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之远

2023-11-09 20:41:27张定浩
野草 2023年6期
关键词:白茅绿衣我心

张定浩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小雅·白华》

诗人,按照亚里士多德《诗学》里的看法,就是“发现相似性”的人。这种相似性,若发生在古今之间,就是克服了时间的限制;若是发生在不同事物之间,就是摆脱了空间的束缚;若是发生在心灵和外部世界之间,就是同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施加于肉身的强权。诗人通过相似性令我们重新获得自由,也通过相似性把我们重新安放在宇宙之中。

《白华》是《诗经》中一首有名的弃妇诗,但它又不只是弃妇诗,就像《关雎》不只是婚庆诗一样。《白华》又是一首完全依靠相似性推动的诗,章多句少,每章前两句泛取万物,后两句铺陈己志,诗人迫使我们在天地山川和那弃妇的心灵之间,在超越人世的平静和独属于人类的感伤之间,左右震荡。之子之远,那因某个人的远离而失序的世界,终将在诗歌中重新獲得新的秩序。

西周幽王宠幸褒姒,废黜申后及太子宜臼,从而引发申后父亲申侯联合西北蛮族的叛乱,招致国破身死,宜臼在战乱中被拥戴为新王,迁都洛阳,建立东周。这件先秦历史中的大事件,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这首《白华》的背景。历代论者多认为这首诗中的“我”即申后,“之子”指幽王,而最难解也是最关乎诗意走向的,是“硕人”究竟指代何人。主流意见认为“硕人”和“之子”一样,都是指代幽王;此外还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硕人”指代褒姒,另一种则认为指代申后。

认为“硕人”指代申后的意见,要面临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诗中五个“我”的指向无法统一。如果说“之子之远,俾我独兮”里的“我”,或为申后自谓,或是诗人代申后言之,那么在“维彼硕人,实劳我心”句中,既然“硕人”指代申后,那么这里的“我”,就只能是诗人自我,即诗人念申后而感怀,但随后“念子懆懆,视我迈迈”里的“我”,又还要换成申后。同一首诗里,断不可能有如此混乱的指称。

认为“硕人”指代褒姒的意见,源自郑玄。郑玄为此不惜将“硕人”曲解为“妖大之人”,全不顾《诗经》中其他篇章提及“硕人”一词时一贯的褒义用法。此外,若是“硕人”指代褒姒,那么“啸歌伤怀,念彼硕人”和“维彼硕人,实劳我心”就都要解释成一种出自申后(或诗人代言)的嫉恨情感。这种女性之间因为男性而产生的嫉恨,现代人非常容易接受,比如李山《诗经析读》就认为既然这首诗中的“我”是指申后,那么这里的“硕人”只能指褒姒。然而,不管是“念彼硕人”,还是“实劳我心”,这样的字词和句式如果放到《诗经》的其他文本中去验证,都和嫉恨这样的负面情感无关,而完全都是一种深沉与肯定的正面情感,如《邶风·燕燕》“瞻望弗及,实劳我心”,《邶风·雄雉》“展矣君子,实劳我心”,《小雅·伐木》“岂无他人,念子实多”,《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由此,从关键字词在《诗经》文本中的褒贬惯例来看,“硕人”指代褒姒的意见实在站不住脚。

因此,从朱熹《诗集传》开始,很多学者都认同“硕人”和“之子”都指代幽王的意见,至于为何一会用“之子”一会用“硕人”,张次仲《待轩诗记》的说法颇具代表性:“按之子、硕人,俱谓幽王。亲之曰之子,尊之曰硕人。时而之子,时而硕人,悲怨之际,不暇置详,《庄子》所云不任其声,而错举其辞也。”这是从情感的混乱来理解指代的混乱,虽仍不够有说服力,但至少比其他两种意见要好很多。

