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南派二胡”品牌效应 助推公共文化服务

2023-11-09 22:10:33张晓阳
百花 2023年8期
关键词:品牌效应人才培养互联网

张晓阳

摘 要: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同时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传承和发展的意识。本文针对“南派二胡”品牌效应作出相应研究,以期对“南派二胡”后期的发展提供可参考依据。

关键词:“南派二胡”;品牌效应;人才培养;互联网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在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普及下,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追求越来越强烈。音乐可促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因此,音乐在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推动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一、“南派二胡”文化品牌的形成

品牌文化旨在培養并形成具有本地气息的、优秀的艺术品牌,可将某一艺术门类、某一优秀剧目、某一传统技艺发展成为文化馆的代表性艺术品牌,使文化馆形成具有地方特性、文化特性的品牌文化活动场馆。文化馆逐渐形成的优质“品牌效应”会吸引全国广大群众的关注与支持,随之将品牌文化与周边文化馆甚至全国各地文化馆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让文化传播弘扬出去。在交流过程中,将各地优秀的传统文化、音乐、戏曲引进来,观察并学习全国各地演出形式、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吸收其精华之处。目前,文化馆的综合性是它的基本特性,这决定了它组织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必须是多样性的,集群众文艺的宣传、辅导、娱乐、教育与研究为一身,涉及面广、活动内容丰富,包括文学、音乐、戏剧、舞蹈、摄影等所有的艺术门类。目前从实际情况来看,它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能够满足多数群众的需要,适应群众的喜好,能被大众所接受。普及性和社会性成为文化馆开展群众文艺的特点,但与此同时,也渐渐形成了馆活动的局限性,缺乏创新性。所以我们要在开展好一些日常性文化活动的同时,重视凸显地区文化的特性,充分彰显文化馆的品牌效应。

江南是培养二胡艺术的沃土,这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苏南的自然地貌将山、水紧密相连,自然之美作为文化的核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群文发展和传播中,音乐不仅具备陶冶情操、调节情绪的功能,而且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中国民族器乐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胡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是一件会说话的乐器,它表达的故事如泣如诉,它是广大人民最容易接受与传承的乐器。

20世纪以来,“苏南现象”因演绎着中国二胡艺术发展的兴衰荣辱而扬名于世,苏南更成为中国二胡艺术崛起的圣地。此处二胡高手林立,英才辈出:江阴的刘天华、周少梅、刘北茂;无锡的阿炳、杨易禾、邓建栋;常州的吴伯超、赵寒阳;宜兴的储师竹、蒋风之、蒋巽风、闵季骞、闵惠芬;苏州的王沛伦、项祖英;吴江的张季让;昆山的陆修棠;常熟的陈耀星、陈军。这些二胡圣手,令苏南引之为傲,成为中国二胡艺术发展历史长河中举世瞩目的四代人。刘天华、阿炳、周少梅等“苏南现象”级别的风云人物,是四代人当中最杰出的代表,是20世纪中国二胡变革的鼻祖。[1]在这一片由前人大家铺垫的沃土上,我们需要研究什么,如何去发展和继承,这些都亟待我们去研究解决。笔者认为,我们应学习并研究江南丝竹、江南戏曲、民间歌曲,深入分析刘天华、阿炳、蒋风之等大师的成长历程,研究他们的演奏技法、风格、修养,从而形成个人及地区性鲜明的个性、特点、风格。目前,无论从专业性院校的演奏家还是地方群众文艺演奏者们来看,其演奏对听众来说,基本上是过耳即忘,艺术的生命力极弱。因此,形成一个特定的风格、派别是很有必要的。就二胡来说,“南派二胡”在经过前人考察、论证后已成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流派,但其影响力度仍不够,专业学院学生未系统学习过某一流派,因此对风格的划分、区别十分生疏,更别说在今后的群众文化实践和培训教学中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中国民族音乐大致分为宫廷音乐、文人琴曲、民间音乐,在人民大众的文艺生活中,最好抓住的就是民间音乐,这是民族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江南除了已成规模的极具地方风格特征的江南丝竹,还包括山歌、号子、小调、船歌、秧歌、酒歌、婚丧音乐、说唱、小戏、曲牌,这些在当今生活中或舞台上随处可见,我们可将这些民间音乐运用在创作、演奏、编排上,都是上好的素材,汲取其中的营养,会让创作的作品、表演的乐曲具有价值。文化需要优秀的人才或机构传播,得以发展。各地地方院校、文化馆应开展系列性、系统性的大师讲座、教学,深入各行各业的人们中间去讲解艺术,对各地音乐的风格、流派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个性与共性,将江南地区的二胡艺术及音乐文化发展与弘扬。就宜兴地区的二胡艺术而言,有储师竹、蒋风之、蒋巽风、闵季骞、闵惠芬等大师。综观大师们的演奏和创作,他们扎根于江南丝竹、江南民歌、戏曲的土壤之中,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这是他们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宜兴建有闵惠芬艺术馆,显然二胡艺术在宜兴音乐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宜兴的文艺工作者们必须研究他们的风格、特征,传统是根基,要找到自己的根和文化本源,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工作。

