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燕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歌剧艺术最早起源于17 世纪,欧洲地区沉迷于对歌剧的创作与传播,歌剧通过歌唱与音乐表达其中的剧情,向人们传递思想。经过四百年的发展,欧洲歌剧艺术产生一大批作曲家与演唱家,他们创作并演出了诸多经典歌剧,同时扩大了歌剧的受众群体,从最早的贵族发展到社会大众。我国歌剧创作是从20 世纪开始,百年历史发展诞生一批优秀的歌剧作品,借鉴西方歌剧的艺术精髓,选取本土题材,采用民族化音乐语言进行歌剧的创作,提高歌剧创作水平。
近代时期,东西方文化融合,此时歌剧开始传入我国,相关人员对西方歌剧进行了研究,并借鉴了其中的内容。从1921 年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在上海的成功公演开始,国内歌剧有了初步的发展,《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一系列经典剧目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早期歌剧的初步发展。从五四运动开始,国内掀起了一股文化交流的热潮,人们将传统音乐和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促进中西方交流的主要介质,加强对西方歌剧音乐表达形式的有效借鉴,使当时的歌剧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征。我国早期歌剧大致经历了萌芽、探索、发展和成熟阶段,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萌芽阶段,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民族歌剧开始发展,黎锦晖从湖南民歌与花鼓戏等艺术形式入手,借鉴了《麻雀与小孩》中的西洋作曲艺术,掌握了歌剧中音乐创作的特征。
(2)探索阶段,20 世纪30 年代,我国的作曲家开始加大了对歌剧的探索,并将其用于中国歌剧,随即产生了不同的体裁样式,将传统戏剧改编为歌剧成为当时的主要潮流,比如张曙借鉴昆曲对戏剧进行改编,创作出了《王昭君》。聂耳与田汉将歌曲同对白相结合,创作出我国首个表达革命的歌剧作品——《扬子江暴风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使我国歌剧作品内涵得到升华。
(3)歌剧发展时期,40 年代中国歌剧创作借鉴了意大利歌剧,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经验,人们将经验用于创作中,最终创作出了《大地之歌》这类极具震撼效果的歌剧作品。与此同时,中国早期歌剧会综合戏曲的创作特点,从戏曲演唱风格与曲式特征入手,选择大众化曲调吸引更多受众群体关注歌剧,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歌剧作品显得更有戏剧性特点。
(4)成熟时期,《白毛女》的演出成功代表着我国民族歌剧的成熟,这是一部反映历史且有着一定社会意义的作品,将河北和陕西民歌相融合,成功吸收了戏曲的音调与说唱音乐的表达方法,将中西方歌剧艺术高效融合,选择多样化歌剧演唱方法,以及中西方乐器融合的伴奏方式,将民族音乐与西方歌剧创作有机融合在一起,使我国歌剧艺术充满了民族特色。《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在成熟时期的经典作品,也是最成功的歌剧作品,表达了延安地区人们对艺术的追求,随即系列优秀作品诞生,比如《兰花花》《赤叶河》等,这类作品在继承优良文化传统的同时,以民族化为突破口进行音乐创作,从而奠定了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格局[1]。
从欧洲古希腊时期开始,人们就进行了歌剧的探索,不过也有人认为歌剧最早诞生于16 世纪的意大利,并在巴洛克时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西方歌剧发展大致经历以下阶段。
(1)第一阶段——佛罗伦萨时期,1600 年卡梅拉塔小组试图寻找一种可以表达戏剧核心内涵与丰富情感的新形式、新题材,于是他们便意识到了音乐这一载体的重要性,随后创作出了《尤里迪茜》,这部歌剧完整的保留了音乐,但音乐缺乏一定的表现力,无论是调性,还是音乐变化,在歌剧创作中都显得比较单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人们对音乐题材没有准确区分。
