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远,尤天奇
(1. 福建理工大学 设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2. 福建理工大学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
悬鱼历史悠久,自唐朝以来就有相关文献记载和图画记录。在建筑的屋顶两端用木制或砖砌的悬鱼,以此保护屋檐处人字形博风板及其檩木拼接位置不受日晒雨淋。[1]我国三晋、豫东、滇西北、浙西南和闽东北地区的传统建筑上至今还保留有悬鱼,因地理环境、地缘文化、建筑材料和工匠技艺有所不同,其表现形式、造型特点、比例尺度等也有较大差异。其中,闽东北地区的悬鱼独具特色,民间俗称“鱼联”。“联”指的是楹联,因闽东北地区悬鱼成对出现,或一东一西、或一南一北悬挂于山墙之上,且中心位置阳刻文字,文字表意富有对仗逻辑关系。悬鱼位于建筑的外立面,是所处位置最高、最显眼的木构件,因此被视为闽东北传统民居重要的木构件之一。本文对悬鱼的构图、纹样、文字意涵等特征进行提炼,通过分析其显著特点来探寻其身后蕴藏的文化内涵,为极具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悬鱼研究及其保护发展、设计转化提供借鉴。
目前关于悬鱼的研究,在地域风格、装饰艺术、图案意象、文化意涵等方面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可分为纵向深入与横向比较两大类,前者从历史脉络、装饰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作总论式探析,后者对各地区悬鱼特征进行对比研究。长期以来学界对闽东北地区的悬鱼关注较少,往往将浙江泰顺地区悬鱼视作闽东北悬鱼的代表[2],或把闽浙交界各地区不同装饰风格的悬鱼混为一谈[3],或以泰顺悬鱼的基本形式涵盖福安地区[4]。研究方法上,一是按类型学的方法将悬鱼归纳为具象类、抽象类和意象类三个主要类型[5],二是以图像学的方法总结悬鱼的构图特征主要包括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形式[6-7]。反观闽东北悬鱼的造型特点和装饰特征,不仅包含以上风格特点而且还具有其他地域性特色,现有方法论无法系统诠释其内涵。
闽东北民居位于闽东民居的北片,主要涉及以交溪流域为主的宁德市部分县市。[8]该片特殊的地缘性使悬鱼形成了鲜明的地域建筑风格。对地形地貌特征、村落选址与布局、建筑年代、建筑特点、保存完整性等因素进行整理后,选取福安市穆阳镇穆阳村和苏堤村、福安市甘棠镇观礼村、蕉城区八都镇八都村、蕉城区霍童镇兴贤村、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这六个村落的悬鱼和福建理工大学e设计·苍霞艺术创意中心所展示的悬鱼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来看,上述六个村落的悬鱼样本地址如表1所示,展览馆的悬鱼样本如图1所示。闽东北地区悬鱼主要存在于晚清至民国时期营建的传统民居上,经对闽东北村落的文献资料和图像记载进行整理、实地调研、现场观测,最终选取了损坏较小、保存较为完好和颇具代表性的这些悬鱼作为研究样本。
图1 e设计·苍霞艺术创意中心悬鱼样本列举Fig.1 List of samples of hanging fish in the exhibition hall
表1 闽东北传统民居悬鱼研究样本地址Tab.1 Addresses of samples of hanging fish in traditional folk houses in northeastern Fujian
从构图的视角,将悬鱼中的装饰题材进行整理与归纳,并根据实地调研、当地工匠口述以及装饰题材寓意归类,发现构图存在规律性的平面构成表达,可分为四段式和三段式两种类型。
四段式由“钉版”“天版”“人版”“地版”组成,如表2所示。钉版位于悬鱼顶部,穿孔之后采用竹钉、铁钉或铜质配件将悬鱼固定于博风板之上,与其他版相比,其纹饰较少。其中,竹钉孔的数量以五孔最为多见,其排列方式为“十字形”或“X字形”组合。天版位于钉版之下,以宗教符号与吉祥图案为主。宗教类符号有太极、八卦、万字纹、十字架、河图六种,其应用与当地受儒释道影响有关;吉祥符号则主要是以蝙蝠为代表的动物类。天版的符号是宇宙观的表达,其他版的吉祥图案是与“天”相呼应的元素。人版位于天版之下,以文字形式表达屋主或匠人的思想文化,注重用文字类题材作为视觉中心,并在框外装饰植物类或几何类图案开光以突出中心主题。中心文字有单字、双字、三字、四字、五字;植物类或几何类图案为辅助装饰,植物类有卷草纹、缠枝纹等,几何类有连珠纹、条带纹、回纹等。地版处于最底端,呈现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和谐共生的景象,并遵循古代文化推崇“水是万物生长的源泉”,以水生植物类和动物类为主。植物类有荷花、莲花、牡丹花、宝相花、鱼草,动物类则常见鲤鱼。无论是水生植物还是水中动物,都体现了水滋养万物的含义,因此,地版处于底端并催生孕育了“人版”“天版”。
