观反映绩效的指标。指标应具备可比性、可量化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开展卫生监督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时,数量指标设定有卫生监督任务完成率、卫生监督覆盖率等,质量指标设定有违法案件查处结案率、卫生监督抽检合格率等,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违法案件执行率等社会效益指标。给不同的指标赋予合理的权重可以反映其在绩效评价中的重要程度;权重的确定可以基于相关政策和目标的优先级,也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来进行权衡。
评价指标应该能够被实际测量和计算。在选择指标时,要考虑数据获取的可行性,确保能够收集到相关数据并进行有效的统计和分析;为确保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还需要制定评价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标准;明确每个指标的测量方式、度量单位和数据来源,确保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根据评价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修订指标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并能够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变化。
(二)改进数据收集和管理方式
在评价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收集和管理数据是保证评价结果可信度的关键。事业单位应当明确数据采集的时间、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可以依据评价指标编制数据采集计划,并将其纳入评价工作的整体安排中,明确数据采集的目标、范围和方法,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这包括制定清晰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明确各项数据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规范数据录入和报告的流程,以及开展数据核查和校验工作,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数据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和集成化;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立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的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可访问性和利用效率。
(三)精选评价分析工具和方法
在进行财政资金分析之前,有一个关键的步骤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加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这一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处理原始数据时,经常会出现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数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如剔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去除重复数据等。当数据集中出现异常值时,这可能是由于测量错误、录入错误或其他异常情况引起的。通过剔除异常值,我们可以排除这些影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当数据集中存在缺失值时,我们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填补这些缺失值,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填补缺失值的方法可以包括插值法、回归法等。
此外,在进行财政资金分析时,可以运用统计指标和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例如,计算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财政资金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同时,可以利用回归分析等方法来探索不同因素对财政资金的影响程度。这些分析工具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财政资金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四)增强财政资金评价效应
队伍建设是优化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基础。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训和引进机制,组建具备财政管理和绩效评价能力的专业队伍,是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人力资源保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项目或课程,提供系统全面的财政管理和绩效评价知识培训,加强对财政管理和绩效评价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此外,还可以邀请外部专家或咨询机构进行专业指导和交流,让员工从实践中学习和提升。重点培养具有数据分析、业务分析和决策能力的人才,以适应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需要。
要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業单位在财政资金使用方面的短板和改进空间,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此外,为了更好地将评价结果与财政资金分配绑定,可以调整预算编制与绩效管理之间的关联,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直接影响到财政资金的分配,激励事业单位更加有效地利用财政资金,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公开透明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和相关数据,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将其纳入评价指标和方法的修订过程,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公开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提升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效果和影响力。建立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可以及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和相关数据,接受社会监督。这样可以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可信度。与此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和期望,将其纳入评价指标和方法的修订过程,确保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在公开机制中还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审计,进一步提高评价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这样可以为事业单位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环境。
结语:
通过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分析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完善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信息共享与沟通、搭建统一的分析平台等是改进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重要途径。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相关理论和方法,以推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的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