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钰蒲
(檀国大学,京畿道 龙仁 17113)
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瑰宝,是中国所特有的民族化的精神产物,在声乐作品当中蕴含了我国的历史文明发展、艺术发展、日常生活和民族精神,其抽象性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的是人民群众真实的故事与情感,通过声乐艺术使大家产生共鸣,从而形成一种艺术性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民族声乐艺术了解本地文化、生活甚至精神信念,也可以通过民族声乐感受艺术强大的动力与魅力。民族声乐艺术注重情感、气息和共鸣,突出了民族音乐独有的艺术性。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更多音乐艺术形式与类型融入进来,民族声乐也开始展现出一些与世界音乐的差异性。20 世纪初,美声唱法进入中国,为中国声乐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美声唱法中最重要的是要将喉咙完全打开,其最重要的特点即混声唱法。也就是说结合人体本身的真假声,他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混合唱歌,从而使声音更加明亮、圆润、醇厚。在融合视域下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艺术能够相互参照,弥补两种艺术表现的不足,使其唱法更加完美,体现出来的感情更加饱满、热情,这不仅是艺术的融合,更是世界文化融合的典范。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
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对于音乐的发展与进步是具有转折性作用的。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艺术两者的文化背景、音乐背景有着客观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也正是各自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两者的融合既是音乐本身的碰撞,也是国家历史文化的深入交流。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发展可以全面创新与改革民族声乐艺术的形式,丰富民族声乐艺术的音乐内涵。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唱法,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质统一,且气息通畅,声音连贯,这样的艺术特征使声音更加韧性和伸缩性,这在民族声乐艺术中是存在缺失的,通过两者的融合民族声乐艺术可以借鉴其优秀的特质特征,将美声唱法的艺术性和专业性在民歌声乐艺术中体现出来,提升民族声乐的艺术水平和专业效果。同时,两者的融合也可以对民族声乐和美声唱法进行传播发展。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音乐艺术形式兴起,很多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民族声乐艺术认识不足,其表演形式也不能够吸引更多人群的兴趣,民族声乐艺术的专业性以及艺术性是当代年轻人难以欣赏的。美声唱法源自西方,从语言以及艺术形式上都是国内民众较难接受的,其地域性特征和艺术性是国人较难理解和认同的,因此在国内的普及度和传播力较低,影响力较差。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在艺术技巧上的融合可以使音乐唱法更加自然,圆润和清新,民族声乐的演唱形式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美声唱法特点的融入演唱技巧上解决了气息转化问题,防止声带损伤情况的发生,并提高了演唱艺术的质量和美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喜爱民族声乐艺术。
民族声乐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地域性因素较强,其需要的演唱技巧非常高,同样也存在一些演唱技巧的不足之处。将美声唱法进行融入可以使民族声乐表演的音域更加宽广,在情感表达上更加丰富,也更加能够打动人心,从而增强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更加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与此同时与美声唱法的结合使民族声乐的演唱题材有了更多的选择,其内容也更加丰富起来。
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越来越高。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艺术都需要突破自身现状,突破固有的演唱形式和演唱内容,以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表演。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艺术在融合发展视域下取其精华,弥补自身的不足,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喜爱上新的音乐表演形式,在融合中他们感受到了国家之间音乐文化的碰撞,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魅力。其顺应时代的发展,这不仅是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更是对音乐文化融合的创新和传承,从而促进了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发展。
1.要求吐字清晰
美声唱法中对吐字的要求非常高,它要求表演者要做到吐字清晰,这样可以得到更加优美的演唱效果,同时每个字清楚的表达也可以将歌曲的意境更加准确的传达给观众。观众在欣赏演唱时可以清楚的听清楚演唱者要表达的故事情景和意图是什么,同时也可以在此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形成较强的代入感。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对吐字的要求也较高,且在民族声乐艺术中有“三分唱七分说”的理念,更加凸显出吐字清晰的重要性。
2.强调呼吸和气息
在任何一种演唱表演艺术当中都强调呼吸和气息的重要性。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艺术起源于不同国家,展示的是不同的文化,在发展历程和表达上也有着较大的区别。但是在实际的唱歌技巧上以及专业理论上是存在共识的。在民族声乐艺术当中要求“气自丹田”,美声演唱要求胸腹式联合呼吸,即两者在呼吸的要求上是一致的,都要求对呼吸要进行控制,确保吸入的气能够维持歌唱的顺利进行。气息是演唱的关键,民族声乐艺术与美声演唱都要求气息饱满,并能够合理的控制和运用好气息,保证音与音之间的联系非常顺畅、平稳的过渡。
