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语文教学路径

2023-11-09 00:19柳咏梅
江苏教育 2023年37期
关键词:书法作品汉字书法

柳咏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四大核心素养,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坚定文化自信,是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语文教学的育人导向,是学生素质的重要度量。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营养”,增强其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放在四大核心素养内涵的首位,凸显了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课程功能。学生的文化自信以语言积累和运用为基础,并在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爱,通过多样的随堂积累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发展语言能力,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积淀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

一、感受汉字之美,奠定文化自信根基

汉字是世界上产生最早且至今仍然充满生命力的表意文字,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审美特质。鲁迅先生认为,“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1]新课标指出,要“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2]20。

1.“每日一字”积累,深入了解汉字,感受汉字魅力

学生虽然每天都与汉字打交道,但是不一定能够真正感受到汉语“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的特点。教师可组织开展“每日一字”积累活动,带领学生从造字之初的字形认识汉字,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具体做法:每天课前值日生分享一个汉字,把《说文解字》中的相关词条抄于黑板,学生抄录后,教师对词条做解说、拓展。如,(“夏”的小篆体),《说文解字》解释为“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臼。臼,两手;夊,两足也。”“华夏”,即“美丽的中国人”,先民们的自信和底气,令学生敬仰。“中”“串”中的“丨”念gǔn,意思是“上下通也”……学生被有趣的汉字现象吸引,识字兴趣大增,渐渐养成翻阅字典的习惯。借助“每日一字”活动,学生在分享和积累中体会古人造字的艺术与智慧,感受汉字别具特色的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

2.把握汉字规律,让文言文字词学习更扎实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造字之初的字形与意义的关联,在把握汉字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对汉字进行分类梳理,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和正确理解词意的能力。例如,“初,裁衣之始也”。学生记住“初”的本意,就不会错写为“礻”旁了。再如,学生明了“阝”(左)是从“阜”演变来,而“阝”(右)的原型则是“邑”后,学生可列出两组汉字分析其中的字形和意义对应的规律,进而理解意符的使用及特点。将积累的字拓展到文言词语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精准地掌握词语、理解文意、提升语感。例如,“行”与“走”意思有明显差别。“宋濂还书”如果是“行送之”,那就完全不能表现他在“天大寒”借书来抄的勤奋态度、愉悦心理,也体现不出其生活的窘迫了。再如,《岳阳楼记》中的“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翔集”描绘的是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的两种情态;“游泳”,应理解为鱼儿时而浮游水面时而潜泳水中的两种情态,如此理解,正印证了陈师道所言范仲淹在此文中“用对语说时景”,也完善了教材的注释。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培养了研究汉字的兴趣,体会到汉字里的智慧和文化,奠定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二、认识语言之丰,丰厚文化自信底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论是国家通用语言还是地方语言,都记载和传承了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笔者通过举办班级文化周活动和开设“汉语魅力”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料,拓展语言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丰富积累,丰厚文化自信底蕴。

1.积累雅词警句,提升语言的书卷气。

新课标提出,要“围绕汉字、书法、成语典故、对联、诗文等方面内容,策划并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2]21。为实现学以致用的学习要求,笔者设计了成语专题课,调动和丰富学生的雅词积累;开展了“每日一句”妙语警句积累活动;组织现代经典诗歌赏读、最美散文片段朗诵会……学生在多样的读写积累活动中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认识,提高了书面语言的韵味。

2.了解民间语言,亲近丰富的生活语言

民间语言,不论是方言还是谚语、歇后语,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丰富生动的通俗语言,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育文化自信。

了解当地方言,更爱这座城。方言具有独特的生命力,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社会生活面貌在语言上的折射。方言词汇生动传神,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入方言,引导学生用情境带入法造句,理解词义,体会方言的独特性,深化其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以笔者所在的南京为例,有些方言是物品的地方称法,如“撮簸”(簸箕)、“秋油”(酱油);或是对事件的生动描绘,如“沰雨”(淋雨)、“搛菜”(夹菜);或是对人的独特评价,如“来斯”(很棒)、“刷刮”(利落、麻利),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南京城生活的独特记录,教学时将其引入课堂,能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从俗语中感受语言的多姿多彩。谚语是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具有意义的语句,通俗易懂。学生通过了解谚语,可以感受古人智慧,增添生活经验,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等。歇后语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或幽默风趣,或耐人寻味。教师可以设计“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课,让学生了解歇后语的基本构成、特点、类型等,还可以在积累歇后语的过程中重温名著相关故事内容,如:“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话)儿”(《红楼梦》),“草船借箭——满载而归”(《三国演义》)。谜语是暗射文学或事物让人根据字面说出答案的隐语。教师可设计谜语课,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和文学的角度感受谜语的独特魅力。许多谜格形象生动又有文学气质,如,“白头格”,又名“素冠”“皓首”,两个别名,意思相近,语言更凝练典雅。学生在雅俗共赏的学习活动中,感受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丰富语言表达的形式,深化对语言文字的感情。

