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种苗繁育技术

2023-11-10 14:25由金文周武先蒋小刚王华李小玲
园艺与种苗 2023年9期
关键词:环菌菌棒天麻

由金文,周武先,蒋小刚,王华,李小玲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中药材生物学与栽培重点实验室,湖北恩施 445000)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的块茎,药材名为天麻,俗名赤箭、定风草、鬼督邮、神草等。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能[1]。天麻靠蜜环菌分解木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来获取养分用于自身生长,种苗繁育是天麻稳产、高产的关键环节,天麻种苗的繁殖方法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 种[2]。有性繁殖是用天麻种子进行繁殖,需要种子、萌发菌和蜜环菌;无性繁殖以营养器官,即米麻或白麻为繁殖材料,需要米麻或白麻和蜜环菌。天麻种苗的繁殖技术是贯穿天麻生产的连贯环节。有性繁殖技术能避免天麻种源的退化,无性繁殖技术则加快了天麻种苗的繁育进程。集约化育苗具有更加节约土地、方便管理及提高成活率等优点。

1 繁育方法

1.1 坑(穴)播

育苗坑的大小根据地形、地势和方便农事操作而定,一般长60~100 cm,宽40~60 cm。

在低海拔山区较干燥的地区开挖30~50 cm 的深穴,既易于控制温度和湿度,也省工省料、方法简便。在温度、湿度适中的中海拔山区,则开挖20~30 cm 的半坑即可。

1.2 畦播

畦播是指不挖坑,在平地上起畦进行天麻种子播种育苗的方法,适合温度低、湿度大的高山地区,或者降水量大的丘陵地区配合地膜覆盖等农艺措施进行天麻种子育苗。一般育苗畦高20~30 cm、畦宽100~120 cm,畦长根据地形决定。

1.3 袋(箱)播

袋播是指用大塑料袋进行种子播种育苗的方法。将拌好萌发菌的天麻种子、蜜环菌、菌材和人工配制的沙土一同装入塑料袋或箱,系好袋口,放入集中育苗场地,上面覆盖一层沙土或锯木屑,进行天麻种子育苗。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不受育苗场地限制、可以重复育苗等特点。

1.4 温室、大棚育苗

温室、大棚育苗是指用温室、大棚设施,控制光照、水分和温度,配制营养土或基质,进行天麻种子播种育苗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环境条件可控制、种子发芽率高、提早种子播种期和延长白麻生长发育周期的优点,可大幅缩短天麻种子的育苗时间。

2 准备工作

2.1 场地选择

天麻种子除发芽需要萌发菌提供营养外,也同样需要适宜的水、气、热3 个要素,所选地块要求土壤干净、杂菌较少,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种子育苗所需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等调控设施。

2.2 场地准备

播前应去掉播种场地的杂草和石块,坡陡的地方应做成小梯田。天麻种子发芽和幼嫩的原球茎对干旱的环境条件更加敏感,因此,育苗场地应配备浇水设施和水源。①采用菌材拌播的方法,为防止土壤湿度散失,应在播前挖穴或起床,边挖边播,预先培养好的菌床,也应将开挖菌床与播种同时进行;②采用温室、大棚进行育苗,提前对温室大棚进行清理、修补和消毒,一般用生石灰和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场地消毒;③采用袋播时,应提前对放置播种袋的场地进行平整,并且四周挖好排水沟。

2.3 材料准备

2.3.1 萌发菌。根据播种面积准备萌发菌栽培种,用量为2 袋/m2。

2.3.2 蜜环菌。根据播种面积准备蜜环菌栽培种,用量为4 瓶/m2。

2.3.3 天麻种子。根据播种面积,准备好刚采收或冷藏保存的天麻蒴果,用量为12~15 个/m2。

2.3.4 树叶。播种前,收集壳斗科植物的树叶来辅助播种。若采集的是潮湿树叶,可直接在播种时使用;若采集的是干树叶,则需要在播种前提前在水中浸泡润透,再捞出备用。用量为2 kg/m2干树叶。

