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衡
(连城县文化馆,福建 龙岩 3662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达出的强大文化内涵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上能够得到较充分的展现,是艺术创意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因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符号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上的应用十分必要[1]。但当前文化创意设计之中,某些设计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浅显,未能准确把握文化内涵,致使所创作的文化创意产品缺乏文化性和审美性。对此,应当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产品设计的核心文化,之后提取和应用文化元素,巧妙设计,呈现审美与文化兼顾的产品。
近些年,文化创意产业内创造更具中国特色、更具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有机结合融合的成果。但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状,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因国家大力提倡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社会的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用,创新打造文化气息浓厚的文创产品。但深入了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实际情况,未能充分体现文化性和审美性[2]。究其原因,主要是设计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不够深入,比如未能追溯文化遗产形成过程及其产生的背景等,致使设计者难以了解文化内涵。此种情况下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创产品设计,难以将深层次的文化表达出来,致使产品的文化性不强。从当代人们的审美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缺乏审美的,甚至是丑陋的。这源于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不够透彻。设计者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注意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来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感知和体会它的美感,进而提取重要元素,融入文创设计之中,提高其美感。[3]
对国内市场上所推出的文创产品予以了解,大多数文创产品大同小异,缺乏新意,难以给消费者眼前一亮的感觉。究其原因,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缺乏创新性。其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较丰富的,为设计者提供非常丰富的设计素材,设计者应当深入了解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准确把握其文化内涵,将其与现代审美有机融合,创新创造,打造独特的文创产品。但很多设计者习惯性借助网络来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之后简单了解文化遗产,之后将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之中,致使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文化内涵和饱满的情感,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更难以让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来的,它的独特性难以被取代。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当探寻文化遗产产生的路径,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及制作工序等,结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加以创新设计,运用现代机械制作与传统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与众不同、新颖独特、意义深远的文创产品[4]。但实际情况则不然。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虽然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运用,但却没有充分利用传统手工制作方式,而是过度使用机械制作方式,导致文创产品缺乏非遗工艺的韵味。
打造高品质的文创产品,应当淋漓尽致地体现民族文化,同时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艺术享受及文化享受。因此,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以文化为核心。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两者都与“文化”息息相关,并且深受“文化”的引领。因此,设计者应当准确把握文化,借助“文化”使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联系,有机融合,如此才能使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围绕某一文化主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相关元素,并加以利用,增强文创产品的独特性、文化性、审美性。
其二,以传统手工技艺为手段。文创产品最直接展示历史文化的形式之一就是运用传统手工技艺来制作,能够使产品保留独特的制作痕迹,进而体现人文情怀和岁月的厚重感。因此,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运用[5]。
其三,巧妙运用传统图案。深入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难发现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自然事物的巧妙运用,创设独特的图案,将其印刻在生活器皿或布料上,从而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因此,传统图案更能体现历史文化。基于此,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巧妙地运用传统图案,促使文创产品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1.产品文化内核的创新设计
遵循以文化为核心的原则,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需要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确定文化主题,并且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产品文化内核的创新设计。为此,需要设计者正确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并对资料予以整理、阅读,从而详细了解非物质文化的形成过程、呈现形式及运用的传统手工技艺等,准确把握其深层次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展开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以非物质文化为引领,结合美学等相关理论,创新设计,促使文化创意产品的IP 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文化内涵,并且贴近大众生活,符合大众审美,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6]。例如基于连城县“闽西客家元宵节庆”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首先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文化内涵,比如了解姑田游大龙,以汉民族古老的图案为基调,将“龙”元素运用于产品造型或包装等方面,促使产品蕴含美好寓意,即“吉祥”“尊贵”“勇猛”。
2.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
打造新颖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需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在产品结构、造型设计过程中,要基于文化主题来搜集相关元素,之后对其进行整合运用,巧妙地设计与众不同的产品造型。在这一过程中应在设计软件上组合各种元素,从而设计出多个产品造型,对比分析,选择最佳的产品造型,之后应用3D 技术进行产品结构输出,进一步分析产品结构的合理性,进而微调产品造型,提高产品的文化性和审美性。在此基础上,运用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产品创造,增强产品文化厚重感[7]。例如文创产品设计中将3D 打印技术与四堡雕版印刷技艺相融合,先利用3D 打印技术来设计和打版,呈现满足当代人们审美需求的样式。之后利用传统四堡雕版印刷技艺,包括胚板制作、胚板书写、雕版制作、刷印、装订,形成文化底蕴深厚且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书画产品。
相对而言,传统手工技艺的艺术价值更高,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之中更应注重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运用与传承,避免其遗留在历史长河之中,促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例如连城宣纸制作工艺所制造的连史纸素有素有“纸寿千年”之称。它洁白如玉,厚薄均匀,永不变色,防虫耐热,着墨鲜明,吸水易干,书写、图画均宜。因其表面细腻,吸水性强,主要用于书写印稿、拓边款、钤印、古籍修复及书画创作,是官员、文人墨客间相互馈赠的贵重礼品。据传,于明天启六年(1626 年)姑田镇元甲村蒋少林到邵武县禾坪乡学习造纸技术,崇祯二年(1629 年)回乡创业,制作出质量上乘的天然漂白竹纸。制作过程包括青丝生产、蒸煮黄坯、天然漂染及造纸四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并且自然天成,因此连城连史纸制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工艺价值。
3.灵活应用各种材料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材料,以便更加精准地表达文化内涵。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设计者在围绕文化主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选用具有较强可塑性的材料,比如古代劳动人民生活比较落后,仅能在自然之中取材,并且加以运用,从而满足生活所需,因此可以选用麻绳、传统牛皮纸等,通过编织等手工制作方式,使得文化创意产品表面的纹理效果更强,与地域民风民俗相匹配,相应的产品的文化内涵感更强。不同时期产生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设计者应当准确把握文化的特征,对材料加以处理与运用,才能够使材料的应用价值最大化,既能够呈现完美的文化创意作品,又能够让人们透过产品去了解历史,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历史文化创造条件。
4.巧妙地运用图案及色彩
对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而言,图形及色彩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强产品的美感、艺术感及文化感。基于此,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巧妙地运用图案及色彩来设计产品包装。图案选取方面,应当以能够代表非物质文化元素的图案为主,比如著名的豫游记品牌包装上就是利用河南典型的瑞兽形象与精美纹样结合的图形,图形丰富多样、文化元素相对统一,整体识别度高、凸显品牌文化及地域文化。色彩运用上,需要设计者注意把握不同色彩象征的意义,根据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文化及造型进行色彩组合搭配,促使产品包装更具美感与新鲜感。又因为色彩还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为了使所设计的文化创意产品让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还需要在色彩运用上注重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所联系的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感,选择适合的色彩,比如运用蓝绿色,代表慷慨、豪迈的情感[8]。例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之中可以借鉴新泉烧炮这一传统活动。融入产品之中,增强产品本身的文化底蕴及艺术魅力。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追求更强烈,进而对文化创意产品提出更高要求。此种情况下为了使文化创意产品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在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深入研究民族文化,准确把握核心文化,巧妙地运用图案、色彩、材料及传统手工艺技艺等设计和制作产品,打造新颖独特、文化内涵深远的产品。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应深入研究、合理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