于鬯《香草校书》就对以上这三种意见都不予接受,他给出一个新的猜想,认为“硕人”是指“与申后同被黜之人”,“王后必有媵与娣姪之辈,后既被黜,后之媵若娣姪之辈岂能无恙?与后同黜,则后之念其人固宜,犹之庄姜与仲任矣。《燕燕》篇亦正有‘实劳我心’之语,可与四章六章相印也”。这是用《燕燕》来解《白华》,跳出幽王、申后和褒姒构成的三角关系,颇具启发。然而,仅仅用“实劳我心”一句来佐证,似乎还有点勉强,于是他就又进一步要将“硕人”训成“淑人”,明确其女性身份,但这样一来,就更嫌牵强。

在《诗经》中,还有一首弃妇诗,常被拿来与《白华》相提并论,那就是《绿衣》。《绿衣》传为卫庄公夫人庄姜所作,庄姜和《白华》中的申后一样,同为被遗弃的王后,其诗心当有相似相通之处。在写法上,《绿衣》专以绿衣取譬,“绿衣黄里”、“绿衣黄裳”,反复其意,恰与《白华》的泛取譬喻形成对照。《绿衣》卒章,蓦然从一己之忧伤中振拔而起,“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朱熹《诗集传》阐发此句,“故思古人之善处此者,真能先得我心之所求也”,可谓知言。若以《绿衣》之“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句来观《白华》之“维彼硕人,实劳我心”,或有豁然开朗之感。“实劳我心”里的“劳”,过去都解释为劳瘁、忧闷之意,但“劳”字在先秦本亦有劳慰、慰抚之意,如《集韵》:“劳,慰也”;《广韵》:“劳,劳慰也”;《大雅·旱麓》“神所劳矣”句朱熹《诗集传》注:“劳,慰抚也”,倘若以劳慰、慰抚之意来解释“实劳我心”,恰与《绿衣》“实获我心”意思相近,如此,“维彼硕人”正相应于《绿衣》之“我思古人”。而“硕人”在《诗经》中原本就有盛德之人的指向,如《卫风·考槃》所言,与“古人”之意完全吻合。

“硕人”之谜既已解开,《白华》这首诗也就随之焕然一新。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首章前二句,《毛传》以为兴,《集传》以为比,以为兴者,可以停留在这白色茅草花迷离恍惚的意象层面,不做深究;而以为比者,就非要在这自然意象和人事纠葛中找到某种一一对应的线索,难免凿实,甚至有时候是对于后两句的人事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判断,再根据这个判断去前两句中找寻线索,这就更加容易陷入尼采对学者的讽刺,即他们在文本中找到之物不过都是他们事先预埋之物。

白华,即芒草,又称为野菅。深秋开花,花穗纷披,初为粉红色,后慢慢变成白色。它的茎秆很长,用水浸沤之后,可更坚韧,被称为菅,适合作为卧席、绳索、草鞋的材料。白茅,和白华同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也有相近之处,也是秋天开白花,它的叶子不容易腐烂,常作为包裹物品之用,而成束的白茅,亦常作为搭盖屋顶的材料,所谓茅屋。旧解此二句,或以白华比正妻申后,白茅比小妾褒姒,从两种同开白色花的草本微物中非要再分出一个贵贱,实在是牵强;或以白华白茅比作夫妇相依,如《集传》“言白华为菅,白茅为束,二物至微,犹必相须为用,何之子之远,而俾我独耶”,朱熹的这种解法影响很大,但他显然是把“白茅束兮”的“束”字,解释为捆束菅草之用,如此才有相依缠绵之喻象,但就原诗句法而言,“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显然是并列的两句话,菅和束都是名词作动词用,没有理由认为是在说白茅捆束着白华,如果直译应该是“白华沤成了菅,白茅捆成了束”,陈子展《诗经直解》里就取类似的译法,但他在注解里又说,“菅茅皆相沤相束为用,兴夫妇相须为活”,这里面的“相沤相束”自然是受朱熹的影响,但他也会觉得从句法上有点欠妥,于是又加上语焉不详的“相沤”。然而,就白茅而言,其茎叶原本比白华要脆,没有白华那么柔韧,是不可以沤的,其用途也不是取其韧性以为绳索编织之用,而是取其不易腐烂以为遮挡风雨之用。《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其中提到沤菅,沤麻,沤纻,却不曾提到沤茅,可以为证。

