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龚超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40)
作为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一环,城市文化空间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城市历史和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富有文化色彩的意象空间和精神家园。而在时代发展下,人们的社交体验被重塑,空间与时间被压缩乃至变得虚幻。城市文化空间需增强居民间的亲和力和认同感,使人们与城市共融共通,才能更好地满足城市公众生活的精神需求。
共情又称移情、同理心等,作为情感连接社会关系的核心,源于德国心理学与美学家立普斯开创的美学概念,认为共情是人与人之间理解与共鸣的“同一感”[1]。哈佛大学教授亚瑟·乔拉米卡利亦认为,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是让我们跨越人与人之间鸿沟的一座桥梁[2]。以共情为助力,城市文化空间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推动居民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情感流动,完成情绪认同和精神价值的传递。
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的具象,是城市文化生活的集成。从博物馆、书店,到公园、街道,再到购物中心、咖啡馆,乃至街边的书报亭、杂货铺,都是城市文化生长的沃土。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繁荣,彰显了一座城市文化自由生长的活力。
城市文化空间中的共情,是人们在情感流动空间中构建联系,认知并体会他人的情感,获得社会认同,同时设身处地理解城市文化,融通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人类学教授大卫·哈维在《希望的空间》中提出,我们可以努力地塑造自己的行为以响应大范围的想象,进一步的支持移情能力和“像他人一样思考”的能力,期望以此去建立思想和行动的结构,使自我和他人发生联系[3]。
城市文化空间的共情能力即在于通过丰富的城市文化和情感记忆唤醒人的情绪,激发个体的共情关注,促进个体从他人视角出发,体验并理解他人的感受,以强大的感染力促进民心相通,满足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
1.城市文化空间既被人建构和塑造,又被人感知与体验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具有自然、精神、社会三重属性,而“社会空间”是生活的空间,是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复杂的符号体系。城市文化空间是城市活动的载体和容器,包含历史与文化、浓缩记忆与情感、传递思想和价值、凝聚人类生存意义,是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价值的空间。
城市文化空间表现着人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关系,人的存在和实践是城市进化和空间发展的前提。在物质形态的基础上,人文精神、文化内涵等构成了文化空间的精神实质。人是文化空间的纽带,文化空间既被人类建构和塑造,又被人类感知与体验,它既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标志和象征,也是知识和权力规训的场所,是集体意识和消费行为的汇集。
2.城市文化空间成为情感的交流与生产场域
情感带有个人独特的结构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库存性情感”,基于个人的历史经历,不同的经验会形成不同的库存情感,决定了个体的情感价值观及其行动取向的差异,体现情感的时间性。二是“场域性情感”,源于个人所处的当下情境。场域的分化为情感提供切换的空间,使人生成不同的情感体验,体现情感的空间性[4]。
城市文化空间形成了情感的社会性场域。情感是人的自我感受,但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情感由社会情境决定,通过社会化而达到内在化。个体通过与群体、与城市文化中凝聚的象征与符号交互建构,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在代入性的共情与共鸣中完成库存性情绪认同和精神价值的传递。同时,个体有效地把情感体验和唤起这种情感的刺激联系起来,获得比符号更丰富更全面的意义[5],达到场域性情感的再生。
3.在人与城市文化空间的互动实践中,城市居民达成社会关系,形成情感认同的共同体
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指出市民社会的空间结构化观点,认为市民社会结构化的结果是创造出某种“共融性”,因此一个人所在的社区具有一种情感的意义。这种情感的意义产生于那些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相互支持的信任、友爱和互惠关系[6]。在互动实践中,城市居民创造城市文化符号,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与文化体验相呼应,形成情感认同,进而赋予文化场所精神交互和文化认定。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文化空间能诱发市民的情绪共鸣,激发共情关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探讨城市文化空间如何更好的推动共情,以下提出空间、场景、记忆、需求、文化和价值观六方面提升策略。
亲临而在场有助于人们跨越彼此之间的隔阂,城市文化空间的塑造,让市民能够与来自不同时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真正相遇,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积极共情。城市文化空间应将公共空间和公众生活连接在一起,创造市民互动和情感交流的新场域,从而拉近距离,进行共情共生。
近年来,众多城市文化空间改变了传统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定位,吸引了市民的广泛参与,如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创新空间更是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城市文化空间也可与商业空间共生,使文化与商业相辅相成。如北京西单大悦城在公共商业空间中免费开放艺术展览,与国内外艺术家合作,拉近城市公众与优秀艺术作品的距离,力图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打造北京艺术新地标。