(2)第二阶段——罗马歌剧时期,该阶段意大利歌剧创作与传播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音乐的表现力增强,体裁上特点更加鲜明,舞蹈更加精美,能够跟随歌剧内容而变化,罗马歌剧时期的舞台布景尤为精致,比如《灵与肉》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不管是演唱,还是伴奏,《灵与肉》都拥有者十分浓厚的民间音乐特点,让人听起来比牧歌还要放松,甚至可以从中感受到音乐的流畅感。
(3)第三阶段——威尼斯歌剧时期,这是歌剧在欧洲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巴洛克歌剧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当地的圣卡西亚若剧院成为歌剧发展历史上第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剧院,任何人都可以来到这里欣赏歌剧,这让歌剧艺术得到了普及。此时音乐表达在歌剧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音乐表达更有魅力,比如采用不和谐的音程来描绘地域的神秘与恐怖,用竖琴音乐描绘天使的出现,以及小提琴表示人间氛围,人们在音乐表达时十分重视技巧的应用。该阶段的歌剧代表作主要为《奥菲欧》。
(4)第四阶段——那不勒斯时期。当时的音乐作曲家开始将创作的目光转移到歌剧上,试着采用返始咏叹调的音乐创作模式,使歌剧的序曲写作方式得到创新,比如“快—慢—快”的序曲写作模式是当时音乐表达的主要特点[2]。
意大利歌剧通过对故事的描绘与演绎吸引人们的目光,正歌剧会将咏叹调与宣叙调作为歌剧体裁,凭借着生动的音乐烘托剧情,描绘整个剧情的大致走向和故事脉络[3]。
中西方歌剧音乐通常是有着“核心素材”的音乐,全剧音乐包含一个或多个核心素材,现阶段中国歌剧剧目多为传统曲目,西方歌剧在调性范围之内多为古典时期或浪漫主义时期歌剧,中西方歌剧核心素材各有特点,无论是呈现方式,还是发展模式都有着显著的差别。
1.中国歌剧音乐的核心强调
对中国传统音乐素材进行改进与发展,借鉴西方歌剧音乐的创作技巧,融合我国民族音乐的强调,这是中国歌剧发展的重要方向。借鉴西方歌剧创作技巧不会对我国歌剧音乐创作带来影响,也不会让中国音乐走向西方化。中国歌剧经历了《话剧加唱》与《戏曲化》的发展道路后,戏剧全剧音乐选择一通到底的形式,通过对“核心音乐素材”的应用表达人物情绪变化,实现音乐速度、节奏以及调性的转变,融合咏叹调、宣叙调,将重唱与合唱等方式相结合,使整个戏剧音乐作品更加完善[4]。
《白毛女》对于核心音乐元素选择借鉴了传统民间戏曲曲调,对剧情与人物性格做出改变后,使整个作品内容更加丰富,更好的带动人们的情绪,比如主人公喜儿深受压迫,她是备受欺凌的贫困女子,作曲家选择了和喜儿身份十分类似的人物,借鉴了《小白菜》这一河北民歌进行音乐创作。《白毛女》中黄世仁母亲表面善良,内心却阴狠毒辣,于是作曲家借鉴了《朝天子》,将其作为音乐素材,充分的展现了黄世仁母亲伪善的人物形象。此外,作曲家以《捡麦根》为核心素材,阐述了杨白劳这一人物的悲惨命运。由此可见,我国歌剧以本民族音乐与戏曲作为核心素材,通过对西方歌剧创作特点进行借鉴,学习了西方乐器与和声的技巧,实现了中西方歌剧音乐创作。
戏曲艺术和西方歌剧之间在音乐、唱腔、故事情节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戏曲音乐创作环节,作曲家以音乐为讲述故事的容器,侧重剧情表达时反而对音乐要求不高,所以可使用历史遗留的音乐素材选择音乐创腔,例如“板腔体”和“曲牌体”等。
2.西方歌剧音乐创作的主题与动机
与中国歌剧不同,西方歌剧核心素材主题主要出现于19 世纪中期阶段,在当时浪漫主义歌剧音乐十分普遍,对于主题和主导动机的应用,使歌剧音乐拥有一个鲜明的轴心,从而更好的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对于不同的人物角色,由于主题不同,还会形成音乐性格上的对比,歌剧中的核心素材会以“音乐说话”的手段,提高音乐表达效果,不同阶段的核心素材,即主题与动机在歌剧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是有着鲜明特色的,且发展手法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差别。西方歌剧音乐与器乐曲,比如交响曲,其音乐构成多为核心素材的呈现,不管是核心素材,还是插部性,这类音乐素材都要做到独曲专用,比如《卡门》的音乐核心素材在整个歌剧作品中多次出现[5]。
