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传统村落山水空间分布及模式研究

2023-11-09 10:36艾梦雅谢祥财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福州市村落山水

罗 秋,艾梦雅,谢祥财

(1.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2.国家水利风景区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0)

当今快速化城市进程中,村落空间的 “同质化” 问题空前严重,村落的地域文化存续面临极大威胁,大量学者呼吁尊重村落原有形态,因此,村落空间格局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1]。传统村落历经岁月洗礼,保存至今,仍可以运转良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2]。相比普通村落,传统村落往往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浓厚的地域特征,由于相关部门的监督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往往保存较好,因此以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进行空间布局提取分析十分有意义。

当前传统村落空间布局是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层面上主要是针对具体村落的研究,例如李伯华等人运用景观基因理论研究了张谷英村空间布局秩序,并将空间布局划分为居住空间、连接空间、附属空间与复合空间,得出了张谷英村的地域性特征[3],为张谷英村的地域性发展提出了建议。但当前福建省传统村落研究集中在村落形态与分布[4,5]、村落风貌与活化保护[6,7]等方面,在村落空间布局研究还相对较少。

《阳宅十书》开篇提到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可见山水环境的重要性,山水格局是中国传统村落选址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8]。此外,村落山水空间布局对区域内微气候变化的影响极大[9]。福州市山地丘陵面积占比极大,高达75%[10],且水体作为东南沿海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山水对福州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刘淑虎也在对福州市永泰县月洲村营建分析中指出,应当将聚落与自然山水视为一个整体[11]。然而在福州市传统村落山水关系研究中,研究者多关注于村落内部水系与村落的关系,忽视了外部河流、田地、山体的研究。例如,高晓镕在福州市传统村落水环境适应性的研究仅分析了福州市市区传统村落内部水井,池塘、溪流等[12]。黎瑾等在福州市三溪村的研究中也只是村落内部的水系景观[13]。

综上,本研究以福州市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GIS 技术、卫星数据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将山水纳入村落空间布局的研究中,梳理福州市山水特点,空间分布特征,并借助以往研究与福州市地貌条件对传统村落进行分类,通过与山水关系来界定空间分为与空间层次,并总结布局特征,揭示不同类型村落山水空间模式极其形成机制,期待能够为福州市传统村落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区概况

福州市地处福建省东部,26°09′00″N,119°17′00″E,总面积11968.53 km2,旧称 “冶”,后因境内有一座福山,更名为 “福州”。福州市从明代起就为福建省省会,长期作为福建省政治中心,经济文化发展较好。

福州市属于河口盆地,总体地貌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中山、低山、丘陵、沿海平原等,但总体以丘陵、山地为主,占福州市总体面积的72.68%[10]。

福州市东靠东海,境内闽江自西向东横贯福州全域,还有乌龙江、晋安河、白马河等水域(图1),境内水资源丰富,为福州市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14]。

图1 福州地形与主要河流Figure 1 Landform and main rivers of Fuzhou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截止2023 年福州市共拥有六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共51 个。本次研究中福州市传统村落名单来源于住建部官方网站,村落POI 数据点来源于高德地图API 批量爬取,村落影像来源于谷歌地图。此外研究中用到的福州市高程以及水系数据来源于中科院资源与环境数据科学中心。

2.2 研究方法

2.2.1 村落分布特征

核密度分析能够估计点和线要素的集中程度和空间聚集情况。本文中主要运用核密度分析法来分析传统村落的聚集特征。

式中:f(x)为核密度估计值;h 为搜索半径;n 为搜索范围内已知的点的数量;K 为反距离权重[16]。

2.2.2 村落与山水空间关系

福州市传统村落山水特征主要运用GIS 平台对中科院资源与环境数据科学中心中下载的数据进行高程分析以及水文分析。村落山水空间关系研究借助谷歌地图下载村落影像,导入到Blender 中进行建模并渲染,最终建立村落山水空间格局可视化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福州市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研究区域内传统村落分布呈现出多核凝聚的不均衡分布态势(图2),主要分布在福州市西部和北部,其中永泰县和罗源县较密集,闽清县次之,闽侯县,平潭县没有传统村落。(平潭综合实验区隶属福建省)。