二、专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是深化“南派二胡”品牌效应的有力保障

文化馆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南派二胡”品牌效应的重要阵地之一。要接过“南派二胡”品牌建设的重任,最首要的就是培养人才。文化专业人员要具备一专多能的专业技能,在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要锻炼自身的组织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传承和创新“南派二胡”不仅要体现在群文艺术实践中,还应深入理论研究中去。就宜兴地区而言,可开展系列性的宜兴籍“南派二胡”讲座,例如大师蒋风之的二胡人生大讲堂、刘天华大弟子储师竹的二胡艺术大讲堂等系列讲座或课程。专业人员在举办讲座、开设课程的同时,可以相互间学习到很多自身专业外的知识,也促进了学术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的形式逐渐丰富起来后,区域之间的互动也会变得活跃。此外,青年馆员是文化馆建设的主力军,馆员整体的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化馆文化建设的成果与服务效能。文化馆可开展青年人员的专业技能大赛,来提高馆员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增强忧患意识,从而提高专业素质。还可多组织开展培训学习活动,鼓励青年工作人员多交流、多学习。文化馆专业队伍建设的好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与创新,关系着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实现与保障。不断提升文化馆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是全面推进发展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保障。

三、互联网为深化“南派二胡”品牌效应推波助澜

当下是互联网社会,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和运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以全新的方式推动着社会进步与发展。我们要积极努力打造“互联网”文化馆,让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落实到线上和线下,促进文化馆现代化建设。如今,网络课程涵盖了大部分线下可学习的课程。现在流行的一些艺术App软件平台,已开设了很多大师、名家的课程。“南派二胡”也可以形成一个系统的课程包,由二胡演奏家们在网络平台上开设课程。文化馆专业人员也可以去搜集、整理、录制当地的民间艺人、音乐爱好者二胡演奏,分享至互联网,与全国各地的音乐人交流,这不仅是在推动一个流派的发展与改革创新,还助推着一个地区文化潮流的建设。同时,文化馆在进行艺术学习培训、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推进、文艺团队的扶持培养、艺术演出成果的展示、本地非遗的保护传承、艺术赛事、品牌文化建设以及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时,都可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服务,设置网上教学培训、网上展厅、网上交流互动等。

从活动安排、服务体系,到艺术门类、活动方式,都可进行全面系统的统筹规划。譬如:(1)线上音乐会,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审美水平的提高,让娱乐生活从看电视、看电影逐渐转变为听音乐会、看话剧等,但是实地购票去听音乐会仍未形成像看电视、电影这样的普遍现象,很多年轻人更愿意使用电脑或移动设备去浏览一些信息,线上音乐会可满足人们对审美的另一种追求;(2)艺术培训,应为线上线下结合,自主学习与互动学习结合,专业辅导教师可将教学视频分享至数字文化馆平台上,学员通过“菜单式”或“订单式”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3)线上非遗栏目,将所有本地非遗项目做成专栏,配上大量文字性的介绍、图片视频式的展示、各个非遗传承人讲解非遗项目的录像,让人们可以在网上随时观看;(4)通过线上文化展播,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实现资源共享,将本地的民间音乐、戏剧、小戏、船歌、小调等原生态的音乐作品上传至网络平台,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和学习地方特色音乐;(5)在互联网平台中,可以设置群众与文化馆、群众与群众交流的栏目,人们可以将自己创作、自己演奏或演唱的歌曲上传,充分调动音乐爱好者的热情,同时文化馆也可以发掘并培养一批优秀的民间艺人。目前,线下文化服务活动已能够满足大部分群众的需求,若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提供线上艺术普及的资源、平台,满足和适应群众新的需求,定能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组织机构,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发布群众音乐活动,征集意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发和设计更多贴近群众生活的音乐文化活动,进而提高活动的质量,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的日常文化活动越发丰富。在享受文化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洗礼时,我们有义务去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以传统为根,与现代相结合。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強地区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展示我国几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全世界。

(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参考文献

[1] 黄永勤.二胡艺术的“苏南现象”与江南文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8):59-61.

[2] 张亚多.如何更好地传承及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以二胡音乐为例[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3):51-52.

[3] 周瑾.中国文化元素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J].对外传播,2008(8):47-50.

[4] 白鸽.新时期数字文化馆建设途径分析[J].大众文艺,2016(3):12.

[5] 陆吉星.基层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电影评介,2013(6):100-105.

猜你喜欢
品牌效应人才培养互联网
“广西大米”品牌效应初现
农家之友(2018年12期)2018-01-30 11:57:06
论互联网品牌效应及其对大学生消费影响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2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