姚际恒《诗经通论》:“愚意,‘白华’‘白茅’皆以比己之洁,‘菅兮’‘束兮’者所以状华与茅之用也。且下章宗言‘白云’露此二物,更可见。”这是平实可靠的认识。但何谓“华与茅之用”,或可再作一点申发。长在山野之间的白华与白茅,其颜色之纯洁,形态之修长,意境之迷离,都与少女之美有相应之处,而一旦沤作菅,捆成束,经过诸多人工的制作,变得坚韧,变得有用,从而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构成,恰与少女走向妇人之路相应。“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是“我”回想从少女到妇人的过程,这才自然会出现“之子”,正因为有了“之子”,经历婚姻,少女才最终成为妇人,这整个意象,和《周南·葛覃》很接近,《葛覃》从山谷之间的葛覃说起,一路讲到采葛、制衣,也是在讲述从少女到妇人的蜕变。然而,“之子之远”,这个令我成为妇人的丈夫竟然有一天远离我了,甚至抛弃我,“俾我独兮”,使我孤独。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毛传》:“英英,白云貌。”这几乎等于没有解释。《集传》:“英英,轻明之貌。”也几乎是一种臆测,没有什么训诂上的依据。在有些早期版本中,“英英”又写作“泱泱”,这似乎更可靠一些。英与泱,古字通。泱泱,有宏大深广之意。《文选·潘岳〈射雉赋〉》“天泱泱以垂云”,李善注就引“英英白云”句为出典。“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即便是漫无边际铺天盖地之白云,也不忘润泽像菅、茅这样的微物。

“天步艰难”,即《大雅·抑》里所说的“天方艰难”,即时运艰难之意。“不犹”,亦有多解。考《诗经》中除《白华》外尚有两处曾出现过“不犹”:《召南·小星》“寔命不犹”,《小雅·鼓钟》“淑人君子,其德不犹”,这三处意思应该相似才对。若从这个角度来判断,则“不犹”当作“不若”解。时运艰难,那个人不能如白云润泽菅茅那般对待我。《毛诗》于《小星》 《鼓钟》都训“犹”为“若”,唯有《白华》训“犹”为“可”,遂造成后世歧义纷陈。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滮池,是长安郊外的一个天然湖泊,向北流入滈水。前人对“北流”一词多有附会,实则或只是诗人即目所见罢了。“浸彼”一词,顺承上章的“露彼”而来。钱澄之《田间诗学》:“白云托兴,伤天泽之不被也;滮池托兴,伤地泽之不通也。申后见废而独处,是无天地也。”白云不是为了润泽菅茅而布满天空的,大地上的流水也不是为了灌溉稻田而奔流的,但代表了人世生活的菅茅和稻田依旧能受到雨露与流水的恩泽。诗人睹天地之恩泽,更思自身仿佛处于无天无地的黑暗荒寂之中,故而有啸歌,所谓长歌当哭,而啸歌又足以伤怀,故而又思“硕人”。这里是胡文英《诗经逢原》解得好:“啸歌伤怀,言人至中年,哀乐亦能伤人,长为淫液,其伤必甚,我是以念硕人而不置也。”如前所示,“硕人”即古之盛德之人,具体来讲,就是古之同等境遇者,是所有能够在这样被天地遗弃的命运中自处的人。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硕人”一词视为这首诗的诗眼。借助这个词的出现,诗人将历史拉入当下,用人所能够抵达的美德来抵御同样是人所造就的困厄。这种转化,也正是诗的力量所在,这种力量生生不息,同样有如白云和流水,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绿衣兮白华,自古兮有之。”这是汉代宫廷女诗人班婕妤《自悼赋》的结句,对班婕妤而言,《绿衣》和《白华》的作者也正是“硕人”中的一员,《自悼赋》用楚辞的文体,却落脚于《诗经》,所谓弃妇逐臣,在中国诗的开端处就混融成一体。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桑薪,桑木柴。因为桑木质地坚韧,燃烧稳定,故是一种非常好的木柴。卬,旧解随毛郑,多认为就是女性第一人称的方言用法,即“我”。但这种解释似乎与全诗的整体结构不太吻合,因为这首诗每章前两句都是外部客观物象的比喻,后两句才涉及自我,不太可能在这一章忽然出现例外。考“卬”字在《诗经》中出现有十余次,大多皆被视为“仰”的古文用法,如“瞻卬昊天”,只有包括《白华》在内的少数几处,过去一直被认为表示第一人称代词,如《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以及《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但现代学者渐渐认为这几处的“卬”,也可能是“仰”的意思。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卬盛于豆”条:“卬为古文,仰为后起的分化字。豆为盛肉器,系高足……古人祭祀时,设豆于俎几之上,祭者跪拜于神主之前,執燔烈之肉以上盛于豆,故曰‘卬盛于豆’。旧均训卬为我,而不知卬即仰之古文。”从句法的角度,“卬烘于煁”与“卬盛于豆”完全相似,故这里的“卬”也当训作“仰”,表示“竖着”或“举着”的意思,即把桑薪竖着放在小火炉里烘烧。煁,是一种上面没有锅釜的可以移动的炉子,无法烹饪,只供烘烤之用。

