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
本期嘉宾
孙元欣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
张科静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
杨烁新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放开发处副处长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十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镌刻下改变世界发展轨迹的深刻印记。
面向国内,在积极推进区域重大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衔接融合下,不同战略位势、区位条件的城市如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上海和成都為例,本期“先锋会客厅”特邀相关专家、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处室负责人共同探讨。
“一带一路”大视野
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给世界持续带来发展红利。理解“一带一路”如何迈向纵深发展,首先需要置于时代变革和全球发展的整体脉络中加以审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
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总结了过去10年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他指出,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中国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孙元欣表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从外部需求和内生动力两方面理解。从外部需求看,区域经济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在全世界已经形成共识。另外,共建国家有进行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的需求,但受制于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化程度低、资金和技术缺乏、人才储备不足等短板。从内生动力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与此同时,中国具备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专业建设队伍,能够推动重大工程的实施,促进共建国家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复苏放缓,经济增长乏力;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经历了高速发展,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个全球化的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的经济环境是延续发展态势的关键。”东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张科静表示,将共建“一带一路”置于宏阔历史坐标,才能更深刻理解其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动因,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意味着需要国际大市场,需要更加深度融入世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以互惠互利为原则,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共建国家分享中国的优势产能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带动共建国家经济增长和民众就业,与共建国家共同发展,对共建国家和世界经济“再平衡”也是一个贡献。同时,扩大中国的国际朋友圈,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影响力和话语权。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
共建“一带一路”走过十年,给世界带来引人注目的深刻变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
公开资料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发展历程,标注出一个个重要节点,从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到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发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到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日益清晰;从召开3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到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到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等,共建“一带一路”的合力不断凝聚;从党的十九大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章,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国际和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对全球发展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张科静表示,纵观十年,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不同时期的建设重心各有不同。
2013年至2018年“大写意”阶段,可细分为蓝图解释期和实施建设期。首先,理解共建“一带一路”宏伟规划,以及如何着手、建设,比如,选定了亚洲、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切入;随后,真正开始实施建设,修路、建桥、建港口、建铁路,进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是大力发展的重点。在这个阶段,“一带一路”建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在发展中不断前进、在合作中不断成长,完成总体规划设计并在建设初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这五年里,我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开放空间逐步形成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也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一股强大动力。
2018年至今,进入“工笔画”阶段,伴随着工程项目的开展,进入金融的国际合作,比如,基础设施的融资,跨境投资,保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阶段逐步从项目建设、金融保障延伸到科技创新、人文交流等,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张科静特别强调,“工笔画”阶段注重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区别于前五年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国企业加强环境、社会风险管理,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高境外项目投资建设与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在促进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改善多方面发力。
“前锋”与“后卫”
共建“一带一路”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面向国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对接,带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在“一带一路”总体框架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不沿边、不靠海的成都由内陆腹地变为西部对外开放前沿,在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不同“角色”,互鉴共进。
上海: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上海应发挥‘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的作用。这一战略定位事实上包括三个层次:核心层次,上海自贸试验区发挥桥头堡作用;上海层次,围绕‘五个中心即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和国际科创中心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推动上海桥头堡作用更好发挥;全国层次,上海自贸试验区要与其他自贸试验区强化合作,共同推进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作用发挥。”张科静表示,基于此,一方面,上海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五个中心”建設同频共振。其中,“五个中心”建设要求上海在突出城市特色的同时,增强对周边区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辐射和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提供新机遇,拓展新空间,注入新活力。由此,可以更好地把上海发展与中央定位要求、全球化发展趋势紧密结合起来,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上海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相辅相成。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点、战略枢纽和辐射源,“一带一路”建设则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检验。