1.发音特征不同
民族声乐艺术中需要依托中国汉字进行发音,且在一些民歌当中融入了当地的方言,需要嘴唇、牙齿、舌头和喉咙的发音与协调,使其发音更加清晰。在演唱中遵循发音服从咬字的特点,这样的音乐听起来才更加具有吸引力。美声唱法以意大利语作为基础,它的发音冀元素方面都比较简单,其遵循咬字服从发音的特点,这样发出的共振效果更好。
2.共鸣展现不同
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共鸣效果都有其特定性,其主要展现的方式是口腔共鸣和鼻腔共鸣,是局部共鸣的特征,这样在表演过程中就可以将歌曲的不同部分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同,强化了歌曲艺术的跌宕起伏,提高了演唱情感的表达张力。美声唱法的共鸣在于整体统一,口腔共鸣、鼻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其整体统一的共鸣效果能够将声音最大化的表现出来,提高了表演者嗓音的穿透力,这样的表演效果更加具有震撼力,情感表达更为激烈和丰富。
3.艺术情感特征不同
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特征是“味道”,即每个字体现出来的情感都是动态的,例如“泉”字是可以展现出涓涓细流的动态感的,“甜”字是可以通过声音与情感唱出味道的,这不仅是由于我们的语言中有字头、字腹、字尾,当把汉字的字头唱出来后,汉字的字尾就形成了归韵,这些流动感、味道等就凸显出来了并且可以被唱出来,自然带出的情感更加自然。美声唱法的特征讲究“到位”,他们的语言结构没有这样功能,因此在最后情感的表达上更为直接,通过高音的穿透力来体现感情,更为激烈和直接。
民族声乐艺术中更加注重对内容的“叙述”,自身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因此在气息控制上稍显薄弱,但是在歌唱当中气息的运用非常重要,虽然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在气息上有同样的要求和作用,但是相比较之下美声唱法的气息运用更为连贯和饱满,因此在民族声乐艺术中要融入美声唱法中气息的运用,通过胸腔和胸腹的配合发出声音,并且能够自如的控制气息,调整气息,保证歌曲表演的饱满度和厚重感。在很多的民族声乐艺术表演中,其音乐彰显出强有力的张力,并且也透露出一种豪迈感和力量感,整体充满着斗志。在这样的民族声乐表演中可以融入美声唱法中的胸腹式联合呼吸和混合共鸣的方法,结合美声唱法中深气息的方式与民族声乐中的自然声腔相结合,这样声音更加具有穿透力,在具有力量感的基础上也凸显出声音的美感,音乐的艺术性。美声唱法中采用的是全共鸣,即混合声区、混合共鸣,由此其声音才能够更加洪亮、丰满、悦耳且动听。在民族声乐艺术当中我们要充分借鉴美声唱法的共鸣特点,使其融入音域宽广的歌曲中,使高低音三个声区的因素进行统一,使歌曲能够呈现的效果更为震撼,使其表达出来的情感更为丰富。
美声唱法中的高音技巧是具有鲜明特征的,在一首歌曲当中,高音往往是整首曲目的高潮,也能够激发出受众的激情,在演唱当中高音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这里就要运用到真假音的切换。真假音在美声唱法中尤为重要,且是按照一定音高比例混合起来使用的,在真声的基础上,随着音高的上升,假声的成分逐渐增多变得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的混合使用使音域更宽,使声音的延展性更强,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更加激烈。因此在民族声乐艺术中也要充分融入高音技巧,注重真假音的切换。虽然在民族声乐中也非常注重真假音的切换,但是在技巧上没有美声唱法的自然和连贯,因此民族声乐艺术要拓宽自己的高音音域,不断学习美声唱法中的技巧,使其发出的高音更加自然且具有力量。
美声演唱和民族声乐艺术都有着自身强有力的特征与特点,两者的发源地不同、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不同、接受大众不同,导致最终所表达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民族声乐艺术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风俗特色,每一首民歌都是区域性政治、文化、艺术、生活的真实展现,且在实际的演唱当中更加注重对情感的表达和抒发,这也就造就了民歌声乐在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效果。这样当观众在欣赏民族声乐艺术时其极强的感染力很容易将观众带入情境当中,使观众的眼前可以呈现出一幅幅“画面”,这样观众受到歌曲的影响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美声唱法当中更加注重对技巧的展示,但是在情感上缺乏一定的感染力,只有在高音时或音乐产生转折变化时才会引起情感上的转变,这样就无法在整体上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在歌曲结束后,观众的评价更加侧重于歌曲技巧或者节奏,但是歌曲本身并没有在情感上对自己造成影响。因此在民歌声乐艺术表演中要吸收美声唱法中对技巧的运用,技巧的实际运用可以使民歌的表现力更为丰满,声音更加圆润,在具有自身独特的地域性特征下融入了更多优美的音色。在美声唱法中要更为注重情感的抒发和表达,需要借鉴民族声乐艺术对意境的营造,通过丰富的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使美声歌曲富含技巧和情感,让受众感受更为饱满的艺术形式。
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艺术是两个独立的音乐形式个体,但是在音乐理论、音乐情绪以及情感表达上存在着共识。随着新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艺术文化也在不断融合发展当中,我们要认识到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艺术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清晰的认识到在融合视域下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艺术结合发展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两者艺术表演的丰富和延伸,更是对艺术形式的创新与完善,是对音乐文化的融合发展的践行与传承。我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根据受众的爱好,不断突破现状,不断打破固有的模式,顺应时代的要求,将融合文化发展发扬下去,共同进步,持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