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了白茅草嫩芽外面嫩嫩的皮,吃里面软软的芯,有柔柔的绵和淡淡的甜——还是童年的味道。已经不记得小时候叫它什么名字了,只记得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时,很容易就可以看见茅针在杂草里探出头,任我们拔取下来,留下满口草的清香。
白茅,别名茅草、丝茅草、茅根、兰根等。《本草图经》这样介绍它:“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亦可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后来却感觉不到它的“处处有之”,在城市绿化中,它应该被列为“杂草”而成为清除对象了吧?不,应该不只是城市文明让它时时和我保持着距离,还是自己在庸常的生活里忽略了它,不知道有多少次擦肩而过却视而不见?隔着几十年的光阴再一次相见,是前年在燕山大学。在秦皇岛学习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那里。记忆最深的就是学校里到处是花草树木,到处是青春气息,我在被一大片白茅草包围的一张长椅上坐下来,享受一个人的一段宁静时光……
眼前的草儿已花开成穗,花穗上长有柔软顺滑的白毛,有点像缩小版的芦花。叶子细长柔韧,似矛,不知它是不是因此得名?置身有文化的大学校园,自然会想到《诗经》里几次提到它,与爱有关,与女子有关,与美好有关,感觉它是一种特别有文化的草儿。
白茅初生的茎芽幼嫩时称“茅针”,白嫩可食,又称“荑”,白而柔,人见人爱,常常用来形容美人的纤纤玉手。在《诗经·硕人》里就有这样的句子“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看来,几千年过去了,女子外在美的标准就没有变过:要白,要柔。
白茅体态洁白、柔顺,晒干之后还有淡淡的香气,十分洁净。古人将其看作高洁、通神的植物,祭祀时常用来垫托或包裹祭品。生活中也用白茅包裹礼物互相馈赠,以示敬重和诚意。可以说,白茅上可为王室所供,下可为寒士所用,无论哪一种境遇,它都安之若素,一如平常。
《诗经·野有死麕》中年轻的猎人送给心上人的礼物,就是用白茅包裹捆扎,来表达自己的倾慕之意:“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麕。白茅纯束,有女如玉。”想象一下诗句中的画面:野外白茅丛生,女子洁白如玉,像白茅一样纯净无瑕,心仪她的男子送上用白茅捆束的礼物……这带着远古旷野中野性和浪漫的诗篇,虽然有人说它是《诗经》中最香艳的篇章,但我依然觉得整篇都透着一种纯净,一如白茅之白,让人想到“思无邪”。
当然,不是所有的爱都充满着温情和浪漫,《诗经·白华》中,就透着一种凄婉哀伤:“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菅草、白华和茅草之白本来象征纯洁与和谐的爱,女子得到的偏偏是遠离与孤独,草儿都可以得到雨露的浇灌和滋养,女子得到的却是背弃与伤痛。借着草儿的意象,诗句将女子爱而不得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凄美动人。
在充满青春和美好的校园里,当然更喜欢这样的句子:“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从这首《诗经·静女》可以看出,当时民间有赠白茅表达爱慕或定情的习俗。诗中又一次提到了“荑”——初生的白茅——确实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美,其实不是草儿长得美,只是因为它是心上人送的礼物,心里有情,草儿才有情。姑娘亲手采摘,亲自赠送,这不起眼的小草,传达着爱,表达着爱,才变得美丽芬芳,从而引出幽思悄然、情不可遏的深爱。
走出《诗经》,现实世界,如果一对有情人还能以对方赠送的一根白茅定情,相信他们有着深情——不将对方所赠的一根小草看轻,才是真的将这个人看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