三、欣赏书法之妙,丰富文化自信内涵

汉字书法是一种艺术。欣赏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是语言文字学习和积累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随堂渗透书法鉴赏,将培养文言语感、品读诗歌和欣赏书法巧妙结合。

1.巧用书法作品,练习文言断句

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精短的文章,教师可以借用书法作品训练学生朗读和断句,同时引导学生感受书法之美。例如教学《陋室铭》,笔者用了两幅不同风格、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指导学生认字、断句、朗读。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书法的认识。

2.欣赏书法作品,感受作者情怀

书法作品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书写者的心思、理想和追求,教学时可借助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情怀。如教学《沁园春·雪》,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从潇洒的墨迹中感受毛泽东面对茫茫雪野、苍茫大地时胸中激荡的豪情。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可让学生赏析书法作品《赤壁赋》,换一种方式认识苏轼。字如其人,字后有人,书法以其独有的方式引领着我们去倾听作者灵魂深处的情思,感受他们非凡的情怀。

3.赏读书法作品,丰盈古诗积累

一首古诗词,配以一幅书法、一篇解读,这是“王老师说美文”公众号每次更新的内容,笔者经常选用其中的内容作为课堂学习的拓展。赏读书法作品,重温经典古诗词,将书法、诗词化作语文学习的“营养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精神成长补充能量,提升格局。

书法讲究点线、结构、章法、气韵、精神之美,讲究书写的避让、协调、匀称、和谐之道。将书法作品引入古诗词教学,能让学生丰富古诗文积累的同时,感受汉字笔画严谨、结构方正的气质,体会书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风格,形成正确、高尚的审美观,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文化自信内涵。

四、了解文物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厚度

随着《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一批与文物相关的电视节目的推出,文物被重新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使命。文物,是蕴含着丰富知识、智慧、艺术的宝藏,了解文物历史,可以引导我们走进中华文明历史深处,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1.认识文物,培养民族自豪感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滋养和坚实的学理支撑,透过文物读懂文明史,可促进学生珍爱文物,坚定民族自信。例如,青铜器何尊的122字铭文里,刻有“宅兹中国”这四个字,让人们于方寸之间看到了埋藏三千年的谜底——“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那么教师可以“何以为尊,我有中国”这一标题来带领学生认识青铜器何尊,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太阳神鸟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理解太阳神鸟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敬畏先民,强化民族认同感

每一件文物,都凝聚了先民的智慧、思想和技艺。例如,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可见最早的成熟文字,生动地刻画出造字与生活的关系。先民们对自我的认知、对自然的探究、对宇宙的追问,全都被一笔一画地刻在甲骨上,通过文字流传下来,中华文明得以记录与传承。教师引导学生在鉴赏中认识甲骨文,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脉络和文化传承的轨迹。

3.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每天语文课前播放一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或《“字”从遇见你》,除了有助于学生认识文物,了解灿烂的中华文明,培养民族自豪感,还可以让学生学习故事的讲述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交流观后感环节,教师顺势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写好故事。学生在观看节目视频时,常常被一些语句击中内心,主动记录。“以小博大、不欺老幼、善于忍耐,这既是剑的品格,也是君子的信仰。”“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组成了龙的鳞片,舞动出中华文明的姿态。龙成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标志性符号。”这样的解说词,是对中华文明的赞歌,学生过目难忘。熏陶濡染中,学生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了文化自信的厚度。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说文解字》中的汉字,为在语文教学中培育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素材与路径。语文教师应深度挖掘课程资源,精心选择教学素材,开展丰富多样的积累活动,引领学生真切感受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具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猜你喜欢
书法作品汉字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作品选登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书法欣赏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我行我秀
书法作品