表2 四段式构成示意图Tab.2 Diagram of the four-segment structure
三段式各版式命名为“钉版”“人版”“地版”,如表3所示,与四段式相比缺少“天版”。三段式钉版的钉孔数量与排列方式与四段式基本相同,但出现了钉孔数量有三孔的情况,其组织形式呈“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排列。三段式人版与四段式人版装饰题材几乎相同,以文字类和几何类题材搭配为主。地版同样用植物类与动物类组合,少见器物类和动物类。
表3 三段式构成示意图Tab.3 Diagram of the three-segment structure
装饰纹样是器物上的图样、造型、纹路的形式,起到美化和装饰作用。根据上文对悬鱼类型的划分,发现其图案排列顺序有规可循,且纹样遵循固定的表现形式。闽东北地区悬鱼纹样各段装饰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悬鱼各段装饰纹样列举Tab.4 List of decorative patterns for each segment of the hanging fish
天版中的纹样主要表现为单独纹样,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完整性特点的纹样,其不受外观和形状限制,可以单独处理、自由运用。[9]单独式纹样可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对称式以十字架、团寿纹、蝙蝠纹样为代表;均衡式则常见太极、八卦、万字纹等宗教符号类题材图案。
人版中的纹样主要表现为适合式纹样(边缘适合)和连续式纹样(二方连续)。适合式纹样,虽其形式受外形限制,但可通过素材组合变换,在规定的空间内使其整体形象呈现出某种轮廓。[10]连续式纹样是一种以一个或多个装饰元素为单位的图样,依照特定的规则反复排列,又可分为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11]二方连续是一个纹样或几个纹样组成一个纹样单位,反复连续循环排列最终形成韵律的带状纹样。人版中植物类纹样以花心或叶为单位,向上或向下以散点形式分布。
地版中的纹样与天版较为相似,一般表现为单独式纹样,分对称式和均衡式。对称式以花卉纹、龙门纹样为主,花卉纹主要包括荷花、莲花、牡丹、宝相花、水草等水中植物。地版中的植物纹常以左右绝对对称式出现。均衡式纹样中,花卉纹体现在花心和花叶位置非对称处的均衡,而鲤鱼、鱼龙纹则以均衡的形式呈现,鱼身用麟纹或网格纹刻画,鱼尾左在上或右在上,亦有鱼尾处翻转的形态。
文字不仅是一种符号,更是几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悬鱼阳刻文字装饰,将文化信息以文字形式装饰于悬鱼的人版之中,内容丰富并蕴含着一定的现实关照。
闽东北地区传统建筑悬鱼人版的文字释义,按类型可分成九类。
1.引水避火
引水避火是古人充分意识到木构建筑须采取多种防火手段所创造的方法,即在建筑命名上与“水”相关。由于闽东北地区古建筑多以木材为建筑原料,但木材可燃而且易燃,因此古人利用文字意涵赋予悬鱼趋利避害、引水避火的寓意。以“天一(乙)生水 地六成之”为代表,其源自“天一生水 地六成水”[12],出自东汉郑玄的《周易·系辞》。在《尚书·洪范》和《周易·系辞》注释中,孔颖达和朱熹都引用郑玄的观点。[13]一至五为“生数”,六至十为“成数”。与河图相对应理解,“一”白点与“六”黑点位于北方,属性为水。“一为万化之源始,万物之初,莫不资水而开始”,此处的水主要说的是向下行的气,即湿气,其不断向下凝聚,就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水,因为阴气和阳气化为五行,最先是生湿,所以水生于一是天一生水。因此,悬鱼选用“天一生水 地六成水”之意,以水克火,以祈求房屋远离火灾。
2.景色描绘