2.3.5 树枝。细碎的新鲜树枝是萌发菌和蜜环菌喜欢侵染的培养物质,播种时应大量收集阔叶树的新鲜树枝,用铡刀切成小段撒入播种穴或畦中,提高天麻种子发芽率和原球茎的接菌率。播种前,将直径较小的树枝铡成小段,截面为斜面,以增大接菌面积,以利于菌材快速接菌。用量为3 kg/m2新鲜小树枝。

2.3.6 菌材或菌棒。根据培育方式,将菌材锯成长短合适的木段,较粗的菌材可以劈成两半使用。新鲜菌材播种前在0.2%硝酸铵溶液中浸泡20 min 左右,捞出晾干。干菌棒播种前用水浸泡24 h 左右,用时沥干。用量为40~50 kg/m2新鲜菌材。提前培养好的菌棒可以直接使用。

2.3.7 河沙、锯木屑等培养料。采用温室、大棚育苗或袋(箱)播时,一般采用细河沙和锯木屑(2~3)∶1 拌成培养料或用干净的沙土进行育苗。

2.3.8 播种用具。常用的播种用具有拌种盆、锄头、铁铲、镰刀、竹筐、木箱和播种袋等。

2.4 菌材及菌床的准备

预先培养的菌材与菌床都可用来伴播天麻种子,但播前应进行检查,如果是用大坑培养的菌材,应每坑检查,如果是提前培养的菌床,则应部分抽查。选择培养时间短、菌索幼嫩、生长旺盛、菌丝已侵入木段皮层内,尤其是无杂菌感染的菌材、菌床播种天麻种子。

3 播种技术

3.1 播种期

田间播种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不同地区的播种期不同,主要受田间温度的影响,而温度的高低又因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差异。若在温室培育种苗,播种期可提前在4—5 月下旬。天麻种子在15℃~28℃都可发芽,因此,播种期越早,萌发后原球茎的生长期就越长,接蜜环菌的概率和天麻产量也就越高。

天麻种子于4—9 月都可播种,播种期主要取决于天麻种子的收获期,采用温室培育种子,则可提早收获提早播种。天麻果穗上、中、下部的果实成熟期不是一致的,一般5~10 d 全株种子可采摘完成。天麻种子分批采收,播种也应分批进行,做到随收随播。短期播不完的应放在冰箱中3℃~5℃的低温下储藏。

3.2 播种量

一般50 cm×60 cm 的播种坑,播3~4 个蒴果,种子脱粒后播0.3~0.4 g。

3.3 播种深度

播种坑一般深25 cm,播2 层,顶部覆土10 cm,但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条件下,播种深度有差异。在海拔1 000~1 200 m 的山区,盖10 cm 的覆土层,冬季可自然越冬;南方高山地区和东北地区,温度低、生长季节短,应降低播种坑的深度和播种层,减少盖土厚度,更好地利用阳光,提高地温,一般坑深15 cm,播1 层,覆土7~8 cm。如冬季不采收,还应加厚盖土层,采用树叶覆盖或薄膜覆盖等保温措施,保证种苗越冬不受冻害。

3.4 播种方法

3.4.1 下播式。天麻种子播种,一般采用下播式。在播种坑(袋)底部薄薄铺放1 层树叶,将拌好天麻种子的萌发菌掰成小块,均匀摆放在树叶上,并在萌发菌上平行或回字形摆放1 层砍过鱼鳞口的新鲜菌材或菌棒,菌材间距4~6 cm,在菌材间铺放1 层切段的新鲜小树枝,在菌材或菌棒两端及鱼鳞口处摆放蜜环菌栽培种,回填1 层土或培养料盖好菌材,稍压实。依上述方法播种第2 层天麻种子,在第2 层菌材上覆盖顶土或培养料7~10 cm,稍压实即可。

