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喜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乳源中学,广东 韶关 512700)
地方民间美术作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拥有多种形式和风格,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色,更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初中的美术教师引进的地方民间美术资源比较少,并未引起教师的重视,导致地方民间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度不高[1]。而为了使学生了解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时,美术教师还要重视美术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加学生对民间美术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艺术之美,使学生学会欣赏、创造美。
民间的美术资源通常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民族性,但民间美术资源在制作和材质等方面,也存在粗糙、随意的特点[2]。而美术教学是为了传承美术文化,讲授美术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地方民间美术这些民族文化来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同时,美术教师也可以根据相应的课程标准,加强开展教学活动,在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标准下,将民间文化充分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社会作用认知水平,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将地方民间美术融入美术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使学生了解不同美术造型与艺术风格,以此调动学生的探索和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地方民间艺术在当前属于地方民间文化,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民间美术,能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地方民间美术文化独有的美感,可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也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促使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学习到各种美术知识,进而使学生领略到民间艺术的美。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因此,将地方民间艺术运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化作用。
审美既是个人的主观性感受,也是人们实现情感、自我价值需求的重要过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地方民间艺术资源,使学生充分了解到人民群众内心的情感与心理需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意识,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这也是初中开展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地方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也具有情感功能。
当前,在以素质教育为背景下的条件下,初中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地方民间美术作品又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地方民间美术作品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地方民间美术作品属于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当地文化进行精准、有效的反应。因此,对地方民间美术作品教学引起重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地方民间美术作品,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能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4]。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地方民间美术作品,了解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与社会风貌,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
一直以来,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创造和创新,而人类如果没有创造,社会也就无从发展,也难以进行素质教育形式转变下的美术教育,也无法使地方民间美术和美术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因此,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显得极为重要。而地方民间美术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艺术产物,对学生进行艺术创造性培养也是现代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追求艺术,可以使其运用创造力对艺术形式进行多样化的探索。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民间美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民族意识。比如,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以人美版中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用装饰色彩来表达》一课为例,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在学习装饰色彩表达的美术知识时,可以将地方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在广东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中,瑶族刺绣是当地的重要民间艺术,而且乳源瑶族刺绣图案丰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且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它的色彩搭配也以明亮艳丽的色彩为主,但是不同的刺绣作品在颜色搭配上也有相应的要求。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讲到装饰色彩时可以将乳源瑶族刺绣方面的知识融入其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创作简单的瑶族刺绣作品,通过了解瑶族刺绣的色彩搭配,来掌握装饰色彩表达方面的理论知识,并锻炼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能从中感受传统美术的艺术魅力,还可以对乳源瑶族刺绣的发展历史有更多了解,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生对地方民间美术的了解和兴趣。
美术属于艺术学科,能够将地方民间美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而且,初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掌握相关的文化和历史知识[5]。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想要更好地融入地方民间美术,还要善于发现和收集地方民间美术作品。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且是多民族国家,民间美术作品众多,常见的包括雕塑、绘画、刺绣、剪纸、家具、服饰等美术作品。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还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寻找当地的民间美术作品,将其运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另外,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深入到课外实践中,对当地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积极调查,使学生在接触地方民间美术作品创作者的过程中,缩短自身与地方民间美术作品的距离。比如,乳源瑶族刺绣作为本地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时,可以结合乳源瑶族刺绣作品进行知识讲解。在美术课中讲到有关用装饰色彩表达的教学内容时,以瑶族刺绣作品为例,瑶族刺绣不但图案精美,做工细密,图案的元素符号具有美好的寓意,而且图案花样比较多。同时,瑶族刺绣色彩细腻、丰富,可以选择的色彩元素较多,不同的色彩装饰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也不同,而关于乳源瑶族刺绣色彩的知识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另外,乳源瑶族刺绣的团花纹布局精巧,花纹构成形状多样,而且十分严谨,结构复杂又相互协同,色彩丰富,将其用于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欣赏瑶族刺绣作品的同时,领略到当地民间艺术作品的魅力。
由于多数地方民间艺术形式均需要进行动手操作,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实现美术课堂和地方民间美术的有效结合,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比如,美术教师在讲解有关地方民间美术作品色彩时,不但要向学生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造。为了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这些历史悠久的优秀民间美术作品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八年级十六册第七课的《色彩静物画》时,可以在介绍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动手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民间美术资源为学生布置作业。以乳源瑶族刺绣作品为例,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瑶族刺绣图案的绘画作品,学生可以选择瑶族人物图案,也可以选择其他瑶族刺绣图案进行绘画,而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绘画学习小组,在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在完成绘画作品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到瑶族刺绣图案的寓意和瑶族的一些文化内涵,有利于促进地方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与传承。
为了使地方民间美术资源运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地方民间美术资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比如,在美术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龄、学习能力和个性差异,对其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可以采用情境再现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以“家园重建”为主题的美术创作中,学生可以通过手中的画笔,描绘重建后的生活家园。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结合民间美术蜡染,融入以爱为主题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建家园和奉献爱心的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蜡绘图来表达内心的愿望,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表达对灾民的美好祝福[6]。学生也可以进行分组,然后各组学生创作有关“家园重建”主题的板报。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还可以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创造的乐趣。
初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相应的文化历史知识。以广东乳源瑶族为例,当地常见的地方民间艺术主要为瑶族刺绣,不但艺术价值高,还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而民间绘画素材也来源于民间生活,在传承传统绘画风格的同时也有所创新,而这都是地方民间美术的重要资源。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借助图片、视频等了解地方民间美术作品。比如雕刻需要什么材料,在雕刻的过程中,如何把握雕刻力度等,都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来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美术教师也可以用实物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物来学习雕刻技术。
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也可以使学生掌握地方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体会地方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促使其形成相应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结合地方民间美术资源,既可以使学生从中了解更多有关本地的民间美术作品和知识,也可以使学生对地方民间美术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造性,使学生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时,更加热爱地方民间艺术。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还要对此引起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引入地方民间美术作品,使其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推动初中美术教学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