此章前二句的喻意,旧解多认为桑薪既是优良柴木,就应当用于烹饪,如今只用于烘烤,有浪费和不得其所之嫌,以喻申后以高贵之资却处卑贱之地。但桑木作为烘烤之用,从中医的角度,本就是古法,桑柴一作火炙,一作烟熏,可以杀菌止痛,消肿散瘀,去腐生肌。此外,长安地处西北,冬季寒冷漫长,木柴取暖之用恐怕未必亚于烹饪。而旧解之所以认定桑薪烹饪之用大于其他,还是从后面一句“维彼硕人,实劳我心”反推来的,因为认定了“硕人”是搅乱“我”心的幽王或褒姒,继而默认“劳”是操劳、烦劳的意思,就只好将桑薪烘于煁上视作一种贵贱颠倒、青春徒耗的自喻。但如前所示,假如我们知道了“硕人”其实是古之盛德之人,而“劳”亦可以是慰劳之意,那么,桑薪正可以喻指“硕人”,其在寒冷冬日带来的温暖,对“我”而言,正是一种疗愈。那耗完我们生命的火,也可以是帮助我们越冬的火。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此章前二句,流行的意见认为是在暗讽幽王宠嬖弃嫡之宫闱丑事不可掩藏。这从比喻的层面是可以成立的,但却有违古典诗人温柔敦厚之意,是用后世的思维方式来定夺古人。程颐讲:“此章自伤其诚意不能动王也,懆懆然忧戚而曾不能感动,视我迈迈而去。”颇得古意。盖古人作诗为文,多反躬自责之语,少怨天尤人之句,外在遭际的好与坏最终都落实到自己身上来得以成全,是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林义光《诗经通解》:“钟有叩有闻,喻人之情意必相通感。此言妻之于夫忧念之甚,而夫恨恨然视之曾不少为感动,如鼓钟而不相闻。”

懆懆,忧愁不安的样子。迈迈,远去不顾的意思。“我”对他的想念,以及随之而生的忧愁不安,只换得他待我愈发的疏远。这种情感的不对等和不相应,似乎是人类生活永恒的难题。钟声可以轻易穿越深宫高墙,但“我”的心声却难以被他感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正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这一章后两句重复了第四章的后两句,与此相仿,前两句的“有鹙在梁,有鹤在林”也当视作正比,是以山野中自由自在之鹙鹤比喻能够自处的硕人,而非反比,不是以鹙、鹤的不得其所来比喻“我”的糟糕处境。前人的曲解多从郑玄的这句笺释而来:“鹙之性贪恶,而今在梁;鹤洁白,而反在林。兴王养褒姒而馁申后,近恶而远善。”在这段解释中,有出自人心的势利,故贬鹙而贵鹤;有对待万物的隔膜,故不知鹙在鱼梁之上捕猎与鹤在靠近湿地的树林中休憩,本都是自然而然之事。诗人多识鸟兽虫鱼之习性,又能报以平等之心;注家却每每曲意附会,人云亦云,以一己之迂腐度诗人与万物之心性。