3.4.2 上播式。在雨水过多、湿度较大的地区,或者高海拔的低温地区,可以采用上播式播种1 层天麻种子,以提高天麻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天麻种苗生长。将播种坑底部整平,坑底挖松土层约2 cm,铺1 层砍过鱼鳞口的菌材或菌棒,菌材间距2~3 cm,用土将菌材的间隙填实,菌材两端及鱼鳞口处摆放蜜环菌栽培种,然后在菌材上薄薄铺放1层树叶,并将拌好天麻种子的萌发菌掰成小块,均匀摆放在树叶上,然后在萌发菌上均匀撒铺1 层切段的新鲜小树枝,厚度为3 cm 左右,在小树枝中摆放少量蜜环菌栽培种,最后回填1 层土,厚度为7~8 cm,用锄头或脚将覆土稍压实即可。

3.5 播种流程

3.5.1 拌种。按3~4 个天麻蒴果(0.3~0.5 g 种子)拌播1 袋萌发菌栽培种(可播0.3~0.4 m2)。先将萌发菌栽培种撕碎,放入拌种盆内,然后将天麻蒴果撇开,抖出种子,均匀撒在萌发菌菌叶上,拌匀,将拌好种子的萌发菌菌叶用塑料袋装起来,扎好袋口,放在阴凉处发菌1~2 d,待菌块(叶)上长出1 层白毛状的气生菌丝,并把种子完全包住再播种。这样,天麻种子与萌发菌结合后的萌发率较高、生长也较快。

3.5.2 开挖播种坑(畦)。在播种前2~3 d 准备好播种坑(畦),并做好播种地块的田间卫生和消毒灭菌。

3.5.3 菌材和树枝的准备。在播种前1~2 d 准备好菌材(菌棒)和新鲜树枝,将直径5~10 cm 的新鲜菌材锯成长15~30 cm 的段,并砍好鱼鳞口。若菌材直径超过10 cm,可劈成两半,砍好鱼鳞口的菌材,可先在0.2%~0.3%硝酸铵溶液中浸泡20 min,捞出晾干备用。同时将1~3 cm 粗的阔叶树树枝砍成4~5 cm 的短段备用。

3.5.4 树叶的准备。将壳斗科树种的干树叶于播种前1 d浸泡12 h,捞出备用。

3.5.5 菌床铺放。按照上述播种方法(下播式或上播式)进行播种,播后将顶土覆盖成中间高且四周低的馒头形,并在顶土上覆盖1 层树叶。

3.6 播种后的管理

3.6.1 温度调控。冬季土壤温度低于0℃时,在菌床表面加盖树叶和塑料薄膜或加厚覆土层以保暖,夏季土壤温度高于30℃时,在菌床表面覆盖树叶或杂草降温。

3.6.2 水分管理。播种时,要求菌床土壤含水量为50%~60%,种子发芽后,播种菌床应经常保持湿润,含水量一般为40%~60%。雨季应及时检查并清理积水或撤掉菌床表面土壤上的覆盖物,增加透气性,夏季土壤干旱时,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6.3 建栏防护。在人、畜容易到达的种植区域,应建立防护栏,严禁人、畜践踏。

3.6.4 病虫害防治。种苗主要注意杂菌感染、虫害、块茎干腐和湿腐病害,及时除去菌床杂草,预防田间病虫害。

4 采收和运输

4.1 收获

4.1.1 收获时期。天麻种子育苗的收获期有2 种情况:一是当年播种,第2 年春栽时收获,这属于第1 代麻种,播种期越早则产量越高,播种期较晚则产量较低;二是播种1年半收获,天麻越冬经过一整年的生长发育,产量有较大提高,并有部分箭麻形成,但经过了1 次换头,属于第2 代麻种。具体的收获期应在天麻的休眠期,此时天麻的含水量降低,块茎表皮颜色加深,由幼嫩的白黄色转变为浅黄色,表皮加厚成熟,白麻与箭麻形态分明,为最适宜的收获时期。