结合实体与虚拟的空间,共情文化空间也可由线上线下联动构建,利用互联网压缩的时空创造共同的在场体验。上海辰山植物园围绕园中的一棵黄金树推出了“孤独树洞”系列活动,通过全天候直播让网友在线观赏、留言、合影,引来众多感性而温暖的心绪交流。在孤独树洞中,人与人、人与自然景观跨越时空,在全新的文化空间相遇相识,分享交流城市生活的孤独感,达到情绪的感染和治愈。
克拉克提出的场景理论认为,特定区域的文化和价值观蕴含于文化生活设施之中,不同的舒适物设施、活动和人群组合方式即为场景,会赋予城市生活以意义、体验和情感共鸣。城市文化空间的场景设置即是将各类舒适物组合成完整的场景,完成对生活气息、文化元素的符号化凝练,使文化空间呈现出强烈的文化张力。长沙的超级文和友打造了著名的美食文化体验场景,通过对老街巷的等比例复原,生活情节的重现,让消费者能够体验由古至今的城市场景。其一大核心是互动性,通过市集、农家乐等互动体验区引起旧时生活回忆,激发库存情感。个体体验与城市文化和情感连接,消费者代入体验老长沙市井文化、饮食文化。
数字化手段能进一步丰富人们的体验,赋能共情场景。随着科技发展,在博物馆、艺术展览中得到实践的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也可进一步广泛应用于城市文化空间,为人们创造沉浸式体验。
城市文化空间是存储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场所。共情来源于人们对集体记忆的归属与认同,来源于人们对城市文化的眷恋和追寻。对情感记忆的留存和维护能赋予城市文化空间再生情感的活力,使城市的精神与城市空间相融共生。
历史文化遗产构建了城市文脉,不仅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不可替代的古典魅力,也彰显了城市人文的深度与厚度。上海1933 老场坊就保护了工业变迁的原址,继承中西合璧的建筑实体,将废弃的场坊改造为具有现代气息和文化创意的公共园区,成为知名的文化中心。凝视宏伟的建筑,参与空间的文化互动,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于这一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空间,居民代入并再生城市记忆,感受个人参与城市主体的情感碰撞。
除文化遗产外,居民在生活交往中也产生了维系群体情感的文化场所,推动文化空间成为心理地标,进一步提升共情能力。如南京大学附近的半坡村咖啡馆曾是许多文化艺术活动的策源地,包括画展、诗会等。咖啡馆承载着众多文艺青年的青春故事,寄托了文艺圈的思想碰撞,作为蕴含群体记忆的城市文化空间,让场域性的情感将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居民与城市文化空间的互动实践由共情需求驱动,当城市文化空间能够满足人们社交、审美、知识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城市文化空间的共情能力与吸引力也随之提升。
随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追求更趋美学化。艺术元素不仅增强了空间的审美韵味与文化品位,也以美学力量融通居民情感,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以日常生活审美化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共情需求。
城市生活中,人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另一动因是知识需求。城市文化空间提供知识的方式也应从市民角度出发,与市民共情。如上海徐汇区图书馆的“灯塔书房”项目,以社区定制的创新形式,为居民提供微型阅览空间。城市老街区中的“灯塔书房”,摆放的多为养生书籍和儿童绘本,还有可撕拉的菜谱;徐家汇T站的“灯塔书房”作为展示海派文化的窗口,安置了“知识盒子”,演绎红色历史。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过程变得更有效率,更有创意。
现代化城市中,异质文化群体碰撞交融,居民在交往中理解与接受文化差异。承载着城市凝聚力的城市文化空间则能通过场景的引导,进一步诱发居民代入性的情感,将心比心地融入不同文化。如湖南省博物馆的常设陈列“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通过民族方言视频、肖像触控墙等创新方式引导观众,展示了湖湘文化民族大家庭。通过点击互动,观众可体验湖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拉近与当地少数民族的距离。空间场景下蕴含着情感指向,观众在主动探索中自然地想象背后群体的生活经历,与自身的情感体验产生联系。
对于相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城市文化空间也能够立足本土文化,以创意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情感交流,增强凝聚力。北京的内务部街27 号院项目将老四合院打造为功能丰富的公共文化区域,有趣的旧物商铺等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让本地年轻人进一步了解老人的传统生活习惯和情感需求,创造两辈人对话互动的契机,实现胡同中新老居民的情感融合与记忆传递,让胡同文化焕发生机。
文明、和谐、友善应是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价值观,塑造共同情感。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打造“有温度的剧院”,开展了多场公益活动,邀请医护人员、志愿者、环卫工等不同群体,让市民近距离接触艺术,进一步体现了城市向善的精神力量,带来了情绪的鼓舞和感染,让市民与城市共情。为推进无障碍化,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推出“换个角度‘看’世界”项目,协助鲜少出现在公共文化空间的视障群体参观博物馆,设计可以触摸的展品,重塑参观体验,并邀请明眼人士与视障伙伴一起仅凭触觉、听觉参观博物馆,以代入式的体验与视障群体共情,让人们意识到视障人士同样具有参与文化生活的正常需求,为双方创造交流互动的契机,推进社会共同体成员间的平等与尊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是城市的温情,是城市文化空间共情的重要精神元素,也是共同价值观的体现。
在现代化城市生活中,城市文化空间成为情感连接的纽带,城市居民感知和交流,激发并体验彼此的情感,达成理解与认同,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抵达情感与记忆的再生产,城市文化也在人们的建构与体验中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为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城市文化空间需进一步加强共情能力,通过创新空间形式,设置沉浸体验的场景,保存并更新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进而满足市民社交、审美、知识等精神文化需求,引导文化理解,达致文明、和谐、友善的共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