另外,从语法的角度,“有鹙在梁,有鹤在林”属于《诗经》中的“有”字句,此类句式大都可以解释为确认状态的现实性,“有”相当于“确定会”。鹙确定会在鱼梁之上,鹤确定会在树林之中,正如硕人也确定存在于这个世上,这种确定性使“我”安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雁鸭类水鸟有一个习性,就是在栖息时会把喙(嘴)插入一侧翅膀,看起来这一侧翅膀就会收敛得更紧一点。戢,本义为敛藏。戢其左翼,即敛藏左侧翅膀(好让嘴巴插入休息),是鸳鸯双栖之象。《小雅·鸳鸯》中也有同样的句子,“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暇福”,是祝贺新婚的套語。旧时经学家不通物理,多有附会,又或者要强调鸟喙插入翅膀这一动作,遂将“戢”解释为“捷”,再进而通假为“插”,释“戢其左翼”为“插其喙于左翼”,既强用通假,又增字作释,实在没有必要。

“鸳鸯在梁”句,是顺承上章“有鹙在梁”而来,诗人念及鹙鸟在梁,进而思及“鸳鸯在梁”的贺婚套语,再自然回想起当年新婚之盛景,以昨日之欢愉观今日之烦忧,从而产生“之子无良,二三其德”的感慨。“二三其德”句,又见于《卫风·氓》,同为弃妇对男子不专一的控诉套语。此章以套语开始,以套语结束,仿佛新婚和背叛,都是人世间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扁石,指乘马车时所用的扁平状垫脚石。因为一直处于被人践履的状态下,自然愈发卑微。姚继恒《诗经通论》本来讲得不错:“言此扁石为人践履,何其甚卑……《集传》云:‘有扁而卑之石,则履之者亦卑矣。如妾之贱,则宠之者亦贱矣。’此类悍妒之妇骂夫,古人必无此语意”,但其中他又补充了一句,“见其不可以卑为尊也”,就还是带了一点经学家甩脱不掉的尊卑观念。

前人解释“疧”字,多直接解释为“病”,纠缠于引申义,却不问本义。李炳海《诗经解读》:“疧,低,矮,这里指忧愁成病的低落心情。《小雅·无将大车》‘无思百忧,只自疧兮。’即取此义。”如果我们知道“疧”的本义是低、矮,那就恰恰和前面扁石之“卑”形成韵脚和意思的双重呼应,也构成某种远近相应的奇喻——你离“我”越远,就仿佛对“我”践踏得越重。这一章如果用白话来翻译一遍,大致意思会是这样:

“这扁扁的石头,被践踏得越发卑下。(我的心就如同这石头,)你的远离就是踩在我心上,使我低落乃至生病。”

郝懿行《诗问》:“《白华》诗终篇全用比体,参差错综,尤易感人。”然而,比喻之体,亦容易惑人,看此诗历代注疏,每每能见到千百种机巧心思,令人愕然。但要知道,中国的古典诗歌本是大巧若拙的存在,诗人只是平平道来他所见所感的日常风物,并诚实平静地讲述自身的悲喜,这些诗之所以动人,不是因其特殊的巧智,只是因其对于普遍命运的正视,而心灵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似性,也需要一颗平正之心才能很好地感受到。

【责任编辑 黄利萍】

猜你喜欢
白茅绿衣我心
白茅:与爱有关,与美有关
绿衣警察
冬去春来
绿衣孩子
快乐语文(2018年14期)2018-06-06 06:05:12
“小青蛇”
我画我心
白茅纯束
山西文学(2015年1期)2015-01-06 23:01:58
我画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