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杨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深刻阐述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五个重大关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理论的高度概括,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也充满了深刻的道理学理哲理,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需要实施“规行矩步”的制度约束不文明行为,也需要形成“蔚然成风”的社会共识激发人民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实践要求和发展方向。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还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大力培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厚植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现代化,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起现代制度保障体系;必须全面推进生态文化现代化,汇聚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强大力量;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文明,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
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考察翠云廊时指出,“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回溯历史可知,正是由于历朝历代制度上的重视,才造就了今天的“郁葱古柏”生态文明成果。唐代颁布了“诸道官路,不得令有耕种及斫伐树木,其有官处,勾当填补”的敕令;明代下令“官民相禁剪伐”;清代进一步对每棵皇柏编号、挂牌;民国时期发布了“列册备查,以备县长交接”的训令;新中国成立后,剑阁县沿袭古制,将古柏数量与生长状况作为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交接重要内容和自然资源审计范围之一。不仅如此,剑阁县还制定了《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实施了《剑门蜀道保护条例》,建立了“一树一档”“一树一人”“一树一策”的精准保护制度。
以古照今,面对当前“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的四川使命,我们更应当明确“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的战略意义。从生态污染防治来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贯通污染防治的不同阶段,建立健全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到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从资源节约集约来看,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建立健全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转型提效、循环利用的生态资源保护制度体系;从生态恢复修复来看,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对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督察溯源、清零整改、监督曝光、奖惩配套的生态质量修复制度体系;从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建立起生态文明制度有效衔接的“四梁八柱”体系和力量有效协同的“齐管共治”格局,打造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铁规”与“铁军”。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生态法治建设,将绿色发展、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理念融入生态法治建设全过程、全领域,切实制定生态安全法,编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法典,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现代化法治体系。
大力培育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全面推进生态文化现代化
对这“三百里程十万树”的翠云廊,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还指出,“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回望历史可知,保护翠云古柏成为历代社会风气和共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巴西(今阆中市)郡守张飞曾率兵民植柏。“张飞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说法至今仍被当地百姓津津乐道。东晋时期,栽植松柏的活动在武功(今剑阁武连镇)地区民间盛行。当地百姓为了记录这项活动邀请了东晋著名文人郭璞撰写了《种松记》并刻于碑上,其中写道:“县路翠,武功贵。县路青,武功荣”。在碑文模糊难辨之后,当地百姓又再度邀请了宋代文学家苏轼重写刻碑。明代时期,当地百姓在剑州知州组织下共同栽植柏树。这一次种植的柏树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管理良好、至今生长,也正是翠云廊现存古柏主体的来源。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当地历代百姓共同守护古柏的重要经验启示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主体的自觉主动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文化现代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构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力量源泉。具体而言,就是要始终坚定生态文化自信,通过推广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全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理念意识,以“日用而不觉”的文化感染力、号召力,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意愿”。通过推动生态文明文化理念和行为标准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增强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同时,加大生态文化团体建设,促进生态文化交流,增强生态文明共同体意识。加强生态文化学科建设,培育和壮大生态文化领域研究人才队伍,推出一批极具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特色的生态文化公共产品,以建构生态文化厚植生态文明精神力量,实现生态文化的自立自信。
正确处理好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的关系,要以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识。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也发展了人。马克思指出自然是人的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人和社会需要。从理论上讲,持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推动实现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创造个性的全面发展,不断实现人的现代文明;从实践上讲,就是要协调构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文明形态,使这五大现代文明与人的现代文明相互支持、统一发展。不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有力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了人的现代文明。中国共产党将人民至上的原则贯彻于生态领域的现代化建设实践,致力于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的公共产品,始终坚持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为民,使中国更美丽、人民更幸福、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就是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态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和标识,使人的现代化与生态文明的现代化相得益彰、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是外部约束,“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真正让作为保护者、贡献者的人得到实惠,实现法治制度约束力与人的主体能动性高度统一。大力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文明孪生共同体,通过加大生态友好型机关、社区、学校、园区、街区等建设,调动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加大生态友好型资金投入,鼓励设置更多灵活便利的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互动载体,构建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平台”。要通过运行透明化、数字化、标准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让“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的理念成为广泛共识,展现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智慧,释放全社会自我调节、人民自我治理的巨大能量,营造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氛围”。要始终坚持以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先进价值理念为先导,充分发挥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将生态文明内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要求和必备品质,不断激发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夯实筑牢全民全社会全世界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受的生态文明共同体。
(作者:杨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長、教授;杨光,成都市智慧蓉城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网络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