景物描绘指的是对景物进行观测并记录,其素材源于大自然,根据悬鱼悬挂的方位和相对应的景色,用文字形式的图案纹样来表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均是人们对自然景观要素的形象描述。如“紅日近水 白雲低水”,出自宋代寇准《咏华山》“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在华山之中,诗人抬头仰望,红色的太阳如此耀眼,以至他回望时白云都变得很低。“红日”的红色承载着热烈浓密的情感,“白云”的白色蕴含着纯净无暇的圣洁,两者结合,犹如滚滚烈日与清冷月光相遇,热情四溢却又清冷有度。“紅日近水 白雲低水”置于悬鱼之上,体现了自然美景与房屋的有机融合。
3.华堂丽屋
华堂丽屋,主要形容建筑房屋的宏伟豪华、富丽堂皇。如“美輪美奂”,出自《礼记·檀弓》:“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指高大的样子,“奂”指繁富的样子,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金碧辉煌。再如“鳥革翚飛”出自《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革”指鸟儿张开翅膀的样子,“翚”是羽毛五彩的野鸡,形容如同鸟儿张开双翼、野鸡展翅飞翔一般。闽东北传统民居的侧面山墙屋檐、博风板如同“人”字型,就如同鸟儿展开翅膀。华堂丽屋旧时是形容建筑、宫室的华丽与雄伟,也被用于悬鱼之上,表达造型之妙和喜爱之情。
4.祈吉纳祥
祈吉纳祥指的是对物象的描绘包含大吉大利、吉祥顺利之意,如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所对应的物象,东方与旭日、紫气,西方与庚星、吉星,南方与瑞气、熏风,北方与福星、祥云等。再如“西曜祥雲”,“曜”有照耀、明亮之意,“祥雲”象征祥瑞的云气、传说中神仙所驾的彩云,表达吉祥、富贵之意。祈吉纳祥之语不仅表达了方位的指向性,同样借此美景表达了吉星高照、洪福齐天的祈盼。
5.事业有成
事业有成在这里指希望事业取得一定的成就,形容仕途、事业等步步高升。如“日升月恒 雲蒸霞蔚”,前半句源自《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形容事物处于最美好的阶段,就好像太阳从东方升起;后半句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描绘了云雾缭绕、聚成一团的景象,是一幅光彩夺目的盛景,同样比喻事物正当兴盛发达之时。
6.规训教诲
规训教诲是一种家庭教育形式,其作为维系、发展一个家族的精神纽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此类文字意涵指的是当地家族内部族长对族人、父祖对子孙等关系的说教、规范或是期盼。如“舆得爲隣 唯仁是處”:“舆”取众多、众人的意思;“得”通“德”,有道德之意;“隣”通“邻”,古代五家为一个单位的居民组织;“仁”指道德范畴的友善、仁爱;“處”通“处”,指交往。此句理解为应加强修养,人与人之间应友好相处、相亲相爱。
7.文采出众
文采出众具体指文章写得出色、极具文采,就闽东北地区居民来说,不仅局限于文章写得生动,更多的是憧憬文学艺术各方面才华横溢、文采飞扬。以“日临黄道 星耀紫微”为代表,其出自宋代范成大《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六首》“有日临黄道,无星彗紫微”。“黄道”指太阳每年在恒星之间的视轨迹,描绘了地球与太阳的相交线;“紫微”则是紫微斗数,它将星曜按照其影响力大小和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级别,星曜处于甲级的核心位置。这里指长辈对晚辈的期冀,希望他们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顺利发展且文采斐然。
8.平安长寿
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寿”释义为“寿命”“寿辰”,作为人生美好的象征被世代追求。闽东北悬鱼文字多以植物比喻长辈与晚辈,旨在祝寿康宁、延年益寿、健康长寿等。如“椿萱并茂”,出自专用双寿联“椿萱并茂,庾婺同明”。椿为树名,语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大椿象征高寿,后指父亲,亦称椿龄、椿庭。萱为萱草、忘忧草,后作为母亲的称呼。“椿萱并茂”意为祝愿父母健在且长寿。再如“竹松永茂”“竹苞松茂”“如竹之苞”等一系列词语,出自《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松竹永久繁茂,祝福家中长辈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同样也用于庆祝新屋落成。
9.家族兴旺