“在上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进博会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举措和重大任务。”张科静表示,进博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的核心作用是促进贸易合作。就贸易畅通而言,“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与其他“四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相互协调,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进博会的重心则是敞开国门,将中国国内市场提供给所有贸易伙伴。从着力点和推进方向看,“一带一路”建设对贸易畅通的促进是由内至外,进博会则是由外至内。“我们理解的‘一带一路建设,更多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到海外去实施工程项目,将国内产业链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相应的产业链衔接,以参与国际大市场竞争合作,进博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国外很多企业在进博会这个展示和贸易的平台寻求合作。走出去、请进来,双向的流动,信息的交流、产业的合作、商贸的发展,也向全球展示和传递中国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同时促进了科技合作创新以及人文交流。”张科静谈道,作为试验田、先行者,进博会成为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尝试。强化国际会展平台和特色品牌活动,也是上海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着力点之一,比如举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不仅是非常重要的特色品牌活动,也是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
对于上海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孙元欣表示,以上海独特的区位优势及超大城市功能特点为定位,围绕“五个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窗口枢纽、功能平台和重要支撑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持。硬联通方面,比如,上海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项目投资,占对外总投资的10%以上;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海海港、空港、数据港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联通等。软联通方面,凸显上海城市功能定位,比如,服务投融资需求,2022年,位于上海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新增59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与者,截至目前,共有1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银行在上海设立5家法人银行、13家分行和6家代表处;上海还参与了相关的标准制定,牵头制定ISO/IEC国际标准14项,涉及高端制造、新材料、中医药等多个领域。心联通方面,比如,上海“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已经拓展到48个国家和地区的55个机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扩展到46个国家和地区的172个机构;上海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培养人才,国际人文交流不断深化。
孙元欣表示,自贸试验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有诸多优势。其一,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和窗口;其二,具有示范效应;其三,各类资源丰富。由于各地自贸试验区地理位置、自然禀赋和产业结构不同,任务定位也存在差异。比如,上海自贸试验区就是要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建设国际经贸合作、金融服务和总部经济三大平台。
“上海自贸试验区对于‘一带一路建设比较突出的作用是金融服务,另外还体现在辐射带动作用。此外,上海有较好的人文交流基础,比如,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高度开放,叠加保税区和自贸区优势,在将海外文化引进的同时,帮助中国文化走出去,积极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政策指导、通关便利以及外汇金融服务。”孙元欣介绍,作为全国自贸试验区的“领头雁”,上海做了很多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比如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自由贸易账户等。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带头示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一带一路”建设发展。
成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对成都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明确要求;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在“一带一路”总体框架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牵引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发开放;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要求“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成都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西部陆海新通道西向主通道起始点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之一,是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泛欧泛亚的开放前沿。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放开发处副处长杨烁新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成都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高质量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欧亚大陆外循环核心链接点。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成都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欧快铁从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驶出,远赴9826公里之外的波兰罗兹;2015年9月6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首次实现双向对开;2021年1月1日,成都和重庆同时举行“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首列发车”仪式,“中欧班列(成渝)”品牌由此诞生。2023年1-6月,中欧班列(成渝)开行2732列,同比增长29.6%,开行量位居全国首位。
“飞速发展的中欧班列,是成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缩影。”杨烁新介绍,概括来说,成都经历了从学习领略到立柱架梁再到厚积成势的阶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初始阶段,更多的是去理解、思考其与成都的关系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由点及面稳步推进,多以区(市)县、企业自发参与开展工作,系统性推进特征尚不明显;第二阶段,立柱架梁,实施建设,成都以‘大通道、大平台、大经贸、大交流、大环境为抓手,与‘一带一路建设呼应,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比如,成都国际铁路港、天府国际机场等对外通道的建设完善,中国—欧洲中心、西博城二期等一系列多元平台载体的建设等;第三阶段,厚积成势,在持续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基础上,以要素运筹、功能释放为导向,着力增强枢纽辐射力、要素集聚力、产业引领力、国际影响力、区域带动力。比如,提升通道枢纽和开放平台效能,通过着力拓展国内国际大市场,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等,提升资源要素全球运筹能力,把人流、物流转化为经济流,真正使枢纽功能转化为枢纽能力。”
在此过程中,成都如何抢抓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成都定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枢纽节点。”杨烁新表示,成都增強国际门户枢纽功能,聚力“空中+陆上”丝绸之路。着力持续打造覆盖全球的航空客货运体系,不断完善国际铁路及国际铁海联运通道网络,不断提升空铁两港枢纽能级。做强对外开放新前沿,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以纵深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建设。提升开放型经济质效,深化双向经贸往来。推动外贸“优进优出”,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2994亿元大幅增长至2022年的8346.4亿元。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资,落户成都的外商投资企业从2012年的233家增长至2022年的352家。深化国际交流合作,驻蓉领事机构从2012年7家增至目前的23家,居中西部第一位。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达108对,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达71对。
对于成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特点,杨烁新介绍,成都是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高地,这是成都对外开放着力的两个方向。比如,中欧班列连接欧洲,中老班列连接东南亚,现在成都还在开新的班列,可以把欧洲、东南亚通过成都串成一条线,全程陆路都连通。虽然地处西南内陆,不沿边、不靠海,但成都转变传统地缘思维、突破传统区位概念,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为目标,依托国际空港、国际铁路港“双枢纽”构建立体化国际物流通道,从根本上改变了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沿海港口的历史。“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相应调整,成都走特色化、高价值化的进出口路线,下一步,新能源、光伏产品、人工智能和全自动化等产品将是进出口新的增长点。另外,成都国际形象更偏‘柔性,在人文交流的基础及区域辐射力方面占据比较优势,大力塑造世界文化名城、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等国际标识和特色名片,加快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以‘三城三都为载体,塑造别样精彩的成都标识。”
下一个金色十年
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十年只是序章。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面对新的机遇之窗,成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更大作为将面临哪些挑战?应该如何应对?