图2 福州市传统村落核密度图Figure 2 Nuclear density map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Fuzhou

3.1.1 山体为维度下福州市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研究中运用Arc GIS 10.7 对福州市传统村落高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图3。研究区内高程相差较大,平均海拔在600~1000 m,其中高程最高处为1784 m,最低处为-10 m。研究区域内,传统村落集中在丘陵山地区域,平均海拔为430.73 m,全部村落均处于海拔1000 m 以下。其中,海拔500 m 以上村落最多,共23 个,占总体的46.9%,此外,海拔最高的村落为紫山村,高程约为977 m;海拔处于200~500 m之间的最少,共11 个,此外,林浦村是海拔最低的村落,高程约为4 m。

图3 福州市传统村落高程图Figure 3 Elevation map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Fuzhou

此外,研究中对福州市传统村落进行了坡度分析,并以表格进行分区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1。由表格可知,处于平原处的村落大多具有一定坡度,而山地丘陵处的村落大多处于相对平坦的区域。

表1 福州市传统村落高程坡度统计表Table 1 Statistics of elevation and slop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Fuzhou

表2 福州市传统村落分类Table 2 Clas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Fuzhou

3.1.2 水系维度下福州市传统村落分布

结合GIS 多环缓冲区工具,分别设置水网1000 m、2000 m、3000 m 缓冲区(图4),并对个缓冲区内村落数量进行统计。经统计发现,41.2%的村落位于1000 m 缓冲区内,共计21 个;1000—2000 m 缓冲区内有6 个村落,占比11.8%;2000—3000 m 缓冲区内分布有9 个村落,占比17.6%;3000 m以上分布15 个村落,占比29.4%。因此福州市传统村落大部分村落距水系的距离多处于3000 m 以内。

图4 福州传统村落水系缓冲区图Figure 4 Buffer zone of traditional village water system in Fuzhou

图5 福州市传统村落分类图Figure 5 Clas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Fuzhou

3.2 福州市传统村落分类

张永彬在北京市生态聚类分类研究中将村落根据距离城市市区距离、高程和坡度划分为平原近郊缓坡聚落,平原近郊平坡聚落等11 类村落类型[16],分类方式过于复杂,且种类较多;冯艳在信阳市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中,将村落根据高程化分为丘陵平原型村落、丘陵盆地型村落、山谷盆地型村落3 种类型[18],但仅仅运用高程去分类,忽视了其他因素对村落形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结合福州市传统村落与山体的具体情况,参照前人的研究,结合高程、坡度以及地形将村落划分为丘陵平原型、低山谷地型、低山斜坡型。

由表格可知,3 类村落数量相差不大,其中低山谷地型村落最多,共19个; 平原平地型村落与低山斜坡型村落数量相同,都为16 个。

3.3 福州市传统村落山水空间模式

3.3.1 空间范围和空间层次

在山水维度下,福州市传统村落分布情况的分析中发现,丘陵平原型村落中处于中的聚落距离山体较远,而低山谷地型位于村落山脚下,低山斜坡型村落位于山顶或山坡上,较难运用村落与山体的关系来划分村落山水空间范围。因此本研究参照冯艳等人的研究以村落距离水的平均距离来划分山水范围[18],由于本研究是中观尺度的分析,在该尺度下,村落内部的水圳,井等水系并不明显,因此将空间层级划分为山、村、田、塘、江、河、溪。经测算,福州市传统村落距离水系的平均距离为2208.14 m,为制图方便,将其取整为2200 m,以村落为圆心画圆,在此范围内的山水划分到村落山水空间范围中。