4.1.2 收获。在自然条件下栽培的天麻最好选择晴天收获,操作方便,天麻不带泥水,品质好,耐储藏。收获时,撤去种植地周围的保护设施,用锄头或铁铲拨去种植坑(畦)表面较多的盖土,再戴手套用手慢慢下刨,当露出天麻时再用手指细扒,理出天麻着生处,取出大小天麻,去掉粘附的泥土,取完一处后再取出菌材继续刨挖天麻,直至取净。用这种繁殖方法产出的箭麻和白麻在穴(畦)中呈放射状的集中丛,米麻呈块状团。收获的天麻运回室内分选,个体较大、顶端有芽的为箭麻;个体略小,相当于拇指到小指般大小,顶端看不到明显芽头的为白麻;许多细小像黄豆到蚕豆大小的为米麻。处理时,将箭麻、白麻和米麻分别放置,箭麻准备加工成商品,白麻进一步分级成各级种苗妥善储藏备用,米麻准备进一步培养成白麻和箭麻。收获后要注意清理栽培场地,对用过的菌材要进行清理,凡菌索生长繁茂、无杂菌的菌棒,可收起备用,用过的老菌棒和培养料要彻底清除干净,以防污染。

4.1.3 麻种分级。收获的白麻要根据麻种的性质和个体的大小进行分级,应注意要把1、2 代麻种严格分开,分别储藏。1 代麻种生长得比较整齐,麻种的个体大小差异也不大,主要是注意清除破损霉烂的麻种;2 代麻种大小差异较大,要按麻种的大小分级播种或储藏。一般分成3 级:小白麻5~10 g,中白麻10~20 g,大白麻20~30 g,30 g 以上白麻直接作为小箭麻加工出售。

4.2 运输

4.2.1 防碰伤和炼苗。种苗采挖后,用小毛刷轻轻把种苗上的大沙粒刷掉,以防损伤麻体,并将麻种放在室内阳光下晾1~2 d 进行炼苗。麻种若不经过晾晒,马上装筐,里面混有腐烂麻、破损麻,并且有湿木屑填充料,容易造成框内湿度大、温度高、不通风,将会导致麻种大量腐烂发霉。尤其是外皮碰伤的麻种,杂菌感染的机会比较大。

4.2.2 精心包装。建议选用竹筐和木箱包装,木箱板与板之间不要钉得太严,必要时在箱底板和侧板钻些通气孔,不要碰伤。装麻前要检查箱、筐的内侧有无毛刺,有毛刺则要及时除掉,防止扎坏麻种。包装要松紧适度,防止天麻因松动产生摩擦或相互碰撞。装筐时,先在筐的四周垫上1~2 层包装纸,在纸上单摆1 层麻种,麻种上再铺1 层纸,再摆麻种,直至装满,最后盖纸封盖。小麻种应放在上层,用这种包装法托运或随身携带,经过3~4 d 的运输,麻种的完好率可达到90%以上,也可用青苔(苔藓)作为填充物,1 层青苔1 层麻种(麻种不用晾晒),直至放满筐,做到不松动,运回的麻种完好率可在90%左右。但这种麻种如果不马上栽培,储存的温度超过10℃,烂种现象比较严重。

4.2.3 防冻防震。如果麻种从南方一带运往北方等地种植,或从低海拔地区运往高海拔地区种植,要注意防止冻害。要轻拿轻放,运输平稳,防止较大的振动,以防损伤麻种,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在运输途中,麻筐或箱要放在凉爽通风的地方,禁止在闷热或太阳暴晒之处久放。

4.3 储藏

采收的米麻、白麻一般应及时栽种,如不能及时栽种,应装箱储藏,种苗储藏需要木箱、河沙、锯木屑或储藏窖。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先将储藏窖清理干净,随后用硫黄熏蒸1~2 h 后,麻种可装箱入窖。装箱的方法是先将河沙和锯木屑按3∶1 混合均匀,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在箱底铺1 层河沙和锯木屑的混合料,放1 层麻种,加入混合料后再放1 层麻种,直至装满箱,再在顶部覆盖混合料3.0~5.0 cm,再将装好的木箱放入储藏窖。

猜你喜欢
环菌菌棒天麻
红杆天麻共生蜜环菌筛选初探
来一口“超级蘑菇”嘛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蜜环菌的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香菇菌棒开放接种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