家族文化的形成往往需要几代人甚至数代人的共同努力与沉淀,家族文化、家族精神也由此而来。一个家族绵延兴盛,人丁兴旺是基础,悬鱼文字意蕴中多表达类似祝愿。如“凤卜其昌”,源自《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凤凰于飞,和鸣锵锵”。其典故出自于春秋时期,齐国人懿仲想把女儿嫁给陈敬仲,此人相信顺应天道,利用占卜知晓天道,卜卦后得到此句,表示吉兆。此句译为男女八字相合,合婚后家庭幸福美满、昌盛繁荣,而后有许多该句的变体词语、词句等。又如“枝繁叶茂”,出自明代孙柚的《琴心记》“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该词原形容植物的枝叶茂盛、草木茂密,后用借喻的方式表达家庭成员众多,儿孙满堂、多子多福。
悬鱼人版中的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载体,在继承和延续其本身特点和文化的基础上,同时承载着闽东北地区人民的情感、意愿、信仰,是当地人民精神的折射,亦是闽东北文化物质积淀的表现形式。其文字寓意反映的是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选用的字体通常包含楷书、行书和篆书三种。由于悬鱼是具有民间特性的造物,其反映的思想内涵则更侧重于民俗理想,如消灾避难、祈福安康、家族兴旺等美好愿望。上述九类文字意涵可分为三类文化观照。
1.传统文化的继承——轴线对称,时空对应
闽东北地区悬鱼悬挂位置的安排与布局,参照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建筑的轴线对称。建筑的“轴线”又称作“中轴线”,作为古代空间布局的基本要求,实则是“中心至尊”这一概念的变体,以轴线为中心。经实地调研得知,闽东北传统民居悬鱼呈双轴对称悬挂于各屋檐的博风板之下。以南北向轴线为中心,主座山墙博风板上的悬鱼规格最大,装饰最为精美,称为“主悬鱼”,对称悬挂;以东西向轴线划分,横屋山墙博风板上的悬鱼尺寸较小,称作“次悬鱼”,亦是对称悬挂。古人还通过观察天体现象,认知天文地理,总结规律,将物象表征与天文特征对应。闽东北地区悬鱼文字中,时间既与物象对应,又与悬挂方向相应,如含有“东”“西”“南”“北”字样的主悬鱼与方位同向,即文字中带有“东”其悬鱼面朝东向,含“西”字则面朝西边,以此类推。指向性的文字作为辨认悬鱼悬挂方位和厢房所处位置的基础,与东西和南北、黎明与黄昏等物象共同作用构成了与时空相对应的悬鱼方位观的要素之一。
2.期盼吉祥的愿望——借景抒情,祈福安康
此类文化观照包含景色描绘和祈吉纳祥两类文字内涵。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个人或者是群体的情感,是中国传统且古老的艺术手法。悬鱼中以建筑周边的自然景色为创作源泉,将各方位所对应的具体物象用文字表达,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搭配范式。通过对物象的观察和记录,运用比兴寄托、言近旨远的手法,表达祈福纳祥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表达美好的情感与内心的渴望,此类文字是满足生活价值的一种表现。
3.世代家风的传承——子孙发达,家庭兴旺
世代家风包括家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此类文化观照有平安长寿、家族兴旺、规训教诲、事业发达、文采出众、华堂丽屋等六类文字内涵。从社会文明的角度看,家庭是家教和家风承载的主体,老人幸福安康、子孙兰桂齐芳、家族繁荣昌盛等是基础和保障。而后通过家庭成员间相互提醒、勉励的过程,弘扬家风,如提出生活作风、道德规范等令子孙遵循,使后世各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14]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作为建筑饰件的一部分,悬鱼从最初的安全需求,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最终超脱物质层面成为寄托美好心理的功能与形式共存的产物。闽东北地区悬鱼,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参考价值,亦是当地民俗风貌和人们内心憧憬的物化载体,对其构图、纹样、文字等三方面特征进行阐述,提炼其文字内涵和文化观照,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可进一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