新机遇下面临多重挑战
面对“一带一路”新机遇,张科静认为,其一是竞争的挑战。成都是内陆腹地城市之一,面临着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全球范围内与很多城市的竞争,要提高竞争意识,在竞争中找到机会、寻求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或者说理念上要更开放,追求高质量发展。其二是产业升级的挑战。成都作为物流枢纽,惠及很多生产制造业企业。伴随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参与企业面临产业升级演变,要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结合“健康、绿色、数字、创新”四大领域,发挥自身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其三是跨文化交流的挑战。“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文明多样,只有通过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才能建立互信,为推动务实合作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与社会根基。在地缘政治博弈加剧背景下,“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迫切需要加以应对。这种跨文化交流,与境外经济体更深度的合作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杨烁新表示,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将会带来挑战,“目前,已在考虑通过更丰富更多元化的通道网络进一步扩大合作空间。比如,以前中欧班列是通过俄罗斯到欧洲,现在已有通过土耳其到欧洲的新线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也面临挑战。成都作为超大城市,鉴于土地空间资源的紧张,如何在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产业迈进的同时,探索更好适配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经贸交流的产业结构,新能源汽车正是尝试之一,包括对未来产业的一些考虑。就贸易结构来说,虽然一般贸易的比例在增长,但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如何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扮演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并通过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形成更加有利的影响认识,也是面临的挑战之一。
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应对
如何应对挑战,张科静给予成都三点建议。第一,留住优秀人才。无论是发展竞争、产业升级还是跨文化交流合作的推进,都需要优秀人才,要通过政策、制度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第二,产业升级。从高新技术、绿色化、数字化几方面汇集产业资源聚焦着力,注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围绕产业链的安全性、韧性构建产业生态。第三,进一步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寻求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根据成都自身发展特点和优势,探索搭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相匹配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比如主动寻求多元的合作伙伴,不仅是国内,还有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让成都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谈及成都对外开放优势,杨烁新介绍,成都拥有“双机场双枢纽”门户优势和向西向南开放前沿区位优势。从区位优势看,成都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联结点,具有承启东西、贯通南北的独特优势。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布局中,成都是西向主通道起始点,发挥着陆海联动、双向互济的重要作用。从门户优势看,成都拥有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国际机场两个4F级机场,航空、铁路进口口岸和特殊商品指定监管场地在中西部地区最为齐全。从平台优势看,成都拥有2个自贸试验区、3个综合保税区、6个国别合作园区,其中,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总额连续5年全国第1。
结合优势,成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下一步如何发力?杨烁新表示,第一,从通道的角度,巩固基础建设、产能合作等“硬联通”平台,进一步加深加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根基,同时,加强构建规则标准、管理资质等“软联通”平台,更加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研究制定,从而促进经贸进一步的发展。第二,加强国际航空枢纽能级。成都已具备强大的航空枢纽功能,但需要通过要素运筹将功能释放,转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第三,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产业迈进,同时探索更好适配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经贸交流的产业结构。第四,打好成都的文化品牌,一方面扩大成都文化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利用成都文化的特色属性来增强双方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