总的来讲,中西方歌剧音乐的最大区别体现于文化传统的发展“习惯”,这一情况决定了创作主线就是大众审美。西方歌剧中以音乐作为烘托剧情气氛的手段,音乐的构思确定剧情走向,强化受众情感体验。中国歌剧突出对剧情的展。
中国歌剧音乐创作主要为线体性思维。中国歌剧音乐作品最早借鉴了京剧音乐当中散板类唱段的唱腔,按照剧情需要和表演要求,烘托其中的情绪,音乐的快慢与轻重多数为自由处理。中国歌剧线体是音乐当中唱腔的主要构成方式,其中包含演唱声部与器乐弦乐两部分,线体性思维在强调上有着“支声复调”性,比如声部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向阳川》的作曲采用中国戏曲音乐横向的创作方法,使音乐与剧情联系更紧密。
西方歌剧音乐创作主要为多声立体性思维。西方歌剧除了旋律这一表现手法,还会以和声为主进行多声部纵向与横向序进。此时和声就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法。再比如节奏方面,不同声部的节奏错综复杂,比如《卡门》的各个声部节奏复杂并有机结合。
中国歌剧音乐创作更强调对剧情的表达,相比之下西方音乐会用音符传递语言文字,这是因为简单的旋律难以满足西方歌剧想表达的情感与思想,所以西方歌剧音乐创作便呈现出和声、复调以及曲式等音乐表现形式。
西方歌剧音乐十分注重音乐的本质,并认为音乐编排就是其中的核心所在,莫扎特表示,以《灵与肉》为例,这是一首十分具有代表新的声乐作品,很多歌唱家都会演唱它,人们会以优雅的姿态根据声音的强弱变化,以及气息的调整,展示歌剧中主人公的情绪,让听众深切的享受一场音乐盛宴。瓦格纳歌剧强化了音乐和戏剧间的紧密关联,提出“整体艺术”,这在一定程度行成功转变了传统歌剧音乐结构,使无终旋律被贯穿于歌剧作品全过程,通过对半音和声的应用烘托剧情。西方歌剧中文学需要服务于音乐,且乐队必须保持独立性,作品的创作需要突出作曲家的个性。
中西方歌剧音乐的创作的差别起源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歌剧音乐会议文化表达为审美习惯,对于演唱技巧的使用必须强调精巧的文辞,再依靠音乐承载文化,传承故事。为了促进文化交流与传递,作曲家必须以严谨的态度看待歌剧架构。西方歌剧始终以音乐为目的,试图通过音乐展示戏剧中的人物矛盾,同时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会通过音符来表达。
中国歌剧作品中的女性角色通常作为男性主体角色的附属而出现,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最后都会回归男性主体地位。西方歌剧对于男性主体的作品,会突出对男性自身特征的展示。美声学派使其的歌剧男声成为主角,此时男唱男角、女唱女角的演唱形式已经形成。随着以女性为主体的歌剧作品增加,比如《卡门》与《王贵与李香香》,这两部作品的内容与两性相关,一个是恋爱,一个是婚姻,以女性为主体的歌剧不管是唱,还是表演,最终的出镜率都会比男主高。不过中西方区别在于,《卡门》最终依旧是以女性为主,而《王贵与李香香》最终却回归到了“男性”主题。
民族唱法是中国歌剧的主要演唱方法,通过对美声唱法的借鉴,形成通俗唱法。角色扮演方面,传统戏曲往往以生旦净末丑来划分,这会模糊歌剧当中角色性别。相比之下,西方歌剧的演唱以美声唱法为主,其声乐体系按照演唱者的音域与声部来划分,歌剧演出期间音域的划分十分鲜明,比如小伙子会用男高音声部负责,老年人会用男中音或者男低音声部主唱。
总而言之,中西方歌剧在不同的音乐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特有的艺术特征,中国歌剧挖掘传统文学内容,借鉴戏曲文化,推动了歌剧艺术的民族化发展。因文化与音乐认知差异存在,中西方歌剧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与两性文化主体特征。探究歌剧音乐创作过程中核心素材、创作思维以及审美习惯的不同,感受歌剧音乐创作技巧,体会音乐素材给歌剧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