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023-11-09 07:36额力根
南北桥 2023年21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额力根

[摘 要]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于保障单位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入手,指出当前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意识淡薄等方面。接着提出了完善策略,包括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教育等。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可以降低各种风险的发生,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

事业单位是公益性质的机构,其管理和运行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事业单位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保障财务管理的合规性、规范性和透明度,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信息化建设不足以及人员素质不高等。这些问题给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文将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构建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意义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保障财务管理的合规性、规范性和透明度,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其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提升运营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风险。最后,内部控制体系还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信誉度和社会形象,增强社会公信力,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

2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实践中,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存在着许多不足和漏洞,这主要表现在制度设计的不完善和执行力度不足等方面。管理制度的设计不完善会导致职责不明确,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此外,管理层面存在职责不清晰的情况,也会导致执行上的混乱和矛盾。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出现漏洞,使得单位的风险防范能力受到影响。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会给单位带来不良的影响和损失。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一些管理制度的设计不够完善,会导致制度执行上的漏洞[2]。第二,管理层面的职责不清晰,会导致执行上的混乱和矛盾。第三,一些事业单位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也会导致制度实施效果不佳。这些问题的存在会降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增加单位的风险。

2.2 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事业单位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和监督,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不足,无法有效地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其次,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够规范,导致审计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影响内部审计的效果和价值。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造成不良影响。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一方面,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受到一些制度设计和实施上的限制,无法有效地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审计程序和方法的不规范是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会降低内部审计的效果和价值,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2.3 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员工对内部控制意识的认识和执行。然而,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员工缺乏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这种现象导致员工在日常操作中容易出现疏忽和失误,进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不足,导致员工缺乏相关知识和意识。另一方面,一些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或者没有将内部控制视为工作的必要部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3]。

2.4 信息化建设不足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不足之处,其中主要表现为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和信息安全意识不足两个方面。

首先,部分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存在不够完善的情况,如功能不全面、操作不便利、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信息流程不畅,信息处理效率低下,进而影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其次,一些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意识不足,容易忽视信息安全问题。例如,在信息管理和处理过程中,员工没有严格的信息保密意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使得信息泄露、丢失等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从而对事业单位的利益造成了损害。

2.5 人员素质不高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是保障其运行稳定性和规范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单位的人员素质。然而,当前一些事业单位的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存在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内部控制实践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员工缺乏必要的能力和素养,无法正确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也无法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防范和化解风险[4]。这种情况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进而威胁到组织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造成员工素质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是历史原因,如组织内部长期存在人员培训和绩效管理机制不健全、选拔任用机制不科学等问题。此外,一些事业单位的行业特殊性质也导致员工素质普遍不高。例如,一些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在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在内部控制实践中产生较大的影响。

3 构建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策略

3.1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针对事业单位的管理问题,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是一项必要的措施。管理制度建设是指通过规章制度的建设,以达到规范组织行为、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组织效能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管理制度建设需要健全、完善的制度设计、明确的职责分工、高效的执行力度,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機制。

首先,健全、完善的制度设计是管理制度建设的核心。制度设计应该体现科学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能够真正地规范组织行为,提高组织效能。制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调研、分析组织状况,确定制度的具体内容、执行步骤和责任人,同时要注意制度之间的衔接和配合,确保制度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其次,明确的职责分工也是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职责分工可以减少组织中决策混乱、责任不清的问题,同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明确职责分工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员工能力等因素,将职责分配到最适合的人员身上,并且通过明确的工作要求和绩效考核机制,来确保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和效率。

最后,高效的执行力度也是管理制度建设的关键。制度的设计再好,职责再明确,如果没有高效的执行力度,所有的规定都会变得毫无意义。为了提高执行力度,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执行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工作进度和结果的监督和反馈,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工作能够按照制度规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

3.2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是事业单位实现良好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选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制和流程,确保审计活动能够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并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和完整。此外,应当在内部审计制度中明确审计程序和方法,规范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效果和价值。

首先,应当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明确审计机构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确保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此外,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确保审计人员具有独立、客观和公正的审计态度和方法。

其次,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流程。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的需要,建立适当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流程,明确内部审计的目的和内容,规范内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确保审计工作能够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在审计过程中,应当确保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进行充分、全面的审计,采用多种审计手段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和检查。

最后,应当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价。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定期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同时,应当将内部审计工作的结果报告给管理层和监事会,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

3.3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教育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管理任务,特别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内部控制是指组织通过各种控制措施,确保其经济、财务、信息和运营等方面目标的达成。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教育可以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绩效。

在实施内部控制意识教育时,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首先,可以通过定期的内部控制培训来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培训可以包括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评价和改进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对内部控制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讲解,让员工更加深入地了解内部控制的实践应用。其次,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宣传来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宣传可以通过内部宣传、外部宣传等多种方式来展开,如宣传标语、宣传海报、内部通讯、员工手册等。宣传内容可以包括内部控制政策、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意义和内部控制实践案例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让员工深入了解内部控制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最后,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内部控制考核来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教育。内部控制考核可以包括内部控制自评、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外部评价等多种形式,旨在检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为内部控制改进提供依据和支持。

3.4 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时代的重要趋势之一,尤其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建设涉及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内容,这些都对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和质量,降低信息泄露和丢失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完善是核心之一。信息系统的完善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信息处理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信息系统的完善包括对硬件和软件的更新和升级、对系统的优化和完善,以及对系统的测试和维护等。这些都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事业单位推进信息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信息系统的完善,信息安全的保障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安全的保障可以有效地降低信息泄露和丢失的风险,保护事业单位的重要信息不被窃取和破坏。信息安全保障包括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评估和加固、对系统用户的身份识别和认证、对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等多方面内容。这些都需要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障。

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和质量具有显著作用。事业单位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此外,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加强对业务过程的监管和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果。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可以让事业单位更好地管理和运营,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5 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员工培训是事业单位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举措之一。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为员工提供适应组织需求的必要知识、技能和态度,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增强员工的自我管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促进组织和员工共同成长和发展。

事业单位应当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体系,针对员工不同的职业特点、工作需求和学习水平,开展系统性、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培训活动。在培训内容方面,应注重员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加强对组织制度、政策法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培训,同时也要关注员工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领导力等方面的培训。

此外,事业单位还应当建立健全的培训评估机制,通过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可以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如课堂授课、现场观摩、实践操作、在线学习等,以满足员工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

4 结语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管理层的重视和全员的参与。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教育、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员培训等策略是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内部控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事业单位应该积极适应和应对这一趋势,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果,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歌.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力期[N]. 中国会计报,2023-03-24(006).

[2]林星. 行政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路径探析[J]. 商讯,2023(5):131-134.

[3]李丽娜.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J]. 财会学习,2023(6):164-166.

[4]邓碧波.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以及内审监督工作开展分析[J]. 商业观察,2023,9(6):57-60.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