3.3.2 平面形态

村落平面主要以集中式和分散式2 种类型为主,根据总体形状可划分为带状、团状、散状等。经过对卫星影像的梳理比对,福州市传统村落的平面形态以集中式为主。其中,丘陵平原型全部传统村落均为集中式,且已团状为主,如林浦村,琴江村。低山谷地型与低山斜坡型村落的平面形式虽有部分呈现出散状分布,但仍以集中式为主,例如洋坪村、中埔村。另外,在丘陵山地区域存在散状平面的村落,此类村落布局分散,没有明确的边界(表3)。此外丘陵河谷的土地条件及交通方式影响村庄布局和规模,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村镇规模较大,海拔高、坡度大、交通不便的村庄相对规模较小[19]。

表3 福州市传统村落平面形式及代表村落Table 3 Plane form and representative village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Fuzhou

表4 福州市传统村落山水空间模式Table 4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Fuzhou

3.3.3 空间模式

根据村落与山水空间的关系,福州市传统村落山水空间格局主要以下几种模式:

(1)溪-田-村-田

此模式村落主要位于邻水的低海拔区域,村落内部建筑集中,村落规模较大,村落外围开垦农田,形成“溪-田-村-田” 格局,例如椿阳村,新壶村

(2)山-村-田-溪-田-村-山

此类村落主要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村落多环绕山体呈现带状或团状分布,溪流从村落中间穿过,农田布置在溪流两侧的平地,形成中间低两边高的空间格局,例如三捷村、同安村、石岸村。

(3)山-村-田-溪(塘)-田

此类模式主要分布于单侧山坡上,村落背靠山体,村落顺应山势营造,村落若位于山脚,多呈现带状、团状分布,例如巫洋村;若位于山顶,多呈现散点分布,例如翠云村。村落规模不大,建筑分散。农田则安置在村前平地上。

3.4 福州市传统村落形成机制

3.4.1 丘陵平原型村落

丘陵平原型村落位于海拔200 m 以下的区域,区域内海拔低,水系最为密集,因此区域内易发生洪涝灾害。为躲避洪涝灾害,该区域内村落在营造时都会考虑与水的关系。村内建筑一般都处于较高的台地上或者有一定坡度的区域如图6—7,且一般不直接靠近水边,往往距离水系一定距离营建建筑,或者将农田安排在靠近水系的位置,以便防洪,并充分利用水利来发展农业。

图6 福州市马尾区闽安村Figure 6 Min'an Village,Mawei District

图7 永泰县嵩口镇中山村Figure 7 Zhongshan Village,Songkou Town

图8 闽清县梅溪镇桥东村(图片来源于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Figure 8 Qiaodong Village,Meixi Town,Minqing County

3.4.2 低山谷地型村落

低山谷地型村落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区域,村落与山体依附性强,往往位于河谷中地势略高的台地或缓坡,呈团状或带状的平面形式。由于福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降雨量较大,因此在两山之间的谷地处形成溪流。农田布局与村落与溪流之间,形成 “山-村-田-溪-田-村-山” 格局,水流冲击下形成了一定面积的平坦土地,土壤肥沃,且方便灌溉。民居建设在地势略高于农田的区域,一般是处于历史洪水位之上,能防止台风季节洪水的冲击,同时有利于村落形成视野开阔,背山面水的良好布局[19]。

3.4.3 低山斜坡型村落

低山斜坡型村落由于处于单侧斜坡上,村落内部地形多样,村内建筑一般依山而建,形成团状,带状,散状等多种平面形式,山坡上的平缓土地是十分珍贵的资源,村落一般用于农业生产,部分村落由于耕地资源稀缺,还会选择在山坡的缓坡区域开垦梯田。部分距离水体距离较远,为生产生活,一般会在村落中开凿池塘或水井,来满足用水需求。村落内部的形式可以概括为 “山-村-田-溪(塘)-田”。

4 结语

福州市是典型的山水城市,得天独厚的地貌环境,为福州市传统村落的发展保护提供了独特自然资源,也是传统村落的一部分,不同的地貌又衍生出不同类型的村落格局,充分体现着古人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的背景下,对传统村落的开发中,既要保护村落内部,同时要用整体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协同保护村落的山水环境资源。

本次研究针对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研究研究样本仅51 个,相对较少,易产生误差,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福州市村落山水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二)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一)
一处山水一首诗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油画《村落》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